APP下载

学艺者心静,为竹者虚心
——浅谈紫砂壶“劲竹”的创作

2022-11-29龚涛平

江苏陶瓷 2022年5期
关键词:身筒竹枝竹叶

龚涛平

(宜兴 214221)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品,它产于江苏宜兴,宜兴自古以来就是种植茶叶的胜地,紫砂壶作为喝茶器具诞生于此,可谓是天意。宜兴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又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史,这决定了紫砂壶自诞生起就浸润着天然灵秀的质朴气息,它与茶文化相互交融,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紫砂壶由原矿紫砂泥制成,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使其泡茶隔夜不馊、香不涣散,其实用性远超其它茶具,同时紫砂壶在工匠艺人与文人雅士的共同合作下,其壶型不断丰富,造型精彩纷呈、绚丽多姿,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知识,可谓雅俗共赏,受到多方面人士的喜爱,广为流传。

1 紫砂壶“劲竹”的造型设计

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传承与积淀,其造型可谓绚丽多姿,按照不同的造型设计大致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三种造型各有特色,体现了紫砂优越的可塑性和风格的多样化。其中,自然形体模仿自然界中花、草、虫、鸟等实物的造型,在具象写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再加工,融入作者个人的想象,通过捏、雕、塑等装饰技法来展现,使作品“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传达出形象生动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紫砂壶“劲竹”(见图1)是典型的自然形体,此壶模拟自然界中竹子的形态设计而成,纵观此壶,作品通身设计成一段竹子的形状,其身筒为不规则的圆柱型,身筒较粗,体现出竹子的年龄,其上饰以清晰的竹节线表现出竹子的劲拔;壶流为三弯流形式,从壶身蓄势而出、转折有度,不规则的造型宛若自然天成;壶把上承,与之相辅相成,流、把展现出昂扬的气势,给人以节节向上之感,且流、把均饰以清晰的竹节线,与身筒呼应,也更显形象生动;壶盖为截盖形式,与身筒严丝合缝,完美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和谐的整体感;壶钮如同一节新生的小竹节破土而出,虽小却气势十足,给人以蓬勃的生命张力。同时,此壶的壶身及盖面均贴饰以伸展而出的竹枝、竹叶,柔韧的竹枝粗细变化匀称,尖细的竹叶脉络清晰,竹叶有不同的形态,或大或小、或正面或侧藏,给人以动态感,仿若竹枝、竹叶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一阵清新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作品身筒粗壮有力,表现出竹子劲拔的气势,其装饰的竹枝、竹叶清新自然,中和了身筒的敦厚,平添了几分飘逸之感,将竹子的气质传达得淋漓尽致。作品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成,紫润醇厚的色泽给人以庄重幽静之感,奠定了作品的基调,观之仿若身处一片竹林之中,周遭弥漫着清幽宁静的气息。

图1 劲竹壶

2 紫砂壶“劲竹”的自然意境

竹子是中国常见的植物,是中国文人气节的象征,它以高风亮节的姿态诠释着那独特的情怀,它有笑傲严冬的气魂,把冬装扮成美丽的风景,它永远蓬勃向上,一生都生机盎然。当春风还未能退尽严寒,它就傲然屹立在春的面前,当暖阳吻过它的绿衣,它就亭亭玉立在春风里,抖动起浓郁的绿轻纱在红尘的风雨中直顶山崖。它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任凭风吹雨打、酷热冬寒,永远保持四季常青高入云端;它锲而不舍、百折不弯,从不寂寞、不厌其烦,也从不计较努力付之东流,凌云劲竹,它永远把挺直哲理守在心头。我爱竹,身为一名紫砂从业者,更应该学习竹的品质。破旧求新者,竹可为师也。一簇老竹,风雨十载,老枝伏处哺新芽,新秀破土势如虹。然新竹久伏土下之功,几人曾识?毛竹用4年时间长了3 cm,到了第五年会以平均每天30 cm的速度往上窜。画竹者,若胸有成竹,浓淡疏密、短长相间、高矮相形、神理俱足,佳作也。若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则形于画而超于品也,制壶何尝不是如此,一把真正优秀的紫砂壶不仅是工艺的简单叠加,而是精神情感的自然流露,这需要由技及艺的积累与沉淀,学艺者心静,为竹者虚心,沉静而养慧、中空而挺直。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浮躁、急功、近利三者必戒。如此,板凳虽坐十年冷,修身立德百世传。紫砂壶“劲竹”以简约生动的造型表现出竹子的坚韧不拔与沉静的气质,以此来明志,表达我在紫砂之路上坚定纯粹的求索之心,也以此警醒世人大智若愚,为人处事切忌浮躁,要懂得韬光养晦、运筹帷幄,抓住人生的大方向,保持朴素的生活方式,脚踏实地地朝着理想迈步。

3 结语

紫砂壶质朴素雅,与中国人所崇尚的自然美不相而合,它蕴含着释、儒、道等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理,它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汲取了金、石、书、画多种工艺形式,在漫长的发展中,它早已超越传统实用器的桎梏,传达出丰富的精神思想和人生况味,让人在把玩紫砂的过程中放飞思绪、领悟人生。

猜你喜欢

身筒竹枝竹叶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高节临风(竹)
苦竹枝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抗炎活性
竹叶沟怀古
运动会开幕啦
学包圆锥粽
江苏盱眙泗州城遗址出土紫砂器
紫砂壶艺成型方法与表现形式研究
紫砂壶艺创作方法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