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四“liɑn”法实现篇本联读
——例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2-11-29沈哲怡
□ 沈哲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要建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进一步凸显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实际上,统编教材对整本书阅读做了系统的编排。从二年级上册开始,“快乐读书吧”板块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从三年级上册开始,编者节选一些长篇文学作品中的部分篇章纳入教材。这为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打开了一扇窗。由于节选的内容与整本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课文与原著之间建立桥梁。一方面,以本顾篇,点面结合,帮助学生细读、深读课文;另一方面,以篇带本,延伸阅读,拓宽阅读视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剃头大师》就是一篇典型的节选类课文。本文以该课为例,就如何运用四“liɑn”法,做到“立足一篇,联读一本”,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联结背景,从本入篇,激发期待
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童年”,围绕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的纯真和美好。其中,《剃头大师》一文节选自长篇小说《调皮的日子》。节选类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区别在于它虽然可以单独成篇,但始终是原著的一部分。因此,从“本”入“篇”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结原著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课堂伊始就把“本”的概念带给学生。
(一)回顾方法,前后勾连
教师以复习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在二年级“快乐读书吧”中,学生知道了拿到一本书可以先看封面,了解书的名字和作者,还可以看书的目录来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结合三年级的“快乐读书吧”,学生了解了读故事时要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主人公,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还要读懂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这样教学,唤醒了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回顾了旧知,开启了新的阅读。
(二)联结背景,了解作者
教师出示几张人物图片,让学生进行“故事人物猜一猜”的游戏。学生猜出了“自命不凡的贾里”“善良的贾梅”“新潮女生林晓梅”……之后,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形象的创造者秦文君的生平、她的作品以及故事的特点——充满了游戏精神,创造了一群阳光少年。教师还介绍了《调皮的日子》的创作背景——书中两个小捣蛋鬼的故事有不少是从她两个弟弟儿时的行为中演化而来的,让学生对《剃头大师》的出处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从本入篇,激发期待
教师出示书本实物,请学生观察《调皮的日子》一书的封面和目录,询问他们获取了哪些信息,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发现书中的第二十三章就是要学的课文。
通过这一过程,由“本”入“篇”,教师将篇与本进行联结,打破学生的思维藩篱。相对于传统课堂上仅仅将原书作为一种背景进行介绍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导入显然更加自然,能带给学生阅读的新鲜感,初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连接人物,以本辅篇,加深理解
节选类课文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只是完整小说中的一部分情节。对于文中的人物形象,如果单单依照教材去理解,很容易断章取义。因此,在教学中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一)厘清篇中人物
在《剃头大师》中,作者一直是以主人公“我”的视角来描述事件的,但是课文中关于“我”的信息是缺失的。学习完一篇课文,学生可能连文中的“我”姓甚名谁都不知道。由于阅读量有限,教师询问“我”是谁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认为这里的“我”就是作者秦文君。形成这个认知错误显然是因为学生仅仅阅读了节选部分,所以对于“我”的身份认知模糊。因此,在整体感知环节,可以这样处理:教师引导学生先自主读课文,梳理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我”、表弟小沙、老剃头师傅以及姑父,再通过画人物关系图的形式厘清四人之间的关系。
(二)连接本里信息
通过人物关系图,学生可以发现,除了“我”以外,其他三人有明确的身份。此时,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疑问:“‘我’到底是谁?”在篇本联读的教学中,重心还是在“篇”上,而“本”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因此,当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且无法在课文中获得答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原著,从书中寻找信息来认识人物。在《调皮的日子》的第一章中,学生发现了这样的内容。
我叫朱多星,但许多人都叫我智多星,这样我就等于有了两个名字。
幸亏我的喜欢教训小孩的父母都在国外,管我的是姑妈朱好好,她好说话。
自从链接了书中的内容,“我”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有了姓名。原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会和表弟、姑妈、姑父生活在一起。这样一来,“我”不再只是一个扁平的人物,形象丰满了许多。由此可见,“本”中的信息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链接称号,由篇到本,搭建支架
温儒敏教授曾强调,教师使用统编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融为一体。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篇”激发阅读“本”的兴趣。要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促使学生阅读更多的优秀作品;要从一篇到一本,再到一类,拓展学生阅读的边界。学习《剃头大师》时,在落实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个语文要素后,教师还应以课文为引子,带领学生从文本走向书本,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如果直接推荐原著,不仅太过生硬,还会破坏课境,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怎样过渡才能水到渠成呢?
(一)妙链称号,激发拓读兴趣
在书中,“剃头大师”是“我”的一个别称,除此以外,“我”还有许多称号。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书中第四十三章中的一个片段。
姑父舍不得把这只与众不同的闹钟交给工匠修,而是把它当成纪念品藏起来,弄得我和小沙再也不敢交出这三个零件,可从此也不敢自称工匠。
有了学习课文的基础,学生自主阅读后找到“我”的称号——“工匠”。此时,可链接书的目录,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我”还有很多别称,比如“白忙先生”(第十章《白忙先生》)、“淘金者”(第十三章《淘金者》)。这些称号都是非常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所以当教师提出“你对哪个称号最感兴趣?背后可能会有什么故事?”这些问题时,学生兴趣盎然,有强烈的阅读欲望。
教师在教学节选类课文的时候,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长篇作品的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用一个称号链接篇与本,让学生对原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学生铺了一条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的康庄大道。
(二)细品称号,搭建习作支架
本单元除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个语文要素以外,还有“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个习作要求。在单元习作中,教材提供了许多可以形容一个人特点的词语和“称号”。在《调皮的日子》这本书的目录中,有很多这样的称号——拔牙大王、苍蝇博士、跑街先生……基于此,可链接全书的目录,让学生细读目录,猜测这些诙谐的称号所概括出的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秦文君是如何借助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充满童心的想象写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的。由此,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同时,为本单元的习作搭建了支架。
四、练习方法,向本学篇,提升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与推荐,学生对整本书产生了阅读兴趣,也懂得通过梳理人物关系理解内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句子,掌握读同类故事的方法。教师还在课上渗透了预测、联想、提问等整本书阅读策略,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读了呢?叶圣陶认为,若学生“学习习惯未成,功力未到,恐怕他们提不出什么,只随随便便地胡读一阵了事,就有给他们提示问题的必要”[1]。在篇本联读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出自哪里,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自由阅读,阅读效果肯定不佳。教师还应通过合理的练习,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
(一)由扶到放,练习方法
在阅读推进指导课上,可以扶着学生练习在课堂上掌握的读书方法。教师出示原著中《淘金者》这一章,提出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刚才学习了《剃头大师》这个故事,发现了文中的‘我’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大师。那么,《淘金者》中的‘我’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淘金者呢?”根据这个主问题,学生有意识地在文中寻找依据,运用方法自主阅读。最后分享成果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全班展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观点,并用文章中的内容作为论据来予以说明。这样,扶着学生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
(二)独立学习,篇本融合
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对阅读的方法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教师提供结构较为相似的文章让学生阅读,更帮助学生巩固从课文中习得的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启迪学生课后阅读整本书时,可以像这样带着自己的问题有方向地读,结合预测寻找答案,结合联想丰富画面,结合生活用心灵去体会。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整本书阅读导读单(如表1)。
表1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计鱼骨图、大树图、云朵图等思维导图,收集整理阅读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阅读整本书,在篇本融合中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阅读习惯,丰富文学素养。
在“整本书阅读”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节选类课文作为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可以更好地发挥它们“立足一篇,联读一本”的作用,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