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蛰伏欲飞
2022-11-29民生周刊郭鹏
□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以供销社为主渠道的农村流通网络在总体国家安全建设中的作用愈发明显,完善的供销网络有利于维护供应链安全,保障群众生活。
近日,供销社在网上火了,成为舆论焦点。
供销社,是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简称,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只不过,前些年它逐渐淡出公众视线,然而它从未真正离开过我国的经济体系,数年里,它似乎一直在蛰伏。
蛰伏后,自然是欲将雄飞。
2022年1月2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2021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超过京东和拼多多2021年全年成交总额之和。
而在地方,供销社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日前对外透露,该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2014年,全省基层社数量仅696个,截至2021年底,总数达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
不管是“重出江湖”还是“再度走红”,总之,供销社“回来了”。
历史沿革
有观点把供销社形象地比喻成,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推动集资成立的“超级连锁店”。它的根本作用,就是组织供应农村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和收购、推销农副产品等。
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几乎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化肥种子和农药,一应俱全。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也必须通过供销社才能走向全国各地。可以说,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供销社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国营服务组织。
所以,供销社本质上,还是一家商业机构,如今,它归属于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正部级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网上了解到,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多次论述过合作社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把发展合作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方面,切实给予引导、支持和推动。
直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不仅成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为联结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对恢复国民经济、稳定物价、保障供给、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今,有不少人家,依然保留着一些泛黄的粮票。
“那时候物资紧张,粮票、布票等一年发一次,大家都是凭票买东西。”一位来自黑龙江的退休老人说,和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超市不同,在几十年前的供销社里,卖的东西无外乎日常的粮油米面、农资产品和日用产品等,“不像现在的大超市里,什么都有”。
据这位受访老人回忆,大概在改革开放前后,国家经济便开始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买东西渐渐不用票了,供销社卖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
“在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供需慢慢不平衡之后,计划经济固有的缺陷也暴露出来。后来,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放开市场经济,基层合作社越来越少,有的也逐渐转为个体工商户进行发展。”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马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可即便后期历经种种转化和变革,供销社也是一直存在的。
深化改革
在供销社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层面始终在坚持服务“三农”方面,对其进行多次改革,不断优化。
有资料显示,在1995年、1999年、2009年、2015年等年份,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发布深化和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文件。
而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官网的介绍,从2013年开始,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也多次关注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改革工作。
具体来看,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对供销合作社的肯定,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契机。2014 年,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列入中央改革办2014年工作要点,并写入当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产业链收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10月至11月,《供销合作社条例(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全文公布,完成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明确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部署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时,明确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
从上述中央一号文件的表述可以看出,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都在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
《民生周刊》记者经过梳理发现,“深化供销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多地各级供销社在工作中最常用的说法。
需要强调的是,2020年9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供销社要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大有可为
在多次改革后,供销社发展迅速。
近些年,随着供销社的功能定位愈加明确,它已逐渐成为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在部分地区,供销社开展了土地托管等业务,建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为建立完善的流通网络,供销社开始拓展服务范围以增加盈利点,也因为此,人们才发现供销社在一些农村发展中“复出”了。
有数据显示,全国供销社系统现有3.1万家,拥有网点近40万个,它与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以及不同经济成分的网点,形成纵向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链式关系,同时也形成横向的多种类型的生态链关系。
尽管如此,供销社在农村流通领域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有分析指出,供销社没有“统购统销”和其他大宗农副产品专营权的政策优势,其在农村能否站稳脚跟还要经过市场检验。
而从市场效率角度看,很多偏远农村地区布局基层服务网点经济效益不高,但当地农民有现实的生活需要,因此供销社“复出”在这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同时,以供销社为主渠道的农村流通网络在总体国家安全建设中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完善的供销网络有利于维护供应链安全,保障群众生活。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供销社的存在不但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也能够防范中间商哄抬物价,没有了中间商在中间肆意加价,百姓的钱自然会变得更值钱。同时在中央的调控下,许多“稀有”物资也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在湖北省襄阳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马通的眼里,供销社就像一个“压舱石”和“稳定器”,在国家的大局中找定位,一方面是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是保证所有物资百分百通达每个乡村。
那么,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未来的供销社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马通认为,未来它更会像一个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综合服务中心”,起到“补短板”的作用。马通提出,农产品的上下游需要冷链运输,但由于农产品运输收益低,社会资本做农村冷链的很少,供销社正好利用中央的资金做这些东西,可在田间地头建设冷库和冷链运输。“总社和省社今年都提出了资源下沉,突出服务农村农民的属性,将政策、资金等下沉到基层社来支持发展。”
“许多物流公司在到达乡镇最后一级快递网点的时候,由于乡镇道路难行等原因,并不会配送到每家每户。供销社基层社直接在当地整合物流,各大快递将自己的快递送到我们的仓储后,由我们配送给居民或统一保管要求居民自取,既为物流公司省了人力,也方便了偏远地区的居民。”马通说,“展望未来,有了供销社作为载体之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将会取得喜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