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阳询楷书的书法艺术内涵

2022-11-28龙莺鑫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欧阳询结字颜真卿

时至今日,人们一提到书法中的楷书,首先想到的大多依然是欧阳询,也有很多人是从欧阳询的楷书临摹,开启了自身的书法学习道路[1]。之所以欧阳询的楷书能够取得这样的历史成就,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喜爱和学习,少有争议,原因在于其楷书书法所表现出来的丰富艺术内涵,给人以端雅、质朴而又险绝的审美感受。本文将分别从用笔、结字和章法三个层面,对欧阳询的楷书书法艺术进行分析,希望能以此加深和拓宽对欧阳询楷书书法艺术的学习认知。

1 欧阳询楷书的用笔

1.1 方整劲挺

纵观欧阳询的楷书作品,其在用笔上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方整、劲挺,这完美地符合了人们对楷书的第一印象、第一要求。特别是在欧阳询楷书的横画中,方整、劲挺的用笔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书法脉络的承接,以及欧阳询楷书横画的形态,可以看出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汉隶的笔法,对用笔和笔画的掌控非常匀称,从横画的起笔到收笔整个过程,提按和粗细的变化非常有限[2]。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变化,而是对变化的掌控非常细微、精密,因此一眼看上去虽然笔画方整、劲挺而又平直、明朗但是却并不呆滞、僵硬。特别是从欧阳询最为成熟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图1)来看,其中的大量横画都表现出了这样的艺术特色,起笔为方,简洁明朗,行笔平直劲挺,细微的控笔提按,筋力内裹,收笔也果断、流畅,宛若“千里之阵云”。这与柳公权和颜真卿的楷书用笔是完全不同的,颜真卿的起笔、收笔动作明显更多,而柳公权的行笔提按又非常明显,三家各具特色,不过其中依然以欧阳询给人的感受最为端雅、质朴。

1.2 敛势挺拔

除了方整、劲挺之外,敛势和挺拔是欧阳询楷书的另一个突出用笔特点。如欧阳询在书写竖画的时候,就存在着明显的敛势,将气势、气韵内收,用笔沉稳、有力,敛而不放,为储势之状态,这一点不论是在其悬针竖还是垂露竖的书写中,均是如此。正是因为欧阳询对用笔的敛势,使得其用笔具有了曲中见直的视觉效果,以及筋骨有力的视觉感受,不会让人觉得纤弱无力[3]。欧阳询楷书的竖画书写,还给人一种强烈的挺拔之感,这主要是因为欧阳询在楷书中使用和书写竖画的时候,会刻意地将竖画与字心保持为向背之势,特别是在两个竖画相邻的情况下,多展现出内擫的势态,这种势态与竖画本身的笔画形态结合起来,就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挺拔之感。

1.3 呼应相承

一成不变是楷书书法最大的忌讳,不少人在学习楷书书法的早期,很容易落入这样的一个陷阱,认为一笔一画必须保持一样,才能称得上是楷书,其实并不是如此。楷书强调的是对法度的遵循,而且必须要求变,这样才能保证楷书的生机与活力。如欧阳询的楷书用笔,呼应相承明显,但是却又富于变化。以“四点底”的书写用笔为例,欧阳询为我们展现出了用笔的向背、顾盼、疏离,其相互之间彼此呼应、彼此承接,但又各不相同,非常活泼与生动。在书写“三点水”的时候,欧阳询的处理方法同样是如此,呼应相承,变化多样。

1.4 斜正曲直

除了方整劲挺、敛势挺拔,欧阳询楷书的用笔,还兼具了形态各异、动态分呈的斜正曲直的特点,除《九成宫醴泉铭》之外,《化度寺碑》(图2)《皇甫君碑》(图3)也均有这样的特点。特别是在撇画的书写当中,欧阳询对用笔斜正曲直的把握非常得当,从整体上来看字形稳、牢,但细看却又富有变化和动态,翩翩而自在。如《九成宫醴泉铭》和《化度寺碑》中的“人”“方”“妙”“铢”等一系列含有撇画的字,都无一不表现出斜正有度、曲直得当的形态之美,在求中正、稳固的楷书中,实乃潇洒。尤其是在书写长撇画的时候,如《皇甫君碑》和《九成宫醴泉铭》中的“烈”与“辟”字,都有较长的撇画,欧阳询在用笔的时候,除了做到了斜正曲直有度和得当之外,还在做到了敛锋疾行、遒媚劲健,足以可见欧阳询的技法和艺术造诣[4]。

1.5 厚实劲挺

在楷书中,说到用笔厚实劲挺,很多人会想到颜真卿,这确实是颜真卿楷书的一大用笔特点。虽然将欧阳询与颜真卿放在一起比较,欧阳询的用笔确实算不上“厚实”,但是单就欧阳询在自身的楷书书法创作中的表现来看,其部分笔画与其他笔画相比较起来,却也显示出了厚实劲挺的用笔特点。如欧阳询在书写捺画的时候,其上部边缘的用笔大多劲挺,捺脚基本厚实饱满。如在《九成宫醴泉铭》中“奉”“泉”以及“文”等字的捺畫均是如此。由于捺画基本都处在字体结构的中下部,所以欧阳询厚实劲挺的用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整个字的中正、稳固之感。

2 欧阳询楷书的结字

2.1 以奇为正

楷书讲究用笔,但更讲究结字,用笔规范之后,合理的结字才能真正展现出楷书中正、平正的基本要求[5]。不过在实际的楷书书法创作过程当中,单一的追求中正、平正并不能取得理想的书法艺术效果,只会显得呆滞、沉闷。如在《画禅室随笔》中,董其昌说道:“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也就是说在书法中不能按部就班,而是要在统一的规范下,有所变化。欧阳询在其楷书的创作中,便做到了这一点,以奇为正成了其楷书书法艺术的一大主要特点。如在《九成宫醴泉铭》中,一些结构较为简单的字,注入“大”“千”“元”等,欧阳询的结字处理方式,都表现出了以奇为正的特点。普通人在书写这些字的时候,由于这些字本身结构简单、笔画较少,所以容易将结字固定,书写出来没有自身的特点。欧阳询的处理却不同,如在他之前的楷书作品中,“千”的横画通常为左长右短,而他的处理方式则是左短右长,并且整体略微向右上抬起,最后再以悬针竖将整个结字固定,显得中正、平正,从而做到了以奇为正。

2.2 险绝飞动

在楷书书法创作中,如何在不破坏法度的情况下,追求结字的险绝,是考验一个人楷书功力和艺术思想的巨大难题,不过欧阳询却最擅长这一点。如一提到《九成宫醴泉铭》很多人都会用飞动峭劲、险绝丛生来评价。其中的“庆”字、“德”字、“终”字等,都表现出欧阳询结字善于险中求胜、以劲求稳的特点。他的造险取势,时出新致的匠心独运,和清代梁巘在《评书帖》中所评“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如出一辙[6]。另外,在《书学捷要》中朱履贞提到,“书贵圆活,圆活者,书之态度流丽也。”圆活则可以理解为在平整中寓飞动,《九成宫醴泉铭》中之“九”字,欧阳询采用突出横折弯钩的艺术处理手段,将横折弯钩的舒展开张和竖撇的内敛加以对比,极见飞动之势,显得活跃而又富于生机。

2.3 中紧外伸

与颜真卿的楷书相比较,欧阳询的楷书确实算不上“饱满”“厚重”“雄浑”,不过这并不影响欧阳询楷书给人带来的充实感,其主要原因在于欧阳询开始结字中紧外伸的特点。与颜真卿《颜勤礼碑》“观”字相较,欧体中宫紧而外伸展,颜体则外紧而内松。欧体中这一特点有着显著表现,如《九成宫醴泉铭》“南”“群”“镜”“我”“及”,《皇甫君碑》“壤”“华”“史”“声”,《化度寺碑》“麦”“猷”等,皆是体现中宫收紧而外伸展的字。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同理,越要体现字的中宫紧缩,越要求一些笔画或子结构舒展、放逸。这就要求当书写横竖撇捺等笔画以及或正或侧的点画、各子结构时,须注意向字之中宫收拢。事物都是相对发展的,有对比才有表现,只有有紧有缩,才能体现有放有伸。

2.4 疏密得当

密不通风、疏可走马是书法结字的一种境界,其所强调的是对结字疏密的合理控制。而欧阳询的楷书,其结字处理得则非常之得当。如《九成宫醴泉铭》中“佳”“郁”,《化度寺碑》“鸷”“尽”,皆为落笔劲净、疏密停匀之处理。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指出“作书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还说“布置不当平匀,当长短错综,疏密相间也。”如《九成宫醴泉铭》“之”“曩”诸例字的结字分布来看,真正是不仅长短疏密、错综相间,而且收放自如、自在优游,真正达到了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境界。

3 欧阳询楷书的章法

书法中的章法,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对字的排列,行书最强调和讲究章法,不过楷书也同样注重章法的应用。以书法的观点来看,在楷书中对字的排列、组合并非机械化和程式化的,这只会损害书法的韵味,使得书法完全丧失生机、活力,给人沉闷之感。事实上,书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线条艺术,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的时候,首先是从整体着眼,观看到的是书法作品在整体上,由黑色线条,划分的“白色”空间——书法的章法、布局,它会带给人欣赏书法的第一感受。这里说提到的黑色线条,必然指的是汉字、笔画,“白色”空间则指的是汉字、笔画之外的留白[7]。黑色线条构成的汉字、笔画,“白色”空间的留白,分别对应了“实”和“虚”,正所谓虚实相生,它们两者之间的共生,由相对对立的矛盾,经过章法、布局的协调,最终组成和谐的整体,便能给人带来深刻的审美感受。

欧阳询在他的楷书创作中,表现出了对章法的成熟掌控能力,他手中的“计白当黑”既端雅、质朴、中正,又活泼、灵动、多变,完全没有落入机械化排列的形式化、程式化弊端,这一点在楷书的创作中实际上是非常难得的。如我们仔细的研读《九成宫醴泉铭》便可以发现,其书法的整体章法布局中,字与字、行与行、篇与篇之间都有“黑白”关系的对比存在,不同的留白,会有不同的“实”感,从而带来审美视觉上的差异,或空灵或茂密或紧实,艺术感觉迥然有异。而将《九成宫醴泉铭》与柳公权的代表作《神策军碑》、颜真卿的代表作《颜勤礼碑》相比较,更可以发现欧阳询楷书章法中正、活泼、灵动等特点。不过需要注意,在这里并不是在评论各家楷书章法的优劣,而只是在总结欧阳询楷书章法的特点,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欣赏欧阳询的楷书作品。

4 结语

歐阳询在我国的书法历史上,之所以能够取得高度的成就,至今依然被广泛地喜爱、认可与学习,主要原因在于欧阳询在楷书上至高的造诣。不论是在用笔、结字还是在章法布局上,欧阳询的楷书都表现出了深厚的艺术内涵,我们在学习当中,应当注意加强研究、总结和体会,并在自身的创作实践之时,对其加以内化和应用。

引用

[1] 蒋淑松.探析碑刻书法中“行处皆留,留处皆行”——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例[J].大观(论坛),2019 (11):24-25.

[2]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部分)宋拓本 现藏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J].中国书法,2022(1):37-39.

[3] 宋以涛.欧阳询楷书作品《九成宫醴泉铭》字体结构中隐射的艺术精神[J].艺术品鉴,2021(26):6-8.

[4] 李祥俊.欧阳询与唐代初年楷书典范形态的确立[J].衡水学院学报,2016(1):123-128.

[5] 刘畅.平正中见险绝——欧阳询书法《九成宫醴泉铭》的临习[J].美与时代(中),2020(12):132-133.

[6] 刘亚东.浅析欧阳询楷书风格形成的轨迹[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7(10):132-133.

[7] 刘登品.欧阳询书法艺术成就探微[J].中国文艺家,2017(7): 14-15.

作者简介:龙莺鑫(1971—),女,四川南充人,本科,副研究馆员,就职于高坪区文化馆。

猜你喜欢

欧阳询结字颜真卿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回到中国古代书法现场的书法理论再探索——刘兆彬《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序
大家都是告身帖,為啥你就這么獨特——聊聊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唐欧阳询《用笔论》
《石门铭》技法探微(二十)
劝学诗
书法“结字意识”的训练和培养(课堂实录)
颜真卿勤学苦练书法
楼兰简纸文书书法解析(十)
笔道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