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

2022-11-28刘柳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语篇内容

刘柳

“项目式学习”体现了“做中学、学用合一”的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基于此,文章以译林版高中英语Module I Unit 2为例,分别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实施多元评价等方面,探究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真实情境

“项目式学习”提倡教师围绕真实问题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多种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问题应具有开放性、挑战性、探究的持续性和真实性,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对其进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在研读语篇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项目,为学生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以任务为导向激发其探究欲,自主进入阅读环节。

教学片段一:

课堂伊始,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有关亲子矛盾内容的视频,视频内容均是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主题内容上。据此,教师结合Reading部分Home alone的内容,设计如下项目:(1)采访活动:以解决亲子之间发生的某件事情为主题,设计采访活动。(2)演讲:根据语篇情节内容,针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的推测,并将其后续发生的情节书写成文,在课堂上演讲。设计这两个项目任务均围绕语篇主题,诱发学生对主题意义进行探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一项任务,自由组合成小组。其间,教师可根据学生自由组合的情况,对其进行调整,以确保学习项目的顺利完成。

在此环节中,教师凭借视频内容,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关注点集中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上。接着,据此,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任务。针对学生而言,亲子之间的矛盾并不陌生,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事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完成后续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其在彼此交流与探讨中,深入挖掘主题背后的意义,让合作真实发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在教学中,教师需在合作分工、明确任务内容上,进行指导,满足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以优化合作,提高合作效率,推进项目的完成。

教学片段二:

学生以每4人一组围绕项目进行探讨。以完成项目“采访活动”为例,教师提示如下:(1)选取生活中普遍、典型的事情,作为采访的主题;(2)可以从父母、子女的视角切入,制定采访内容;学生根据这些提示,通过交流,以“夜里开着手机在被窝里偷看小说,引发亲子矛盾”为事件,进行分工。即问答设计、问答设计记录等,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采访提问:(1)Whydo you choose to read novels in bed? (2) What do youthink of your parents tearing up your novel? (3) Whatdo you think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rguing withyour parents? (4)Finally, how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围绕这些问题,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经过仔细沟通,才得知孩子看的是学校指定的名著小说,因为过了规定的作息时间怕被妈妈责怪,孩子才选择偷看,进而引发了亲子之间的误会,误以为孩子在偷看不该看的。同时,选取其中一位同学,在征得该同学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集体到家里进行实地采访,父母作为被采访者,也会针对性地回答一些问题,从而了解家长对事件的看法,丰富采访内容。

在该环节中,教师通过提示,优化小组成员分工,让每位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父母与子女之间往往由于误解而产生矛盾,其根源是未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导致彼此之间渐行渐远。此次的合作,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换位思考、理性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其对语篇主题的理解。

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项目式学习”是“做中学”思想的体现,是以实践活动为主,在参与中自主探索、创新迁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基于此,教师可围绕项目开展多维实践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机会。

教学片段三:

语篇Home alone以戏剧的语言形式呈现了父母回家看到脏乱差的景象,在未调查原因的情况下与子女发生矛盾冲突的情节。文中并未给出故事的结果,据此,学生在完成“演讲”时,对后续情节进行推测,并将推测的结果书写成文,以演讲的方式在班级进行展示。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論后续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语篇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对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进行合理性的预测。部分学生根据语篇中“Perhaps there is a reason...”推测,妈妈的态度将会有所缓和,开始反思自身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有可能是母亲首先做出退让,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根据“rude”一词又可推测出父亲认为孩子粗鲁的态度是对父母的不尊敬,表明父亲与子女之间有可能还会僵持下去。还有的学生认为即便是父母先退让,子女也不会轻易就接受,根据语篇中出现的“trust、mad、never gave me a chance”等,反应出子女对父母的不信任,没有给自己机会解释心存抱怨,凸显出其内心纷乱的情感。无论哪种推测,都需要对原因进行阐述,以凸显主题的一致性。

在在此次教学中,教师组织演讲的实践活动,开展读后续写,引导学生对原文内容以及后续情节进行合理推测,使其在探究和思考中,锻炼其思维的逻辑性。

四、实施多元评价

项目化学习任务完成时间比较长,除了评价项目成果,完成项目学习的过程更需要评价,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和探索。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和内容需多元化,将学生引入主体,采用学生互评、自评、师评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彼此交流、自我反馈,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进行调整和纠错,获取更多的经验。

教学片段四:

在评价演讲项目成果中,教师开展小组互评、自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对演讲的读后续写习作进行打分或者点评。评价内容包括主题意义的聚焦度、内容结构的逻辑性、观点的指向性、情感价值的引导性、演讲时的表现等方面,每一项可按照1-5分的等级对其进行打分评价,最后综合各项得分(详见表1)。学生在自评时,根据评价量表对演讲稿进行调整和修改,在评价其它组的作品时,可以发现其亮点和长处,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思考,获取更多的经验。同时,教师在对各小组作品的点评中,除了选出优秀习作外,还要针对各组作品表现突出的地方特别说明,以丰富学生的创作思路。

在项目评价中,教师采取自评、小组互评等多元评价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自评引入评价量表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互评则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点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点下,进行习作的修正,以完善作品。此外,教师还对学生小组合作任务分工、成员之间的团结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其继续完善演讲稿的积极性。小组内的合作协调,关系到任务探究完成的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项目式学习”更加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学生的主动性,强调以问题任务为驱动,通过多种措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读”,独立的“思”。在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输入、内化与输出,从而提升其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语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主要内容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