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元首会晤,释放何种重要信号?

2022-11-28张腾军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43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中美两国

张腾军

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图/新华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看法。

从会谈前后透露的信息看,会晤深入坦诚,具有建设性,达成诸多重要共识,凸显双方保持高层战略沟通的重要性,更凸显中美关系在维护、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发展大局中的关键作用。

此次元首会晤创下多个“首次”,既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美元首的首次见面,也是二十大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的首场重大会晤;既是2021年拜登就任总统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的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习近平与拜登时隔五年首次线下会面。两位领导人的上一次见面,还是在2017年初的达沃斯论坛,习近平会见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

国际社会对这次中美元首会晤抱有高度关注和期待,中美双方也为此做了大量努力。过去一年多里,两国元首已五次通过视频或电话方式进行交流,就共同关心的一系列双边及国际事务广泛交换意见,为此次线下会晤打下了基础。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延宕、地缘安全不稳定因素持续增多、全球治理挑战日益上升的背景下,两国领导人能实现线下交往,显然能为国际社会注入稳定积极的信号。

从两国国内视角看,此次元首会晤的时机更为特殊。上个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部署,重申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中方多次表示,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局面不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中方致力于与美方实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探讨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不久前,美国也迎来了至关重要的中期选举,民主党表现好于预期,拜登政府一定程度上“渡过了”这场中期考核,正信心满满规划执政后半期的内政外交。

在早前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拜登政府以战略文件的方式描画了未来十年的大国竞争图景,并将中国视为其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如何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显然将成为拜登政府未来两年的重中之重。可以说,站在各自新的发展起点上,两国都存在打造新的互动交往模式的迫切需求,以塑造更加有利的战略环境。两国元首会晤尽管“迟来”,但对于谋划下一阶段的中美关系而言,可谓恰逢其时。

在三个多小时的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就一系列问题坦诚深入交换看法,至少释放出三重信号。

第一,元首外交仍是两国关系把舵定向、行稳致远的关键钥匙。观察中美两国50年交往史,一条宝贵的经验在于,当两国关系遭遇重大危机或关键时刻时,往往是由领导人的战略远见与智慧予以化解。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是对立对抗,还是对话合作?是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这是关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乃至国际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政治家要思考和明确本国的发展方向,也要思考和明确同他国、同世界的相处之道。”中美两国不仅需通过持续战略沟通澄清误解、增进互信、扫除障碍,更要就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勾画蓝图、把舵定向,这是中美作为两个大国的应有担当,更是政治家应做出的明智战略选择。

第二,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而是命运与共的伙伴关系。近年来,美国一些人抱持冷战思维,對中美关系进行重新定义,试图将两国关系锁定在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轨道上,这是完全错误的。中美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有别、历史文化存异,存在分歧和矛盾非常正常,在一些领域也会产生相对激烈的竞争,但这不意味着双方就必然走向对抗冲突,不能和平共处。过去五十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中美关系从来就不只有对抗冲突这一个选项,两国早已在密切交往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在经济衰退、地缘冲突、粮食和能源危机、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危机面前,惟有中美携手合作才有可能为世界找到出路。而中美如果陷入对立对抗乃至发生冲突,只会将人类社会引入更加黯淡无光的深渊。拜登总统对此非常清楚,也多次表示希望与中方开展建设性合作,更主动要求举行元首会晤,这本身就表明合作共赢才是中美关系的应有之义。

当前,乌克兰危机仍在继续,其对全球经济和产供链稳定的溢出效应持续增大,世界各国越发感受到地缘冲突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中美作为两个大国,有责任为推动解决乌克兰危机做出应有努力。在此次会晤中,两国元首就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习近平主席在“四个应该”和“四个共同”的基础上又提出三点看法:一是冲突战争没有赢家;二是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三是大国对抗必须避免。这三句话为国际社会如何看待乌克兰危机提供了有益思考,也为推动劝和促谈、停火降温指引了方向。中方已表示支持并期待俄乌双方恢复和谈,并希望美国、北约、欧盟同俄罗斯开展全面对话,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所做出的积极努力。美方应停止拱火浇油,停止将乌克兰作为其大国博弈的棋子,与中方一道共同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早日解决,这才是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应有的态度和高度。

第三,中美关系走出困境尚需时日,亟待双方相向而行。当前,中美关系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历史叙事被人为歪曲,发展方向面临被进一步引向歧途的危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美方对华认知存在严重误判,中国观、利益观、竞争观出现严重偏差,由此制定的对华政策自然严重偏离正确轨道。美方一边谈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多次做出“四不一无意”的承诺,一边玩文字游戏,提出所谓“三分法”“三点论”“护栏论”“民主对抗威权论”,在台湾、新疆、香港、人权等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在经贸、技术、安全等领域对华无底线打压。这种又拉又打的行为令中方感到愤怒,令世界各国感到困惑不解,对中美关系贻害深远。中美关系发展至此,美方需进行认真反思,摘下有色眼镜,停止打压遏制做法,纠正严重损害中方权益的错误。

此次会前,美方多次放风称要通过元首会晤“建立地基”“划清底线”,探讨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红线”,还要向台湾当局通报会晤情况。凡此种种表明,美方要么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要么就是视而不见,有意挑衅。

在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明确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句话为中美关系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红线。

如果美方真心实意推动中美关系改善,那么首先需要言行一致,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拜登总统在台湾问题上对中方的承诺落到实处。

中方多次表示,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避免误解误判,推动中美关系重返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这是两国关系走出困境的前提条件。在这次会晤中,两国元首责成双方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和落实刚刚达成的重要共识,同意双方外交和财金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开展两国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对话合作,同意用好中美联合工作组,鼓励扩大两国各领域人员交往。这些共识非常重要,有望指引两国关系下一步方向,双方应采取切实行动,尽快推动中美关系重返稳定发展轨道。两国元首还同意继续保持经常性联系。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指出,中美两国从接触、建交走到今天,历经50多年风风雨雨,有得也有失,有经验也有教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番话语言辞恳切,充分体现中方对两国关系发展历史的敬畏和尊重。

作为親历中美交往过程的美国领导人,拜登早在1979年就作为参议员来到中国,至今共四次访华,对中国留下深刻友好印象。他曾是美国对华接触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投票赞同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也曾积极拥护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国会通过加强台湾军力的法案,等等。2011年访华时,拜登表示,一个繁荣的中国将更需要美国产品,也将为美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中国的发展繁荣符合美国利益。

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至关重要的是汲取过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两国关系行稳致远提供切实保障。在此次元首会晤中,拜登再次表示,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

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希望美方能不忘两国交往初心,将这些承诺真正落到实地,与中方一道共同谱写新时代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中美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