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手《黄河安澜》赴一场黄河之约
——访纪录片《黄河安澜》指导专家陈维达

2022-11-28徐晶琳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2年11期
关键词:黄委维达安澜

□栗 方 徐晶琳

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

陈维达,研究员,历任黄委宣传处处长、黄委办公室副主任、巡视员、黄河工会常务副主席;兼职黄河文协副主席,中国水利文协常务理事,中国水利作协副主席。多年从事黄河文化宣传等工作,赴源头主持黄河源立碑并多次组织黄河源考察等事项;参与青海省组织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科考工作。著有《黄河——过去现在和未来》《河畔撷枝》《走近三江源》《黄河,这样从我们身边淌过》《黄河万里写胸怀》《水韵意象——中国古典诗词〈诗经〉〈楚辞〉中水之韵》等。在刊物上发表文字作品百万字,摄影作品若干。

陈维达工作照

多年从事黄河文化宣传工作的黄委退休干部陈维达是纪录片《黄河安澜》指导专家之一。最近,他向本刊记者娓娓讲述该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座谈会布置任务

2019 年11 月,晚秋的北京格外寒冷,已经退休的陈维达作为黄委专业团队人员,受邀从郑州赴北京参加一场座谈会。

这场座谈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牵头,水利部、黄委及北京广播电视台和黄河流域9 省(区)广播电视台相关负责人参加,具体探讨了《黄河安澜》和《黄河人家》两部纪录片的任务及分工。“实际上是任务布置会,他们在这个会上就说了为什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这两家电视台。之所以把《黄河人家》的拍摄任务交给河南广播电视台,是因为这个节目应该由黄河流域的电视台来做,河南广播电视台位居中间,又离黄委最近,所以交给河南广播电视台。另一项为什么交给北京广播电视台呢?是因为中国上星的卫视,有4 个卫视实力非常强,其中南京、湖南和上海3 个卫视都是长江流域的,北方只有一个北京卫视,各方面实力比较强大,所以交给北京广播电视台来做。”谈起这场座谈会,陈维达表示,当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也认为这是一个叙事宏大的题材,要想拍好很不容易。

1989 年,央视播出了中日合拍的纪录片《大黄河》,将黄河全段沿途的大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历史事迹及风土人情呈现在人们眼前。“此后,有很多单位,怀着雄心壮志计划拍摄黄河、记录黄河、艺术性地展示黄河的,最后大都不了了之。”陈维达表示,担任黄委宣传处处长的近10年间,有很多人都找他洽谈过拍摄黄河相关专题片的事宜,有的甚至是携带巨资的,但最终都没有拍出类似1989 年的《大黄河》那样的大型专题纪录片。“多少家电视台想拍摄关于黄河的纪录片,最终都半途而废。”采访中,听到他如此叙述往事,我们的心也悬了起来,更加好奇纪录片《黄河安澜》是如何诞生的。

3 年打磨出精品

座谈会上一锤定音,将纪录片《黄河安澜》的拍摄期限定在一年时间内。怀着既期待又紧张的心情,在水利部的指导下,在黄河流域9 省(区)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团队正式投入了纪录片《黄河安澜》的拍摄。

“对我们这些一辈子从事黄河宣传的内行人来说,想写一篇系统介绍黄河的文章都觉得无从下手,更别说另辟蹊径了,更何况外行人要用画面展现地质地理、历史人文、发展变化等各个方面的黄河,没有全面深刻地掌握大量资料并且融会贯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陈维达看来,要在一年时间内创作出《黄河安澜》这部6集300 分钟的大型纪录片几乎不可能。

2019 年12 月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纪录片《黄河安澜》创作团队的节奏,这场原计划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一周年播出的纪录片,延期了整整两年时间。但是,这也给纪录片《黄河安澜》创作团队提供了难得的查阅关于黄河的书籍资料的时间,为更深入地了解黄河打下了基础。

“纪录片的初稿很快就形成了,初稿跟现在播出的版本是有很大变化的,稿子我看过3 个版本,从形成第一稿到去年他们又第3 次给我看稿子,这期间大概有十来个撰稿人和编导跟我建立联系、咨询探讨问题,此外,我还参加过两次座谈会,并接受了一次电视采访。仅仅面对我一个人,他们就有这么多人次的接触,更何况还有其他很多人。”在陈维达的印象里,纪录片《黄河安澜》创作团队的人员十分勤奋好学,还很谦虚、很有思想。

3 年时间里,纪录片《黄河安澜》创作团队看了大量的资料,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各个地区。“他们用功读书、思考、升华和拍摄,尤其是拍摄,更是极其艰难。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区,年平均温度大概只有5 摄氏度,海拔4600 多米,在那里不走路都会有高原反应,更何况还要扛着设备,还要拍夜景。河南广播电视台《黄河人家》的编导就深有体会,他第一次带队,到了高原还没有拍摄,团队人员就产生了高原反应,没拍成回来了。所以,第二次上高原时,他们选择人员的第一条件就是能够适应青藏高原的环境。纪录片《黄河安澜》的拍摄同样艰难,他们告诉我,其中有一次拍摄时间是10 月份,青藏高原大雪弥漫,积雪一般都会有一两尺厚的。”

创作团队的敬业精神令陈维达十分动容。在他看来,这就是他们成为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支成功拍摄出黄河大型专题纪录片的团队的根本原因。谈及对纪录片《黄河安澜》的评价,陈维达说:“这个片子是继中日合拍的纪录片《大黄河》以来30 多年间唯一一部正规的、长时间的、展现黄河全景的纪录片。”

纪录片《黄河安澜》中陈维达接受访谈

定位最准的幕后智慧大脑

在《黄河安澜》这部纪录片中,既有颠覆普通人认知的深刻观点,又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趣味故事,遥远历史与实时场景互为映衬,丰富的内容为大家呈现出了一个历史底蕴深厚、不断发展变化的黄河。

作为纪录片《黄河安澜》指导专家团队成员之一,陈维达为这部纪录片贡献了一些独到的观点。

在大众的认知里,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所以被冠上“害河”之名,与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有关,而这些特征都因黄河的泥沙含量高。因此,泥沙多一直以来被视为黄河之害的根本原因。但是,在纪录片《黄河安澜》的第一集里是这样介绍的:黄河的泥沙多也是它成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陈维达看来,我国早期人类的遗址遗迹十分丰富,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东北松辽河地区,甚至包括青藏高原,都有人类早期活动痕迹和文化遗存,有的文明甚至还早于黄河文明,但都没有像黄河文明那样悠久、繁茂、链性发展。只有黄河文明,是始终发展、从未间断、延续至今的文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黄河洪水挟带的泥沙造就了广大平原,为华夏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其次,黄河流域是悠久绵长的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空间基础,流域各方治水兴利、富国强兵,为大一统的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发展得益于母亲河,用水灌溉便利就不用说了,就说泥沙,大家认为黄河最大的危害是泥沙,但是考古发现,整个华北大平原,大多是黄河泥沙淤积起来的,而且淤积的高度可不是一两米,有的地方,因建黄河大桥打下去40 多米都看不到基岩。”陈维达的这一观点被纪录片《黄河安澜》导演组用在了第一集中,为人们呈现了一个以历练模式养育人民、为人类准备了历史空间的沉重的大河形象。

纪录片《黄河安澜》总制片人左博在《黄河安澜》即将上映之时,给陈维达发了这样一则语音消息:“陈老师,感谢啊,这是咱们共同的一部片子,没有您这么长时间的指导,也不可能有这样一部片子,尤其第一集,您给我们指导了,把2021 年那场大洪水加上,我觉得就完整了。”

纪录片《黄河安澜》第一集《国脉千秋》中,讲述了2021 年黄河流域共同应对伏秋大汛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秋汛,长时间的秋汛令黄河下游水库水位频频预警,小浪底水库离千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仅差0.5 米。在这样关乎一百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要时刻,4 万名黄河职工、2700多台抢险机械,气象、通信、公安、交通、电力等多部门联防联控,在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精准调度、有力防控下打赢了这场“抗洪大战”。纪录片《黄河安澜》用镜头语言讲述了这场如同走钢丝般的精准调控过程,让观众在惊险紧凑的观看节奏中,感受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抗洪精神,感受到我国防洪能力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2021 年伏秋大汛结束不久,纪录片《黄河安澜》总导演韩斗斗、总制片人左博等人到郑州,与陈维达一同座谈商讨如何解决纪录片《黄河安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时,纪录片《黄河安澜》的创作人员提出了一个问题:第一集《国脉千秋》和第二集《力挽狂澜》都提到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内容有所重复,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叙述情节。对此,陈维达表示:这两集内容虽然表现了同一事物,但是侧重点不同。建议将刚发生的这场大洪水放在首集里,来体现“安澜之重”“安澜之功”“安澜之利”与国脉之间的必然关系。黄河发生大洪水,因这些重要工程确保了黄河安澜,而黄河安澜与国家安澜是息息相关的。《国脉千秋》纵贯历史纬度,是讲治河史的,这是主脉;《力挽狂澜》是讲具体的工程建设在防洪中的作用的,这是具体工程体现。《力挽狂澜》中讲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建设,而三门峡水利枢纽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在2021 年大洪水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宏观意义,放在《国脉千秋》一集用以说明举国家之力建设这些重要工程的千秋之计。这样就掰开了。

导演组采纳了陈维达的意见,在第一集中着力对2021 年黄河洪水及抗洪抢险进行了场景复盘。

“您是对我们支持最多、定位最准的专家,您是当之无愧的首席专家。”纪录片《黄河安澜》导演组成员之一李冰如是评价陈维达对这部纪录片的贡献。

大河奔流永向前

千百年来,黄河滋养着古老文明的孕育生长,染就了中华民族的炎黄底色。长期与黄河水患的博弈,锻造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黄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装着一条黄河,黄河的奔腾不息已成为中华儿女的性格。

纪录片《黄河安澜》在讲述黄河故事的同时,还巧妙地传递了精深思辨的宏大主题,全景式地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依黄河而生,又因治河而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之治。这部历时3 年精心打造的大型纪录片,作为表现黄河两岸人民幸福生活、为黄河保护发展而讲述的生动故事,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唱响了一部新时代的赞歌。

猜你喜欢

黄委维达安澜
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优秀奖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水利部与黄委创新团队在流域系统科学与工程泥沙控制论领域再出新成果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黄委开展水土保持法修订施行十周年宣传纪念活动
加快黄河生态立法 守护“母亲河”健康安澜
维达纸颂
黄委信息化“六个一”推动智慧黄河建设
维达纸业浙江基地三期项目投产
维达超韧中国行第四季成都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