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与MRI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特点及价值分析
2022-11-28施园李万鹏
施园,李万鹏
(河南省民权县中医院CT室,河南 商丘 476800)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胃肠道间叶组织,发病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严重的还有大出血等风险,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早诊断早治疗[1]。如何提高胃肠道间质瘤诊疗水平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为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提供了参考[2]。本研究探讨64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及其影像特点,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为高效且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6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38~76岁,平均(49.12±8.15)岁;病程0.25~3年,平均(1.52±0.63)年;临床表现:腹痛19例,便血26例,上腹部不适39例;病变部位:肠系膜34例,胃17例,食管7例,其他18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存在发热、腹泻、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②无CT和MRI检查禁忌症;③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②孕期女性。
1.3 检查方法患者均先后行64排螺旋CT与MRI检查。①CT检查:采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前8 h禁食,检查前10 min嘱患者饮用约1000 mL温开水,保证胃部及十二指肠部充盈,减少伪影。检查时患者仰卧,扫描范围自膈顶到耻骨联合部位。先采用常规平扫明确患者病灶部位、大小等基本信息,再以4 mL/s的速率注射对比剂碘海醇,注射5 min后行增强扫描,扫描层间距及层厚均为3 mm,获取CT影像并进行三维重构获取最终影像数据。②MRI检查:采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参数设置:层间距2 mm,层厚8 mm。检查前8 h告知患者禁食。MRI平扫如取冠状位则采用T2WI快速成像序列扫描,如取横断位则采用T2WI+FS单次激发FSE序列和T1WI+FS扰相GRE序列扫描。增强MRI扫描前先高压注射0.1 mmol/kg造影剂Gd-DTPA,注射速率为2 mL/s,注射30 s后行动脉扫描,70 s后行静脉扫描,并记录各项数据。
1.4 观察指标选择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共同阅片并得出一致结论,如果两名医师对诊断结果有异议,需讨论进行进一步判定,以确保最终结果统一且准确。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64排螺旋CT与MRI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效能及其影像特点。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效能病理结果显示,76例患者中阳性30例,阴性46例。CT检查检出阳性29例,阴性43例,错诊误诊4例。MRI检查检出阳性28例,阴性42例,错诊误诊6例。CT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74%、96.67%、93.48%,与MRI的92.11%、93.33%、9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比较(例)
2.2 影像学表现CT检查共检出92处病灶,MRI检查共检出88处病灶,两者对病灶大小、边界、密度、形态的显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病灶边界多清晰,密度多均匀,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见表2。此外,CT检查检出19个(20.65%)钙化灶,MRI检查显示62个(69.32%)病灶T1WI信号为低信号或等信号,71个(80.68%)病灶T2WI信号是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
表2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比较
表3 两组的影像学表现比较[±s,n(%)]
表3 两组的影像学表现比较[±s,n(%)]
检查方式 n 大小(cm)边界 密度 形态清晰 不清 均匀 不均匀 圆形或类圆形 其他CT 922.72±0.4582(89.13)10(10.87)60(65.22)32(34.78)63(68.48)29(31.52)MRI 882.68±0.6177(87.50)11(12.50)52(59.09)36(40.91)54(61.36)34(38.64)χ2/t 0.502 0.116 0.718 1.001 P 0.616 0.733 0.397 0.317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群体[3]。临床研究[4]表明,胃肠道间质瘤具有较高的病变风险,需要尽早诊断及治疗,以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检查方式。近年来,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CT检查价格低且方便,随着CT技术的不断提升,诊断效能逐渐上升。64排螺旋CT可以通过平扫及增强扫描确定病变部位,提高疾病检出率;CT扫描获取的影像经过各角度影像重组和薄层重建,不仅可精准定位,还能清晰显示病变情况[5]。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借助CT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工作站可清晰地显示瘤体供血动脉及邻近血管受累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而MRI检查在软组织及小肿物诊断中具有优势[6],临床诊断结合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结果能有效提升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效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76例患者的病理结果显示阳性30例,阴性46例。CT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74%、96.67%、93.48%,与MRI的92.11%、93.33%、9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64排螺旋CT与MRI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研究[7]表明,CT和MRI均可用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且CT与MRI对其病灶边界、密度、形态的显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共检出92处病灶,MRI检查共检出88处病灶,CT与MRI对病灶大小、边界、密度、形态的显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CT检查可以检出钙化灶,MRI检查可以显示病灶T1WI信号和T2WI信号,提示64排螺旋CT与MRI均可较好地检出病灶大小、数量、边界、密度及形态,且CT能检出钙化灶,MRI可显示病灶T1WI信号和T2WI信号,临床上可根据检查需要选择更佳的检查方式或两者联用,为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与MRI检查胃肠道间质瘤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临床可根据患者的检查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