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联合IRIS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2-11-28于明军
金 静 陈 曦 于明军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肿瘤内科 457000
胃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死率等特点,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包括消化不良、烧心等,大多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肿瘤已出现转移现象,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应尽早给予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IRIS为目前临床治疗晚期胃癌最常用的化疗方案之一,其中伊立替康可阻断肿瘤细胞DNA复制及抑制RNA合成,与替吉奥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扩散转移,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2]。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治疗胃癌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其可透过细胞膜在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分裂,且可有效抑制肿瘤内部新生血管生成,目前临床常用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奥希替尼,具有较好的抑制癌细胞增殖转移效果[3]。本文选取我院94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奥希替尼联合IRIS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4例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7例和参照组47例。其中参照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56.84±1.52)岁;肿瘤最大径1~5cm,平均最大径(2.84±0.75)cm;低分化胃癌12例,中分化胃癌15例,高分化胃癌9例,黏液腺癌11例。试验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6.72±1.48)岁;肿瘤最大径2~6cm,平均最大径(2.73±0.68)cm;低分化胃癌10例,中分化胃癌14例,高分化胃癌11例,黏液腺癌12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晚期胃癌诊断标准[4];预计生存期>6个月;肿瘤转移数<3个;可坚持完成本研究方案治疗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合并严重肾衰竭;合并心血管、肾、肝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等参照组给予IRIS方案治疗。伊立替康(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53210)静脉滴注,180mg/m2,第1天;替吉奥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40137)口服,80mg/次,2次/d。连续治疗2周后停药1周。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奥希替尼治疗。奥希替尼(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H20170166)口服,40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
1.4 观察指标 (1)采用美国FACS型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免疫功能指标[CD3+(成熟T淋巴细胞)、CD4+(诱导性T细胞)、CD8+(抑制性T细胞)、CD4+/CD8+、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进行检测。(2)临床疗效。所有患者治疗6周后评估其疗效。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与治疗前相比,病灶最长直径减少20%~30%;疾病进展(PD):与治疗前相比,病灶最长直径增加20%~30%;疾病稳定(SD):处于PR和PD之间。疾病控制率=(PR+CR+SD)/总例数×100%。(3)分别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外周静脉血液5ml,离心半径8cm,3 5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211)]水平进行检测。(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白细胞减少、肾功能受损、肝功能受损、血小板降低、静脉炎、手足综合征。
2 结果
2.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6周后试验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参照组,CD8+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5.74%,高于参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25<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6周后试验组CA199、CEA、NSE、CY-211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白细胞减少、肾功能受损、肝功能受损、血小板降低、静脉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胃癌为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目前临床对于晚期胃癌常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但手术切除后根治率较低,预后效果较差,且部分患者出现胃癌转移现象,无法进行手术,因此,临床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尤为重要[5]。
IRIS方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其中伊立替康为一种半合成水溶性药物,可作用于S期胃癌细胞,通过与DNA拓扑异构酶特异性相结合,使其DNA产生不可逆的断裂,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6]。替吉奥为临床常用的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由奥替拉西、替加氟、吉美嘧啶结合制成,其可在患者体内转化为5-氟尿嘧啶,随血液作用于肿瘤处,三种药物成分共同作用,可减小5-氟尿嘧啶分解速度,维持血药浓度,防止药物发生磷酸化,减小化疗药物毒副作用[7-8]。奥希替尼为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耐药时间较长等优点,可有效阻断癌细胞信号通路传导,抑制其增殖分裂,且其具有一定抗肿瘤内新生血管生成作用,从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9-10]。晚期胃癌患者由于肿瘤细胞出现转移,机体多出现脏器功能障碍,致使免疫功能下降,而免疫功能下降促进病情发展,因此,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1]。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疾病控制率及治疗6周后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参照组,说明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奥希替尼联合IRIS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晚期胃癌患者机体拓扑异构酶含量较高,对于伊立替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从而有效抑制肿瘤增殖分裂[12];奥希替尼可提高机体T细胞功能,刺激骨髓细胞再生分化,增强NK细胞活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关研究表明[13],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呈现高表达,其中CA199、CY-211与肿瘤病情存在紧密联系,其水平变化可间接反映肿瘤发展情况。本文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试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优于参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奥希替尼联合IRIS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奥希替尼联合IRIS方案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