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

2022-11-28福建省古田县第四中学陈雅云

青年心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知识知识点

福建省古田县第四中学 陈雅云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指导传统课程改革进程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推进,构建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成为当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将课程教学的视角从单个知识点授课向单元整体设计进行转变,是构建整体单元支架,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及融合大单元整合设计理念值得深入讨论。

一、大单元整合的概念

大单元整合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合课程整合观念与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是课程整合思想的重要载体,是当下教育领域广泛普及的“大概念”重要内涵之一。

所谓的大单元整合,实际上就是要摆脱以往逐个知识点讲解的授课模式,立足于宏观层面,将相关单元知识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立足于宏观层面,对相关单元知识点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把控,提高学生学习及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效果,避免因为传统“割裂式”知识点授课方式带来的影响,提高最终的课程知识传授效果。

可以说,大单元整合本身是结合学生自身认知习惯与知识内在逻辑关系,从培养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出发,对学习单元进行确定的一种全新课程教学理念。不同的单元本身都有一个核心主题,也就是所谓的单元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系统化理解单元知识,避免因为碎片化知识呈现而影响最终学习效果。

二、核心素养培养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的价值

培养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传统的育人途径、学科认知以及教学观念等进行了彻底革新,要求教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始终,助力学生良好品质与关键能力的同步发展。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授课中充分融合大单元整合教学理念,针对其中某个单元或章节知识,以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为根本目标,在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细化的基础上,有效评估及分析数学课程内容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彻底改变以往以数学教材章节安排为主的知识传授模式,打破数学教材限制,采取强力的知识联系性与逻辑性,帮助学生对各单元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串联,并在这种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数学知识。

通俗来讲,如果将数学课程知识点学习看作是盖房子,那么数学知识点本身可以看成玻璃、钢筋、窗子或水泥等这些基础元素。而大单元整合模式则是采取恰当情景设计有效组合这些数学知识点,其中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全部大单元整合模式下的房顶,全部大单元整合模式本身都需要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支持与引导下开展,一切脱离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构建,其课程教学都是没有意义的。

三、核心素养培养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的策略

(一)立足核心素养,科学划分单元结构

作为大单元整合教学的重要基础,为了保证整个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顺利贯彻落实,就必须要对单元结构进行科学划分,并要在其中坚定不移地融合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数学教材本身是大单元整合教学的重要载体,实际的授课中必须要对数学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及分析,尤其是要注意结合新课标下数学教材内容安排的实际情况,对数学知识层次结构进行合理划分,以便更好地发挥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的优势,助力数学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地开展。

因此,在实际的授课中要注意立足于现有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结构构成情况,明确教学单位,借助自身的授课经验,对数学学科知识彼此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有效梳理,充分结合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情、认知发展规律以及自身接受情况等,对数学大单元知识进行合理编排,保证大单元整合的有效性。

例如,针对“数与代数”这一大单元整合主题而言,可以将七年级数学教材中涉及的“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及其加减”等,八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一次函数”与“实数”等,以及九年级数学教材中包含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等相关方面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对它们进行认真梳理,强化这些不同数学知识之间彼此的递进关系和逻辑联系。

在此基础上,需要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大单元整合教学中所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进行合理确定,以此为依据科学地划分数学知识单元结构。

如教学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课程知识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构建“方程”知识体系,这时候可以巧用思维导图绘制的方式帮助他们开展逻辑划分,针对性地将本单元知识点以“认识”板块、“求解”板块、“应用”板块和“回顾”板块等不同知识板块的形式罗列及展示关键数学知识点,以此帮助他们重点了解及掌握相应单元的数学知识点。

(二)全面分析学情,把握单元结构要点

在对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下的数学单元结构要点进行把握的过程中,除了对数学单元结构进行合理划分外,还要注意始终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大单元整合教学理念,全面剖析初中生的数学学情,尤其是要重点把握他们的数学知识接受程度、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保证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需求与特征。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新授课知识时,要注意联系学生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保证可以一边学习全新单元课程知识,一边对学生头脑中已经建构的数学单元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性融合新旧数学知识。尤其是可以在科学划分的数学单元结构的引导下,帮助学生从整体层面构建整体认知意识与思维模式,这对初中生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一单元课程知识教学中,要注意本着因材施教的大单元整合教学原则,充分考虑初中生已经学习及掌握的“数与代数”方面的单元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学情及学习需求等,选择恰当类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保证可以满足学生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需求。

二元一次方程方面的应用教学,涉及的关键数学知识点或问题主要包括“里程碑上的数”“增收节支”以及“鸡兔同笼”等,考虑到初中生本身缺乏社会阅历与经验,所以在理解这些关键数学知识点与问题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在贯彻大单元整合教学理念过程中,可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选择一些初中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实例导入二元一次方程组方面的知识,降低他们理解的难度。

在他们对该方面数学知识形成深刻认知之后可以进一步帮助他们深化这些知识的应用主题,保证他们可以真正体会到相关单元数学知识点的应用价值以及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保证可以借助这种符合学生认知与学情的大单元整合教学方式深化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特别是可以在实际授课中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配合单元练习题的合理设计,提高学生自身学习本单元数学知识点的效果。

(三)明确单元目标,夯实单元整合基础

作为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依据,单元整合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对整个单元整合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对大单元整合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期间,可以结合思维导图设计方法及手段突出数学课程知识的重点内容,保证可以在大单元整合教学中顺利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但是数学教学目标除了考虑指导学生掌握大单元知识与理论技能外,同样需要密切联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及要求等,从锻炼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出发,有效地融合育人理念,加强“学”和“教”二者有机融合。

这需要在对大单元整合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初中生的数学学情与数学教材,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脉络进行梳理,帮助他们明确数学知识的重难点与知识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亲自动手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对所学数学知识形成深刻认知,有效锻炼其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这一单元数学知识教学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绘制的方式,展示本单元数学知识体系以及其中的重难点内容,使学生对关键知识与内容形成深刻认知,帮助他们在后续学习中理解及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等方面的关键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指导学生围绕“现实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方面的知识进行认真分析及讨论,使学生切实意识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

在对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成立条件进行探索过程中,可以为班级学生认真讲解相关方面一些数学家的探索故事,使他们意识到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是经过了许多数学家的艰苦探索得到的。这个学习模式,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在有效性学习活动开展中对所学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

(四)优化整合过程,提高单元整合效果

在确定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大单元整合教学目标与思路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单元整合教学效果,还要注意对整个大单元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可以在大单元整合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作业安排等整个大单元整合教学实践中,始终渗透有利于促进初中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单元整合教学理念与思想,保证更好地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

1.优化教学方法运用环节

为了提高大单元整合教学效果,必须要对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进行彻底革新,创新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大单元整合教学中综合应用多种教法,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所学数学知识。除了常规的讲授法外,在平时大单元整合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灵活地应用提问互动法、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微课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活跃大单元整合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所学数学知识。

演示法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或实物展示的方式,将所学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小组讨论法由教师设计合作讨论话题或任务,指导学生以小组方式,经过组内成员相互讨论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部分知识教学中,可以采取情境创设法构建一个良好教学氛围,配合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等的有效应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如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图形旋转、图形平移等方面知识,将这些抽象数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之后配合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理解这部分数学知识。

2.优化教学作业安排环节

优化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中的作业布置环节,也要注意结合大单元知识特征,优化设计作业安排环节,尤其是要彻底解决以往作业安排的单一化、零散化等问题,保证可以更好地对这些单元作业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保证可以借助作业优化安排帮助初中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部分数学知识期间,可以结合数学教材中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结合实际生活和本单元知识,针对性设计一些相关的数学应用题,指导学生开展解题训练,同时要保证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可以借助这些单元作业的优化设计,提高作业设计及实施的效果,全面提高大单元整合教学效果。

总之,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是助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顺利养成的一个有效教学模式。在初中生数学教学中融入大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期间,需要紧密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学情,科学划分单元结构,把握单元结构要点,明确单元目标和优化整合过程,从整体上提高大单元整合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数学知识知识点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