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篓里装着球拍,更装着梦想

2022-11-28佳佳

家教世界 2022年31期
关键词:野象佤族背篓

□ 佳佳

黝黑的皮肤,质朴的笑容,一脸稚气地面对镜头咬着舌尖,背篓里装着两副网球拍,再加上冠军头衔……所有元素交织在一起,让“背篓少年”成了如今中国体育圈最火的话题。

这位“背篓少年”正是14 岁的王发,一位来自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网球运动员。

“是网球改变了我的人生。”王发操着浓重的家乡口音说。

6 年前,组建野象网球俱乐部并致力于寻找“理想的学生”的张晓洪把车开进了云南大山,把目光瞄准了大山里的孩子,他说,大山里的孩子奔跑能力强,能吃苦、肯拼搏,可塑性很强,很符合野象网球俱乐部的文化特征——“‘野’代表追求自然,‘象’则是强壮的象征”。

“更重要的是,如果没人去挖掘这些孩子,他们很难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一些具有运动天赋的孩子,可能就会永远走不出大山,失去散发异彩的机会了。”张晓洪说,“刚开始根本招不成,一是山里的家长不懂网球;二是他们也没钱,不敢相信我们会把孩子带出去练体育。”直到他遇见了这批佤族的孩子。

一开始训练这批佤族小球员时,孩子们的家长还会轮流到位于云南昆明红塔东路的球场里去“考察”俱乐部,第二年就没有家长来了,第三年家长们平时连电话都不给教练打了。张晓洪公益培养的这些小球员,从最初的10 人发展到如今的20 多人,孩子们的身份也从佤族丰富到了彝族、傈僳族以及白族……

“那时候就觉得能够从山里出来,很好玩,我完全不知道网球是什么。”巨大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让王发跟着张晓洪来到了野象俱乐部。然而,日复一日地抛球和挥拍,让他觉得又苦又枯燥,“第一年回家我就不想打了,我就待在家里不想出来。”

张晓洪就亲自去了一趟临沧,挨家挨户劝那些不想回去练球的孩子和家长。就这样,王发又回到了基地。

六年如一日,张晓洪陪伴着这20 多位小球员。训练场上,他像一位严父,严格执行每一项训练内容;而在生活中,他又要扮演一位“慈母”,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

“王发和其他孩子都很懂事,他们的鞋子都要穿到破洞或者开口,实在不能穿了才会找我换新鞋。”张晓洪教练说,“仅王发就穿坏了54 双球鞋,基本上是三个月两双。”在张晓洪心里,这些穿坏的球鞋的数量,代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如孩子们每天都会坚持完成的那7000 多次挥拍。

在野象俱乐部里有一面长达86 米的网球墙,早上五六点,天才蒙蒙亮,这些孩子就开始训练,那些网球和墙壁碰撞发出的“啪啪”声,甚至比公鸡打鸣还要规律。

“我们在云南俱乐部里的这4 片场地,可能是全国利用率最高的网球场。”这是张晓洪教练的自嘲,也是他的骄傲,“从早上五点到晚上七八点,都有孩子在训练,连中午吃饭时间也有孩子轮流训练。”

“走出大山,网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在2020 中国网球巡回赛上,王发这一批佤族小球员打出了名堂,当时年仅12 岁的王发在测试赛上闯进了男单八强。也是在那一年,全国耐克杯青少年网球总排名中,李娇排名第一,李婷排名第二,彭诗雅排名第三,而她们都是来自云南野象俱乐部的佤族球员——其中最突出的王发和李娇,甚至得到了和网球“大咖”李娜同台的机会。

从那以后,野象俱乐部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不少球迷和关注网球事业的爱心人士给他们送来了关爱。“有的人给我们送了球鞋,有的人送了网球,还有的送了一些衣服和毛巾,什么样的帮助都有。”

“现在我轻松太多了,没有那么大的负担了。”张晓洪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而他最开心的还是小球员们的训练条件变好了。河北省廊坊市网球协会主席陈金龙自掏腰包提供孩子们训练和比赛的经费,并在廊坊建起了新的俱乐部,小球员们也从云南球场边的“集装箱宿舍”搬到了宽敞的新宿舍。

“我计划在今年再去招10 个大山里的孩子。”张晓洪笑着说。

那个身背“网球竹篓包”露出纯真笑容的佤族少年的故事,还在延续……

猜你喜欢

野象佤族背篓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佤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黄牛背篓
佤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白嘴角马的背篓
背篓 外一首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野象卷起了稻壳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