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络辨证论治中风后构音障碍*

2022-11-28张逸南周鸿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经络中风针刺

张逸南 周鸿飞

中风又名脑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1]。中风在我国发病率极高,全球疾病负担 研 究(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达145/10万,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达45/10万[2]。言语起始于大脑皮层,语言的思维会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冲动,这些冲动会迅速地传递到呼吸肌、喉和其他构音器官;另一方面,在发声和言语时,气流产生的阻力也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存在于相关关节、肌腱、肌肉中的特殊感受器会将言语活动的信息不断传回到大脑,再产生新的神经冲动传出。中风发生后,其引起的脑神经损伤会使构音相关肌肉功能受损,呼吸、运动、神经系统不能互相协调,对于气流,音量、鼻腔内共鸣的把控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引发构音障碍[3]。

经络辨证,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功能特性、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互相联系,对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以识别其病机和症候的一种辨证方法[4]。经络是气血与精气流动通道,各个脏腑通过经络互相联系,共同协作,才能使人体正常运作。在病理状态下,病邪可以通过经络进行传遍。《灵枢·小针解第三》曰:“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5]。”因此,辨经论治,是治疗疾病的首要部分。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也应该将其作为治疗要点。故本篇笔者将从经络辨证的角度,初步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的机制。

1 经络辨证理论的沿革

经络理论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秦汉时期,《内经》和《难经》问世,标志着经络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东汉末年,张仲景率先把经络辨证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其著《伤寒杂病论》将把疾病的与经络及其所属脏腑联系起来,提出伤寒的经络传遍途径及症候变化规律。隋唐时期、王叔和的《脉经》提出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病的脉象诊断。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提出了经脉病、脏腑病的病名。明代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整理并总结了前代人的经络理论经验。清代叶天士提出“久虚不复,必延及奇经”“初病气结在经,久病则血伤入络”,为经络辩证提供了新思路[6]。

2 经络辨证下构音障碍的认识

2.1 构音障碍的中医病名

构音障碍属现代医学词汇,在中医中称“风懿”“舌喑”“瘖痱”“语涩”“瘖痱”“不能言”“中风失音”等。《素问·脉解》曰:“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也[7]。”

2.2 病因病机

构音障碍与心、肝、脾、肾四经病变关系密切[7]。

心经受邪,则心失其用。心主神明,失用则神明失养,舌的运动不能受制于心神,心主血脉,失用则血不荣于舌;肝经受邪,则肝失其用。肝藏血,失用则藏血不力,荣舌之血无源,肝主筋,失用则舌体僵硬;脾经受邪,则脾失其用。脾主运化,人一身的正常活动有赖于脾对于水谷精微的运化,失用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营养舌体,脾主肌肉,失用则舌委软无力;肾经受邪,则肾失其用。肾主藏精,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肾精的基础,失用则肾精失守,一身的活动失权,肾主骨生髓,失用则生髓不足,《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人之脑髓空者,甚或猝然昏厥,知觉运动俱废,因脑髓之质,原为神经之本源也。”脑为髓海,继而髓海不充,人类的语言功能有赖于脑对于舌的控制和对语言的组织,故而脑也不能发挥其用。《灵枢·忧患无言》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8]。”因此心肝脾肾四经失调,舌咽部各器官的不能密切配合和,脑不能控制舌咽履行其正常功能,即会发为构音障碍。

除正经之外,任督二脉亦与构音障碍有着一定的联系。因为中风的病位在脑,《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如属络脑[9]。”督脉起于小腹部,进入脑内,故脑功能的异常与督脉密切相关。《素问·骨空论》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至咽喉……”任脉起于小腹内,上至咽喉,故而构音障碍也应责之任脉对于咽喉的控制失权[10]。

中风后构音障碍与以上各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每遇情绪激动、房事不节、饮食劳倦等诱因即有可能引动发作[11]。因此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当以平衡阴阳,调节脏腑,疏通经络,恢复脑与舌咽的正常功能为重要手段。根据经络学说,“经络所过,主治所疾”,因此可以通过针刺心、肝、脾、肾各经及任督二脉上腧穴,来恢复脑与舌咽的功能,从而治疗构音障碍。

2.3 辨经分型

心经受邪,常见为舌强不语、口舌糜烂肿痛,心悸怔忡、气促气短、情绪或忧郁或急躁易怒、口渴喜饮、舌或淡无华或红而少津或瘀紫、脉细涩。心气亏虚,不能濡养心脏,从而心神失宁,则出现心悸怔忡和情绪不稳等症,气虚无力推动血运,瘀血则会阻滞舌脉,则见舌强不语。心阴亏虚,心火偏盛,则急躁易怒、口渴喜饮等,证属本虚标实之。

肝经受邪,常见为舌强、眩晕、口苦、抑郁、胸胁胀痛,舌红苔黄,脉弦。肝血不足,经脉失养,故舌强不能言,肝阳上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蒙蔽清窍,可见眩晕、口苦;肝气郁结则见抑郁、胸胁胀痛,证属虚实夹杂证居多。

脾经受邪,常见为舌根强痛、头昏、腹胀纳呆、不思饮食、泄泻、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周身困重,舌淡胖苔白,脉细。脾之运化失司,导致水液内停,阻滞舌部经络,而致舌强语謇,流涎,湿邪困阻中焦,所以腹胀纳呆,泄泻,蒙蔽清窍,则头昏,脾虚不能升清,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周身困重。证属本虚标实之证。

肾经受邪,常见为言语不利,腰膝酸软,肾阳虚伴形寒肢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周身浮肿、腰下尤甚、舌体胖大、苔薄白、脉细;肾阴虚伴头晕耳鸣、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无苔、脉细数。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则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身浮肿:肾阴亏损,髓海失充,心火偏亢,虚热内生则见头晕耳鸣、失眠、烦热盗汗等,常兼夹血瘀证,证属本虚标实之证[12]。

除心、肝、脾、肾,之外,“足少阴之正……上至肾,……直者,系舌本”“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肝者,……脉络于舌本也”“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阳明”。舌与膀胱、三焦、胃亦可通过经别、筋经相连。因此针刺这些经络上的腧穴,也可以对治疗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中心包经,《灵枢·经脉》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虽不与脑,舌直接联系,但因其与心联络,心藏神,故也能起到调节神智,恢复对舌的正常控制的作用[13]。

2.4 病期转归

2.4.1 急性期 患者发病后2 ~4周为急性期,这段时期的患者病情较急较重,病势较为凶险,多与心经、肝经受邪有关。风痰瘀阻经脉,肝阳化风,故而头晕头痛,手足麻木,口舌喎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应以清肝息风、化痰祛瘀开窍为重,不宜康复治疗。

2.4.2 恢复期 患者发病后5周 ~1年,为恢复期,这段时期的患者病情平稳,是康复治疗的黄金时段[14]。病情多与心经、肝经、脾经有关。急性期后,风痰瘀邪留滞经脉,虽症状较急性期减轻,但仍有头晕头痛、手脚麻木、口舌喎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的症状,应以疏通心、肝、脾经,祛除留滞于经脉的风痰瘀邪为主。

2.4.3 后遗症期 患者发病后1年以上,为后遗症期,这段时期的患者康复治疗的预后较差。病情多与肝、肾两经有关。患者病情日久,累及肝肾,肝肾亏虚,迁延难愈,应疏通经脉兼以补益肝肾为主。

3 中风后构音障碍的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性构音障碍是由于与发音相关的神经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所支配的肌肉功能异常,因肌张力变化,肌力降低或肌肉关节运动异常所出现的语言交流问题[15]。

研究证实,针刺治疗有改善脑微循环和血流改变、抗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血管再生、抗自由基氧化等作用[16]。针刺颈部肌群能刺激患者的咽喉部软组织神经、颏舌肌和胸骨舌骨甲状肌,亦刺激患者声带发声组织,调整颏舌肌的屈伸、环甲肌的发音功能,提高构音肌群的肌力;针刺任脉能积极修复脑缺血后的受损神经,上调与神经元发育分化的必需生长因子的表达,刺激大脑神经干细胞增殖,以促进修复;针刺腹部能刺激脑神经通路,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促进其周围自主神经功能[17]。

4 针灸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的临床应用

陈颖琰等[18]将58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神根穴加体针治疗组与金津玉液放血对照组,各29例,针刺同时两组均规范进行言语训练,结果显示均为显效。刘昊等[19]将80例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40例予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刘晓蔓等[20]选取符合纳入条件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并配合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均同时治疗4周,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徐莉等[21]选取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43例,随症加减针刺廉泉、玉液、金津、风池、完骨、翳风等腧穴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针刺治疗效果显著。郝攀等[22]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针灸+语言康复训练,46例)和对照组(语言康复训练,46例),疗程结束后重新对患者的构音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侯利红等[23]将120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检测两组临床治疗前后的声学、言语和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相关指标,并统计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付玉婷[24]随机选取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给予针灸配合言语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一的言语训练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的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人体的经脉连通着人一身的脏腑,起着营养与支配全身的作用,通过针刺不同的腧穴,即可以起到调节经络,恢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不同经络病变导致的体征和症状往往有所区别,在治疗选穴之前,应辨明引起构音障碍的病变之经,分经取穴,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现代医学认为,脑血管疾病后与发音相关的神经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所支配的肌肉功能异常,因肌张力变化,肌力降低或肌肉关节运动异常是中风后构音障碍的主要病因,通过针灸治疗,能刺激大脑皮质,增强大脑皮质相应神经兴奋性,改善脑血管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血管舒缩,反射刺激形成反射,恢复语言中枢受损部位,促使未受损大脑皮质功能代偿,重建语言功能,促进神经传导通路,从而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25]。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还是从现代医学理论出发,使用经络辨证的方法治疗中风构音障碍,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取得了部分疗效。但目前对于辨经治疗中风构音障碍缺乏研究样本,还需对辨经疗法做进一步研究,从而为中风后构音障碍辨经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经络中风针刺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身体出现这5个现象 说明体内的经络不通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易经》养生法
经络养生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