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适应性探索

2022-11-28卢艳萍冀建平刘留付丽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1期
关键词:资源库校企人工智能

卢艳萍,冀建平,刘留,付丽琴

(1.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北京 100102;2.北京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引言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数据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立足数字中国的时代风口,党中央把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提出,当前的经济发展路径是以学科融合、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为特征,以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智能为目标,并且强调以生态建设为关键抓手。面对当前产业数字化升级转型的需求,唯有秉承立德树人的初心,尊重职业教育规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紧紧围绕释放数据要素活力,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建设步伐。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的实践要求,积极践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打破学科壁垒,突破专业界限,畅通校企合作路径,建立科学机制,全面推进专业群建设,保障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与产业链生产过程的精准对接,从而保障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适应新时代数字社会的发展进程。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在适应性转型中起步较早,于2018年7月获批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试点项目;2019 年,校企共建“科大讯飞数字科技工程师学院”。学院以此为起点,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建设规划实施稳步展开,2020 年获批建设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项目——人工智能专业群。在探索专业群的建构模式中,我们始终以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管理集约为指导,力争群内专业互通互融、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通、师资共享、平台共建。坚持在专业群内“共下一盘棋”的统筹规划管理,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初见成效。

一、对接区域产业布局,构建横向融通的人工智能专业群人才培养新模式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开设有1300 余个专业,传统专业设置虽然基于充分的职业和岗位调研,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显然存在滞后的问题。面向工业4.0 革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既催生了大量的新兴职业,又快速淘汰着产能落后的职业。这一发展趋势首先要求职业教育能够进行职业能力的快速研判和重构,特别是探索适应区域的经济特色和发展趋势,并提前布局专业与专业群,与产业发展更好地匹配[1];其次要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的,以专业群的方式宽口径对接产业链,与产业发展更好地融合[2]。专业群与产业链的适应性架构见图1。

图1 专业群与产业链的适应性

学校人工智能专业群以产教融合作为专业群特色,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需求,建设新专业和改造旧专业联合发力,从供给侧的角度进行专业群改革。2017年,学校与数据中心的企业——国富瑞数据系统公司签订协议,着眼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域,将传统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为数据中心运维。2019年,学校与科大讯飞签订产教融合协议,将传统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聚焦于人工智能方向,成为北京市首个人工智能方向招生的专业。2020年,获批建设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项目——人工智能专业群。

专业群锚定城市智慧化管理产业链,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经济产业链中的城市建模、数字孪生、中台运维、云计算、智能场景落地、物联网应用等,涉及从前端到后台的各个环节。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主要面对智能系统部分,服务领域包括智慧物业、智能停车场、智能会议系统、智能客服等,具体从事系统测试和运维岗位;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数字建模)主要面对数字孪生园区部分,具体针对其中的数字化建模人才培养;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数据运维)主要面向数据中台,针对其中的数据运维、数据分析、可视化岗位进行人才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对接智慧园区中的设备运维工作,如园区云计算中心、园区运营指挥中心、智能感知层、现实园区中的供配电系统、消安防系统、暖通系统、智能设施设备、大数据平台系统等。

二、衔接中职,对口本科,开创纵向贯通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新格局

从层次教育到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在“十三五”期间已经找准站位,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十四五”期间,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题,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而衔接中职,对口本科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高效发展的路径[3]。

学校人工智能专业群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结合“1+X”证书与“学分银行”,探索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见图2),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学等模式的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探索构建了以项目实战型为主体,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系统和专业群建设标准。

图2 人工智能专业群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人工智能专业群资源库采用“三层三库”的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由专业群基础层(共享化资源平台)、核心层(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拓展实训层(差异化专业发展方向)的三层结构搭建专业群体系;由专业群总项目资源库、各专业子项目资源库和专业课程资源库的三库建设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库建设的长效反馈驱动机制,打造国内唯一的人工智能对接智慧城市产业链的专业群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共评。

图3 人工智能专业群资源库“三层三库”架构

三、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打造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新平台

职业教育应着力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抢抓当前的机遇期,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校企形成高效互动,突破产业割裂,打破专业壁垒,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能力快速重构,产业链—专业群的精准对接,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实现教学内容由源于行业变为同步技术,将技能培养由源于企业变为同步岗位,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产、供、销、服”等真实市场环节纳入教学内容,实现从实习到上岗的无感切换,实现校企共同发展[4]。

学校人工智能专业群携手科大讯飞及其生态企业,共建校企协同平台,实质推进校企联合育人,先后成立了工程师学院、企业工作室、联合实验室、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推动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生产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企业案例、生产项目对接,有效推动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发展相适应。推进专业集群内教学资源、人才资源、科研资源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助力教育模式改革,服务供给升级。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及面向企业真实场景的教学模式创新,推行“多元协同、真实职场”的任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专业群学生“招生就业一体化”,共同打造校企协同的专业群育人平台。

2020年,学校率先成立数字经济职教集团,以专业群为依托,与科大讯飞、新华三、易华录、广联达、西门子等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建了北京市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高精尖产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利用合作企业及生态链企业的资源优势,教学实训资源持续迭代更新,保证了专业群发展的与时俱进。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切实保障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站在新的起点,学校立志把职业教育推向国际化视野,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成熟、适用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同时接轨先进教学理念。在开放的全球格局下,人工智能专业群将坚持开放办学,促进专业群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库校企人工智能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