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路径

2022-11-28关莹莹

中文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事业单位互联网+

关莹莹

(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引言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将档案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有效促进档案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还能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信息加密技术等,对档案的信息内容进行安全管理,并且无论是专业技术水平还是档案管理平台的建立,都是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但是,档案管理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互联网理念缺失、平台发展不健全以及对专业人员的培养相对滞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进一步总结并分析了做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

1.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含义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对档案的建设发展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档案现代化管理主要包含档案管理技术水平现代化、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现代化以及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现代化等内容,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只有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档案管理以及社会现代化的变革发展[1]。

2.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提升档案管理的内在生命力

档案管理是一项相对传统的工作,它不仅是对历史信息的记录,还是各种机关组织、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特定信息。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不存在对档案记录属性的改变,只是通过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更加便捷的数据分析方式,让档案管理中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全面,让档案信息内容更加丰富,让信息记录整理更加准确。因此,档案现代化管理不仅改善了工作效率,还进一步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在生命力,让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2 保证档案管理的信息安全性

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根本在于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及其他信息技术,在实现信息资源实时共享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保证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通过对互联网技术以及制度上加强防范,不断进行技术更新、系统升级、病毒入侵检测等,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所以,现阶段各级企事业单位要在原有的档案管理基础之上,不断强化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这是十分必要的[2]。

2.3 凸显档案管理的服务性功能

现阶段,在我国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已经逐渐演变成了电子档案管理,通过电脑、硬盘等电子设备的介入,以及多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加持,无纸化办公成为档案管理新的风尚,因此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发展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空间、时间以及人力成本,还能提升档案的利用率,让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应用得更为明显。

二、“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各种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分析等处理手段的不断成熟发展,档案管理在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互联网理念的缺失、档案管理平台的不健全还是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一等,都已经不符合互联网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1.缺乏互联网档案管理思维

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互联网档案管理思维,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还不能合理地对档案进行开发利用,部分管理者都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机械类的重复管理工作,对档案后期的查找、维护、信息数据的保护缺乏管理意识,不会借助互联网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对现有档案进行整合、分类。因此,一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相关领导者在思想意识层面,对建立互联网档案管理思维不够重视,管理理念不能及时更新,这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现象[3]。

2.档案网络管理平台建设不健全

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立规范、功能完善的档案网络管理平台是实现互联网档案管理的重要步骤。但是,在各级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平台筹建的过程中,部门单位在管理平台的硬件配置、系统软件开发以及档案管理信息安全性等方面的发展不够完善,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使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流于形式,没能真正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作用,这是部分事业单位在档案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亟须进一步改善的工作方向。

3.对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

档案管理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并且档案管理人才也是新时期档案管理建设的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工作中,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更多的是将档案管理工作划归到办公室等综合管理部门,同时,对档案管理人才进行招聘时,在招聘需求中没有设置明确的专业要求,这就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不是专业出身,对档案管理学一知半解,不仅无法高效完成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还对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发展难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各级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进程。

4.档案管理内容比较空洞

档案的材料种类、内容形式以及管理制度等都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档案内容是核心部分,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过于简化,导致档案管理的内容比较空洞,缺乏系统性和丰富性,这是档案网络化管理亟须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另外,很多档案管理内容种类相似,并不能真正反馈出各级职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这种信息内容缺乏、单一空洞的档案管理问题,与国家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不符。

三、“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路径分析

现阶段,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各级事业单位应依据自身工作实际,结合互联网的强大技术优势,开辟出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创新路径,为档案管理工作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加以分析。

1.进一步树立档案管理的互联网创新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也相继提出更多要求,不仅需要各级事业单位树立更多的创新发展理念,并且要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档案管理工作寻求崭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互联网创新理念,才能真正适应互联网新时代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事业单位相关管理者要对档案管理工作提高重视程度,结合互联网发展的要求在单位内部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的工作、技术发展以及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等提出新的要求,同时,设置专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适应互联网对网络档案管理的要求下,对档案管理的各项流程、信息内容的获取、整理、分析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规范,梳理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做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建立等基础性工作。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保证档案信息完整和安全的主要措施。因此,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对电子版档案以及传统纸质版档案建立管理规范制度,再进一步对照传统档案信息,进行电子档案的归档处理,其中包含归档的日期、数据类型、检测标准等内容,与纸质版文件一一对应,同时对一些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的电子文件进行收集和整理,保证参数的准确性,另外,对电子档案中的文件内容做好备份,防止由于病毒入侵,导致文件损坏或丢失,电子档案的建立,将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利用效率。

2.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加强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是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法,同时也是对档案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改善。

首先,各级事业单位要加大对软硬件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改变目前硬件设备落后的发展现状。一方面,要对档案管理的设备以及软件系统进行购买;另一方面,也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实际需求,对档案管理的软件系统运行路径或模块设置进行更改和调整,这样不仅满足了档案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能将档案管理从基础性设备方面与互联网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另外,在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试运行阶段,要通过硬件设备的使用以及软件系统的调试,不断优化完善各项功能操作,实现档案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其次,在互联网电子档案平台的使用过程中,要不断通过软件的功能开发,通过数据加密技术、云计算、数据采集以及文件存储等功能,对档案管理平台中的信息检索库、数据访问权限等进行完善,不但提升了档案管理信息工作的利用率,还进一步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最后,在电子档案平台的日常使用中,要加强对相关平台系统进行维护,要组建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对电子档案平台的运行能力、数据上传功能以及系统的兼容性等问题,进行维护、升级,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系统也可以与事业单位的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共同实现网络平台的一体化建设,这样不仅提高了事业单位自身的影响力,还能进一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公开信息的实时共享。

3.加强对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衡量档案管理工作层次的重要标准,所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持续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要通过对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让更多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成为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一方面,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职业素养。首先,在思想意识方面,帮助管理人员建立互联网思维,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职业核心素养。其次,要明确工作内容的分工,恪尽职守,保证档案工作的严谨性以及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做到不泄露、不越级、不跳岗。最后,事业单位要通过开展档案管理方向的专业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对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工作,让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有所保障。

另一方面,充实专业知识内容。对于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人员而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除了要对专业知识有所掌握外,还要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等有更多技能方面的要求。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不断充实自己在专业层面的知识存量,丰富各项技能储备,并且对档案管理系统的实践操作进行深入研究,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解决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问题。因此,只有对档案管理专业方向的知识以及其他延伸方向领域的技能操作进行积累、学习,才能更好地推动档案管理在未来实现良好的创新和发展。

4.实现档案管理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它不仅为档案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数据发展技术,也在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一系列网络数据的安全问题,所以只有进一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才能让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和平稳。

档案管理中的数据信息安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非常重要。无论是传统的纸质版档案,还是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化档案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证信息安全不泄露,因此,在档案网络化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定期排查网络安全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对档案管理平台涉及的系统、磁盘、存储器、服务器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更新软件到最新版本,同时,对系统漏洞进行查杀,建立系统防火墙,同时对文件进行定期备份存档,这样能有效避免网络安全漏洞的出现;另一方面,要对档案管理的文件信息记性加密处理,必要时可进行二次加密处理。另外,还要通过签署技术、身份验证以及数据加密技术,在更好地提升了文件传输效率的同时,也能为检验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提供依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身份验证技术、防非法读取技术以及防火墙隔离技术等都可以应用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保证信息数据的网络安全以及档案电子管理平台的系统安全。

结语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工作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很多问题的日益凸显反映出了档案网络化管理的不成熟,因此,要进一步通过改善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树立档案管理的互联网意识、建立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平台以及培养更多复合型的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等措施,实现档案管理的“四个现代化”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强大技术优势,更新管理理念,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创新进程。

猜你喜欢

现代化事业单位互联网+
边疆治理现代化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