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文鞭影》作者新考

2022-11-28张民江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龙文典故

张民江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近年来,有关《龙文鞭影》文本研究、教育价值研究已经较为深入,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俞若英《传统蒙学教材〈龙文鞭影〉价值探究》、陈鑫《中国古典蒙学教材〈龙文鞭影〉研究》①参见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俞若英《传统蒙学教材〈龙文鞭影〉价值探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陈鑫《中国古典蒙学教材〈龙文鞭影〉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对《龙文鞭影》文本内容、教育功能进行了专门论述,高度认可了《龙文鞭影》的蒙学价值。王卫芬《〈龙文鞭影〉文化传播中的编辑策略》则对其文本形式、编辑策略作了探讨,认为《龙文鞭影》对当今国学教材编辑出版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但关于《龙文鞭影》其书真伪的问题,则尚未引起人们重视。《龙文鞭影》历来被认为是明万历年间国子监祭酒萧良有纂辑,目前现存《龙文鞭影》所有刻本、抄本皆题为萧良有纂辑。清代学者也大都认可《龙文鞭影》为萧良有所作,如清人方濬师撰《蕉轩随录》载:《蒙求集注》据《四库全书提要》定为晋李瀚著,宋徐子光补注,颇便初学。明萧汉冲良有仿其意作《龙文鞭影》,龙眠人杨古度臣诤复为增订,近番禺李子良晖吉、徐兰畦赞又同辑二集上下卷[2]。清人平步青撰《霞外攈屑》载:“坊肆中《龙文鞭影》一书乃万历中汉阳萧汉冲祭酒良有《养蒙故事》,崇祯壬午桐城杨古度臣诤以其征事少,夏广文注又舛谬疏略,为之更定,益以李瀚《蒙求对偶》及俞文彬《续集》,更此名。”[3]现当代的学者如张志公、徐梓等人也一致认为《龙文鞭影》为萧良有所作。以上学者大都承袭了杨臣诤所作《龙文鞭影·原序》的说法,并没有对《龙文鞭影》其书真伪进行过考证。关于《龙文鞭影》的作者并非没有争议,清康熙年间,张廷玉在《澄怀园文存·锦囊冰鉴序》中说“先是吾乡杨古度有书曰《龙文鞭影》胪列古事,依韵属对,以便童蒙观之”[4]。暗指《龙文鞭影》乃杨臣诤所作。其后,在尹继善修,黄之隽纂《乾隆江南通志》中也将《龙文鞭影》作者题为桐城杨臣诤[5]。在吴坤修修、何绍基等纂《重修安徽通志》中也明确将《龙文鞭影》题为杨臣诤著[6]。为何将《龙文鞭影》题为杨臣诤著,上述学者也没有进行相关论证。综上,关于《龙文鞭影》其书真伪,有待进一步考证。

一、萧良有生平及著述考述

萧良有(1550—1602),荆楚汉阳人,世居吉安庐陵,自曾祖辈时迁往汉阳。萧良有出身簪缨世家,父萧逵以明经贡举,任泰安同知,性好读书,颇有文望。《康熙汉阳府志》有传:

萧逵,字文谷,汉阳人。以明经贡举,仕至泰安州同知。逵为诸生即有文望……在泰安颇有惠政,为大司马萧大亨所重。以争利害于上官,不合,拂衣归。教二子良有、良誉,皆成进士。[7]444

萧逵生性秉直,为上官所不容,辞官后专心培养萧良有、萧良誉兄弟二人。因此,萧良有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萧良有自幼聪颖,七岁习《易经》,十五岁乡试中举,后屡试不中,与其弟良誉游学南监。在此期间,萧良有遍访名师,潜心制艺。其文章雍容醇厚、平正典雅,深得当时名士、权要赏识。《康熙汉阳府志》载:“祭酒许文穆国奇其文,一时名士在留都者,焦修撰竑,邹光禄观光,刘主事廷兰,皆与纳交,而两萧之名遂躁于海内。”[7]424万历八年(1580),萧良有考中进士,居张懋修榜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萧良有为人温和谨饬,喜接大夫,步入仕途之后,与文坛名士来往频繁。在与朋友往来中自然少不了诗歌酬唱,但萧良有的文集散轶严重,其唱和之作今日已无从得见,仅有部分咏物述怀之作流传至今。《明万历汉阳府志校注·艺文志》载其吟咏故乡风物诗《登晴川阁有怀》 《龚家渡》二首,其中《龚家渡》一首情志高雅,辞旨隽永,颇能体现诗人意趣。诗云:“杨柳疏疏古渡斜,舟人遥指是龚家。新红睡眠迷秋岛,空翠山腰映晓霞。七月烟波孤载酒,百年湖海几浮槎。机心己自都忘却,坐看群鸥卧听蛙。”[8]王鸿鹏选注《中国历代榜眼诗·明代卷》辑录萧良有诗《江行》 《咏史》 《西苑观菊》 《登黄鹤楼》四首。此外,萧良有还有《邵氏双节诗》 《游习池诗》 《西苑观菊》 《望华亭》 《春日小建于文山寺诗》 《将北上游晴川阁有怀》 《比干庙记见托》等诗存世。萧良有存诗虽不多,但大都品质尚佳,颇见其才情志气。万历十二年(1584),萧良有因纂修《会典》有功晋升为翰林院修撰,此后长期担任与教育相关职位,历任翰林院侍读、经筵日讲官等职。万历二十三年(1595),萧良有领国子监祭酒,执掌国子、太学、小学的政令。萧良有秉性耿直,于时事多有指摘,不少朝廷同僚为之侧目。萧良有上任不久,便遭到言官叶继美弹劾。在遭到弹劾之后,萧良有多次上疏皇帝乞归。《钞本明实录》载:“万历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乙丑国子监祭酒萧良有再疏乞放诏,准回籍,以系日讲官赐驰驿去。”[9]萧良有归乡后决意仕途,大部分时间都在陪伴其父游玩山水。《萧公墓志铭》载:

公之归,而其弟大恭公亦谢河南学政,……风日聃美,则兄弟相约以软舆轻舠从泰安公于溪谷山间,怡然有终焉之意。……及泰安公殁,大恭公继之,公不胜憔悴,竟用不起。[10]670

萧良有正是大用之年却遭人排挤,因此意志消沉,抑郁寡欢。其父萧逵病殁之后,萧良有因悲伤过度,于万历三十年(1602)病逝,享年50岁。

萧良有各体兼备,尤擅长制艺之文,叶向高盛赞其文“典雅深厚,上不失训词之体,而下亦厌于人心”[10]669。但其文集著述散轶严重,仅有少部分遗稿存世。《康熙汉阳府志》载:“(萧良有) 著有《玉堂文草》几百卷,未行世而遭兵火,仅存其十一。”[7]425在嵇璜纂《续文献通考》 (卷一百九十四),黄式度修、王柏心纂《续辑汉阳县志》 (卷二十一)中也都有萧良有著有《玉堂遗稿》一书的记载。《四库全书》辑录萧良有《玉堂遗稿》一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玉堂遗稿》无卷数,湖北巡抚采进本。……萧良有在史局十五年,长于当时制诰之文,规模宏敞,有承平台阁之体,是集为其曾孙廷昭等所编,分类排比,不分卷数,末有补遗及叶向高撰墓志一篇”[11]。据此可知,《玉堂遗稿》应该就是《康熙汉阳府志》中所言《玉堂文草》的残卷。此外,萧良有在学术上也颇有造诣,清人丁仁撰《八千卷楼书目》 (卷三)还有萧良有同李廷玑、袁宏道、沈一贯、王萱同撰《五经纂注》二十卷的记载。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萧良有《海篇心镜》二十卷[12]。但除《玉堂遗稿》 《五经纂注》 《海篇心镜》之外,在明清两代书目和地方志中,皆未见萧良有著有《蒙养故事》和《龙文鞭影》的相关记载。萧廷昭为萧良有曾孙,其生平未见史载,由他整理纂辑而成的《玉堂遗稿》具有很强的可信度。但遍览《玉堂遗稿》一书,其内容大都为萧良有为他人所作之寿序,并未见与《蒙养故事》相关内容。《蒙养故事》一书既未见相关著录,在萧良有遗稿中也未见提及,因此十分可疑。清乾隆时期,由《蒙养故事》增订得来的《龙文鞭影》风靡一时,民间书坊争相刻印,其流传范围遍及大江南北,并出现了崇祯本、康熙本、乾隆本等多个版本。《龙文鞭影》的广泛流传一度让李瀚《蒙求》等同类蒙学读物黯然失色。清人刘声木《苌楚斋续笔二笔三笔》载:桐城陈荀一□□士龙编次《龙文鞭影》二卷,在科举时代,流行颇盛,几于家弦户诵。虽是俗书,而流行之广且久,诚属骇人闻听[13]。同是蒙学著作,四库馆臣在编修《四库全书》时,将李瀚《蒙求》收录却并未提及《龙文鞭影》一书;同是题名为萧良有著,仅《玉堂遗稿》被《四库全书》收录,而《龙文鞭影》未收。由此可见,当时代表朝廷的官方学者对民间流传并题为萧良有所作的《龙文鞭影》真伪存疑。

二、《蒙养故事》考述

《龙文鞭影》是据《蒙养故事》增订得来,但《蒙养故事》一书今无存本,明清各大书目也未见著录,致使后人对《龙文鞭影》成书情况不甚了解。杨洋在《〈四字经〉在中日两国的流传与变迁》一文中认为《龙文鞭影》是据坊间流传的《四字经》增订得来的,而萧良有原书题为《四字经》的可能性比较大[14]134。他的观点为后来《龙文鞭影》溯源研究开辟了道路,但其论证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笔者在《〈龙文鞭影〉文本形成及版本考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录用,尚未见刊)一文中对该观点进行补证,确认了《龙文鞭影》确实是据《四字经》增订得来,并进一步论证了《四字经》与《蒙养故事》同书异名。《四字经》①《蒙养故事》与《四字经》同书异名且存在多个版本,不同版本名称各异,在不涉及具体版本时,笔者以《四字经》指代萧良有原本。一书在国内流传并不广泛,仅在中国民间和域外有少量传本。在现代的藏书机构中,惟国家图书馆藏有《萧太史训蒙故事四字经》抄本一册[14]131。《四字经》流传不广,其板式和内容较为稳定。下面以笔者所目验的天禄阁《训蒙故事四字经》对该书进行介绍。此书无序跋,封面题为:萧良有原本训蒙故事四字经。正文右起第一行题:萧良有先生训蒙故事四字经,中楚汉冲萧良有著。正文共48页,首尾页每页4条四字韵语,其余每页6条四字韵语,共计284条四字韵语。笔者细核《四字经》文本,发现其中70条四字韵语与周从龙六委斋刊刻的《镌唐李瀚原本名迹蒙求》 (下文称《李瀚原本蒙求》)、《镌明俞文彬续编名迹蒙求》 (下文称《俞文彬续编》)二书相近或相同。《镌唐李瀚原本名迹蒙求》保留了李瀚《蒙求》原本韵目,并由俞文彬进行重新注释,被称为俞氏注本。《镌明俞文彬续编名迹蒙求》则是俞文彬仿李瀚《蒙求》赓续之作。二书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刊刻梓行,清代中期尚有流传。乾隆四十四年(1779),清人金三俊在作《李氏蒙求补注》时提及此书:“虽传有俞氏注本,然踳驳殊甚似伪托,聊取节焉”[15]。该书质量不高,错讹较多,清后期在中国逐渐销声匿迹,现仅在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有藏本。《四字经》与《李瀚原本蒙求》相同或相近的四字典故共38条,其中17条完全相同。《四字经》与《俞文彬续编》相同或相近的四字韵语共32条,其中15条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四字经》与《李瀚原本蒙求》 《俞文彬续编》二书存在明显的因袭关系。《李瀚原本蒙求》由唐李瀚著,历经宋元两代而传至明,影响深远。因此,《四字经》与《李瀚原本蒙求》内容雷同,势必是《四字经》抄袭《李瀚原本蒙求》无疑。周从龙刊刻《李瀚原本蒙求》 《俞文彬续编》二书互为整体,合刊发行。《四字经》中“时苗留犊,羊续悬鱼”“伍员覆楚,勾践灭吴”两句分别与《李瀚原本蒙求》 《俞文彬续编》二书内容相同。除去以上两句,《四字经》与《李瀚原本蒙求》 《俞文彬续编》二书雷同的四字短语分别是36条和30条。由此可以推知,《四字经》在成书过程中势必同时择录了《李瀚原本蒙求》 《俞文彬续编》二书内容。《李瀚原本蒙求》 《俞文彬续编》发行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此时萧良有已逝世两年。《四字经》既是抄袭《李瀚原本蒙求》《俞文彬续编》二书而成,必定是后人托名萧良有的伪作。

现存《四字经》明确标明刊刻年代且时间最早的版本是杨洋在日本所见的元文二年(1737)村上伊兵卫、桑原藤藏刻本[14]132。笔者所访得天禄阁本《训蒙故事四字经》虽未标明具体刊梓时间,但可以根据避讳情况确定为康熙年间刻本。综上,目前现存《四字经》皆为清代版本,并未见明代万历年间版本,从版本溯源上也可以佐证《四字经》成书应当在周从龙刻印《李瀚原本蒙求》 《俞文彬续集》二书之后。纵观《四字经》全书,其内容粗疏简略,质量拙劣,如“范雍助麦”一条错将“麦舟助葬”的主人范纯仁写成范雍,将“韩屏题叶”写成“韩频题叶”等。在注释上,更是粗疏简略,错讹繁多。据笔者粗略统计,《四字经》注释错误多达十余处,如“策据江东”一条注释中将孙坚写成孙建;“周颐观莲”一条中错将周敦颐的字“茂叔”写成“茂淑”。此外,《四字经》的整体内容上下不伦,强行比附,较之比物连类、谐之以韵的《蒙求》和《龙文鞭影》相差甚远。通过上文对萧良有生平考述得知,萧良有自幼聪慧,三十岁中进士,以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在翰林院任职十五年,仕至国子监祭酒。萧良有精通国史,学识渊博,像《四字经》如此浅陋拙劣之书断然不可能出自他手。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刊刻业繁荣。蒙学读物因迎合科举需求,存在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成为各大书坊刊刻的主要产品。在这种市场环境之下,书商为谋求利益委托名人作伪之事时有发生。今坊间有《翰林笔削字义韵律鳌头海篇心镜》二十卷流传,也题名为明修撰萧良有汉中撰。陈先行通过比对,发现萧良有本《翰林笔削字义韵律鳌头海篇心镜》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刘孔当重订本《翰林重考字义韵律大板海篇心镜》文字略同,通过细考二书内容认为题名萧良有本《翰林笔削字义韵律鳌头海篇心镜》当属坊间委托之作[16]。冯玉莹在《〈海篇心镜〉与〈四声篇海〉释义对比研究》中,经过系统考证之后也认可此观点,认为《翰林笔削字义韵律鳌头海篇心镜》是在《海篇直音》基础上编纂得来,质量不高,编纂不当,有失萧良有的编纂水平,当属坊间伪托之作。[17]综合上述,《四字经》同《海篇心境》一样,应当皆为明末清初民间书商为射利托名伪作,并非出自萧良有之手。

三、《龙文鞭影》当题为杨臣诤作

《龙文鞭影》的成书在杨臣诤所作《龙文鞭影·原序》中有相关记载:

《蒙养故事》,明中楚萧汉冲良有为加惠幼学而作,取古事之相类者摘而成偶,又谐之以韵。……岁丙申,授经沙提,偶有暇晷,因取次一为更定,……庚子春,息影城西,朝来气爽,恒惬心情,缘取囊书,复为增订,迄秋而告竣。……因更名为《龙文鞭影》,付诸剞劂。[18]2

据此可知,杨臣诤曾于顺治丙申(1656)和庚子年(1660)两次对《蒙养故事》进行增订,并将之更名为《龙文鞭影》。杨臣诤,龙民眠宿儒,《光绪重修安徽通志》有传:杨臣诤,字古度,桐城人,博闻强记。甲申(1644)后,弃举业,一意著述,有《禹贡笺》 《礼经会元》等书行世,卒年七十九[6]。《龙文鞭影》既然是在《蒙养故事》的基础上增订而来,势必保留了《蒙养故事》的大部分内容。通过细核二书,可以得知:《龙文鞭影》完全保留了《四字经》204条四字韵语。在存在差异的80条四字韵语中,除去未被《龙文鞭影》收录的24条四字韵语,其他56条四字韵语内容相近。为了符合押韵,杨臣诤对《四字经》原有四字韵语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在结构上的调整如《训蒙故事四字经》中的“时苗留犊,羊续悬鱼”一句在《龙文鞭影》中被调整成“悬鱼羊续,留犊时苗”,其目的就是使“留犊时苗”押“萧”韵,从而使得整体韵律和谐。再比如《训蒙故事四字经》的“刘邦兴汉,胡亥亡秦”在《龙文鞭影》中被调整成“胡亥亡秦,兴汉刘邦”,目的也是为了押“江”韵。在内容上的调整往往是将《训蒙故事四字经》原有典故的韵脚字进行同义替换,而典故原来意思不变,如《训蒙故事四字经》的“说相高宗”在《龙文鞭影》中被调整成“说相殷高”,目的是为了使“高”押“豪”韵。除保留《四字经》之外,杨臣诤从其他典籍中选取了大量典故,据《龙文鞭影·原序》载:

岁丙申,授经沙堤,偶有暇晷,因取次一为更定,复益以安平李瀚《蒙求对偶》及江右俞文彬《续集》,然亦嫌征事多无味,而注疏更舛,其可存才千百之什一耳。[18]2-3

可知,杨臣诤从李瀚《蒙求》和俞文彬《续集》二书中选录典故对《龙文鞭影》进行增订。序中所说李瀚《蒙求对偶》和俞文彬《续集》即上文所说周从龙刻印《李瀚原本蒙求》和《俞文彬续编》二书。《李瀚原本蒙求》共592条四言句,《俞文彬续编》共600条。通过比勘得知《龙文鞭影》一共保留《李瀚原本蒙求》121个典故,其中43条典故完全相同,78条经过修改,大体意思不变。选自《李瀚原本蒙求》的典故约占《龙文鞭影》总篇幅的11.4%。《龙文鞭影》保留《俞文彬续编》典故共81条,而未经修改的典故有44条,其余37条进行了修改,选自《俞文彬续编》的典故约占《龙文鞭影》总篇幅的7.6%。

至此,我们可大致明晰杨臣诤增订《龙文鞭影》一书内容来源主要有三处,一为《四字经》,共收录该书典故260条,除去该书与李瀚《蒙求》及其俞文彬所作《续编名迹蒙求》重合的70条,共190条,约占总篇幅的18%;二为《李瀚原本蒙求》,共收录该本典故121条;三为《俞文彬续编》,共收录典故81条。《龙文鞭影》中来源于《四字经》 《原本名迹蒙求》 《续编名迹蒙求》典故共计392个,约占其总篇幅的40%。其余60%的内容则是杨臣诤通过收罗其他典籍缀补而成。杨臣诤自作自注,奠定了《龙文鞭影》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经杨臣诤增订后的《龙文鞭影》仍题为萧良有作,此举或是迎合书贾追逐利益之举。因此,《龙文鞭影》一经刊梓,便广为流传,而原本的《四字经》逐渐销声匿迹。清光绪年间,京江后学李恩绶又对《龙文鞭影》进行增订,补充了包括“鱼山警植,鹿门隐庞。浩从床匿,崧避杖撞”在内的共32条四字韵语,形成了李恩绶增订本系统。综合上述,《龙文鞭影》虽保留《四字经》大部分四字韵语,但其内容仅占总篇幅24%,而《四字经》又是托名萧良有的伪作。故《龙文鞭影》与萧良有并无关系。杨臣诤搜罗典籍纂辑成《龙文鞭影》一书,并亲自为之作注命名,是《龙文鞭影》的实际创作者和主要撰写人。在后世流传中,《龙文鞭影》虽历经多次增订,产生多种版本系统,但都保持了杨臣诤本的基本原貌,因此《龙文鞭影》当题为杨臣诤作。

猜你喜欢

龙文典故
Relativistic Hartree–Fock model and its recent progress on the description of nuclear structure*
Free-boundary plasma equilibria with toroidal plasma flows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闻鸡起舞
明成祖朱棣:成就大业不忘恩师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龙文未驾 鞭影犹存
典故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