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2022-11-27朱凤玲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朱凤玲(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民族民间舞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各民族经过漫长历史长河,在长期劳作、生活以及实践过程中逐渐构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为我国舞蹈文化艺术整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中,民族民间舞蹈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之中放松的方式,也是人们传递情感的一种载体。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在逐渐弱化。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广阔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的审美在不断发生变化,民族民间舞蹈与人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因此,真正参与到民族民间舞蹈学习中的人数也越来越少。所以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与保护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且将探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实际情况以及保护措施。
一、新时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
民族民间舞蹈经过历史的洗礼,发展至今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新时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既是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讴歌和表达。下面将从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传承各民族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展现新时代民族舞蹈的时代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族之间的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整体的文化。不同地区文化、生活习俗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民族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特征,而这些民族特征都被当地人们很好地融入了民族民间舞蹈之中,针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探究,如动作动律、体态的形成,服饰道具的使用,主题思想的表达等,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各民族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传承各民族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各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并不仅仅是一个舞蹈类别的纯粹表演,而是体现这个民族的实际文化内涵。通过了解民族民间舞蹈,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和情感抒发的模式,也表现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各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是对该民族历史文化最直观地展现与传承。
以藏族舞蹈为例,“松腰懈胯” “屈膝颤动”的动作形态就源自藏区的生活环境,长期的高原劳作,使得舞蹈的基本动律和体态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展现新时代民族舞蹈的时代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既有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也有表达新时代、新生活的创新。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更多是对生活的表达,而新时代的民族民间舞蹈赋予作品更多的时代符号,讴歌美好生活,赞美时代英雄,礼赞祖国各民族繁荣昌盛等主题的优秀民间舞蹈作品脱颖而出,这也使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时代内涵。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能够让人们更加生动地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有效地促进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对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现状与现存问题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现状与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族民间舞蹈特定的风格表演,受众群体受限,以及民族文化内涵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日益模糊。
(一)民族民间舞蹈特定的风格表演使得受众群体受限
民族民间舞蹈是在某一个特定历史背景和环境下不断衍化形成的,在各个历史阶段中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都无法与现代比较,因此当时的人们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较为依赖,不论是在娱乐休闲的时候,还是在日常生活实践的时候,都会与民族民间舞蹈息息相关。长此以往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特定的舞蹈动作,也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带有很强的地域风格特征,这种具有典型性的地域风格特征并不一定会被其他地域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同时,随着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而舞蹈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这种带有鲜明特色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因其特殊动作符号使得受众群体在不断减少。
(二)民族文化内涵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日益模糊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创作误区。一种是不去其糟粕的简单重复与再现,美其名曰“原生态舞蹈创作”。另一类则是效仿西方的舞蹈创作手法,强调不断融合,而将民族民间舞蹈中宝贵的民族文化摒弃,一味地追求特立独行。第一种导致现代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觉得与当下的生活相去甚远,这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第二种过度的融合,将原本各具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内容进行瓦解,尤其是对民族民间舞蹈中最具魅力的核心元素进行随意改变,降低了每一类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价值,直接影响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保护。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必须发挥媒体功效,提升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效果,同时推陈出新,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
(一)发挥媒体功效,提升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效果
现阶段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深刻了解的人越来越少,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因此首先研究怎样拓展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途径,快速有效地传播民族民间舞蹈。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因此作为舞蹈编创人员也要发挥出自媒体的功能,使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得到创新,运用多种渠道的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第一,要发挥新媒体技术强劲的受众人群优势,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传播民族民间舞蹈。如河南卫视推出的大型舞蹈系列节目《舞千年》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节目将舞蹈艺术与中国历史紧密结合,在故事中舞蹈,在舞蹈中讲述历史。不仅传播了舞蹈艺术本身的视觉和听觉之美,更是将舞蹈艺术从文化的角度得到展示,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一种好评。第二,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制作各类民族民间舞蹈视频,供大家了解、学习、欣赏和实际体验。新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受众群体广泛,使用方便快捷,舞蹈爱好者可以通过多种新媒体技术了解和学习民间舞蹈艺术,比如现在常见的短视频平台。对于民间舞蹈艺术的鉴赏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平台欣赏高水平的民间舞蹈比赛和优秀的民间舞蹈展演等活动。第三,通过新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优秀创作剧目,让民族民间舞蹈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有更远的发展。如湖南卫视的综艺类节目《舞蹈风暴》,《舞蹈风暴》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其不仅从内容上另辟蹊径,实现了节目模式的创新,该节目对传播媒介进行了深度融合,实现了精准的节目观众群定位,有效打破了不同观众之间的审美壁垒,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舞蹈,促进了舞蹈的平民化发展。同时,现场评委的及时点评更是对观众理解作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独具特色部分的评述,让观众对民间舞蹈的认识更加深刻。《舞蹈风暴》节目中对优秀舞蹈作品的现场表演照片、舞蹈视频以及舞蹈见解等的视频分享,同样带动和感染着观众,“风暴时刻”拉近了作品、演员、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对舞蹈艺术的传播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推陈出新,增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上要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既要传承和保护原有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也要将不合时宜的内容剔除掉。既要考虑到观众群体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接受度,还要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和美感的元素融入舞蹈动作中,并且要融合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特点,最大程度上还原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特征。第一,创作选材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选择大众易于接受的题材和表现内容,将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民族气质和符号性动作元素作为创作主旨,并借助多样化的学习、传播手段,吸引更多的人热爱民族民间舞蹈。近几年荷花奖民间舞大赛、桃李杯舞蹈大赛等比赛中涌现了一批表现扶贫攻坚、匠心精神、民族团结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这些作品紧扣时代主题,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成为民间舞蹈创作的主旋律。第二,就是借助民族民间舞蹈特有的人文文化,在舞蹈服装、道具、音乐等方面进行大胆的优化和创新,将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服装、道具、音乐作为舞蹈重要的表现手段,在烘托舞蹈情境,表达舞蹈思想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藏族舞蹈《阿嘎人》,使用的道具是木夯,表现了高原劳动者清晨劳作的场面,石墩与土地撞击出节奏,一轮又一轮的合唱,一声又一声的笑语,将藏族日常“打阿嘎”生活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对藏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展现。第三,在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路径上,将文化内涵与舞蹈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借助特定的环境、节日、风俗习惯等进行传播,用沉浸式、实景式的方式吸引大众,特别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增强大众的体验感,从而促进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承民族民间舞蹈。如大型实景剧《又见平遥》,就是依托山西著名5A 级景区平遥古城打造的。实景剧不仅营造了开放式的表演空间,更是将单一的空间表演拓展成多维度空间,观众既是观者,也是参演者,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为大众提供了不一样的舞蹈体验。实景剧表演中大量地使用了当地民间舞蹈艺术的动作元素、服饰道具,具有浓厚的民间地域文化特色,观者可直观感受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实景剧这种结合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艺术传播手段,不仅满足了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更是成为文旅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补充、延伸和提升了旅游体验,推动观光休闲向沉浸式、立体化旅游互动体验模式的发展。
四、新媒体舞蹈艺术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前景
新媒体舞蹈艺术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前景强调“新”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增多和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大众化。
(一)“新”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增多
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由于受到国家整体形势的影响,其自身的概念与性质和传统的民间舞蹈已经具有了较大的差距,再加上高校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一种模式,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正在朝着作品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创作模式。作品化的民族民间舞蹈需要跟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才是当前这个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保护的根本目标。民族民间舞蹈由于受到了社会环境的转变以及文化的冲击,所以整体的舞蹈呈现出来了过度淡化与模糊的问题。针对创作技法来说,我国舞台上的舞蹈赛事,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普遍存在着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舞蹈艺术的整体创作需要以创新为根本,凸显出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特征,打破传统编舞的模式,形成全新的创作思维,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出现舞种属性不明确的问题。传统剧场演绎的民族民间舞蹈过于依赖演员的肢体,并且和观众之间具有距离感,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3D 投影以及数字屏幕的形式,使观众能够突破传统舞台带来的压抑感,营造出一个更加丰富有层次的表演空间,表达出作品之中意境之美,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除此之外音乐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整体的表演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民族民间舞蹈是将服饰和道具以及音乐舞蹈融为一体的表演形式,有着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通过剪辑技术的运用,在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之中使用一些原生态的山歌以及一些自然的环境音,还可以把网络上下载的一些环境音融入音乐中,有力地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与发展。
(二)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大众化
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艺术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但是由于不同的艺术表演者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对于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同。一些艺术家创作出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通常会使观众难以理解,自20 世纪以来,我国的艺术形式开始朝着民众性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就是民族民间舞蹈之中,传统这个词汇是根据新媒体技术下民族民间舞蹈相对比而产生的,就像包含了剧场化的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之间的差距。民族民间舞蹈在历史阶段中,由于传播途径不足,以及人们传播意识不强和表演活动受到场地限制等各种原因,大众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了解并不是很充分,虽然通过剧场表演能够使人们加深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了解,但是仍旧未能使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而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可以打造出一个开放的平台,提高大众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关注度,并且还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于作品整体的表现形式进行转变,使大众能够更加理解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艺术作品通常在大众的心中都是较为神秘而又无法理解的,所以大众经常会不愿意去接受一些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而在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由于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缺乏艺术氛围建设,所以能够欣赏民族民间舞蹈的人群数量也会较少,能够去剧场观看表演的人们,通常都是业内人士。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播途径的转变,使民族民间舞蹈正在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以最大程度上扩大自身的受众群体,并且人们在观看的时候不会由于年龄、地区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而受到影响。例如当前的民族民间舞蹈传播,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视频内容的拍摄,然后上传其中,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民族民间舞蹈,并且发布者还可以和大众进行实时沟通。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使民族民间舞蹈整体表现形式出现了转变,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大众化特征主要就是体现在古代,民族民间舞蹈作为节庆时的传统习俗表演,如果观众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无法了解舞蹈的内涵。而在民族民间舞蹈朝着剧场化发展之后,人们可以直接通过剧场的表演了解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实际地域文化,以及舞蹈所表现出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因此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在新媒体时代下,也已经逐渐转化成为人们更能够接受且能够理解的表现模式。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一个人们与艺术之间相互理解的桥梁。除此之外,民族民间舞蹈和人们之间形成了相互的联系,使更多的舞蹈表演者愿意去参与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之中,创作出更多能够贴近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舞蹈作品,使更多的人能够尊重了解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从而有效地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五、结语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文化内容和审美情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都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精神层面上,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去满足我们的精神世界。作为小众的舞蹈艺术,特别是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在一段时期内被忽视,这也直接导致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保护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障碍。因此,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需要舞蹈工作者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且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进行创新,通过新媒体技术与民族民间舞蹈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使人们去了解民族民间舞蹈,促进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