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人画兴起之原因
2022-11-27俞若淼山东大学
俞若淼(山东大学)
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其中,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都出自宋,四大发明也是在两宋时期得到极大的推广和发展。在这种经济、思想、文化的背景下,以北宋仁宗时期至神宗时期为时间节点,文人画迅速兴起。本文旨在通过对北宋经济、思想文化的分析,探究文人画在北宋兴起的社会史、文化史原因。
一、文人画概念阐述
要想了解文人画兴起于北宋的原因,我们先得明确文人画的概念。下面将对文人画这一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
在中国绘画史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人画的概念及内涵一直在变,从最初的以身份进行界定,到后来形成了固定的绘画风格,它的发展颇为复杂。我们常常说起文人画,却很少了解文人画这一概念的具体所指。很多人认为文人画就是文人或士大夫画的画,或者认为水墨画就是文人画,还有人认为具备诗、书、画、印四种相结合的特征的画就是文人画。这些观点未免太过于片面,没有了解到除了绘画技法和绘画主体这些层面以外文人画的本质所在。
那么,何谓文人画?文人画是借用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抒情达意,摆脱“以物描形”的传统绘画理念,从而上升到“以形写神”的层面的绘画。因此,文人画最核心的本质在于它所表达的文人精神、文人思想与文人内涵。不在乎创作主体的身份是否为文人阶层,不在乎创作的方式是否为水墨,而是借由画这一形式抒发个人性灵,表画外之音,传画外之意,它所创造的是一个心灵恬静幽深的宇宙世界,是一个对生命感悟后的至高的境界,以及画面背后所体现文人的审美情趣。
二、北宋文人画兴起的原因
(一)文人画在北宋的兴起是中国绘画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汉代以前,绘画并不是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的形式存在,而是作为附属品或装饰品并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功能性。这时绘画的主体也是专门从事绘事的工匠,他们并不具备绘画的审美或美学意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渐兴起,当中一部分具有浓厚文学修养的人参与到绘画创作中,例如顾恺之、张僧繇。虽然此时尚未出现正式的文人画概念,但已经出现文人士大夫投身绘画的风气,只是还没有用文人的标准作为绘画的规范。到了隋唐,更多的文人参与到绘画创作中,文人直接关注生命本体,呈现心灵感受。在文艺作品中形成了简洁空灵的审美取向并强化了绘画的减笔与写意。其中,王维将诗歌的意境写入了绘画艺术,他的水墨画法和绘画精神,成为中国文人绘画的典范。文人画发展至此,已具备一定特征。两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认为“能书者皆能画”,强调“以书入画”,认为绘画不应该拘泥于具体的形象,而是应该更加注重所描绘对象内在的“神”。另外在审美上,文人士大夫们倡导“高雅”的审美取向,文人思想和文人意境是文人画的至高标准。因此,这个时期的文人画家层出不穷,承继传统,求新求变,突破传统法度,标新立异。其中,苏轼提出了“士夫画”的概念,文人画正式在中国绘画领域传承与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如果说宋以前是文人画的萌芽时期,那么两宋就是文人画确立与发展的时期。因此,文人画在北宋兴起有着绘画史发展的巧合与必然性。
(二)文人画在北宋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1.北宋文人阶层空前壮大,推动更多文人投身绘画
北宋的建立,在经济等诸方面都实施了新的措施。据统计,《宋史》列传的北宋人中,以布衣身份、文人阶层逐渐占据社会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文人士大夫群体,逐渐成为北宋社会一个重要的力量,并成为主流。由于礼遇文人等政策,北宋文人士大夫的俸禄也是十分高的,它包括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并保证文人士大夫能成为社会中较为富裕的人士,有研究表明,宋时宰相的收入是明朝时候的五倍。
文人士大夫的基数大了,参与绘画的文人士大夫也会成比例地增加。北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大多为雅士,他们追求的是雅趣,当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之后,他们的注意力自然就会转移到文化的需求上。在日常的书写之外,绘画这种更为直接表达的方式受到了文人士大夫们的关注。他们大多为的是抒发“性灵”或表达对生命主体的感悟,往往不求形似,求的是聊写胸中的意气。这种思想慢慢形成了文人画意识,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
2.北宋经济发达,绘画市场繁荣,使得更多文人投身绘画
北宋建立初期,在经济政策方面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如开始奖励农耕,改进农业生产用具,栽培经济作物,实施租佃制,加上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得宋代农业经济效益获得飞速增长。对商业、手工业和海外经济也推行积极的经济政策,商业繁盛,尤其是城市商品经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详细地记述了北宋都城汴梁“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的繁荣景象,其城市商品经济的繁华程度可见一斑。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纪实”绘画,详细地描绘了都城汴梁的民俗生活面貌,中间段的拱桥,桥上各色各样的商品、摊位、小贩络绎不绝,亦可窥见一斑。
稳定的经济基础是其他一切活动的重要保障。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对绘画作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促进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大量投身到绘画创作中来,其中便不乏一些文人。这些文人士大夫往往具有较为优越稳定的生活条件,使其不必靠卖画维持生计,绘画作为士大夫们的娱情休闲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他们抒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因此,他们通常将寄托自己情趣爱好的画作作为礼物馈赠朋友或相互交换,如此这般,绘画作品便流入交易市场。
3.文人中的领军人物大量投身绘画,使绘画成为社会风尚
北宋社会,在文人圈中流行着四样雅事:挂画、点茶、插花、焚香,文人士大夫们将这四样雅事作为日常生活的标配。随着文人阶层的兴起,文人成为社会主流,文人做的雅事也被人们争相效仿,逐渐成为主流。相同地,文人中的领军人物,也起着示范榜样的作用,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投身到绘画活动中,又进一步促进了文人画的推广,使之蔚然成风,成为文人圈中的绘画主流。其中最主要的文人领军人物便是苏轼。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如同北宋一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苏轼少年时因科考一战成名,并随着与欧阳修、司马光等人交往的日渐深入,正式踏入了北宋的“文化圈”,逐渐成为北宋文坛的标杆。他在《跋宋汉杰画山》中正式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奠定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在绘画上,苏轼强调“写神”,主张有景有情的画外传情达意之法,提倡“诗画本一法律,天工与清新”的艺术主张,将文人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出了补充。《枯木怪石图》用笔疏野草草,不求形似,以书法之笔描绘枯木和怪石的枯槁之美,也是苏东坡文人思想的重要印证。这样一位标杆式的大文豪在绘画方面提出的主张自然会引起一大批文人士大夫追随和实践。
除了苏轼,还有大批文人士大夫中的领军人物大量投身绘画活动,和苏轼同一时期且为其好友的王诜就是其中之一。
王诜是北宋名门之后,才华横溢,自身又是驸马,结交的都是“文艺圈”的大文豪,李公麟、米芾都是他的好朋友,故而其在北宋文艺界具有极高的号召力,诸多文人都喜欢去他家里集会交流。李公麟著名的《西园雅集图》便是描绘苏轼、米芾、蔡襄等人在王诜府中做客聚会的场景。他曾画过一幅《烟江叠嶂图》(图1),画卷末尾题有苏轼的诗句,文人的画加上诗人的诗,一下使《烟江叠嶂图》在北宋流行了起来了,并被称为山水画绘画永恒的主体。
图1 《烟江叠嶂图》苏轼跋部分(来源:中华珍宝馆)
由此可见北宋时期文人中的领军人物的文化取向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风尚,使之成为风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投身绘画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文人画的推广,使之蔚然成风,成为绘画主流。
4.皇家的爱好使得绘画成为风尚,推动了文人投身绘画
北宋不仅仅是文人画兴起的朝代,也是我国绘画繁荣的时期。北宋皇族是一个有着浓厚文艺传统的家族,他们除了作画之外,大多倾心于对绘画作品的保护。
太祖赵匡胤时期,在笼络各方之时也不忘遍搜名迹,并尽全力救回被辽掳走的书画家,同时建立翰林画院并完善了画学,不仅笼络了人才,也为画家们交流和切磋画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初就对法书作品“备尽求访”。北宋中后期是文人画兴起的主要时期,至徽宗时期,由于皇家的爱好,绘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复兴,徽宗甚至成为北宋后期画坛的实际领袖,他不仅兴画学,而且亲自教学,他指导学生从传统入手,最后还要求出新意,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之一《千里江山图》(图2)便是在他的指导下画出的。
图2 《千里江山图》(来源:中华珍宝馆)
北宋皇室对绘画艺术的喜好,一方面为文人提供了闲适的创作环境,另一方面,推动了更多文人追随统治者的喜好投身绘画,文人在绘画中加入自己的审美取向,便推动了文人画的兴起。
(三)文人画在北宋兴起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
除了上述的各种社会条件与环境因素的促成,我们把观察的目光转回到主体上来,北宋文人画的兴起还着其深刻的文化原因。
1.北宋文人尚“雅”的审美取向,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
北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因为北宋科举“以文取仕”的原因,大多为诗、书、画俱佳的饱学之士,他们在进入仕途以后虽然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但是其早期所受文人教育会影响到他们做事的方方面面,即使他们从事绘画,也会不自觉地把文人的审美、文人的精神带入、融入画面里来,逐渐形成了尚“逸”尚“雅”的审美取向。
一方面,文人尚“逸”是一种超然的状态,为更加注重绘画意境的表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们在绘画方面不再以单纯追求以画的像为目的,而是把书画作为一种载体,作为呈现和抒发自己内心深处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对世事百态的情感感受,直接表达对事物主体精神的体验的方式和媒介的载体。将以书画为媒介来畅我之情、达我之意作为首要的追求。苏东坡的“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便是最好的印证。唐朝朱景玄在其《唐朝名画录》中将绘画依次分为神、妙、能、逸四品,从此“逸品”进入绘画品评系统。北宋黄修将“逸品”视为绘画品评的最高标准,自此,“逸品”成为北宋绘画和文人士大夫心中的最高标准。
“雅,正也,古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另一方面,“雅”作为文人士大夫们的处世态度、思想精神、毕生追求,这种精神反映在绘画中,便形成了文人画清幽娴静的绘画意蕴和重要的审美取向。欧阳修自称“六一居士”,“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间,岂不为‘六一’乎?”有书、有金石、有琴有棋,可见文人士大夫随处透露出的风雅。
无论是“逸”还是“雅”,都注重水墨的表达,强调绘画求“简”,画面流露“平淡天真”的意趣,其氤氲的墨气和所呈现出的简逸、空灵的审美情趣唤起了很多文人的审美共鸣、很好地契合了文人们的审美理想,成为文人们广泛推崇的绘画形式,画水墨画、欣赏水墨画也成为文人雅士们情趣高雅的标志,文人画中的水墨画也由此成为文人画的重要表现形式,成为文人画画的风尚。文人画水墨画的兴起,也改变了中国绘画史前期绘画多注重教化功能,或以纪实为目的主流,引发了绘画的社会功能的转变,北宋文人画的中心思想“取其意气所到”便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产生的。
图3 《珊瑚贴》来源:中华珍宝馆
综上,文人尚“逸”与尚“雅”的表达目的与水墨画清雅的契合,推动了对文人画审美取向和绘画语言的发展。
2.北宋蜀学思想对文人审美倾向产生影响,推动文人画的兴起
北宋文人画所倡导的绘画美学理想、所追求的绘画艺术风格、所具有的绘画艺术特点与蜀学文艺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蜀学充分吸收并融合了释、道理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艺思想,它所具备的思想特征影响了绘画的发展。以蜀学思想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欧阳修、苏轼等为代表的元祐文士集团,他们把“平淡天真”作为绘画的最高艺术境界,主张绝尘、淡泊的绘画理想。苏轼论艺,常常由诗文而及书画,苏轼对于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等人的诗风,尤其是对陶渊明诗歌平淡风格的推崇,对于钟像、王羲之萧散简远书风的推崇反映出时代审美倾向的变化,反映出蜀学文艺观在绘画上推崇以“淡”为美的文人画意识,对于促进文人画意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蜀学具有“杂学”的学术性格。苏轼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指出:“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由此可见,在北宋文人士大夫心目中,诗、书、画本质相通,在“理”上是完全一样的,它们都是主体心灵与情怀的生发。因此,一幅画中的绘画、题跋以至印章,都必须有机融合,这就是诗、书、画的一体性。
北宋文人推崇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平淡为美”,崇尚的绘画是诗书画一体,由此可见北宋文人画所倡导的绘画美学理想、所追求的绘画艺术风格、所具有的绘画艺术特点与蜀学文艺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四)工具材料的发展,为文人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中国画之所以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绘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绘画工具的不同,绘画工具、材料的演进变化对绘画的变迁也产生了客观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使笔、墨、纸、砚不再是常人不可接触的事物。经过隋唐三百多年科技发展积累的经验,到宋时造纸技术基本已形成完整的体系。此时,麻纸开始衰落,比麻纸便宜的竹纸开始流行,米芾的《珊瑚贴》(图4)便是用竹纸写成的。据《梦粱录》记载:“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席。”
可见当时的字画店铺遍布市井街道,造纸技术的发展使纸不再是奢侈品。文人能负担得起,从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文人画的兴起。北宋时期以宣州为制笔中心,宣州笔又以诸葛高氏为高。诸葛高氏完善了无心散卓笔的制作工艺,他将一种或两种兽毛参差散立组合,笔头装入笔管时用胶漆固定。无心散卓笔的笔头含墨量巨大,这种笔便于画水墨画,为文人画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总结
宋代绘画达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史的高峰,名家辈出,佳作纷呈。综上,文人画兴起于北宋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历史的前期积淀为文人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促进了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为文人画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蜀学思想为文人画的兴起注入了精神动力。文人画的兴起也使画坛中除画院绘画与民间绘画外,产生了另一种崇尚“平淡天真”、直抒胸臆、诗书画融合的绘画,并对元明清绘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长期以来受到绘画史论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