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分析与路径探析
2022-11-27迟璐,马伟
迟 璐, 马 伟
(枣庄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脱贫攻坚是一场关乎全国贫困人口的战役,也是一项全社会为之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更是战略高度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动诠释。乡村振兴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现实,着眼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必然选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皆围绕“三农”问题而展开,二者同根同源、同域同向,具有高度一致性和协调性。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全面胜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延伸脱贫攻坚影响,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全社会需要共同为之努力的重要事业。在此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促进乡村振兴为己任,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为乡村振兴做好深度服务与全面支撑。
一、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优势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视域下,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和综合优势。除了国家政策提出明确要求引导高校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以外,高校自身的科研、教师等资源可为乡村发展提供有效支撑。高校培养的一批批有知识、有理想、有本领的优秀青年,更能直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一)国家政策支撑有力
2018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要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1]”。该《意见》从人才支撑角度出发,明确了高校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与作用。2018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要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创新引领、服务导向、开放协调、国际视野五项基本原则,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为目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实施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全面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等事业发展[2]”。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对高等教育和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作出明确指示。提出要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建设新兴涉农专业、加大涉农专业招生力度、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鼓励高等学校及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技艺传承人教育[3]”。高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既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也是国家对高校的嘱托与期望,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明确了高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位置与作用,为高校指明了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方向与路径。在政策优势导向下,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二)高校服务资源丰富
高校的科研、技术、师资等资源不仅是自身办学发展的重要凭借,而且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必要支持。高等院校承担着发展科研学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责任,也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尤其我国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其办学定位高度契合地方建设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学科性质、专业设置、教育内容也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相适应,可为乡村建设提供更多决策支撑。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培养了一批兼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双师型”教师,这类教师的职业发展以教学、科研、实践的协调发展为基础,也需通过学术应用成果转化来实现自身的职业成就与人生价值。当前,部分“双师型”教师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下沉基层,促使高校学科链和乡村产业链之间实现深度衔接。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掌握着农村、农业攻坚克难所需的资源和技术,能为乡村建设提供具有针对性、适应性的知识服务和技术指导,也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准突破乡村发展的技术瓶颈。此外,我国众多地方院校布局在城郊或农村边缘,在把握乡村地区的地理资源、经济发展、民生民意、政策走向等方面地缘优势明显,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可以提供更多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推进方案。而且地方高校多由省级政府投资建成,依靠地方财政供养、受地方政府管理,更易在乡村振兴战略导向下与政府决策保持一致,从而表现出更强的思想力、行动力[4]。
(三)学生实践形式多样
思想活跃、青春洋溢的大学生群体,无疑是乡村振兴事业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力量。在国家和高校的教育引导下,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的意愿愈发强烈,也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体系。始于2006年的“三支一扶”计划,每年面向应届毕业生提供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岗位,为高校学生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提供大量机会,通过统一考录确定岗位人选,两年服务期结束后可自主择业的模式,为基层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新一轮的“三支一扶”计划中,人才招募将进一步聚焦于基层紧缺的管理型、创新型人才,特别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5]。新一轮的“三支一扶”计划不仅招募人数有所上升,而且明确提出向乡村振兴倾斜,这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基层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与空间。与此同时,要求更高、目的性更强的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等项目,也为基层选拔了一批素质过硬、政治可靠的优秀青年,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6]。此外,始于1996年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是覆盖最广、参与性最强的大学生基层实践活动。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专业背景,加之社会责任感强、时间充裕, 不仅成为服务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将最基础的“文化、科技、卫生”下乡延伸至文化、卫生、医疗、教育、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有积极意义。
二、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
(一)人才支撑相对乏力
受到乡村资源条件的制约影响,外出务工是乡村家庭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常见手段,也确实使不少村民脱离贫困人口序列,但所引发的乡村人力资源流失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老人与儿童成为留守乡村的主力人群,繁重的农业生产工作也基本由老年劳动力承担,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农业生产获得新知识与新技术的渠道随之变窄,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明显制约。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三农”发展高度依赖的人力资源更显短缺,尤其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农技人才,与产业优化相关的管理、经营人才,其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都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7]。虽然高校在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中,通过“科技服务队”“产业发展服务队”“三下乡”“三支一扶”等活动组织大量师生服务乡村建设,但是这类短期活动只能阶段性为乡村补充人才,既难以完全满足乡村振兴的人才规模需求,又无法通过稳定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效支撑,这就使得高校在稳固乡村振兴根基中的作用明显弱化。与此同时,现阶段的社会引导与高校教育下,选择到农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有限,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毕业生尤为稀少,乡村地区难以实现优秀大学生的持续输入,也折射出当前高校践行乡村振兴与教书育人之间的融合不够充分,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相对乏力。
(二)服务深度明显不足
脱贫攻坚战略导向下,乡村脱贫通常所依靠的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产业,基本处于生产、加工等初始环节,所投入的劳动时间和劳动成本整体偏高,而抗风险能力较差,产业效益整体过低。这种产业链条短小、粗放式经营的产业发展模式,很难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和支撑资源,因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补齐产业短板、完善产业体系。就现阶段而言,高校参与乡村振兴多以知识服务、短期指导为主,很难深入乡村基层着力解决产业问题。比如部分乡村的产业规划中,高校会积极委派专家学者对目标村庄的资源条件进行勘察论证,帮助村庄选择合适的产业类型。但一定区域内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极为相似,种养殖业的内容布局大体一致,高校很少从差异化竞争角度出发进一步论证乡村产业布局的可行性,往往导致相邻县市的重点支持产业项目高度重复,乡村传统产业的振兴尚未凸显成效,已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倾向。与此同时,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倾向于通过人才与技术的下沉为乡村提供服务,能为乡村振兴搭建双向互动平台的高校数量较少,部分乡村在攻克产业难题、升级产业体系过程中,很难通过本土人员到高校培训学习的途径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三)服务形式过于单一
2020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经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努力,我国脱贫减贫工作成绩斐然,因而“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社会新的奋斗目标。我国取得的脱贫成就可喜可贺,在乡村发展方面的布局与投入也可歌可赞,但当前如何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项牵涉广泛的复杂课题。高校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虽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支撑,但服务形式总体过于单一。既往乡村工作以如何减贫脱贫为重点,或依靠财政兜底进行大规模补助,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实现短期就业增收,抑或开发短期种植、加工项目,总之扶贫工作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脱贫目标,“短平快”的脱贫项目成为首选,虽然短时间内的确完成了脱贫减贫的目标任务,但从长期来看,短期扶贫项目结束、工作队撤离,农民依然缺乏持续增收的项目与渠道,前期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丧失风险随之增加。在此背景下,高校不少助力活动同样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倾向于通过宣传活动、成熟项目强调自身的参与性。部分高校或以“三下乡”“假期实践”作为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项目,或将“三支一扶”考试宣讲作为自身的人才支撑工作,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较为有限。形式单一的服务项目不仅难以真正契合乡村建设需求,而且也会明显制约学生的参与规模和参与深度。
(四)文明建设任务艰巨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乡村建设主要围绕增产增收展开,尤其在脱贫攻坚战略导向下,脱贫减贫成为乡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当前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工作相交叠,乡村整体工作依然以精准扶贫为中心,在生态文明、精神文明、文化卫生等方面缺乏协同机制和建设决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视阈下,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也明显侧重经济层面,多数高校专注于乡村地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对乡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关注不足。但就目前农村人居环境而言,垃圾收集设施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垃圾转运频率低、不及时,农村“脏、乱、差”现象难以杜绝。污水处理、厕所革命、违建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虽已提上日程,但在推进过程中缺乏配套举措和监督评价机制,大多成为“面子工程”而难以落到实处。乡村建筑改造、景观设计等项目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大多只停留在危房拆除层面。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来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的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大多设备不全或大门紧闭,乡政府偶尔组织的文艺活动基本集中在党建、国庆等时间节点,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色彩。除了缺乏知识服务和文艺活动以外,乡村地区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难以根除,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活动时有发生。对乡村振兴而言,加强乡村生态与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而对高校而言,助力乡村文明建设可谓任重道远。
三、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既要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和专业水平保证人才供给,又要整合资源深度参与乡村产业的布局与优化,也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帮扶项目激发乡村活力,同时要着眼于乡村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化乡村地区的生态、文化、精神文明建设。
(一)积极推进乡村人才供应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应从人才支撑角度入手,鼓励更多师生深入乡村、扎根乡村。高校教师要从中国的发展历程、国家政策中,阐释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要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性质宗旨中,理清乡村振兴的政治逻辑;要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大计、伟大复兴中,论证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8]。只有高校教师自己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者、拥护者,才能使大学生群体在先进思想与知识的浸润下,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做好人才输送工作,思政教育要培育学生助力乡村发展的高尚情怀。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觉悟的青年力量,应当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更要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农情,知晓我国的奋斗目标与发展战略,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事业,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激发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的信心与斗志。做好人才保障工作,高校应提高专业教育水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最终都转化为“三农”问题对理论知识、前沿技术、管理创新的需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出发,充分对接地方经济建设和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又要严抓教学质量,使学生早日成长为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成长为乡村建设留得住、用得着的有志青年[9]。
(二)深度参与乡村产业振兴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必须着眼于乡村发展的关键点与梗阻点,通过全程参与、深度参与乡村产业布局,切实帮助乡村地区构建增产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基于此,高校不仅要继续为乡村地区提供知识和技术服务,而且要为乡村与高校的双向互动构建完整通路。如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经过勘查论证发现该村的岗坡地、圩地并不适合种植水稻,但综合条件有利于培育花卉草木,于是西冯村开始大力种植草坪,并积极成立西冯花草木专业合作社,推动草坪产业走向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道路,“西冯”草坪也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在此过程中,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积极开展专题培训班,为西冯的草坪大户、农民经纪人提供了草坪生产、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学,从而帮助西冯花草木专业合作社培养综合能力突出的生产经营人才。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更与后白镇共同成立句容草坪研究院,进一步聚焦于草坪种植的技术攻关[10]。具体实践中,高校可组织农林类、管理类优秀师生共同组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服务队”,利用农业知识、技术改善农民种植手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品相,同时在市场营销、品牌营销等理论指导下,积极发展区域公共品牌,打造高端地理标志农产品,使原本分散、零碎的小户经营,走上集约化、品牌化之路,切实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此基础上,高校根据对口帮扶乡村的实际情况和“一村一品”的建设成效,探索发展乡村旅游、康乐养老、休闲民宿、网络电商等产业类型,打造符合乡村资源特质的差异化产业竞争模式。
(三)丰富高校帮扶实践项目
乡村振兴需以高水平投入为支撑,但我国各个地区之间发展基础不同,资源要素差异明显,固定单一的帮扶措施很难有效激发乡村活力[11]。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应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探索一条能够激发乡村活力的长效路线[12]。因而在乡村振兴的开局之时,高校要通过大量与乡村特色相契合的对口项目,帮助乡村地区迅速培养人才、积累资源、培育产业。桂西北河池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丝绸产业发展优势,河池学院基于当地农民的养蚕指导需求,每年抽调优秀师生组建“精准助力桑蚕产业服务团”,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定期向当地农户输送养殖技术和专业知识,对当地桑蚕事业和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促进作用[13]。芜湖平铺镇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在起步晚、缺乏专业规划的情况下,旅游产业长期停滞不前,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等对口专业中选拔指导教师与志愿者,共同组建“筑梦旅游开发团队”帮助平铺镇开展旅游调研、规划宣传等活动[14]。因而高校需要通过最直接的帮扶项目,携同乡村探索有特色、可实践的发展之路。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可与乡村振兴相对接。尤其在涉及乡土文化、民宿旅游、农产品营销、种养殖技术等与“三农”相关领域,高校可通过增加教师指导、提高补助比例、完善联络工作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积极策划、推进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并通过切实有效的支持措施,推动乡村资源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积极互动、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大学生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共振、合作共赢。
(四)全面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实现乡村地区的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对此,乡村振兴需着眼于人才积累和产业优化,更需追求经济、民生、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也要具备全局观念和广阔视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高校可通过承接乡村的建筑设计、景观规划等工程,使先进的设计规划理念和生态宜居思想直接作用于乡村面貌改造,要将垃圾、污水、粪便等基础处理设施和水、电、气等管线需求,放在乡村规划设计的首要位置,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材料,适度补充绿植花卉、雕塑小品、水域景观等观赏性内容,在兼顾乡村美化目标的同时,尽量降低经济和人力成本。与此同时,高校应在建筑类、设计类等专业中设计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实践环节,使建筑施工、人居环境设计等实践内容直接指向乡村建设环节。在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应通过文献捐赠、资源共享等方式,将图书馆中适宜乡村使用的闲置书刊捐赠给有需求的基层文化机构,也可依托网络为乡村提供信息服务[15]。此外,乡村地区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资源,高校应围绕文化研究、文创开发、传播推广建立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机制,也要积极推进文化、文艺下乡活动,通过充实乡村居民文化生活、丰富乡村居民精神世界,进一步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
四、结语
总之,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高校的办学定位、科研方向、人才培养应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充分对接社会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在乡村发展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振兴的新阶段,高校需紧密围绕“三农”问题谋篇布局、主动作为,通过深度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决策服务和人才支撑,也使高校的科研学术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得以发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