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2022-11-27保海军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青海省文化遗产物质

保海军

(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青海 西宁81000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重要的标志,对其加以保护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还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最终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具有的突出贡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很有必要。青海省作为多民族融合的省份,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式丰富多彩,不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切割的部分,同时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瑰宝。这些资源是青海省历史文化传承的体现,能真切反映出不同时期青海省人民的真实生活以及情感需求等内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改变,这种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衰亡。基于以上背景,便需要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传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其也给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机遇,就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推进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确保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便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一、 青海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保护青海省文化的多样

根据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①,也体现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及种类都相当广泛。在青海省内,基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多民族融合的特点,使其民间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呈现出跨地域性、跨民族性、形态多样以及内涵丰富的特点,并且,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对区域内传统优秀文化的反映。例如青海省的格萨尔,其作为民间文学,通过鲜明的形象塑造、生动的语言应用、巧妙的结构安排,将区域的宗教信仰、族群记忆、本土知识以及母语表达加以融合,成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产物,也成为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灵感源泉。格萨尔不仅展现了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其自身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青海省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格萨尔加以保护,有利于发挥格萨尔作为史诗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影响力,进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最终有利于各个民族文化的凝聚与传承。总之,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对该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 有利于带动青海省经济的发展

加强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带动青海省经济的发展。通常情况下,文化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自然也不例外,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既包括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包括间接的经济效益。例如青海省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族盘绣、湟源排灯、热贡艺术等加以保护,从直接的经济效益来看,可以利用各地区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将该种艺术形式制作成工艺品,并打造相应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价值。一方面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的学习与制作中,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带动区域劳动力的就近就业并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最终为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动能。从间接的经济效益来看,文化作为提升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动力之一,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有利于提高青海省文化的整体竞争力,进而有利于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 有利于维护青海省社会的和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其蕴含着该区域特有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也蕴含着该区域深刻的民族记忆以及民族精神。从现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民族记忆以及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对当代人民群众的激励,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最终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1]对于青海省而言,由于其一方面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性、民族成分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则基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征,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使其成为内外敌对势力、恐怖组织以及邪教组织渗透的重点地区。所以,在青海省内,有关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而为了抵御邪恶势力的渗透,青海省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包容,最终形成了具有多民族文化融合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而经过世代相传,其也最终成为青海省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加以保护,能有效激发青海省各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更有利于青海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在国家以及青海省内引起了较多的关注,并且也取得了较多成就。但总体上来看,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衰微趋势、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传统化都成为影响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呈现出衰微趋势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基于其无形性的特征,使其只能通过专业人才的加以传承,例如青海省的格萨尔史诗需要由史诗艺人加以创造、传承并传播,才能展现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藏族拉伊只有通过传统艺人的演绎以及传承,才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其所蕴含的民族历史以及独有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道德观念也才能被世人所了解并加以传承。但鉴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娱乐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精神世界得到异常满足。另一方面,社会也逐渐朝向金钱社会方向转变。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已经很难顺应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由此便逐渐走向衰亡。对于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言,其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衰亡。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而言,并非是任何人都能胜任,而是需要专业人才在对前人技艺加以学习的基础上,然后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能真正形成。但鉴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年轻人谋生手段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性价值降低以及一些传承人基于思维的保守性而拒绝传承等多种原因,导致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续传承人后继无力。例如对于青海省独具特色的热贡艺术,其作为高原雪域文化同大陆佛教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极高的艺术成就,最终入选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而言,只有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才能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以及完整性,也才能保证民族传统技艺在代际传承之间得以延续。但正如上文所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交通方式的变革,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封闭环境早已被打破,社会青年对外界的了解也越发多样,对传统热贡艺术及其技艺的热爱程度并不高。并且由于学好热贡工艺技能,不仅需要有虔诚的信仰,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经济回报率较低,最终让很多社会青年望而却步,最终也使得热贡艺术本身呈现衰微趋势。

(二)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存在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其本身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对特定地区人们生产生活最直观的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但就目前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而言,部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仍存在诸多不足,缺少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紧迫感。例如,对于青海省的青少年群体而言,其作为未来传承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群体,应对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大致了解。但经过调查可知,部分青少年对除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民俗较为了解之外,对省内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较低,并不用说参与到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对于成年群体而言,其也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认存在不足,一方面基于当前热贡艺术在国内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相当群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从而进行大量的滥制与仿制,最终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被损害。另一方面,虽然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也是更加注重对其经济效益的开发,忽略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传承。此外,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上的误差也导致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参与度较低。人民群众基于自己的生活实践,认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仅是一门手艺,并且该门手艺对自己的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就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过于传统化

青海省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时,采用的手段仍然是以田野考察以及记录档案的方式为主,具体手段则是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加以收集整理;对传承人的口述史、作品等进行采集、记录、建档;对相关的工具以及环境进行围列保护等。[2]但是就这些传统的保护手段而言,其仅可以从平面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部表现形式,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具有多层次的文化价值,除了具有独具美学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之外,更具有复杂的制作工艺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如果仅通过传统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很难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保护。以青海省的土族盘绣为例,其不仅具有精美绝伦的外观、缤纷的色彩,还具有复杂巧妙的技艺并且也凝聚了土族人民的精神。通过传统的文字或者语言手段对其进行保护、记录,仅能实现对其外观以及色彩加以记录,而很难表达土族盘绣复杂的技艺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最终也导致对土族盘绣的保护仅有形,而缺乏灵魂。保护手段的过于传统最终也影响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以及长期性。此外,通过传统的纸质文件形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记录,由于纸质档案对外界环境有极高的要求,稍有不慎,文件资料还存在毁损灭失的风险,并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保存。因此,为了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性,在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通过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来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3]

三、 数字化背景下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在当前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的背景下,青海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时,也可以紧抓时代潮流,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运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指的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搜集、处理、储存、展示、传播,并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最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的保护。[4]对数字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一方面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过于传统的弊端,还有利于实现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性保护。

(一) 开展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宣传

在数字化背景下,青海省要想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首先需要在观念层面加强人们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视,也只有在人民群众能对其加以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宣传对非遗加以数字保护的优势,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果进入中小学课堂,不仅可以向青少年群体普及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也可以使青少年群体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有更深了解。还可以积极利用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甚至制作短视频的方式,来积极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价值为更多人所知悉,从而带动更多群众自觉加入非遗数字化保护队伍行列。[5]另一方面,青海省有关部门还可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果展览,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加以宣传,使人们在亲身体验中切实感受到数字化技术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的好处,进而能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中。

(二) 提高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

从青海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来看,其中最大的阻碍因素便是数字化保护技术落后,无法满足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数字化技术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提高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首先应大力培养专业的非遗数字化技术人员,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当然需要具备相应技术的专业人员来操作,也只有专业人员的数字化技术提高以后,才能更好地将数字化技术手段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具体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加以整合,通过在高校开设相关的专业或者在社会开展研讨班的方式,来培养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入了解,也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的专业人才。其次,在数字化背景下,要想促进数字化技术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青海省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资金投入。因为,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采集、数字技术的研发,还是数字设备的采购或者数字成果的发布,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也将难以有效推进。最后,除了政府部门以及专业人才的努力之外,相关社会组织也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能力。因为民间组织作为社会中介性组织,其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其一,相对于政府而言,其更接近群众;其二,基于民间交流的频繁性,其也更容易感知数字技术发展的程度以及研发的成果;其三,能有效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资金来源,最终推进非遗的数字化保护进程。

(三) 对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建档

在数字化的背景下,青海省要想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档工作。尤其是青海省作为多民族融合的省份,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大多是以高原雪域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为主,如果单纯依靠传统的纸质档案形式,仅能通过语言描述以及图形表达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并形成档案,该种档案仅能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面外观的记载,而很难对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进行记录。通过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加以数字化的收集、整理,针对不同类型的非遗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字化记录手段,最后加以整理并实现数字化建档。例如对于湟中县的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可以借助虚拟现实的数字技术手段,将编制过程通过媒介投放在展览中,使人们能沉浸式体验,进而实现对技艺的深入了解。对于黄南藏戏而言,其可以通过立体化、多维度、跨时空的虚拟展示技术来呈现,使人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黄南藏戏的外观形式,还可以对其表达风格、唱腔唱调等进行了解等。通过数字化建档,不仅能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记录,使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能被有效保存。还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当代信息传播要求,有利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

(四) 搭建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

虽然青海省各类非遗项目对外交流日益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基于经济的欠发达性以及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存在不足:一方面,传播方式较为传统,图片、文字、展品等静态资源仍为主要的展示方式,另一方面,各类型的传播活动都比随意且受时间以及空间的影响较大,展示的内容也多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信息的介绍,无法提供多种方式和多层次的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6]基于以上背景,青海省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平台,具体可以通数字博物馆、APP应用、自媒体平台等方式开展,通过平台不仅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索服务,也可以提供多种方式以及多层次的传播形态,还能同用户实现深度互动与情感共鸣。[7]

(五) 发挥数字化非遗资源的经济价值

在数字化背景下,为了更有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使其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需要积极发挥数字化非遗资源的经济价值属性,通过该种经济价值属性最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基于前文的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呈现衰微态势,自身经济价值的丧失是重要原因。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其不仅为非遗资源提供了全新的表达方式以及表达途径,也为非遗资源体现自身经济价值提供了契机。以数字化非遗资源为基础,在能够保证其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不被破坏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终将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价值转化成为产业价值,一方面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释放自身的经济效益,进而避免产生因自身经济价值的丧失而逐渐衰微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数字化非遗资源经济价值的利用,有利于促进青海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特定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最终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反哺”作用。

结 语

青海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跨地域性、跨民族性、形态多样以及内涵丰富的特点,其也是青海各族人民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发生变化,有些甚至已经濒临消亡。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全新路径选择,本文也基于数字化的背景就如何加强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但鉴于数字化技术的推广需要多元手段共同发挥作用,仅就理论层面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对于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数字化技术的保护在未来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

注 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猜你喜欢

青海省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GRACE下的青海省水储量时空变化与降水相关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