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课程改革刍议
2022-11-27杜成材
杜成材 刘 鹤
(1.安顺学院旅游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2.贵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550014)
国内乡村旅游业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家乐,在经济层面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了农业功能,发掘了乡村价值。然而,乡村旅游业在游客、营收双增长的同时,也面临景点同质化、文化内涵淡化的趋势。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述,明确了乡村旅游业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建设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旅游》课程改革旨在为人才培养提供新途径。
一、课程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020年,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下一步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对旅游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旅游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旅游人才。专业人才是实现产业振兴的坚实基础,产业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而人才振兴的基础是人才培养[1]。乡村振兴先要做好人才的振兴,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解除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的制约,需要一大批综合水平高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输送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一)课程教学目标改革,适应乡村振兴战略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制定教学目标,为组织教学活动提供指导意见,便于学校和教师结合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教师除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课程内容、课程性质之外,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人才需求也要有所掌握。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势。
(二)教学内容改革,培养实用型建设人才
现有《乡村旅游》课程的教材,内容大都从基本概念出发,交代乡村旅游起源与发展,然后系统讲述基本理论,一些教材还结合案例对乡村旅游的营销、管理内容作了阐述①。这些教材很好地把握了乡村旅游的基本理论,但在应用层面上,除了运营、美丽乡村建设之外,在乡村振兴战略层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知识体系的更新提出新要求,部分教材从知识点到服务项目再到业务流程都可能出现滞后。尤其是近年来旅游产品预订方式在线化、景区管理智慧化以及乡村旅游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都要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态势,势必使课程和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契合,在旅游管理专业规范化的课程体系中,提升选修《乡村旅游》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驱动力。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刚刚退出贫困县序列,与中部、东部地区农村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需要充分意识到结合行业、地区发展特点设置个性化的课程内容。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来升级教学内容,拓展酒店、民宿、乡村景区、旅行社等传统业态的维度和深度,搭建、规范乡村旅游投资与规划,乡村旅游观察与检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互联网等新业态内容,丰富、完善乡村民俗文化、职业素养、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服务“三农”人才的学习效果
2017年10月,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传统的《乡村旅游》课堂教学,由于双师型教师数量少,缺乏乡村旅游业实践经验,理论讲授多,实践教学少。课程要讲的生动,教师必须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参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教学方式上需要进一步扩大实践的比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实践形式丰富化。势必要求教师提升学习能力,通过培训交流、参加行业企业实践等形式来更新专业及产业知识,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动态。与当地乡村旅游示范村或美丽乡村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促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努力培养出一批掌握乡村旅游理论、初步具备乡村治理能力,扎根乡村发展的高水平建设者。邀请乡村旅游领域的学者、行业精英开展培训,提升学生管理水平与服务技能。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3]。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提升后,教学方式改变,培养的人才有可能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形势。
二、课程改革思路
(一)教学目标融入创新创业元素
2018年至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不同程度地提出要加强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推进乡村人才振兴。2018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要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加强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在高校《乡村旅游》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培养乡村亟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育人“三位一体”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下,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具备乡村旅游创新创业思维。教学目标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指导作用。就“创新”而言,可以细分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运营创新。在课程内容讲授中,教师结合乡村旅游实例,创设情境,适时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进而开展创新实践,如围绕农产品销售创新营销方式。就“创业”而言,“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创业,主要有电商平台上的新媒体营销手段的应用。电商平台所具备的优点,比较适合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借助信誉度高的平台,带领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开展乡村旅游创业相关活动。
(二)教学内容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乡村旅游历史篇、资源篇、运营篇、消费篇、管理篇等5个模块。旅游管理专业《乡村旅游》前置课程主要有《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等必修课程以及《旅游社会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接待业》《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等选修课程。学生修读《乡村旅游》之后还会学习《财务会计》《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对于前置课程已经学过而又有重复的内容,可以选择性讲解或者从新的角度进行阐释。如乡村旅游资源除自然资源之外,重点分析文化与社会资源,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公园、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也可以有所涉猎。又如在涉及乡村旅游运营时,课程内容除了常规渠道营销之外可以侧重于新媒体营销。再如对乡村旅游规划的教学内容,需要考虑到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相关知识。
《乡村旅游》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息息相关。要提高《乡村旅游》课程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要结合新时代乡村发展趋势更新教学观念,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学术前沿内容、运营管理模式,在课程教学内容中挖掘理论教学和实践培养的素材,满足学生课程学习需求。加强实践、知识、理论的良性互动,借助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乡村旅游运营的主要流程,引导学生认识行业发展前景,提升其学科知识水平和问题解决水平。课程内容与大数据发展成果结合。传统的《乡村旅游》课程体系一般以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为主线,涉及乡村旅游的多个层面,内容庞杂。在大数据发展态势下,乡村旅游经营管理需要有效利用大数据发展成果。在既有的课程体系下,有必要将乡村旅游的大数据成果应用到课堂中。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4],这为教师深入产业发展一线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乡村旅游》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改革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课的实践部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实训环节、实习环节等等[5]。《乡村旅游》课程36学时中,实践学时占12学时。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乡村旅游营销、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等实践环节,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和检测形式,理论学习结束后即进行实践操作,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好实践学习的任务。
(三)创新课程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从了解乡村旅游基础知识入手,借助教师的引导,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互联网+教学模式下,教师亟待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走出去”,将学生带到历史文化名村、农业文化遗产、美丽乡村进行现场教学,促使学生掌握方法与技巧,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精英等专业人士来开展讲座,弥补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讲解乡村旅游营销知识点时,分析完网络营销的流程与技巧之后,展示直播带货视频或者创设营销情境,促使学生直观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乡村旅游》课程中的多种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如乡村旅游产品营销策划、品牌农特产品推广、乡村旅游购物管理等。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来拓展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学习驱动力。结合预设的问题完成分析,掌握乡村旅游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在头脑中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满足课程改革要求。
除多媒体教学模式之外,案例分析法和项目式教学也是课程教学形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如引入无锡拈花湾案例、贵安新区云漫湖案例,课堂上先讲解两地的区位与资源,分析其规划、旅游形象设计,旅游产品打造,主要营销策略等教学内容,创设课程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两地图片、视频材料的运用,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与课程内容形成对比,加强其对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的新认知,调动课程学习兴趣。又如对于安顺市大黑土村的乡村旅游实地考察后,引导学生对该村的乡村旅游做出规划,围绕“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原则设计课程项目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解项目模块,调整学习模式,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学习评价体系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势改革后,评价体系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在从小学至高中阶段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环境熏陶下,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学习后劲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念,学习目标不够清晰,以通过考试为目的。鉴于此,学业考核制度有待进一步优化。这需要在学习评价体系上做出改变。
(一)优化评价目标
一是知识目标。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及政策保障,掌握乡村旅游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深化对乡村改革基本规律的认识。
二是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乡村旅游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并初步解决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坚定学生乡村振兴的信念,培养治理美丽乡村的能力和家国情怀。
三是课程思政目标。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衔接,增强乡村脱贫攻坚成果的自豪感。教学过程中融入感恩教育、爱国主义等内容。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6],培养乡村旅游亟需的创新型人才。
(二)转变评价方式
课程改革包括考核评价方式的转变,由注重学习成绩转向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重视学习的整个过程。由成绩导向转向过程导向,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结合。传统讲授模式下,课程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由作业和考勤构成。期末考核形式采取试卷或者是论文,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能有效检测。以往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弊端在于不能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有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堂笔记、课外调研等环节,将其等纳入考核指标中,有助于整体上把握学生在学习态度、行为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更充分地衡量学生达到的学业水平。
(三)增加学习过程考核比重
在传统的选拔性评估方式导向下,高校课程考核多以通过率作为评价指标。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高校,学生毕业需要达到的专业水平,理应通过水平性测试的方式来考核。乡村振兴需要是具有乡村治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增加学习过程的考核比重。一是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评价和考核,降低期末成绩在总评价中的占比,调动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学习过程考核比重,如将平时课堂笔记、课堂讨论、调研报告等环节计算入期末考核总成绩,调整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自所占比。二是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加入作业、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提升其专业综合水平。三是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考试标准,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尝试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乡村旅游运营中实际问题的解决等纳入评价体系。督促学生养成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
结 语
通过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改革,使学生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创新变革及其发展趋势,系统掌握乡村旅游业所需的基本知识、理论,尊重乡村发展规律,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的专业技术和技能。
注 释:
①如干永福分析了乡村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要素体系、产品及组织管理形式、经营和营销、管理等内容;刘光交代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贾荣力求满足乡村旅游经营、服务与管理岗位的实际需要,从理论与实务两个部分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姚元福从乡村旅游带理论出发,阐述了侧重于休闲农业角度的乡村旅游规划与运营。参见:干永福,刘锋.乡村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刘光.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6,贾荣.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姚元福,逯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