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论略

2022-11-27谢安国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红色思政

谢安国,王 瑜

(1.安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2.安康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不断被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可供今天开发利用以满足人民需要的各种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1],这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灵魂[2]。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生动、鲜活教材[3]。红色资源以自身深厚的人文功能彰显其特殊的教育价值,涵盖了对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理想信念、爱国情感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鲜活课本。思政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寓教于情、寓教于形、寓教于理,有助于增强教学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

一、高校思政课为何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

(一)红色文化资源彰显思政课的功能和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5]办好思政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6]。面向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思政课的根本任务[7]。

红色文化资源凸显思政课的政治标识功能。高校思政课本质上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红色文化资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指导思想和使命担当。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政治立场和奋斗目标,加强政治素养,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政治责任感,提升历史使命感,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红色文化资源彰显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价值。高校思政课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目的[8],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一系列优秀传统的理性升华,蕴含着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无悔的坚定信仰、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是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文化旗帜和精神动力。将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感人至深的革命事迹、鲜活生动的革命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彰显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强化思政课的道德示范作用。思政课要坚持和落实好“育德”责任和任务,引导大学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成为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红色文化投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忠于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崇高精神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通,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用革命先进人物和他们的感人革命故事蕴含的道德文化、价值追求教育感化学生,有助于大学生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历史鲜活、触摸历史温度、体悟历史深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提高思想情操和道德水平,引领大学生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成为品行端正、素质优良的栋梁之材。

(二)红色文化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教育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4]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惊天动地的建设史、披荆斩棘的改革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厚的素材,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正能量和教育价值,思想内容与价值导向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的高度契合。以革命精神、革命文化、革命理论为代表的精神形式红色文化资源,鲜活了思政课教育的内容,以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场)馆、红色影视、红色艺术作品为代表的物质形式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思政课教育的载体。思政课中涉及的关于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都可以在红色文化资源中找到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9]。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红色文化资源为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供有效途径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坚持增强获得感,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5]实现思政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为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方法与途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既可负载教学内容,又可表征为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内容,通过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有效运用,把思政课中抽象的意识形态或理论观点转化为可感可知、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知识或道理,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做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程的统一规划,谨慎遴选、精心组织素材,通过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寓教于乐、寓教于形、寓教于情,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知、启发心智、融化内心,促进教学内容的具象化、教学方式的感性化、教学主体的交互化,涵化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传播的“真道理”的认同。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平台,通过“课堂理论教学—红色基地体验—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通过实物形态和实践体验,有效与红色革命史实进行“对话”,与革命事件进行“零距离”接触,教师、情节和学生三者之间互动共情,在“眼见为实”和“身临其境”中实现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道理和价值的深刻感触和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传播的政治理论的理解、接受和思想行为认同。总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不失为提升课堂教学亲和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高校思政课为何能运用红色文化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奠定理论基石

马克思认为,主流思想即“统治阶级的思想……它既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0]98,“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0]9。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能产生物质力量的科学论断,为我们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奠定了理论基石。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和功能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准确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思政课,回应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提供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理论、主导理论、价值理论为高校思政课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学科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思想、阶级意识的教育……”[11],是灌输统治阶级思想意识、政治主张的过程。红色文化资源的本质体现了最鲜明的无产阶级“红色”意识形态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要求高度统一,这是红色文化资源能有效融入思政课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理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引导、领导、统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2],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红色文化资源是承载中国社会主义主旋律、对培育和塑造时代新人具有引领作用,是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充分回应和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理论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认为,事物的价值表现为能满足人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活动,其价值是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进步。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能围绕同一价值目标相互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红色文化资源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活力,赋予红色文化资源时代价值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为引导学生进步发展、奉献社会提供了具体例证和榜样示范,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了晦涩难懂的抽象意识教育的樊篱,红色文化资源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

(三)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存在天然关联性

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的指导思想一致、教育目标共同、内容高度契合,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指导思想上,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最鲜明的无产阶级“红色”印记,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爱国主义为精神支柱,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思政课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心,以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为重点。在教育目标上,红色文化教育以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为指南,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文化传承、道德示范、价值引导,塑造时代新人;思政课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任务,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内容契合上,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思政课教学的优质资源,还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现实与历史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促进学生情理融通、知行合一。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一)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高校要对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和激励思政课教师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新要求,加强修养。锤炼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基本功,在思政课教学中自觉坚持“八个相统一”,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新要求落实到每一堂思政课上,肩负起“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特殊使命和专业职责,当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自觉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要强化培训学习,提高思政课教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一是集中研讨,引导思政课教师充分认识红色文化资源是优质的思政课资源及其育人功能、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的天然关联性,强化思政课教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二是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实践活动,让思政课教师熟悉红色文化,吃透红色精神。通过学习交流和实践体验,把握学界的前沿动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三是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交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经验体会,共享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红色文化、讲活红色精神的方式方法,整体提升思政课教师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促进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二)做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规划

首先,做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顶层设计。高校要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进行整体安排部署,制定方案,建立专门的规章制度确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把是否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了思政课教学作为考核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工作要求[10]98,加强监督考核,鼓励嘉奖合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教师。其次,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资源开发。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思政课教学实施部门负责组织教师编撰校本红色文化资源教材、课件,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转为思政课教育资源,利于学生可知、可感、可信,使地方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最后,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路径方法。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根据四门思政课的不同目的要求,集体讨论筛选纳入教学内容的红色文化资源素材、案例,有针对性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使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敬、可亲、可学”,并内化为“可行、可用”的动力。

(三)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

一是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内容。结合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学素材;依据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到教学素材中,与课堂教材主旨相吻合,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统一,教学内容中的“大道理”与生活中的“小道理”紧密联系、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二是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过程。首先要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实践证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课堂最佳的教学方式是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认识的基本规律,先讲述具体形态的物质类红色文化,再将其升华提高到对精神类红色文化的信仰;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其次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善用红色文化资源。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利用巧用红色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讲授环节中善用红色文化资源,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堂总结环节中选用红色文化资源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弘扬红色文化的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三是将红色文化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要求。课堂考核,可以让学生讲红色故事,演绎红色经典,唱红歌,谈对经典红色文献的理解等;期中考核,要求学生提交红色经典文献读书笔记、红色作品阅读(观看)感受等,对所学课程涉及的红色文化内容进行检测,测试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期末考核,期末试卷可以设计为以红色文化为材料背景的开放式题目,考察大学生对学习的红色文化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总之,思政课理论教学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科学把握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侧重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并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式,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四)强化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之一就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思政课的价值取向在于实践,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途径[13]。实践教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14]。要通过创建红色文化网络传播阵地、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创办红色文化社团、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等方式和途径,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做实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要通过充分、灵活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访谈和研究活动,组织学生到中小学、社区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等途径,做优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践行到思辨的认识规律,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刻体悟,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思政课的育人目标。

(五)拓展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途径,丰富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课程,是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和载体。首先是完善和充实校园红色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校园红色宣传栏、红色广播栏目、红色标语、红色景观等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其次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公寓建设之中。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领域,是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例如在学生公寓里设置宣传栏、公告栏,宣传红色文化、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张贴名人警句以及相关的学生作品等,创设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用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等引导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最后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文化活动。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等核心精神,是引领时代的先进文化。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红色经典”系列阅读活动、“红色作品”创作活动、“红色电影”观影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感知英雄人物的坚定信仰和爱国情怀,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气概和地方人民保家卫国、锐意进取的奉献精神,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自觉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实现思政课的“下沉”和“接地气”。

(六)加强组织领导,为思政课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保障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党。要构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领导机制。高校党委是统筹协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核心,负责研究把握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基本方针、工作计划等,并从宏观上观测研判大学生思想动态和价值观状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具体落实,要组织制定教学方案、拟定融入的形式、内容、方法和载体。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建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保障制度。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加大红色文化宣传载体的投入,组织开展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充裕红色文化科研经费。要落实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及高校领导班子走进课堂、推动思政课建设制度。从学校层面上要求思政课教师把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各门思政课,开设红色文化相关的公共选修课,使校园文化充分彰显红色文化,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熏陶作用。要建立思政课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评价激励制度,对融入程度、内容、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对突出课程特色和地方特色、教学中高质量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政课教师及红色文化研究成绩优异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宣传,促进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效果。

猜你喜欢

思政课红色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