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人民立场 铸就文艺辉煌
2022-11-27谭诗民
谭诗民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2021年12月14—17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讲话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讲话中提出的“五个希望”是继《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后,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艺问题的又一次具体理论阐发和实践指导,既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信心和斗志。此次讲话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其他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一起,共同汇成了新时代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进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文艺思想从多方面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其基本理论框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高度重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牢记“国之大者”,掌握历史主动,敢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国文艺的强大力量。
一、关于文艺本质的新界定
关于“文学是什么”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如“可以将其定义为虚构(fiction) 意义上的‘想象性’(imaginative)写作——一种并非字面意义上追求真实的写作”[1]1;或文学的“定义并不在于它的虚构性或‘想象性’,而是因为它以种种特殊方式运用语言”[1]2;或文学“最终不仅涉及个人趣味,而且涉及某些社会群体赖以行使和维持其对其他人的统治权力的种种假定”[1]15;或“文学根本就没有什么‘本质’”[1]8。各种说法都只抓住了文学本质属性中的某一个侧面,如文化属性、审美属性、社会属性、商品属性、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等等。而就文学的实际存在方式而言,各种属性又往往是交叉渗透的,很难对其做单一的界定。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界的学人们从特定的历史语境和问题意识出发对“文学什么”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回答,发展了从文学审美特征论、审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体系。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形式”:一方面具有普遍属性,“是一般意识形态的形式”;另一方面具有特殊性,“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形式”。“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情形,这种情形表明,任何审美表现过程并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生活状况的最终支配。”[2]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科学性和折中性的文学观念,“审美意识形态”论满足了对较为统一的文学本质观念的渴求,从而被学界所普遍接受。但要在“审美”和“意识形态”两者之间“取得某种平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容易。只要我们关于文学本质属性的认识稍微偏于“审美”或“意识形态”任何一方,就会造成关于文艺认识立场、价值诉求等问题的偏离。所以说,文艺的本质属性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3]。从根本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做了更为明确清晰的界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性的革命立场,文艺思想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和宗旨。毛泽东以来的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社会主义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本质属性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4]857;“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5]256;“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6];“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长青”[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根本立场和首要遵循。从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8],到“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9],再到“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3];从做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的经典判断,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的时代要求,再到“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集中概括,不是对前有命题的简单重复,而是对马克思“文艺人民性”立场和观念的历时性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解决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和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对“人民”概念做了界定。从“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8],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都有内心的冲突和忧伤”[9],再到“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3]等论述中,将“人民”概念的内涵真切地落到实处。2021年《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全新论断不但是对“人民是文艺之母”这一文艺创作的所有目的和最终归宿的集中回答,也深度发掘和阐释了“人民生活”这一文艺根源的实践性。早在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8],深刻地指出了人民性文艺的服务对象、表现主体和评判依据,此次讲话中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了这个思想,并做了更为简约、明晰的概括。就文艺的根本来源讲“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3],指出一切文艺活动最终都需要从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阐明了文艺存在发展的根源和根基。就文艺创作的服务对象讲“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3],揭示出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明确要求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树立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的根本情感立场。在文艺批评标准方面,要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3],既赋予人民文艺评判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和信任,也强调了文艺“属于人民”、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
二、关于文艺创作的新要求
文艺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若干元素产生的关系和互动。按照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说”,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10]。文艺创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活动,不同于人类其他的日常实践活动,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需要将自己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真切的情感体验贯彻和融入到具体的艺术作品中,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往往是作家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高超艺术技巧的体现和表征。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经历了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解释学与接受理论的洗礼,形成从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再到读者中心论的变迁。但无论如何变迁,“文学研究中争议最大的一点,就是给予作者何种地位的问题”[11]。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文艺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将艺术家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概括为“德艺双馨”即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问题的最好解答。
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问题关系到创作为了谁、要写谁、如何写,以及最终由谁来鉴赏和评判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提出的总原则、总方针和总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12]。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必须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3]。就是要以人民的需要为需要、以人民的渴求为渴求,以人民的关心为关心,创作大量能量正、创作精、留得住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能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园地。
其次,要树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作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文艺在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3],“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9]。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地将创作个性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艺术才能与历史担当相结合。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和多元的文化思潮,应从各种理论交锋和价值碰撞中有所甄别和选择,切实坚守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使以爱国主义为最根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生产、指导文学活动实践,通过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以文艺作品中的精彩故事、丰满形象和鲜活语言潜移默化滋润心灵、春风化雨启迪智慧。
再次,要践行“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创作方法。文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根本上阐明了文艺的根本来源和最终归宿问题。历史证明,只有真正扎根人民、了解人民、感受生活、融入生活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这也是柳青、路遥、陈忠实等人的作品一直能够打动人心的根本原因。在2021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不单单是让人民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更要从思想倾向和情感认同上与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3],真正读懂、读透生活这本大书,“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通过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提供思想启迪。
最后,要追求“德艺双馨”的艺术境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8],提出文艺工作者要追求“德艺双馨”。2016年,他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9],进一步为文艺工作者追求“德艺双馨”指明了方向和途径。2021年他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3],为文艺工作者追求“德艺双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艺术家“德艺双馨”追求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在当前全球化、多元化的语境和网络化、自媒体的大潮中,文化进入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我国文艺创作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凸显出一系列的问题:文艺领域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文艺评论存在“缺席”“缺位”现象,对优秀作品推介不够,对不良现象批评乏力等问题[13]。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正视和解决。作品最终要由作者来完成,艺术家的德艺修养决定着文艺作品的水平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指出“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8],“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3]。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要将养德和修艺相结合。第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9],“要遵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9],“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12]。第二,“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3],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最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必须重视对自身艺术才能的锤炼,即“除了天赋以外,确实要去积累、去挖掘,很多事情都是在细节,演电影、写小说都是细节,细节感人,细节要真实,而真实要去挖掘”[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创作精品力作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作家对自身艺术才能的锻炼和积累。第三,要注重文艺创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8];要“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9];告诫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3]。这些论述凸显出文艺创新在艺术家德性修养和艺术素养中的重要地位和在新时代文化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关于文艺功用的新阐发
文学活动的有序展开,无论是作家创作、读者阅读还是对世界的反映,都围绕着作品展开。可以说,作为文艺活动中心环节的作品的成就,既是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高低与否,也是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繁荣与否的主要依据。文艺价值的特殊构成是多层次的,如感性生命层面,文学作品以语言形式保留现实生命的一切丰富、具体的形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明知作品呈现出的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却出于对自身命运的关切而将情感投入文学形象,希冀从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审美情感——道德层面,文艺由致力于描述个体的遭际转向侧重于揭示社会群体生存状态,不仅表现个人的一己悲欢,而且指向社会文化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情感与道德的冲突,追求感性生命与理性法则的和谐;人类的存在和命运层面,文学借助想象的能力和艺术的语言,试图超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去参悟文学和人的本质。文艺价值构成的多层次决定了文学功用的多维度,如最基本的就有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四种功能,此外还有交流、组织、心理补偿等功能。文学的各种功能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具有整体性,共同体现在文学对人的情感欲望、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鲁迅说小说能“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福克纳说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振奋人心”,都说明了文艺作品对现实生活具有巨大的作用。由于作家创作目的的不同,以及作品的题材和体裁的不同,文学的四种基本功能往往不是均衡的。有时凸显文学的认识功能,认为文学是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百科全书”,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就认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现实,并且给人作为生活的教科书”[14]。有时凸显文学的娱乐功能,如曹雪芹就说“市井俗人喜看治理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15],苏珊·桑塔格也说“艺术的目的终究总是提供快感”[16]。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的各种功能都有深刻的阐述,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基本性质的认识,在充分尊重文艺作品审美功能的前提下,他更多地强调和突出文艺作品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具体界定,将之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结合起来。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反复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论断。2021年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重申了这个观点,并肯定“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他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9]“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8]其次,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社会文化功能做了概括。一是凝聚作用,通过大量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的创作,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起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的作用[8]。二是引领作用,“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8]。“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9]“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的引领性就表现在以文艺创作来呈现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这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文艺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三是交流作用。如果说以前提倡文艺交流更多的是希望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发展繁荣我国文艺事业,那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侧重于突出文艺在建构中国形象、传播中国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努力扩大中国形象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中国民族文化的话语权。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国在世界事务中越来越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希望了解中国。“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8]文艺作为一种感性形象思维,更容易在文化交流中获得人民的喜爱与好感。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文艺对中国的价值与意义的同时也强调了文艺对世界与人类未来的价值与作用,提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这就比较全面地将文艺创作必须要具备的当下与未来、中国与世界、民族与人类等视角展现了出来,将文艺的认识教育功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四、关于文艺组织的新构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7]伟大的事业必须由坚强的执政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8]必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文艺要走向繁荣,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根本要求,“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8],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
“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4]110。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始终将文化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把文化视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用先进文化引领价值方向、鼓舞奋斗士气、凝聚革命力量。文艺工作作为文化部门中最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一个类别,始终是我党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从五四和左联时期关于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的探索、延安文艺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工农兵方向的实践、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深化,到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本质属性的厘定,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一条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国情和文化传统相结合,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对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具体化,将我们党对文艺工作的认识和实践提升至新的高度,为文艺繁荣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坚强后盾、构建新的格局。从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9]的论断,到提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9]的论断,再到提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3]的论断,总书记深刻指出,文艺活动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是息息相关的,文艺的党性和人民性是内在一致的,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党的领导。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论述中可以看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0],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21]。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要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导下,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把握决定文艺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优秀遗产,批评吸收西方现代文艺进步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批判,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8]。
二是依靠文艺工作者,培养创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9]2021年,习近平在回顾了我党百年文艺的探索与实践历程,肯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体现了党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信任和依靠。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提出的要“培养造就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加大国内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做好各类文艺人才培训工作,实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计划、民族地区文艺人才培养计划”[13]等一系列措施,则是对我党培育人才、依靠人才和信任人才的具体落实。
三是瞄准发展新特点,遵循文艺规律。毛泽东同志曾基于对文艺社会功能的认识,对其在革命事业中的价值意义进行了定位,指出“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果连最广义最普通的文学艺术也没有,那革命运动就不能进行,就不能胜利”[4]866。出于对整个革命形势的判断和革命斗争的需求,毛泽东侧重于强调文艺的政治正确性和斗争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5]213。在尊重文艺发展特有规律的前提下,强调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活动有其特殊性,“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9]。因而“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保护好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9]。各级党委要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3],将我党对文艺工作的认识和领导推向了新的高度。
四是探寻时代新要求,发挥组织作用。在2014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文艺阵地建设和管理,坚持守土有责”,指出对新的文艺形态,我们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8]的弊端,强调了加强行业风气治理。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将文艺行业风气的治理进一步聚焦到文联、作协等各级管理部门。中国文联、作协是党联系文艺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在团结和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方面具有重要的使命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联和作协“要坚持教育引导和综合治理并重,立破并举、综合施策”[3],做好对新的文艺组织和新的文艺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进一步加强文艺管理和决策部门的作用和职责。要起到管理作用,广泛组织动员各领域各层次各方面文艺工作者投身党的文艺事业;要起到引导作用,向基层文艺工作者倾斜,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起到服务作用,要诚心诚意同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办实事、解难事、真办事,让他们感受到“文艺工作者之家”的温暖:要起专业指导作用,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专业优势,指导文学家、艺术家提高专业水平,建设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联、作协职能和作用的强调,实则是面对当前艺术门类互融、文艺形式创新、文艺空间拓展等现实,以及文艺创作存在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创作导向庸俗、低俗、媚俗,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现象,提出了“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的目标,为今后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发展路径。
习近平文艺思想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是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事文艺活动的根本依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所包含的命题和思想,所针对的不只是文艺文化问题,同时还有中华民族未来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问题。作为当代中国和人类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习近平文艺思想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方案,也为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