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的多重意蕴

2022-11-27谢政伟

关键词:文物保护安徽文创

谢政伟

□淮河文化论坛 主持人:吴海涛教授

安徽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的多重意蕴

谢政伟

(蚌埠学院 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安徽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颇具开发利用的潜力。结合已出台的国家及省级相关政策措施,分析加快安徽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并重点阐发安徽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所具有的多重意蕴,以便为具体的文创产品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革命文物;安徽;文创开发;意蕴

国家文物局2018年印发的《关于报送革命文物名录的通知》对革命文物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革命文物主要是指见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和争取人民自由的英勇斗争,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荣历史,并经认定登记的实物遗存。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彰显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的实物遗存,纳入革命文物范畴。”[1]革命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财富。

一、加快安徽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特别强调“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2],并重点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2]。党和国家围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目标及任务,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夯实保护传承根基,提升利用发展标杆,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显著、成果丰硕,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文化创意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趋势,文创产品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发展新动能,红色文创是其中尤为重要、颇具发展潜力的部分,也是众多文创产品中最耀眼夺目的那一抹“红”。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革命文物出台的中央政策文件,《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运用市场机制开发更多文化创意产品,促进文化消费”[3],该意见为我国各地推进“革命文物+文创”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引领。此外,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5月转发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也为相关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进行了指导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4]。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门2021年8月17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加强文创产品开发的进一步举措。

安徽是革命文物资源大省,拥有各类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318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1万多件(套),数量多、分布广、延续时间长,涵盖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5]。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着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安徽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8月印发的《安徽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运用市场机制系统开发一批革命文物宣传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加大革命文物领域的文化消费产品供给”[6]。2021年8月发布的《安徽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提出要通过“促进文博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来“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并明确“支持开发原创文化产品和衍生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7]。由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2022年1月开始施行的《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也强调要“引导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8]。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2月9日印发的《安徽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促进文博创意产品开发激励体制机制,支持安徽博物院发挥国家文创试点作用,打造文化创意品牌”[9]。这些重要政策措施的相继实施,为安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强劲的创新动力。

近年来,安徽博物馆等单位拓展文物保护利用思路及途经,积极利用其馆藏文物资源着手文创开发,其中一部分创意来源于革命文物,开发出鼠标垫、抗战旧搪瓷杯、双肩包、笔记本及连环画等文创产品,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但总体而言,安徽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规模较小,类型单一,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附加值不高,开发层次及文化品位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安徽这一革命文物资源大省的地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快文创产品开发既是安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内在要求及发展动力,也是促进安徽乃至全国红色文化消费、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的必然趋势。这些利好政策措施的加持为加快安徽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引导指导、管理规范等作用,如何将这些政策措施有效贯彻落实、确保革命文物文创开发卓有成效,显然是安徽各界亟需思考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安徽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的意蕴探讨

安徽革命文物底蕴丰厚,地域特色鲜明,加快激发其内生活力,通过文创开发等方式进行合理有效利用,有利于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革命文物内涵式发展,对安徽革命文物工作乃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具有多重意蕴。

(一)强化对革命文物应有的认知和认同

革命文物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些被忽视甚至误解等问题。通过文创开发等方式能改变人们对革命文物固有的认知,强化对革命文物重要价值的高度认同。

其一,改变对革命文物的片面认知。当前安徽各地对革命文物工作存在保护不到位、传承不得力、利用不充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安徽革命文物数量多、品类广,每件革命文物其实都是对光荣伟大的革命历史的重要承载,一张泛黄的旧信纸、一双不起眼的草鞋、一处破损严重的旧址都分别饱含着一次不屈不挠革命斗争的转折、一段波澜壮阔革命历史的印迹、一种感人催泪革命情怀的缩影,但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还未引起社会应有的关注与足够的重视。革命文物虽然不可再生,但并不意味着已失去新活力。只要保护传承得力、开发利用得当,其蕴藏的革命精神必然永放光芒,红色基因必定永世流传。“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10]安徽革命文物同样不应停留在“诉说”革命历史,还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及璀璨的未来。因此,安徽各界既要重视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也要重视其开发利用,使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鲜活地连接过去、现代及未来,深刻地影响当前社会及未来发展。合理有效利用这些革命文物资源进行文创开发不仅不会影响其“原真性”,反而会激发其创新活力、丰富其时代内涵,发挥其在育德育人等方面不可多得的独特优势。尤其是新时代背景下,更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这一生动教材,利用文创开发等方式切实“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

其二,强化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观念。革命文物不应遗失,革命精神不可遗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1]使革命文物“活”起来是一种更有效的保护理念,革命文物其实可以“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9]。对安徽革命文物保护显然不应将其“深藏”甚至“冷藏”不露,也不应是“沉睡”“尘封”的历史记忆,而应主动将其“唤醒”“激活”,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革命文物老故事新演绎,使“静”的文物资源“动”起来、让文化“冷门”变成社会“热潮”。通过创新创意设计使安徽革命文物从博物馆、历史陈列馆、革命纪念馆等场所的藏品转化为文创产品,使“老物件”绽放出新光彩,更好地“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12],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3],极大地增进民众对革命文物的亲近感、认同感及归属感,实现革命文物更有效的保护,这对强化安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三,增强对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力度。使革命文物“活”起来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但成功“激活”的关键,在于相关革命文物蕴藏价值的挖掘力度。“要深入挖掘文物蕴藏的文化艺术价值,努力转化为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13]只有大力挖掘出安徽革命文物蕴藏的丰富独特价值并运用于文创开发,才能为文创产品个性化、特色化开发提供可能,才能存续革命文物生命活力,使人从文创产品中领略革命文物之美、感悟革命文物之壮、传承革命文物之魂。必须注意的是,在准确梳理革命文物共通价值的同时,更要重视挖掘其独特性,促进其内涵式发展,以避免肤浅重复发掘、防止千品一面。革命文物丰富独特的内涵是促成文创开发成功的重要源泉,也是文创产品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魅力所在。革命文物保护“不仅严格保护文物本体,还要严格保护与文物相伴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12]。安徽革命文物依存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江淮大地,浸润于浓郁厚重的徽风皖韵,具有独特的地域风采,是文创开发难得的文化“沃土”。安徽革命文物文创开发要独树一帜、卓有成效,确保不走样、不变色,更要挖掘其内生价值,尤其是突显其地域特色,提取创意的核心元素,凝练独特的文化符号加以创新表达,从而实现开发利用的创新突破。

(二)凝聚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4]各类文物“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筑中国梦磅礴力量的深厚滋养”[3],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具有积淀深厚的价值。安徽革命文物是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实物见证,其蕴藏的精神内涵具有极为宝贵的历史价值,但革命文物的厚重价值不只定格于深刻的历史意义,还应凝聚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为攻坚克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更需革命精神及红色文化的深入熏陶及深厚滋养。

其一,创新活化利用是安徽革命文物时代精神的鲜明体现。“文创是文化属性的体现。”[15]革命文物具有强大的内生力量,文创取意于革命文物,革命文物蕴藏的精神价值是文创产品的“灵魂”与“生命”。创新是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第一动力,而锐意改革、创新求变是革命精神的原动力,是早已融入革命文物中的重要而又独特的基因。对安徽革命文物而言,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不断推陈出新、活化利用,通过文创开发等方式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凝聚更多的精神力量及时代气息,使安徽革命文物从“静悄悄”到“动”起来,由“冷门”变成“热点”,确保重现风采、“活”得出彩。这是安徽革命文物工作凝聚好时代价值的应有之义,也是创新推进革命文物工作的使命所在。

其二,安徽革命文物工作要主动呼应时代,顺势而变、借势而为,以更好地增强其时代价值。这也是安徽革命文物展现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革命文物是“滋养红色文创设计的沃土”,要“深入理解红色精神内涵,寻找红色文化与大众需求的对接点”[15]。文创产品是革命文物和现代生活的一个有效融合点,是革命文化与现代创意理念的一次完美“携手”和心灵交融,既能传承好革命精神,又能诠释好时代价值,还能赋予新的价值理念,为红色文化传承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重要阵地。同时文创产品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等融于一体,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魂有魄的文化“肌体”,能将安徽革命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让红色文化丰富多彩,能有效实现“让革命文物说话”,使社会大众更乐于接受,尤其是“圈粉”广大青少年,引领当今文化消费潮流及发展趋向,使人对革命文物的重要价值真正从“看热闹”提升到“悟精神”的高度[13],更好地弘扬革命之魂,从而实现其时代价值的有力增强与有效升华。

(三)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6]安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8],革命文物资源丰富,禀赋独特,推动文创开发是其深厚底蕴及精神内涵的内聚和外化,更是其文化自信及文化自强的厚植和彰显。文创产品开发重在通过创意设计方式表达对革命文物的现代阐释,促使丰富的文创产品满足现代多元文化需求,是一种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表达,也是为安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主动赋能的重要途径。

其一,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革命文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革命文物+文创”作为一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方式,运用现代创意理念为革命文物创新赋能,推动安徽革命文物工作从过去的“冷门”向“热门”转变,通过革命文物故事激发创新创意活力,促进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助力革命文物活态传承,从而有效破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面临的“重保护、轻利用”“重固守、轻创新”等多重难题,不断夯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基础,促进安徽革命文物工作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到六安市金寨县考察调研,强调要“打好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17]。安徽许多革命文物来自革命老区,饱经着岁月洗礼和历史沧桑,凝结着深厚的爱民为民初心和惠民利民情怀,同时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革命文物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18]对包括革命文物在内的红色资源进行文创产品是推进安徽红色旅游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有效衔接安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其二,“‘传统’与‘新潮’的有机融合,让厚重的历史变得新奇有趣。”[19]文物并不意味着过时,承载厚重革命历史的安徽革命文物同样也可以变得“新潮”。以创意文化引领,运用艺术创新理念及手段,“激活”安徽革命文物IP,将革命文物资源的原真性、独特性与艺术创意的创造性、创新性巧妙融合,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较好的生存空间和较强的发展动能,以创意赋能使安徽革命文物“活”起来。同时可以借助革命文物蕴藏的精神价值为现代创意提供文化补给,通过“又红又潮”的文创产品开发成功“出圈”,使其既有“颜值”,更有“气质”,引领文化新潮流,成为社会新的“看点”“热点”,展现出更新鲜的活力,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不断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其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12]。如今保存下来的革命文物多是革命战争年代出于革命斗争及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对其保护利用也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里中去”这一思想路线。对安徽革命文物资源加以文创开发,能促使革命文物更好地“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社会”[12],是一种生活化的回归。借助更为鲜活生动的文创产品形式深入寻常百姓家,利用现代创意手段讲好革命文物故事,是对革命文物的生活化表达、多元化运用及大众化传播。同时提升文化供给层次及水平,强化文创为民意识,满足大众“将红色文创带回家”的强烈愿望,促进大众与革命文物的“亲密接触”,真正实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创新成果为全社会共享,增强全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坚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鲜明体现。

(四)为文创多元化凝智聚力

“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10]近年来文创产品开发及消费已成为社会一大热门话题,无论是优秀传统历史文化还是现代流行文化,都在大力追求创新求变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元需求。文博界应时而动,精准“把脉”,强力出新,文化创新热点频现,文创产品开发亮点不断,故宫、国家图书馆、三星堆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著名文博单位相继推出样式各异、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并频频出圈成为爆款,广受社会欢迎和好评。文创开发不仅能为安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多元路径,而且为安徽文创多元化发展聚智聚力。

其一,文创开发是安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自我要求。文物保护工作要踏踏实实、慎之又慎,“既不能过度保护”“也不能过度开发”[20]。安徽革命文物同样既要坚定守正,也要坚持创新。勇于挑战困局、敢于创新蜕变、善于突破发展是红色文化的固有基因,也是红色精神永葆青春、生生不息的传承“密码”,更是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繁荣的内生动力。文创开发既是安徽革命文物工作自我革新求变的内在要求,也是彰显文化智慧及地域特色、体现安徽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安徽作为革命文物资源大省,红色文创开发起步较慢,根基相对薄弱。要实现革命文物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地相关单位及部门更要大力“引导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深挖革命文物的内生价值,借助文创开发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坚持品质引领,持续不断地打造文创精品,为安徽革命文物工作开新局、谋新篇、上台阶。

其二,革命文物文创开发是安徽文创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市场需求瞬息万变,文化审美因时代而不断变迁,文化消费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化需求愈发个性化、多元化、分层化及高质量。在“万物皆可文创”观念的显著影响下,我国文创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潜力巨大,其中红色文创已成为新的文化看点和消费热点。杭州、上海、遵义、南京等地区红色文创开发有声有色,又红又火,相关文创产品“又红又潮”,不断凭实力出圈,实现了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安徽文创产业要奋起直追、后来居上,必须走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包括革命文物在内的安徽红色资源显然不应“失色”而成为创新发展的“旁观者”“落伍者”,安徽革命文物文创开发应有所作为、大有可为。以红色文化需求为导向,对安徽革命文物进行文创开发是实现安徽文创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从安徽丰富多彩的革命文物资源中提取独特元素、提炼精神价值,并紧密融合徽风皖韵这一独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同时运用现代创新创意设计理念,量身打造出个性独特鲜明、富于红色底蕴的文创产品,既为安徽革命文物工作铸就生机活力,又为安徽文创产品注入不可或缺的红色基因,为安徽文创开发铸魂增色,使其更加浓墨重彩、鲜明厚重,有效丰富创新安徽文创产品开发品类及体系,提高文创产品的供给质量,进而推动文创设计多样化、文创产品多元化、地域特色鲜明化,满足社会对文创产品的多元需求。同时可以促进包括革命文物在内的红色文创与其他类型的文创产品开发形成互动互鉴、协同增效局面,共同推动安徽文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结语

近年来,安徽革命文物工作正有序发展、稳步推进,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使革命文物“活”起来是创造性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开创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突破口。当前红色文化消费已发生深刻变化,正呈现多元化、多层次、高质量发展趋势,对红色文创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动文创开发是安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一种必然选择。安徽各地珍藏的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多样,禀赋独特,要充分发挥这些文物资源优势,就必须深挖其内蕴及价值,大力推动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以实现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安徽革命文物文创开发所具有的多重意蕴加以研究揭示,既能为深挖安徽革命文物内生价值、融入文创设计开发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也能为具体的文创产品开发策略提供可行的实践思路。

[1]李晓东.革命文物理论创建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N].中国文物报,2022-02-28(003).

[2]习近平.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21-03-31(001).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22):20-23.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 (30):19-22.

[5]张理想.全省革命文物摸清“家底”[N].安徽日报,2021- 04-26(001).

[6]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2-01-05].https: //ct.ah.gov.cn/public/6595841/8481877.html.

[7]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的通知[EB/OL].[2021-10-27].https: //ct. ah.gov.cn/public/6595841/8480937.html.

[8]王玉创.《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将施行[N].中国旅游报,2021-11-22(002).

[9]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安徽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EB/OL].[2022-02-09]. https: //www.ah.gov.cn/public/1681/554099371.html.

[10]陈凌.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N].人民日报,2020-06- 12(011).

[11]新华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光明日报,2014-01-01(001).

[12]刘玉珠.加强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J].求是,2020 (23):18-23.

[13]成琪.胡和平:推动文物资源展示传播从“看热闹”转向“悟精神”[EB/OL].[2020-12-22].http://www.ce.cn/ culture/gd/202012/22/t20201222_36140765.shtml.

[14]宗波.文艺繁荣的四个关键[N].光明日报,2015-09-28 (013).

[15]马苏薇.红色文创焕发新活力[N].人民日报,2021-08- 15(008).

[16]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9(12):4-12.

[17]汪晓东,刘文波,韩俊杰.安徽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 总书记要我们用行动兑现承诺[N].人民日报,2020-08-02(001).

[18]陈颖丽,王昆.革命文物的多重现实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6-10(007).

[19]任胜利.历史文物 现代表达[N].人民日报,2021-01 -13(012).

[20]张胜,王斯敏.用好这笔赓续红色血脉的宝贵资源[N].光明日报,2021-06-18(008).

Multiple Implications of Develop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Anhui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lics

XIE Zheng-we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Education, Bengbu University,Bengbu 233030, Anhui)

Anhui has rich and diverse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lics resources with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policies and measur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lics in Anhui. It also focuses on the multiple implic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Anhui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lic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pecific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lics; Anhui;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2.02.01

D231

A

2096-9333(2022)02-0001-06

2021-02-16

2021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研究”(AHSKY2021D03)。

谢政伟(1975— ),男,湖南衡阳人,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创新。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安徽文创
《安徽记事》
陶溪川文创街区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