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多模态传播
——来自佛山市高明区的实践与启示
2022-11-27陈恩维
陈恩维,宋 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 510420)
红色血脉的赓续和红色基因的传承,离不开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发挥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效应。然而,目前仍有一些地方,特别是资源知名度不高的地方,未能探索出有效的文化资源开发路径。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因为众多红色资源分布零散,开发难度较大,很难发挥其应有的资源价值;主观上则是因为对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理解不够深入,开发利用方式单一,未能探索出有效开发路径,这无疑也影响了红色资源教育价值与文化功能的实现。
佛山市高明区有一定数量的红色资源,但分布较为零散,故其开发利用曾一度陷入困境。近年来,高明区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红色资源整合与多模态传播之路,这对其他地区的红色资源开发与保护亦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一、场所修复:打造红色矩阵
高明区作为广东省佛山市下属行政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是珠江与西江交汇的重要节点,其境内红色资源共计32 处,可分为人物故居、遗址遗迹、展览纪念、陵园墓碑四大类。其中人物故居类有5 处:罗志故居、谭平山故居、谭天度故居、黄仕聪故居、陈汝棠故居。遗址遗迹类有12 处:文选楼、益智小学旧址、抗日游击队云良联络点旧址、蛇塘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游击队白洞旧村驻地旧址、高明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成立旧址、德胜楼、平塘新厅、仁荣钟公祠、苏氏大宗祠、毓贤里、黄氏宗祠。展览纪念类有5 处:“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佛山市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小洞革命烈士纪念堂、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高明县立三小旧址。陵园墓碑类有10 处:三洲英烈楷墓园、李义芳烈士纪念碑、罗榕根烈士墓、邓少芬烈士墓、邓少珍革命烈士纪念碑、陈定陈妹革命烈士纪念碑、合水革命烈士陵园、陈权烈士纪念碑、黄仕聪烈士纪念碑、谭宝荃革命烈士纪念碑。
高明区的红色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在保护和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是资源本身的问题,如分布相对零散,不利于规模化保护和利用;二是资金和人才缺乏,管理能力不足,专业化水平偏低;三是红色文化宣教活动在内容建设、宣传推广和品牌打造方面难以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2018 年以来,佛山市高明区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实施了六大红色革命纪念场所的改造提升,分别是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项目、谭平山故居修缮项目、粤中纵队纪念馆改造提升、革命场馆红色氛围提升工程、高明县立三小展览馆改造提升、小洞村红色资源的改造提升。位于明城镇七社村的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是由谭平山故居、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展览区以及红色记忆主题公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设置有基本陈列展厅、史料馆、多功能厅、会议室等,展出百余件珍贵史料及革命文物,不仅展示了高明红色文化资源,也成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的平台。经过一系列的重新规划和改造,高明区构建了一个以谭平山故居、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粤中纵队纪念馆为核心,文选楼、陈汝棠故居等32 处革命遗址为基点的红色矩阵。
对红色资源的升级改造,为当代人建立了一个革命历史的“记忆之场”[1],不仅使高明区的红色资源避免了流失的风险,而且有利于发挥其资源价值。上述六大红色革命纪念场所,既是一个物质性的实践空间,又是一个精神文化空间。在这些革命纪念场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六大红色革命纪念场所成为一个承载和保存文化记忆的记忆之场,对其进行物理修复和文化构建,其实是出于对于佛山红色文化记忆的保护,人们通过对红色革命纪念场所和红色记忆主题公园的参观和游览,不自觉地建立了与红色文化的精神联系。这一点可以在实践上得到检验。仅2021 年上半年,高明区博物馆总接待量就高达31 406 人次。上半年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共接待15 642 人(其中党政团队共7 035 人,占基地参观总数44.9%),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共接待5 970 人,“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参观人数为3 651 人。随着对红色资源的持续性高效利用以及对高明红色文化名片的有力宣传,高明将成为全市的红色文化高地。
二、主题发掘:找准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
高明地区既没有作为党组织的长期根据地,也不是重点抗战遗址,显然不具备延安和井冈山那般著名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内涵,那么高明该如何发掘和凸显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呢?高明区政府敏锐地发现了其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即高明是“三谭”——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的故乡。“三谭”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参与和领导了中共广东组织的创建,是南方地区的革命先锋,这正是高明红色资源的独特价值所在。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三人是同族血亲,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谭平山。谭平山1886 年出生在佛山高明一个裁缝家庭,家境十分贫寒,其父幼年逃荒来到高明区被收养长大,当过伙计,做过货郎,开过布店,曾变卖家中仅有的财物供谭平山上学。[2]谭平山故居目前在明阳村可供参观,谭平山生前从未借职务之便对老宅进行过修缮,低矮的房子看起来十分简朴。1949 年9 月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谭平山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后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务院委员以及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3]谭平山始终廉洁从政、两袖清风,不肯借助权力为子女解决住房问题,甚至因为担心地方政府给予特殊照顾刻意减少与家人的联系。谭平山鼓舞子孙传承好家风,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其行事作风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的精神财富。
高明区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高明“三谭”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1998 年7 月1 日,高明区政府在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沧江河畔、文昌塔侧建立了“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展览馆成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 年前后,为配合谭平山纪念馆的升级改造,高明区委宣传部组织了专家咨询会,旨在咨询专家意见,为全面建设谭平山纪念馆征求切实可行的方案。与会专家们开展热烈讨论,认为建设谭平山纪念馆及故居展示区必须凸显其红色文化内涵,以“故居文化”为基础进行延伸建设,进而结合谭平山新中国成立后首位“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的独特身份和他一生廉洁、不谋私利的作风,着力宣传其大公无私、廉洁从政的精神特质,集中力量打造该地区的廉政品牌。在上述意见的指导下,高明区依托明城镇旧粮仓,于2019 年成立了占地面积约8 478 平方米的“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深入打造“平山故里”品牌,举行“平山故里·希望高明”红色启蒙开笔礼、“平山故里·廉洁高明”曲艺小品展演进明城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掘和弘扬高明红色文化。高明区博物馆还自2021 年国庆起,开设了“担重任,启先河——谭平山监察岁月事迹展”。经过持续努力,高明“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谭平山故居、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不仅硬件设施逐步提升,而且实现了教育主题的深化,从而形成了以人物政治品格为核心的廉政红色文化品牌。
从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转型,说明高明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谭平山故居的资源特色,并进而围绕这一独特资源展开红色文化建设,讲述有独特内涵的红色故事,从而促进了其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提升。2019 年5 月1 日,谭平山故居被列入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其文化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的有力证明。
三、资源整合:打造红色旅游路线
近年来,高明区积极探索区内文化资源整合,将红色资源与传统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以文旅融合促进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高明区依托谭平山故居、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小洞革命烈士纪念堂等红色景点的优势,重点建设有规模的革命传统文化展馆,提炼高明区历史上的革命精神,挖掘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拓展体验形式,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路线。2018 年佛山市举行了高明区红色旅游线路启动仪式,面向全市推广高明红色旅游线路,其中包含“一日游”路线三条、“二日游”路线四条。高明区博物馆也举办了红色旅游路线的体验活动,一是编印高明红色文化旅游手册,附有红色旅游线路推荐和本土美食介绍,使其成为市民来高明旅游的“一本通”。二是邀请广大市民体验“六个一”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之旅,即重走一场红色之旅、瞻仰一次革命先贤(烈士)、参观一次红色展览、唱响一首红色歌谣、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品尝一次革命餐食。来高明体验红色文化之旅的游客越来越多,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振兴。2021 年,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出六条红色之旅主题旅游线路。其中,“革命老区,红色高明”线路,具体景点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高明县立三小旧址(陈汝棠纪念馆)、陈汝棠故居、小洞革命烈士纪念堂、美的鹭湖森林度假区、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谭平山故居、盈香生态园。这一创新举措,将高明的红色景点与文化遗址、自然风光、乡村田园等特色资源串联起来,引导广大市民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美丽佛山,感恩美好生活。与此同时,红色之旅主题旅游路线的开发,带动了周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例如高明区将谭平山故居修缮与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进行整体环境打造,建设配套停车场、休闲驿站、文创商店等设施,既提供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又打造红色文化历史街区和红色旅游景区。
除了依托自然资源以推动文旅融合之外,高明还成功利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广府文化资源来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广府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生命力强和开放兼容的特点。在原有的“非遗+旅游”模式基础上,高明区将红色资源与广府文化资源同时引入其中,既拓展了非遗产品的宣传渠道与展示平台,又为广府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开辟了新的途径,让市民与游客在共享广府文化的同时,传承红色记忆。例如,高明区将“三谭”红色文化资源、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谭平山故居和“高明扎狮”传承人谭志明工作室等资源串点成线,打造3A 景区,探索“红色+非遗+旅游”发展模式,上榜“2020 年度佛山非遗十件大事”。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相促进、与非遗传承相融合的优势在于令红色文化教育摆脱了传统的说教形式,广大群众能够通过休闲参与的途径接触革命史实与光荣事迹,同时形成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使文化与经济产生长效良性互动。
由于采用了“红色+非遗+旅游”的资源整合模式,高明红色文化资源的单一内涵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人民群众的体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比较分散和孤立的红色资源经过合理的整合,实现了转化、活化、深化,以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红色文化提供了更生动直观的课堂,为红色血脉的赓续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机制创新:建立红色资源统筹管理机制
为保障高明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管理机制的创新显得尤为关键。因此高明区自2018 年始将“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陈汝棠故居及高明县立三小旧址等红色文化纪念场馆收归区级统一管理。2020 年以来,高明区深入推进红色场馆体制改革,探索“1+2”模式(即搭建1 个弘扬红色文化的阵地平台:高明区红色文化教育服务中心;培育2 个专业化、技术性团队:高明区博物馆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服务团队、明安公司的红色文博场馆管理运营团队),建立全区红色文化资源统筹管理、统筹开发、统筹利用的机制。2019 年底正式成立高明区红色文化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挂牌于高明区博物馆,负责统筹推进全区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服务中心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为宗旨,发挥“教育、服务”两大功能,最终实现全区红色文化资源配置最优化、利用最大化。
在服务中心统筹管理下,高明区对故居遗址类红色资源陆续展开修缮工作,并为下属场馆配备专业团队,由服务中心指导组建红色文博馆领导小组,下派业务骨干驻馆专职负责运营管理,将管理职责落到实处。已修缮完成的场馆参观实行预约参观制,有效地提升了资源质量和开放秩序。2020 年,陈汝棠故居以及高明县立三小旧址修缮工程启动。2021 年5 月,陈汝棠故居修缮工程正式完成,场馆以全新面貌呈现在参观群众面前,高明县立三小旧址修缮工作预计到2021 年底可以完成。除此之外,“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也将重新规划并进行改造,服务中心下属各场馆运营工作由明安公司负责。根据场馆情况,《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设施维护保养办法》《工程维保综合制度》《安全管理和秩序维护制度》等相继出台,针对安保工作、工程设备维护工作制定了规范。为确保场馆环境舒适、运营高效,服务中心每月都会对物业公司进行评估考核,下达整改项目,并监督完善落实。在服务中心的不懈努力下,各场馆的维修养护工作有序开展,设备设施不断趋于完善,其中包括完善母婴室布置、对故居栈道进行安全改进、购置高科技清洁设备、配置应急艇等。高明区的红色资源虽分布各处,但经过统筹管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服务团队通过公开招聘正式组建,积极开展宣教服务,由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和考核。红色文化教育服务中心为提升宣传教育服务团队整体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宣教员进行综合培训,如与鸦片战争博物馆签署红色文化发展共建框架协议,邀请全国讲解员大赛金牌讲解员、鸦片战争博物馆宣教主任王亚楠老师进行线上教学分享,组织宣教员进行线上学习。红色文化教育服务中心打造出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宣教团队,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的爱国主义教育服务。团队建立“点单式”红色文化服务清单,对参观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党史学习教育服务,大力彰显了教育与服务功能。
机制创新促进了高明区红色资源综合实力的提升,目前部分展馆已被正式确立为红色教育基地。2020 年,“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被评为“佛山市第一批党员教育基地”。2020 年5 月佛山粤中抗战历史文化游径入选首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名单,7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被评为佛山市第四批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21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入选第一批佛山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这些教育基地为佛山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红色文化提供重要阵地。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教育服务中心的成立提升了高明地区对各红色场所的统筹管理能力,红色文化教育服务中心能够获悉各个场馆的具体情况,及时开展升级计划、修缮工程;能够根据不同场馆特质和受众主体规划发展方向;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服务工作。由此可见,管理机制创新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至关重要。
五、传播方式创新:多模态传播红色文化
在过往较长一段时间内,高明区传承地方文化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方式是展览陈列、纪念日主题活动等,形式比较单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以往的文化传播手段已不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明区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传播方式的创新,走出红色文化的多模态传播之路。多模态(multimodality)是整合不同符号资源(如书面文本、语言文本、图像、声音)来建构意义和表征意义的过程。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4]
首先,高明区致力于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为公众传播优质讲解内容。2019 年,服务中心通过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培训课程、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讲座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高明区文博场馆讲解员的业务素质。红色文化教育服务中心还与鸦片战争博物馆签署红色文化发展共建框架协议,进行资源共享,共同致力于红色文化的发扬传承。为了弘扬红色文化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服务中心开发适合青少年的相关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还培养志愿讲解员队伍,为服务中心的固定讲解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红色文化借助数字传播将更加具有生动性。依托“文化高明”微信公众号,“高明红色文化”小程序正式上线,该小程序围绕“红色高明”主题,增设多元新颖、独具高明特色的红色宣传教育服务项目,内容涵盖图文介绍、语音导览、网上展厅、小视频展播、预约服务等。大众点开小程序就可一览高明区内所有红色场馆,还可从中选取场馆前往预约参观。除此之外,高明区充分利用融媒体手段,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的融合传播,扩大红色文化宣传途径,建设红色文化主题网站,提升宣传推广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是民众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红色文化通过互联网传播后还会得到民众的即时信息反馈,红色文化与参与文化形成了一种合力,令红色精神内涵被更广大的群众接受认可。这是因为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人们参与沟通交流的能力与之前相比大大加强。“参与文化”是一种在公众参与上低门槛地为个人创作和分享提供支持的文化,能够有效地将知识从最具经验的群体传递给新手们。[5]3民众在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后,可以在论坛、媒体评论区留言,积极参与文化互动交流。他们对红色文化所发表的解读会在互联网形成二次传播,其他网民能够借助他们的解读产生更深的感悟,这就大大提升了传播效能。《佛山日报·今日高明》推出的“红色基因·高明传承”系列专栏报道,被“学习强国”广东平台选用。2020 年7 月起红色文化教育服务中心宣教人员通过音频形式讲述高明红色革命故事,音频被列入“学习强国”平台,目前已累计34 篇。新媒体时代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斯坦福大学学习研究协会倾向于将学习看作是一种参与到文化共享与文化实践共同体中的行为,由此学习没有被单独分割到教育机构中,而是被置入社群的日常生活中。[5]5高明区红色革命故事被“学习强国”平台选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学习,体现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文化共享。
高明区的多模态文化传播不仅立足于已有的红色资源,还坚持生产新的红色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丰富红色文化活动,抓住重大节日进行宣传。2020 年5 月,由高明区红色文化教育服务中心制作的歌曲《红高明》正式发布。作品高度体现了高明区红色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底蕴,助推高明区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不断延伸和发展。红色题材大型现代舞台剧《信仰的力量》和现代粤剧《风雨满途砥砺行之谭平山》也经历了从创作到展演的完整历程。2021 年9 月26 日,原创话剧《信仰的力量》在高明区影剧院上映,相关机构推出了公众号留言赠票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该话剧是由高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高明区文化中心、高明区语言艺术家协会制作,高明区语言艺术家协会和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演出,上映当天在互联网同步直播。这一文创节目是高明区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的重要实践。高明区持续举办的红色文化活动月、红色文化旅游季、红色主题征文、红色史迹展览等活动,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为突出地方特色,强化宣教功能,在5·18 国际博物馆日、暑假假期等时间节点,服务中心会策划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展览。服务中心还建立“走出去、引进来”的机制,尝试与其他地区联合办展,将高明的红色文化以展览形式向外地输出。
综上,高明区改变了单一的传播方式,转向对“互联网+”、文创产品与文创活动的积极探索,发挥语言、图像、音频、动作等符号资源的综合力量,让高明区红色资源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结语
红色资源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见证,反映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红色文化为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散布于各地的红色资源,有其不可替代的地方独特性。“场所修复—主题发掘—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传播创新”的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高明”之路,无疑能够为广东乃至全国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提供有益的实践与理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