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水疱病的防治

2022-11-27张晓羚

养殖与饲料 2022年5期
关键词:水疱病猪养殖场

张晓羚

广西平南县平南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广西平南 537300

猪肉是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肉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养殖猪数量的不断增加,各种猪疾病也频频发生,其中猪水疱病是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猪疾病。猪水疱病作为一种传染病,一旦发生不仅会危害病猪的健康、发育,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大面积传播、感染,最终降低猪养殖效益,阻碍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猪水疱病的防治十分必要。

1 临床表现

猪水疱病是猪养殖中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畸形接触性传染病,该疾病由猪水疱病毒引起,具有流行性强、发病率高、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影响猪健康、阻碍猪养殖业持续发展的猪主要疾病之一。生猪一旦感染猪水疱病,其蹄部、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皮肤和黏膜都发生水疱,若长时间没有对水疱进行干预,可进一步糜烂、溃疡。除水疱这一典型症状外,感染猪水疱病的生猪还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症状[1]。猪水疱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 d,由于其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相似,所以在鉴别诊断这2 种疾病的过程中,常会发生误诊。基于猪水疱病毒株、感染途径的不同,该疾病可以分为典型型、温和型、隐性型3 种类型[2]。一般典型型病猪在出现特征性水疱基础上还会出现蹄壳脱落、痛感跛行、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温和型病猪一般发病较轻,临床症状主要以轻微水疱为主,常不容易发现;隐性型病猪即为带毒猪,基本没有临床症状,但通过实验室检查,可见体内带有病毒。

感染猪水疱病后,生猪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大程度上该疾病可导致生猪死亡。如为初生仔猪,感染猪水疱病后死亡率更高。病猪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在2 周后病愈,即使在病愈后,也有很大一部分病猪会出现后遗症,如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猪水疱病的传播途径较为广泛,可通过直接接触、消化道进行传播,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有传染源病猪、潜伏期生猪、病愈后仍带有病毒的生猪。

2 防治现状

基于猪水疱病的传播、传染特点,目前在猪养殖业中,养殖户及养殖场都会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猪水疱病的防治工作,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猪水疱病的发生。但实际上,很多养殖户及养殖场在猪水疱病的防治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在猪水疱病防治过程中,缺乏综合防治手段的应用。大部分养殖户及养殖场对于猪水疱病的防治只会从消毒管理方面进行防治,而没有注重从饲养管理、疫苗接种、日常检疫等各个方面进行防治,这必然会影响到猪水疱病的防治效果。另外,在猪水疱病防治过程中,应树立防大于治的理念,而大部分养殖户及养殖场在防治方面一般都侧重于事后防治,即在猪水疱病发生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猪水疱病传染性、传播性强,若仅从事后方面采取措施,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和损失[3]。还有一些猪养殖户和养殖场对于猪水疱病并没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在日常养殖管理中难以及时发现生猪的疾病症状,当发生猪水泡病时,也难以准确判断,甚至会与其他疾病混淆,从而混乱用药,这也会直接影响猪水疱病防治的有效性。

3 防治要点

3.1 猪水疱病的预防措施

1)强化消毒及饲养管理。基于猪水疱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针对该疾病应树立防大于治的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和控制猪水疱病的发生率。猪水疱病的发生与猪养殖场卫生管理、饲养管理不到位有关,因此,养殖户及养殖场可以从加强卫生管理及饲养管理方面来预防猪水疱病。就猪养殖场的卫生管理而言,养殖户及养殖场应做到定期对猪场进行全面消毒、杀菌、清洁,尤其对猪大粪、猪接触物品要加大消毒力度和增加消毒频率,这样可以从源头控制病毒传播和传染。在圈舍、猪场消毒过程中,可以将消毒液与水配比后喷洒消毒,一般比例为消毒液和水按照1∶500 比例勾兑,每天消毒1 次[4]。在生猪饲养管理方面,养殖户及养殖场需要做好生猪饲料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保证饲料无病菌、污染物存在。针对每天喂养的工具、水槽等也需要进行彻底消毒、清理。日常饲养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光照等,这对促进生猪健康生长,降低猪水疱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2)强化防疫管理及指导。针对猪养殖业,相关防疫部门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猪水疱病防治质量和效率。如防疫部门要加大对猪场的检疫力度,切实通过严格的疫苗接种制度、生猪引进检疫制度等措施预防和控制猪水疱病的发生。接种疫苗、计划免疫是预防猪水疱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试验证明,被动对生猪接种免疫猪水疱病高免血清,即可获得理想的防疫效果。相关防疫部门还可以成立指导小组,定期对猪养殖户、猪养殖场进行知识宣教、防治指导,包括指导猪养殖户及养殖场掌握猪水疱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日常管理技巧、饲养技术、卫生消毒措施等,这对提高猪养殖户及猪养殖场对猪水疱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

3)杜绝病猪引进。杜绝病猪引进是降低猪水疱病在猪群中大面积传播、暴发的重要手段。因此,养殖户及养殖场在选购种猪时,必须仔细检查猪的健康状况,保证选购的种猪没有携带任何病毒。在引进健康生猪后,还需要进一步对生猪进行隔离,一般隔离14 d 确定生猪健康状态后才可以混入猪群中进行饲养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若发现生猪有猪水疱病的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对生猪进行隔离处置,生猪所处猪舍、猪场必须全面开展消杀工作,并观察其他生猪是否发生症状。对于隔离的生猪可以通报防疫部门,由防疫部门对生猪进行鉴别诊断工作,若生猪诊断为猪水疱病,则需要立即采取治疗及处理措施。

3.2 猪水疱病的治疗措施

1)鉴别诊断。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有较高的相似性,所以如何鉴别诊断猪水疱病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鉴别诊断过程中,为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判断。实验室检测操作步骤:采集病猪皮肤上还没有破损的水疱液1~2 mL,置于灭菌瓶中,并加入500 IU/mL链霉素以及1 000 IU/mL 青霉素,随后在不添加保存液的情况下进行冷藏。将冷藏的水疱液再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同时,结合免疫荧光试验以及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等对猪水疱病进行诊断[5]。

2)及时治疗。在确定生猪发生猪水疱病后,需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首先,可以针对病猪采取被动免疫治疗方案。病猪在发生猪水疱病后7 d,其血清中可以产生抗体,28 d 后血清中的抗体可以达到峰值,这一阶段就可以对病猪采用猪水疱病高免血清来进行被动免疫[6]。其次,对已发病猪还需要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林可霉素注射液等药物在改善病猪椎症状,促进病猪恢复健康方面发挥作用。具体用药:按50 kg 体重,各肌内注射10 mL 配合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1 次/d,连用4~5 d。同时,对全群猪可使用多西环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进行防治,具体方法为:400 mg/kg 拌料,一般连用3 d 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7]。在猪水疱病的治疗中,中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常山30 g,槟榔21 g,柴胡、桔梗各18 g,麻黄、甘草各15 g,共研细末,添加50 g/(d·头)拌入饲料中饲喂病猪。通过采取以上治疗方案,一般7 d 内就可以控制病猪病情,病猪食欲、精神均可恢复正常,在病猪康复过程中仍要加强对病猪的卫生、饲养管理,以进一步促进病猪康复。

4 结 语

猪水疱病对猪养殖的影响及危害较大,养殖户及养殖场必须严格做好猪水疱病的防治工作。为了提高猪水疱病的防治水平,必须提高对猪水疱病的认识,包括了解该疾病的特点、规律、症状、危害、影响等,进而根据猪水疱病的实际情况,从环境卫生、疫苗接种、防疫干预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防治。提高猪水疱病的防治水平,可以更好地保证猪养殖的健康与安全,这对促进猪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水疱病猪养殖场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养殖场管理技术要点
试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高热病的临床观察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