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7帕热克爱尼娃尔哈尔阿力沙布尔
杨 润 帕热克·爱尼娃尔 哈尔阿力·沙布尔
1.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畜牧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养殖业是新疆的主体产业,其中肉羊养殖业在新疆畜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饲养肉羊收入是许多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另外,肉羊养殖业占全国牲畜存栏比例较大,羊出栏量稳中有升。随着新疆肉羊养殖数量的逐渐增多,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突显了出来,我们应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
1 新疆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
新疆虽然有得天独厚的羊种质资源,且近年来羊肉产量增加较快,但诸如养殖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新疆肉羊养殖业的继续发展。
1.1 缺乏科学养殖规划
新疆地区很多肉羊养殖户或规模化肉羊养殖场都是从散户饲养逐步发展而来,尤其是在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定居的牧区,由于语言障碍,无法获取大量的养殖专业知识,饲养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没有接受过科学的、系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培训,没有科学养殖的理念和意识。在建设圈舍时没有很好地进行规划,生活区和生产区没有完全分开,缺少隔离区,新引进的羊只往往没有经过隔离就直接混群饲养,在引进羊只时也没有对其产地和免疫接种情况进行仔细排查,这样就很容易因引入病羊而引起整个羊群发病,甚至引发人畜共患病[1],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2 卫生消毒观念淡薄
在肉羊养殖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到良好的卫生消毒工作,羊疾病的发生率就会大幅度提升,但一些养殖户只做到了养和治,并没有做到消和防。建设圈舍时没有配备消毒池和消毒间,或者配备了相应的消毒设施却因为怕麻烦没有定期更换消毒药品,甚至彻底闲置消毒池和消毒间。非养殖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区时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消毒,这也是一大安全隐患。有学者对新疆乌鲁木齐区域内羊布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羊布病的阳性率为1.73%,规模化场内的阳性率为1.03%,散户的阳性率为1.65%,这证明散户养殖过程中日常管理和畜舍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不到位。
1.3 养殖方式粗放落后
新疆地区的肉羊养殖起初是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养殖规模也不大,以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主,羊的养殖方式受到天气、天然草地等自然因素的制约,肉羊养殖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传统的养殖模式主导了牧区肉羊生产,很难扩大生产[2]。现在,养殖模式逐步从放牧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但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在精饲料的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添加方面还不够科学,这势必会影响新疆地区肉羊的生产性能,降低其在肉羊养殖行业中的竞争力。
1.4 品种良种化程度低
品种良种化程度和规模化养殖比例低是新疆养羊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在进行品种改良,新疆地区也正在开展这一工作,但是,肉羊良种改良繁育缺乏科学规划,体系不健全,繁育手段落后,肉羊良种场建设滞后。此外,由于散养户偏多,品种改良工作难度大,很多个体养殖户仅依靠自繁自养的模式进行养殖,没有执行肉羊品种改良的相关规定,甚至有一些养殖户认为改良后的品种没有本地的品种抗病性能好,治疗会花费更多的费用。这导致了肉羊品种质量较低,肉羊的生产性能也比较差[3]。
2 解决新疆肉羊养殖问题的对策
面对当前和未来羊肉刚性需求只增不减、供需矛盾加剧的现状,新疆立足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迫切要求把肉羊养殖放在畜牧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动新疆肉羊养殖在短时期内实现突破性发展。
2.1 采用科学有效的养殖模式
肉羊养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流程进行肉羊的养殖和管理工作。首先,在建设肉羊养殖场时,县级农牧局就应当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养殖户进行选址、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养殖场的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另外做好粪污处理和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场所。督促农牧民在引进肉羊时进行隔离观察,确定羊只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定期要对羊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厂区设有消毒池和消毒间,并定期更换消毒池中的消毒药品,消毒药品的选择尽量广泛一些,不能只使用一种消毒药品,容易产生抗药性。另外,非生产人员禁止进入场区,避免因人员流动造成羊群应激与疾病的发生。
2.2 建立标准化的示范基地
新疆乌鲁木齐正在努力形成“龙头企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户+市场”的羊肉产业化模式,通过引入新疆澳良生物科技发展公司等龙头企业借鉴澳大利亚的肉羊产业的管理模式,与新疆畜牧科学院合作从而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由于乌鲁木齐是国际性贸易大都市,与中亚和中东的交易量较大,因此乌鲁木齐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后应当将销售目标从乌鲁木齐逐渐扩大至国际市场,目前乌鲁木齐正在努力研究绿色羊肉生产模式,力争使羊肉产品市场范围更广,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3 加大技术培训和知识宣传力度
由于部分农牧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不具备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所以需要县级农牧局对农牧民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了解到肉羊养殖的标准规程,知晓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掌握科学调制饲料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生产阶段适时给予羊只满足其营养需要的饲料。培训的方式可以选择集中培训,也可以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或宣传栏、宣传单、宣传墙等宣传手段进行基础知识的科普。
2.4 保证品种改良工作有效开展
开展品种改良必须要结合新疆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们的心理需求及市场发展趋势来进行,要积极改善新疆地区肉羊品种单一的情况,加大地区之间的品种交流,按需引入肉羊品种,建立健全育种场、繁殖场,形成良种繁育体系,制订实施优良品种肉羊标准、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必须注重地方优良品种羊的保护,划定品种保护区,对地方品种羊的优良种群进行保护、选育和提高。同时,可以通过杂交的方式培育更适合本地区的新肉羊品种,或通过借用品种、调换品种等其他方式实现品种改良的效果。
2.5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在乌鲁木齐肉羊养殖环节中羊快疫、羔羊痢疾等病时有发生,应当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常见疫苗的免疫程序如下:每年的3—4月进行羊痘疫苗的接种,选择的疫苗可为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每只肉羊皮下注射0.5 mL,免疫期为1年。每年3月和9月进行羊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接种,2 岁以下、4月龄以上的肉羊每只皮下注射2 mL,2 岁以上的肉羊每只皮下注射2 mL。每年的3月和9月还应当注射羊四联疫苗,包括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也可以使用五联疫苗(在四联疫苗的基础上增加羊黑疫),每只肉羊皮下或肌肉注射5 mL,免疫期为6 个月。每3年的春季要进行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接种,每只肉羊皮下注射1 头份,1月龄以下的羔羊通常不进行免疫。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吡喹酮、硝氯酚、丙硫咪唑、伊维菌素等,各养殖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投药、预防。
3 结 语
肉羊产业的蓬勃发展,给新疆地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做好消毒和免疫接种,有序开展品种改良,加强饲养管理,才能够使新疆肉羊产业健康、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