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27李余杰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文/李余杰(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是在企业内部将各项业务活动相联系,实现彼此之间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及制度。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上市发行股票是为了获得更多资金来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身发展,而内部控制的目的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相契合,因此完善内部控制也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上市公司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只有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才能够帮助公司的决策者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制定合理的发展决策。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使得上市公司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符合法律规定,保证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进而降低企业风险,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上市公司如何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是其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一、上市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意义
(一)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内部控制工作的最基本作用就是帮助上市公司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资源损失,节约成本支出。
对公司的资金控制是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核心,内部控制工作通过建立并执行预算方案等措施,对公司各部门的资金动态进行实时监督,能够及时发现资金支出异常情况,并且采取措施应对,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安全且充足。同时,内部控制工作贯穿于上市公司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到多个关键环节,通过开展内控工作,能够实现内部资源分配的透明化和高效化,结合各环节和部门的具体需求,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除此之外,开展内控工作还能够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风险的预警机制,提高上市公司内部风险的管理水平,减少因风险而带来的资金等资源损失问题。
(二)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决策
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核心思想就是权责制衡思想,即为了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通过平衡各岗位的权力和责任,使得全体员工参与决策制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受决策层主观因素影响而制定不合理决策的问题。
同时,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这样一来就能够打通原先存在于上市公司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使得部门管理层与企业决策层、部门管理层相互之间以及部门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信息及时传递,尽可能减少信息失真或传递不及时的问题,以高质量的内部信息帮助决策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各部门实际情况,进而制定科学的决策。而且当下内部控制工作并不仅局限于对上市公司内部各项环节的控制,其包括与上市公司外界管理主体如政府部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公司决策者制定决策后也能够结合外部综合环境,对决策进行优化完善。
(三)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
内部控制工作依托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来实行,且需要公司内部全体员工参与。一般上市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会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内控工作组织结构,如大型的上市公司会设置专门的内控部门,中小型的上市公司也会设置相应的内控岗位,由对应的部门和岗位来负责整个内控工作的开展与调整。同时公司也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内控需求,设置专门的内控制度,在制度中规范企业各部门的内控责任,再由部门管理者参照内控制度,将责任细分到部门全体员工身上,实现内控工作真正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全环节。在这样的组织体系和内控制度下,上市公司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参照相应的工作行为标准,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环境建设不够完备
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上市公司内部的内控环境,具体体现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内控制度以及内控意识等方面。首先,受到我国股权高度集中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的影响,上市公司在开展内控工作时,往往会存在负责内控的组织如内控委员会削弱董事会和监事会监督职能的问题,这样一来反而不利于内控制度在公司内部的贯彻执行。其次,就内控制度而言,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都是直接套用一套行业内部标准规范的内控制度,缺乏对自身实际情况的考虑,因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的控制要点与生产经营实际不符的情况,内控制度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因而也无法发挥应有的控制效果。最后,内部控制强调权责明确,人人参与,但是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存在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并没有重视培养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意识,员工参与的主动性不高也不利于内控效力的发挥。
(二)风险管理开展不到位
风险管理意识不足是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中的一大问题。不少上市公司在内部运营管理中缺乏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没有规范的参考依据,存在随意性和偶然性。即使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在内部管理体系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但是这种风险管理往往是一种事后管理行为,即风险发生了再对其采取措施补救,无法做到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且企业已经受到损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上市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愈发激烈,因此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也有所上升。但是仍然有较多上市公司没有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设置内控节点时忽视了对风险的考量,一旦风险发生,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三)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借助监督机制,能够更好地发现内控工作的不足,并且及时改进。受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传统的经营方式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少上市公司并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单独设立了内控组织结构,但是其往往受制于公司的管理层,缺乏独立性,因此内控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效力常常难以发挥。
与此同时,就上市公司现有的监事会来看,不少公司的监事会成员由公司实际管理者兼任,即使是职工监事,也存在由公司管理者直接指派的情况,因此而组成的监事会一般都难以发挥职能作用,企业本身内部监督机制的缺乏更是制约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要点及改进对策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要点
根据上市公司自身的特点以及其内部控制的需求,内控要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要重视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由于上市公司向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因此其外部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投资者十分重视其信息披露情况。上市公司需要在内部建立更加独立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股权结构,避免内部集权的情况发生,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因此其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也要有意识地关注到内部信息披露问题,通过合理的内控实现多方权力制衡,减少因管理者个人因素而导致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的问题。
第二,上市公司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系统性。作为能够上市发行股票的公司,上市公司一般内部部门以及结构层级较多。上市公司在建设内控制度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及时淘汰和优化不合理的内控制度条款,实现内控制度的更新。同时还要明确各岗位的内控职责,实现内控责任制,引导员工参与内控。这也就需要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全面把控公司生产经营的流程环节,明确各环节的作用特点,分析如何相互协调发挥内控效力,将内控责任真正对应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中。
第三,上市公司要重视内部的信息沟通。内控工作有赖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外部信息的畅通,因此,为了避免信息传递失真问题,上市公司应当加强信息沟通建设,打破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壁垒,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如通过建设统一的信息沟通平台来收集整合一切与内控工作相关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及时过滤筛选,确保信息能够为内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改进对策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上市公司应当明确对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制度的建设。一方面,上市公司应当设立独立的内控组织结构,并且区分其与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由其统一组织开展企业内部的一切内控活动。另一方面,结合内控的效果以及实际需求的变化,上市公司应当对现有的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尤其要细化内控责任,使其对应到各岗位的人员,提高内控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还要加强内部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向广大员工宣传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意识到内控工作的开展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密不可分,引导员工树立起正确的内控意识,在工作中主动履行内控责任。
2.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市公司应当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上市公司可以在内部建立风险管理导向的内控体系,即结合内控工作的各流程环节及要点,融入风险管理意识,对该环节潜在风险进行分类评估,并且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结合信息化建设,上市公司还可以将风险管理融入内控工作系统中,在各个环节设置对应的风险监测指标,并且设置风险预警范围,当指标达到预警最低值时自动预警风险,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和预防潜在风险,使得风险管理由原先的事后补救转变为全过程管理。同时,通过风险管理的开展,也能够促进上市公司调整内部管理策略,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有效规避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公司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发展环境。
3.健全内控监督机制
上市公司应当在内部建立单独的监督审查部门,并且规定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而存在,由该部门负责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首先,上市公司要将监督机制与内控机制相结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管分析,确保内控制度能够在公司内部得到贯彻落实。如上市公司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由管理层人员、内控人员、财务人员以及部门负责人组成,对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巡查,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
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工作可以根据内控要点开展,结合内控要点,对不同的业务部门采取不同的监督方法,使得监督能够贯穿业务活动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对问题溯源,要求业务部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其次,上市公司还要重视对监事会职责的完善,避免管理者担任监事会成员或者委派监事会成员的情况发生,促使监事会更好地发挥监督公司董事会和经理活动的职责,减少不合理的内部管理活动发生。最后,上市公司在进行内控的体系建设以及相应落地时,应顺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做“自己”的内控,而不是套用框架,一味地追求制度建设,而忽略落地可行性。
四、结语
上市公司在不断发展扩张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合理的内控工作能够帮助上市公司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节约成本支出,实现利润最大化。
因此上市公司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对内控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将内控工作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使得内控工作的作用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