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产业价值链 推动“龙江薯”高质量发展

2022-11-27

奋斗 2022年1期
关键词:种薯价值链马铃薯

■ 石 瑛

“推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高马铃薯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马铃薯是世界第三、中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历经20 余年快速发展,马铃薯现已成为我国诸多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黑龙江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曾经是马铃薯生产大省,种植面积曾多达600 万亩,是马铃薯种薯和淀粉加工薯优势产区。近年来,因多种原因导致马铃薯的比较效益下降,种植面积下滑。据统计,2018 年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73 万亩,总产量占全国的4%左右,排名居全国第十位。

一、“龙江薯”产业优势

自然生态资源优越。黑龙江省耕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连片,适于马铃薯大面积、机械化、标准化作业,是国内马铃薯产区田间种植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的区域,生产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然生态资源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马铃薯的土壤多为黑土和黑钙土,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长季节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80%的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 月至9 月;作物倒茬轮作资源丰富,有机肥资源充足。马铃薯主产区分布在黑龙江省西部和北部,松嫩平原黑土带是优质种薯产地,包括齐齐哈尔市、黑河市、绥化市、大庆市、大兴安岭地区;新兴产区主要包括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以鲜食薯生产为主,有一定的省外销售和对俄贸易。

科技支撑能力强。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开展马铃薯科研的省份之一,科研、教学和推广队伍强,在研发成果、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等方面优势明显,研发领域覆盖马铃薯种质资源、育种、栽培、植保、质检、机械等领域,特别是马铃薯育种单位多,品种储备量大,对产业的支撑能力居全国领先。黑龙江省拥有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4 个,学科方向为育种、栽培、病害和机械;综合试验站2 个,分别位于马铃薯主产区齐齐哈尔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建设有国家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加工企业数量多。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企业有一定规模,拥有麦肯食品(哈尔滨)有限公司、哈尔滨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全球知名马铃薯加工企业,建有北大荒马铃薯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近年来招商引资成立了克山云鹰集团,还有诸多民营淀粉和食品加工企业,对区域内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拉动作用。

二、“龙江薯”发展瓶颈

规模优势逐步丧失。马铃薯种植主要受自然条件影响,气候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温和、水量丰富,自然条件适合马铃薯生长。云南、贵州等地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出台了很多针对马铃薯产业的扶持政策,近年来,这些地区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抗逆性和区域适应性,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和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南方冬闲田为马铃薯规模种植提供了土地资源,冬季马铃薯的商品性和卖相好,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种植马铃薯获得的净利润高于其他粮食作物和油菜。应该说,黑龙江省的自然生态条件具备种植马铃薯的区位优势,生产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马铃薯生产“高效率优势”省份,马铃薯单产水平较高,且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全国市场占有率占比仅为4%,规模优势逐步丧失。

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世界范围内马铃薯加工比例约为70%,高者可达80%以上。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产品主要为精淀粉、少量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膨化食品等,加工产品类型少,加工层次偏低,多以初级产品形式直接进入市场;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难以提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一些加工企业规模小,受资金、规模限制,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马铃薯加工增值能力的有效转化和产业链延伸。

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马铃薯加工企业与上下游联系松散,未能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加工企业设计产能虽大,但实际加工达产率低,主要受原料薯供应量制约。订单农业虽已兴起,但加工企业与农户未能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企业与农户均有短期行为,原料薯订单履约率低,致使丰收年份企业压级压价、歉收年份农户抬级抬价的现象出现。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小、实力弱、影响力偏低,与农户没有形成有效利益共同体,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优化“龙江薯”产业价值链

农业产业链是典型的U 型价值链,是由战略规划、产品(技术)创新、产品生产、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和品牌营销等六个价值增值环节组成,位于价值链不同过程的产业,因其增值能力不同,所产生的附加值也大不相同。因此,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构建的产业价值链,应包括其产业链条上所有的价值增值过程。价值链上下游产业均具有显著的增值空间,优化产业价值链的重点是通过对上游端进行产品与技术的创新研发,对下游端进行品牌培育,从而大幅度提升产业价值链的总附加值。

优化“龙江薯”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有:马铃薯科技创新、马铃薯种薯繁育、马铃薯种植、马铃薯加工、马铃薯贮藏、产品销售(含品牌营销)等。建议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引导产业链的延伸与重构,并在延伸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基础上,推动加强各利益主体的交流与协作,使得产业价值链协调、有序、高效。

加大马铃薯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特别注重开展省内外联合科研协作,整合优势资源,同时要加强不同产业主体间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在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龙江薯”产业价值链向上游延伸,促进价值倍增。

围绕打造马铃薯种薯强省的战略目标开展工作。注重以种薯生产为核心的产业价值链重构,借鉴马铃薯产业发展大省的成功经验,对本省育种机构选育的、产业和加工企业急需的优质加工型品种种薯繁育提供补贴,制定补贴品种目录,引导加工型新品种产业化应用,推动马铃薯品种布局优化升级。在种薯生产优势区以种薯企业和种植基地为核心,以“种薯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为主要形式,由政府相关部门或专业合作组织对接企业与农户。种薯生产过程按照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一级种薯生产和农户种植的流程开展。原原种生产由种薯企业或相关机构(有种苗快繁能力的专业合作社)进行,政府对纳入补贴目录的品种给予相应补贴,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指导服务与质量监管;原种生产由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合作社进行订单种植,由原原种生产机构承担原种生产成本中的种薯、化肥和农药等成本,每年按实际生产情况回购种薯,保证种植户获得合理收益(亩收益800 元左右)。种薯销售可由政府协调,优先供应本地加工企业,在特定区域销售,进入后续种薯生产环节。一级种薯生产建议由加工企业自行组织订单生产,适度规模化,以满足加工原料薯生产需求为宜。

大力发展马铃薯精深加工。马铃薯鲜薯销售是一种增值较小的产业价值链形态,国内销售极易受全国市场大流通的影响。目前,西南地区的马铃薯鲜薯可周年上市并供应全国,鲜薯市场已无明显淡季,因此北方马铃薯产区的鲜薯外销市场呈减少趋势、收缩状态。黑龙江省距离国内中心市场较远,鲜薯销售交易成本一直偏高,优势不明显,国内外销模式从长远发展看是不可持续的,对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鲜薯出口市场也极其有限。因此,要注重深入开发加工产品,对产品进行精细包装后销售,并向开展品牌营销转变,向下游延伸拓展产业价值链,提升马铃薯产品与加工制品的附加值,实现马铃薯产品多维度增值。着力提升以精深加工为核心的产业价值链,采用“加工企业+种植服务机构+农户”模式,种植服务机构从加工企业获取订单,提供资金、技术服务并落实农户种植,企业购买原料进行加工并对加工产品进行市场销售。马铃薯加工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心环节,要获取利益并持续发展,进一步带动产业价值增值,务必加强与种植服务机构(原料供应商)联系,保证原料薯稳定供应。通过与原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证加工原料的稳定供应,实现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商、种植农户的价值共赢。

挖掘产业文化内涵,助力品牌建设,引导健康消费。克山县、讷河市以及哈尔滨市呼兰区、双城区等地,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可以充分挖掘当地马铃薯产业特色文化,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优质产品品牌;可以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观光与休闲活动,类似日本的农业公园和美国的生物农场模式。马铃薯生长期间薯花绚烂,可依此特点打造农业旅游品牌,学习湖北恩施州三岔镇“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节、山西岚县“土豆花儿开”旅游文化月、山东滕州马铃薯科技文化节、甘肃定西土豆宴等国内知名马铃薯地方特色活动,宣传马铃薯产业、特色产品和地域文化等,充分发挥马铃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且过敏原少,含有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接近鸡蛋蛋白,富含其他粮食作物缺乏的赖氨酸和缬氨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膳食纤维远高于小麦、水稻等主食产品,脂肪含量极低,不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特别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要加大宣传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以及马铃薯在均衡膳食中的作用。国务院2017 年发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指出要“继续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与消费引导,以传统大众型、地域特色型、休闲及功能型产品为重点,开展营养主食的示范引导”,为马铃薯加工和健康消费指出了新方向。

猜你喜欢

种薯价值链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娄烦推动马铃薯良种行动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马铃薯有功劳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及发展思考
“火星马铃薯”计划
《价值链重构》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