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艺术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路径选择

2022-11-27王恩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融合

崔 敏,王恩伟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是一门专业课程。这门专业建立于1984年,可见我国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到如今近四十年的教育实践,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政教育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解决社会矛盾等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思政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积极的人生心态、健康独立的人格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艺术教育对学生怡情养性、提高审美素养、提升人格魅力和整体气质具有重要帮助。二者双管齐下、相互融合,有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近几年,娱乐圈中很多公众人物接连“翻车”,文艺圈中相互吹捧贬低、恶意中伤,而真正能够震撼心灵、直击灵魂,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作品诞生不多。这造成了我国艺术市场的导向性变得扑朔迷离。艺术市场已经到了整治的关键时刻。现在,国家已经出手大力整治,艺术市场已逐步回归“清明”。在这种背景下,响应国家的倡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大势所趋。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给国家的建设输送新鲜的健康血液,把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是对实现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促进[1]。除此之外,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的素材和教学形式,为我国艺术教育工作打开新的局面。上文说到,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是有着密切关联的,两者相互融合在理论上是没有阻碍的。基于社会背景、国家政策、教育理念和实践意义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其必然性。

二、艺术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途径分析

艺术的表达往往通过人的情感的克制和抒发。艺术对人们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引导性和启迪性。在艺术教育中融入以德育教育为主要体现的思政教育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意义。这种融入不仅着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世界观,对夯实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提供巨大帮助,还为艺术教育本身提供了诸多优秀的文化素材,为艺术教育的整体指明了方向。

1.强化艺术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艺术专业教师理论素养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实践中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长久以来,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俗话说,“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要求艺术教学融合思政教学的前提下,广大艺术专业教师要着重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在教学过程当中,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艺术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对艺术内涵正确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在道德层面理解艺术的能力,这对艺术专业教师所提出的要求非常严格。艺术专业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传授学生艺术层面的知识,或只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而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惯性的桎梏,培养学生艺术和思政两方面的素养[2]。所以说,艺术专业教师思政素养的提高,队伍的建设是艺术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先决条件。举例说明,金星在《中国好舞蹈》综艺节目上,作为舞蹈评委,对穿着暴露的女舞蹈演员和节目组发飙,其相关视频及评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其精神内核是一个舞蹈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对舞蹈艺术的道德评判,是舞蹈艺术主流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如果舞蹈教师不具备这样的道德品质,不具备这样的思政素养,就很难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如此,更无法将艺术教学与思政教育真正融为一体。因此,对艺术专业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理论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是开展新时代艺术教学强有力的保障。

另外,艺术专业教师应该在融合渗透思政教育的前提下,对教学实践有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跳出教学的舒适圈,结合思政教育的素材,高质量地完成艺术教学任务。教学的创新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模式及形式的创新,利用思政素材丰富艺术课堂教学内容,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满足学生对艺术的认知需求,这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素养。教师是教学路径的主要参与者,承载着时代的重任和使命。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是为新的教学路径夯实基础,从而使学生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从容和稳健。

2.发掘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探索教学实践中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共性

艺术教育开展的主要路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样,思政教育中激发学生情感也是教学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我国的思政教育有优良的传统文化支撑,如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历朝历代的各种变法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思政教育根基,是我国思政教育的优良土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为艺术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依据。我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承,其中优秀的艺术思想具有特有的民族情怀,包括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浩如烟海。在艺术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在秉承现代教育思想的前提下,择取一些符合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艺术作品来丰富艺术课堂教学。研究发现,在传统优秀文化中,凡是能够历久弥新、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想和政治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3]。例如,爱国主义伟大诗人屈原的传世之作《离骚》、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等。这些以优秀艺术作品为载体反映出的社会价值观念,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传承,符合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近现代也有很多优秀艺术作品,如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文学作品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最有力的例证就是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些都是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典范。艺术专业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这些现成的优秀艺术作品素材,实现艺术教学和思政教学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还能让学生理解艺术的魅力和内核,真正明白好的艺术是和思想政治分不开的[4]。

3.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中思政教育的渗透与应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了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思政教育越来越被广大教育院校所重视,力求为国家大力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有思想、有担当、积极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社会人才。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力求更加关注教育的导向性,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通过技术审美的方式加以发散、扩大,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作用。两者之间相互印证,紧密联系,艺术审美是思想政治的前提,思政教育是技术审美的目的,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5]。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体会美的真正意义,两者之间的内核具有不言自喻的统一性,要了解艺术的内涵与精髓,必然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而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两者之间可以完美地和谐统一。

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需要,从传统的艺术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模式逐步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转变,这对艺术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挑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动力,让学生体会到思政教育在艺术教学实践中焕发独特的光彩,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从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领略艺术独特的魅力。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对学生“激趣”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教学形式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如远程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教学等,在这些教学形式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在表演专业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运用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对表现素材加以艺术和思政的综合注解,使艺术作品的内涵具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茶馆》为例,这部作品展现的是从戊戌变法到新中国建立前夕的社会缩影,对于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思潮、政治背景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是审美思政教学的不二选择。教师可以通过远程网络教育,把文字、视频资源分享到学生那里,也可以通过艺术课堂上的多媒体技术设备开展可视化教学,还可以选择《茶馆》中的经典片段,要求并指导学生们进行表演,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评价等。通过这些艺术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深化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固化思维,使艺术教学变得更加寓教于乐[6]。

艺术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还应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针对性。艺术专业教师应把握立德树人的大方向,对艺术素质不同、思政素养有差距的学生开展分层分组的教学模式,确保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效性。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完全可以把思政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借鉴过来,如理论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和激励教育法。这些常用的方法对艺术教学同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育方法实现艺术教学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4.开展艺术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的文化实践活动,营造思政艺术氛围

艺术教育绝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教师应注重艺术教学向课外的延伸,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并在类似的活动中渗透进艺术元素和思政元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成长,而且知识覆盖面比较广、渗透性强,能够对学生的思政素养和艺术素养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另外,参与此类活动能够有效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容易产生整体性的情感触动和共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歌咏比赛,也可以组织以思政要素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学校还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节,以渗透思政教育。这些都是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思政素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艺术专业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编排节目,利用学生歌唱、舞蹈等艺术形式参加一些公益性演出、慰问演出等,使学生们真正意识到艺术学习的宗旨是为广大人民服务,让学生在类似的活动中建立起艺术自信,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艺术专业教师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浑然天成,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责任感。

三、结语

艺术教育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格培养有一定的作用。在艺术教育中融合和渗透思政教育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开展的重中之重。除了艺术教育领域,其他专业领域也应该积极地融合思政教育,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艺术教育融合思政教育具有其典型性、前沿性,可以作为其他学科融合思政教育的排头兵和先遣队,艺术专业教师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该不断探索创新,走出更完善、更多元的艺术思政融合之路。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融合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