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22-11-27邵珠涛
邵珠涛
(临沂市沂南县环境监控中心,山东 临沂 276300)
人类自古择水而居、依水而兴,而城市的发展也与湿地密不可分。湿地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会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但工业文明兴起后,人口数量猛增,城市面积急剧扩张,导致城市湿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退化,从而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绿色环境,因此,我们应加强城市湿地的保护与修复,以此建造美好城市。
1 优化周边环境,有效进行湿地保护
1.1 明确土地资源规划利用
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是提高城市地域空间内土地资源整合利用与保护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而土地利用规划策略的实施对于城市的整体发展、居民生活环境、工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相关部门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时,要站在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上,对土地资源实施有效策略,同时要评估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明确城市整体建设发展的目标,以此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宏观控制与指导依据。现代城市在开展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时,必须要充分重视湿地生态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以加快城市专项绿地规划、非建设用地、绿化隔离带等湿地绿色空间规划建设的速度,从而推动区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序开展,进而营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
1.2 合理规划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
各地方政府在开展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时,既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还应将区域经济建设以及提高周边居民生活水平纳入湿地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工作中,并严格按照以下的原则和要求规划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首先,要加大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周边区域内人口规模与湿地生态环境的管控工作力度;其次,将改善周边居民生活品质作为湿地生态保护区规划设计工作的首要目标;最后,构建完整的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周边社区与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互动监管体系,以此促进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并进一步扩大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为本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与历史人文之间的协同发展提供服务。
2 维护生物多样性,有效进行湿地保护
2.1 恢复湿地原生生境
生境是指生物或生物种群生存繁殖的生态环境。城市湿地原生生境的恢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湿地基底恢复。相关部门在开展湿地基底恢复工作时,可借助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来改善湿地原生生境的异质性与稳定性,以此满足湿地生物种群生长需求的湿地生态环境。(2)湿地水状况修复。湿地水状况修复是指针对湿地中恢复水文条件以及改善湿地水域水质质量。首先,应积极开展城市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综合治理工作,并利用湿地地下水体与地表水两者之间的互补性特点,确保城市湿地公园地下水位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其次,构建以湿地水体和周边水系为主体的水体循环系统,从而优化和完善湿地水系循环系统,提高湿地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1]。此外,为了有效提升湿地水体的质量,相关部门在开展湿地水体污染治理工作时,必须要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源,且严格按照湿地水体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控制湿地生态区周边水系污水的排放,并合理运用生物、化学、生物等方法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以及疏通清除湿地保护区内河道底部的淤泥,以此增强湿地保护区内水体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并为后续湿地生态保护措施的执行奠定良好基础。(3)修复湿地土壤。湿地土壤作为湿地生态保护区内动植物生长和繁衍的关键,由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且湿地中的植物在生长、腐烂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无机碳与有机碳,这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产生了极大影响。目前,常见的湿地土壤恢复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污染控制、土壤肥力恢复等几种。首先,要加大湿地土壤结构破坏和污染修复管理工作投入的力度,加快湿地土壤结构生态功能恢复的速度;其次,合理划分湿地土壤结构中的敏感区域,可采取分区管理的策略,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外围建立缓冲区,以提高湿地生态保护区内敏感性土壤保护工作的成效,并利用植物、微生物、动物等分解、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有效改善和优化土壤质量的目的。
2.2 丰富植物结构与植物群落
湿地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具有净化、利用、吸收污染物质的功能,可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内的动物创造良好的栖息地,并提供丰富的食物,同时,还增强了湿地环境的观赏性。
(1)相关部门必须在做好原有栖息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规划新城市的湿地生物栖息地,以满足城市湿地保护区内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需求。首先,相关部门在选择湿地生物的栖息地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外界因素对湿地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可通过在湿地核心区域营造缓冲区的方式,建设新的湿地栖息地,以此为湿地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殖提供栖息地。其次,如果生态系统运行未超负荷,那么其自我修复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湿地内生物种群栖息地生态结构发展的要求。但一旦生态系统出现了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只依靠自我修复功能显然无法完成生态系统修复。所以,为了保证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顺利完成,相关部门在修复湿地生态保护系统时,应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并按照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加快湿地栖息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速度,确保湿地生物群可以按照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生存和繁殖[2]。
(2)陆地生物栖息地的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建设的要求,以乔木、灌木、草等为主构建完整的结构层次,以此为湿地内野生动植物的正常生存和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才能达到增加湿地生物物种多样化的目的。由于城市湿地生物栖息地是湿地生态保护区内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场所,所以,相关部门在开展湿地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工作时,应该根据湿地生态保护区内的生物类型,来营造适合各种生物栖息和繁殖的环境,从而加快湿地生态栖息地建设的速度。
(3)水生生物栖息地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多样化的水生空间。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湿地生态栖息地保护建设工作时,应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或增加遮蔽物等方式,加快湿地生态保护区的恢复速度,以此优化和改善基底结构,并利用水生生境具有的多样性特点,为湿地生态保护区内的水生生物与两栖类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
(4)合理运用人工干预措施,加快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环境的修复速度。首先,相关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特点,模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生物种群的布局方式,并营造各类野生动植物种群适合栖息繁衍的水生生境。其次,相关部门在设计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群栖息地时,必须要根据本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野生生物的生活习性,引入适合本地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要求的动植物资源,并保证湿地生物栖息地的可持续运行,从而加快湿地生态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恢复的速度。
3 提升景观效果,有效进行湿地保护
3.1 设计湿地自然景观
各地方政府在积极开展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时,要设计兼具休闲、娱乐、生态保护等功能的湿地生态保护区,并借助湿地自然景观,为广大游客提供休闲游乐的场所。同时,政府部门在规划设计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景观时,应充分重视自然湿地景观维护与建设的重要性,要从湿地水体水系、湿地植物、湿地岸线等景观的规划设计着手,以此提高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营造多样化水体景观。水体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部门应在充分重视水体环境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中有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再根据本地区湿地生态保护区的特点,设计湿地生态保护区的水体景观。而在设计工作中,要遵循水体的自然形态与规律来规划设计湿地水系水体景观,并在丰富湿地空间组织形态的基础上,提高湿地水系水体的净化功能,进而为人们营造出多样化的湿地水系水体景观。
(2)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作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了调节湿地生态保护区小气候以及涵养水源生态的作用。相关部门在规划城市湿地保护区景观时,必须营造内容丰富的湿地生态保护区景观空间,并利用内容丰富的湿地生态区景观植物,提高湿地生态保护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效果。而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规划设计部门,在设计植物景观时,应充分重视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湿地植物景观建设效果产生的影响,要深入分析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中湿地环境的特点,可将水生植物景观、岸线湿地植物景观、湿地陆生植物景观、地被植物景观、乡土花镜植物景观、观赏草景观等各种不同植物景观融入到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因此,通过营造不同组合方式的湿地生态保护区植物景观,增强了动态化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也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注入了活力。
(3)营造多样化岸线景观。所谓岸线就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内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相结合的位置。由于湿地生态保护区的岸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点,所以,规划设计部门在开展驳岸规划设计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内生态因素对岸线规划设计产生的影响。此外,通过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中建设自然驳岸的方式,可突出湿地景观的自然特色,在为广大游客提供观赏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景观的同时,又提供了良好的亲水空间。
3.2 构建湿地人文景观
现代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中蕴含的湿地文化特征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景观规划建设的依据。在湿地生态保护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人文景观,使其在增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景观效果以及增强游客观赏体验等各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同时,相关部门在开展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时,不仅要体现出本地区的湿地历史文化特色,还要向广大游客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湿地地方民俗风情,增强游客欣赏湿地生态保护区景观的体验感受[3]。
(1)体现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中蕴含着内容丰富的湿地历史文化,也有丰富的物质资源,这些都主要来源于江河湖泊等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因此,政府部门在规划设计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景观时,应根据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古迹遗址保护制度,并建设与本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相互协调与融合发展的建筑、桥梁等人文景观,要将历史文化风貌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以此达到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目的。
(2)展现地方民俗风情。各地区在开展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时,必须要站在本地区地域环境的角度上,并分析区域内民俗特点之间存在的差异。由于不同地区的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在建设过程中展现出的民俗风情也各不相同。所以,规划设计部门必须要深度挖掘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合理运用艺术手法设计和优化民俗景观,通过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内塑造特色民俗景观形象的方式,开发以区域内城市湿地生态资源和地方餐饮文化相互结合的特色城市湿地旅游餐饮,以此为广大游客提供可感受湿地生态保护区原有居民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地域民俗风情的休闲娱乐场所,促进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
4 统筹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湿地保护,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4.1 协调经济产业,开发生态产业
首先,要以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中的自然湿地风貌为基础,进一步打造能体现本地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特点的湿地景观观光旅游产业,在充分发挥区域内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的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湿地生态保护区旅游产业,提高本地区湿地生态旅游经济收入。由于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包括水体环境、半水体湿生环境、陆地环境等,所以,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时,必须要充分重视湿地内部或环湿地区中存在的农田、鱼塘等农业产业,并了解对湿地土壤、湿地水质等产生的影响。由此,通过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内发展农田、鱼塘等生态观光农业产业的方式,既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观光的场所,又有效推动了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经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2 打造公园信息系统
各地区在积极开展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时,应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可将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入到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规划设计工作中,并运用智能化信息技术,分析和研究影响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工作效果的内外部因素,以此有效提升城市生态保护区整体运作和管控能力的。
首先,应用智能化监测与管理手段。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加大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内的照明、植物灌溉、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地下水与地表水水位等各个环节的监测工作的力度。同时,构建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城市生态保护区内的资源。不仅要满足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内信息共享的目的,还要创新湿地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模式,以此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管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次,彻底改变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中传统的资源分散化的管理模式,要构建各部门协同联动管理机制,将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升级为精准化管理模式,并借助智能化资源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效率和质量。比如,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时,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票务、广播、GPS旅游车辆管理、GIS地理信息管理、信息收集与分布等纳入到智能化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管理系统中,这不仅实现了远程、智能无纸化管理的目的,还促进了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监控工作的效率。此外,相关部门在运用智能化管理体系管理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中的各种旅游资源时,应该合理利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旅游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湿地生态保护区旅游资源发展决策,大力发展多元化湿地生态旅游产业,促进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系统化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5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湿地作为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后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其自身具有抵御自然灾害、净化水体、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各地区政府部门在开展城市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时,必须要将湿地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与本地区的生态治理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同时,只有加大本地区湿地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投入力度,重塑具有时代特色的地域文化产业,才能保证在湿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