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2022-11-27田翠
田 翠
(广元市苍溪生态环境监测站,四川 广元 628400)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的背景下,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保障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不仅面对工业发展所诱发的经济层面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工业发展所衍生的环境问题。基于此,我国要创新环境思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众所周知,出于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需对环境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在进行某些特殊的工程项目时,部分单位有可能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大量浪费相关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恶劣的伤害。环境问题非一朝一夕形成,其是在长期遭受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理期间,必须引进科学化的手段,结合具体的环境污染情况,针对性构建治理方案,与时俱进,持续对现行的治理方法进行优化。同时,作为相关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工作开展期间,也要创新思维方式,强化宣传力度,以为城市内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另外,要重视环境监测的发展,从环境监测的内容来看,其就是致力于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因此,要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建设规划,科学部署发展战略。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监测数据一方面需与相关技术规范契合,另一方面也要符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际需求。
1 环境监测的概念
所谓环境监测,就是依托有效的科学技术,利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掌握环境变化趋势,进而落实后续各项环保工作。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期间,要以相关环境质量典型指标为参照,对污染情况和环境质量加以判断[1]。从环境监测的对象来看,主要对污染成分、影响环境的人为和自然因素进行监测,细致来说,又覆盖物理污染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壤监测等方面。由此可见,环境质量监测作用显著,既可以全面掌握各种环境要素的污染情况,又可以监测结果为依托,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2.1 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缺失
虽然在我国大力提倡环保工作的背景下,监测机构的数量与日俱增,但从监测机构的工作内容来看,过于单一,并不能确保监测管理的质量。同时,部分监测机构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并不理想,在具体工作期间,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数据进行全面和细致的记录,且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过于陈旧,久而久之,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障。环境监测工作机制的匮乏,势必会影响到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我国目前与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也并不完善,难以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而导致其在工作期间,可能出现数据造假情况。对于环保部门而言,其在工作期间也不具备全面有效的参考标准,一方面,会影响环境监测效果,另一方面,也会诱发一系列负面问题。最后,由于我国环境管理机制的匮乏,致使有关单位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期间,没有科学的行业标准作为依托,制约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效果。
2.2 环境监测质量保障措施缺失
现阶段,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愈发强烈,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十分重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各个区域的地方政府为迎合国家最新的政策要求,也在采取有效措施,如:提倡文明施工、夜间施工、噪声控制和废水废气控制等,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力度[2]。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保障措施并不全面,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缺乏物质、技术和资金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就业意愿,人才流失率显著增加,无形中也影响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
2.3 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失
环境监测工作十分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要求也较为严苛。另外,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期间,也需要优质和专业的人才进行技术研发。现阶段,我国部分环境监测部门并不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且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本职工作期间,对岗位工作职能的岗位工作内容不甚了解,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影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对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加以分析可知,环境监测机构在运行期间,并未重视培训工作的有效组织和开展,也并未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加以更新,同时,高素质专业人才在岗位工作期间,需要负责复杂和难度较高的工作内容,而环境监测部门并未给予其相匹配的薪酬待遇,并未对其提供理想的社会保障,且人才发展空间也存在局限性。基于此种情况,在后续发展阶段,环境监测机构务必要重视高素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确保其素质与环境监测工作实际需求相契合。同时,也要细化岗位工作内容,提升其福利待遇和薪酬水平,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另外,部分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所应用的环境监测技术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技术应用期间,存在一系列负面问题,难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监测价值,也难以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2.4 设备存在老化情况
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新颖的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与环境监测相关的企业和中介机构在此背景下纷纷抓住契机,引进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强化自身运转效果。对于环境监测部门而言,也不失为理想的发展契机。在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下,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模式得以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也明显提升[3]。但受经济和地域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区域的环境监测机构在运转期间并未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其仍然习惯于运用老旧的设备开展工作,这些老旧的设备极可能存在严重老化问题,甚至部分设备已经超出使用年限。而监测机构运用此类型设备,无形中会增加工作隐患,影响环境监测效率,影响环境问题的解决效果。
2.5 缺乏资金支持
现阶段,我国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工作极为重视,部分区域的政府部门在工作期间也开始强化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工作的支持力度,但由于环境监测工作具有独特性,且其所应用的监测设备普遍价格高昂,需要较多的运维成本,仅依靠政府所提供的资金并不能保障环境监测系统的良好运行,同时,也无法保障设施设备的运维效果,影响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2.6 缺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机制
从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对环境监测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监督管理工作并未作出完善的法律规定,导致环境监测机构水平良莠不齐,同时,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有关监管部门在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督期间,也并没有全面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难以约束监测机构的行为,制约其监督效果的发挥[4]。同时,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内容来看,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各个监测机构间联系密切,难以对环境监测管理权责科学划分,且各个监测机构间并未形成相互监督的意识,无形中弱化了监督力度。
3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成因
一方面,我国环境监测设备水平不理想,从大方向来看,我国对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力度较弱,并不具备发展意识,无形中也影响着监管效率。虽然部分区域有着较高的环境监测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处于较低地位。
另一方面,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资金和物资并不充足,虽然我国政府在发展期间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且每年政府都会拨出大量的资金更新区域环境监测设备[5]。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环境部门的环境监测物资和资金情况仍不理想,在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方面,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这也影响了监测结果,制约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果。
最后,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弱。在社会经济和技术迅猛发展和更新的背景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显著推进。毋庸置疑,在工业化发展期间,信息技术的作用显著。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部分区域政府部门并未意识到环境监测质量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并未增加对这方面的投资,导致其能够收集和分析的环境监测信息并不全面,且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并不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4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对策
4.1 完善环境监测和管理制度内容
为强化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效果,提升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水平,需要对环境监测和管理制度内容加以完善,并于后续阶段的工作实践中落实和修改各项管理制度内容[6]。详细来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各方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作为环境监测部门,在日常运转期间,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积极组织培训工作,培养其操作各项设备的能力。同时,环境监测部门也要与时俱进,立足工作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循序渐进地提升环境监测质量[7]。作为政府部门,要完善监测法规内容,有效利用相关制度对各方主体的环境监测行为予以规范和约束,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构建相关机制,确保后续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有据可依,对环境监测工作内容进行科学监管,以此推动行业健康长足发展。
4.2 构建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作为支撑,同时,环境监测部门在运转期间,也要对各项工作细节加以重视,构建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众所周知,环境监测工作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且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较为依赖,因此,有关部门在运转期间要增加资金投入,而对于环境监测机构自身而言,为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也要持续进行学习,并积极引进新技术,以此推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4.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为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落实,相关单位要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由于环境监测部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因此,部门内部各个岗位都需要引进专业的人才。一方面,环境监测部门自身要做好人才储备,最大程度挖掘区域内优秀人力资源。同时,企业可以和各高校构建合作关系,在高校内部引进专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环境监测部门在人才选聘阶段,要重点对应聘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察,结合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考核结果,选择出最适合招聘岗位的员工[8]。另外,环境监测部门为稳定员工队伍也要针对性构建奖惩机制,对于从事劳动强度大和工作内容复杂的工作人员,需提升其福利待遇水平,与此同时,组织培训活动,定期考核培训效果,完善晋级制度,提升工作待遇,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工作热情。
4.4 科学引进成熟的监测设备和技术
为确保监测部门内部各项环境监测工作的圆满完成,环境监测部门要明确成熟监测技术和优秀监测设备的重要性。要科学引进设备和技术,确保其所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部分缺乏发展资金的环境监测部门而言,国家可增加对其的资金投入,为其购买新型的设备,同时,环境监测部门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向政府申请扶持资金,购入新型设备[9]。环境监测部门在引进新型设备后,也要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在第一时间内解决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以免引发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4.5 设置专项监控控制经费制度
为保障环境监测部门内部环境监测管理机制运行的稳定性,我国政府需要为其提供经费支持,在构建专项经费制度的同时,也要出台专项监控控制经费制度。一方面可支持环境监测部门对设备和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详细来说,我国政府要安排专业的部门和财务管理人员对环境监测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障环境监测部门专项经费的应用和收支的合理性。而环境监测部门自身在运转期间也要定期面向社会全面细致地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动用社会监督力量规范其行为[10]。对于部分存在违规行为的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避免再次出现同一问题。最后,在专项经费创建阶段,环境监测部门可以和污染企业、环保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这样可以丰富资金来源渠道。
4.6 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机制
为了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果,需要制定环境监测质量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开展各种监督活动,完善监督机制,保障环境监测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11]。同时,安排专业工作人员组建质量监督队伍,及时监督和校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4.7 完善环境监测质量法律法规内容
为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水平,我国需重视法律法规的作用,积极利用法律法规解决环境监测工作问题,同时,持续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内容进行完善和更新,利用法律法规划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细节问题,合理划分具体的责任部门,确定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12]。另外,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进展期间可能存在的负面问题,也要预先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界限,以最大程度提升问题的解决效率。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需重视环境监测工作的价值,分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剖析管理现状成因,以此为基础,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策,循序渐进地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质量,进而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