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之时代特征*
2022-11-27王欣,张娜
王 欣, 张 娜
(1. 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 重庆 402760; 2. 沈阳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沈阳 1108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特点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2]4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理解把握好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之时代特征,具有重大意义。
一、理论建构:政治权威、理论权威与历史继承的耦合
政治权威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秩序的需要。有秩序,是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础,而权威正是维系及巩固这种基础的重要环节与机制。恩格斯指出:“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须的。”[3]这实际上指出了政治权威在国家社会中维持、整合秩序的功能。马克斯·韦伯也认为,在社会关系中应该有一种权力,是“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4]
从历史维度考量,封建王朝曾长时间偏好建构某学派理论并推广为社会公共认知,而该理论建构推进的主要方式就是以家长制为标志的政治权威,其是国家各机构之间以及与广大人民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精神介体。从他人实践经验维度考量,巴黎公社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就是由于公社没有把这个权威用足用够。”[5]二战后,许多欧洲大国虽然道路各异,但是都取得了持续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每个国家自成一个政治共同体,人民对其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有举国一致的共识。”[6]1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国家的政治权威推进了主导理论思想的建构并深入人心。苏联的解体,更是由于否定苏共的政治权威从而否定了当时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理论。从自我现实维度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多维发展,社会更加开放,改革不断深化,导致社会思潮呈多元多变的趋势,而当前外部敌对势力依然存在,并力图将苏联、东欧的转型解说成不仅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失败,更是其整个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的错误。这就需要一股“主导”的理论凝聚思想,维系整合社会秩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一锤定音的权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构奠定了政治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8]我们以党的政治权威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不可或缺性,进一步确立了其“极端重要”的地位[9]。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意识形态的理论建构,借助政治权威的刚性力量,形成了一种国家社会全民从行为支配上必须去学习与践行的耳濡目染的思想规则。
但是,“主导”意识形态有异于“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意识形态因其统治阶级所设置的制度化的强大政治权力而强势外部输入。“主流”意识形态更多体现于一种政治价值文化自觉,指向该意识形态为社会广大成员所理解、接受、认可并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以进一步巩固既定的权力结构与社会地位。所以,“主导”意识形态需要依靠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得到群众的认同。如果“主导”意识形态长时间不能同时成为“主流”,对社会成员思潮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成为“主导”且“主流”的意识形态,不能单纯依靠刚性的政治权威,更需要与柔性的科学性理论权威相耦合,形成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构“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取得了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如狠抓学习与灌输、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但运用科学理论阐释意识形态的深入程度还有待提升。“凡是企图不用说理而用压力来维护任何意见的权威性的人,也许用意是好的,但事实上却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认为撇开真理的内在的说服力而可以通过其他任何媒介去传播真理乃是一种严重有害的错误。”[10]苏联的前车之鉴更是直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苏联未能与时俱进并形成社会的理论权威,而让其他社会思潮有机可乘、取而代之,混淆了社会成员的认知。
理论的产生源于个体社会实践与知识传递延续的需要。任何理论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解释力“老化”的现象,对理论基于现实的更新与再生产提出要求。要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并非简单重复性地灌输教条僵化的理论,而是需配给与个人社会当下生活密切相关的发展理论。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实质上是梳理、归总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镶嵌于社会历史中、被实践证明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核心要义及知识典范。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总体定性,而且综合阐述了目标设定与实施路径,深入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其重要性,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各级干部及人民群众怎样去践行等一系列问题,以理论的科学客观性与真理权威性建构起当代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
除政治权威与理论权威的耦合之外,意识形态的理论建构还与国家社会的历史继承密切关联。历史继承性是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理论建构的一个重要的特征。首先,体现在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意识形态工作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传统文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底蕴。国家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于我国历史文化中,促使开展各种对话、研究。其次,体现在对历史经验的扬弃上。苏联的解体给中国共产党一个深刻的启示,也正如俄罗斯学者穆尔扎指出的那样,其本质上是逐步抛弃原有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应不断总结自身建设和他国建设的经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11]从根本上打破了思维禁锢、理清了历史事实、客观分析了得失、树立了发展信心。另一方面,应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重大历史人物及事件给出权威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伪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12]不仅摆出了鲜明的态度,直指部分贬低丑化党的领袖和英雄的思潮,而且以党的领袖和英雄、重大事件为契机,坚定历史底气,弘扬主流思潮。
二、价值引领:旗帜问题、人民立场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凸显了对国家旗帜、人民幸福、社会发展、政党立场的整体价值引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能体现根本方向性、核心诉求性、自身政治性的价值体系,是旗帜问题、人民立场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最直接的表述可以是马克思主义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强调了“旗帜”的问题。我们是在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去感知、认识、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13]7。我们的旗帜鲜明,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封闭僵化”与“改旗易帜”。无论是对内改革还是对外开放,都是在这面旗帜之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也不是凭空出世的,是长时间的实践经验赋予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让中国走向复兴。意识形态工作“两个巩固”的基本任务,也就是高举了我们的旗帜,向世人宣告了我们的价值取向。
高举的这面旗帜,是为了谁,要依靠谁,是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必须回答的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了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了主体、中心和阅卷人的位置上。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21人民既是意识形态思想的需求方,更是意识形态思想的具体化载体——各类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再造者,这样的双重属性与身份,决定了人民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不可或缺性。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8]意识形态工作以人民为中心,从根本上说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让意识形态工作能够解释人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能够解决人民最实在的生活利益问题,能激发广大人民的团结奋进之心,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有实效。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作为阅卷人。新时代,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极大提升,“美好生活需要”这样的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是新时代人民的需求。意识形态工作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要由人民来评判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2]43实质上指明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和人民的生活相契合,创新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意识形态表现内容与形式,满足人民高质多元的需要,让人民来对我们的工作打分。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讴歌人民。这样的论断,不仅把人民放在了主体、中心和阅卷人的位置上,更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把国家的前景与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同气连枝,实现了旗帜问题与人民立场相统一的价值引领。
高举旗帜与人民主体由谁来保障实施?最主要还是要依靠党中央集中领导下的各级党政机构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所引领的价值,本质上就是不断延续与更新对占统治地位阶级权力的认可,这样的本质被聚焦、放大、凸显于基层党员干部与人民接触交流的历次事务工作甚至非本职工作之外。人民群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对自身能直接接触的基层党员干部的评价,进而不断固化、减弱或者调整对施政群体的评判,因而党性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是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高举旗帜、人民主体必然和党性原则相统一,要高举旗帜就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党性原则,要体现人民主体,站在人民立场,也就是站在了党的立场,三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14]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5]而我们的旗帜能否一直高举,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党员干部是否一直坚持党性,能否一直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还对三者的统一在现实中怎样去实施作出了指导,要求“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14],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实践方略:全面领导、科学传播与深化改革的交融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交融才能取得理想成效。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在现实中怎样去实践的问题,促使全面领导、科学传播与深化改革交融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实质上就是要促使党的全面领导,强调党管意识形态的方向性、宏观性和导向性,明确了管理的内容;指出党管意识形态不止步于体制内,而是面向一切媒介,变被动为主动,明确了管理的对象。全面领导需要党管意识形态的大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聚力打造理论、宣传、教育、文艺等多支队伍,聚集各方面的人才,推进落实具体事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让其“失语”“失踪”“失声”,更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打造一支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强调教师队伍“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的重要性;同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广泛的文艺作品,以其强烈的思想行为示范引导着大批的观众,要求文艺队伍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具体的。意识形态如果仅仅只是束之高阁的观念集合,而缺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入追问、思考与改造,便无“在场”状态可言。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6]意识形态最终都将以实践的各种外显形式出现,传播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话语传播是意识形态实践外显的重要途径,当然,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展了“话语”的外延,包括图文、音乐、影视等系列集合体。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注重科学传播,坚持从观念集合到现实诉求的本质转向,促使从政治性到生活性、从灌输性到交往性、从被动性到主动性的转变。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运用俗语、诗词以及修饰方法推动意识形态贴近生活,如其治国理念“治大国如烹小鲜”,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从严治党“打虎、拍蝇、猎狐”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交往,与人民进行深度对话,理性与感性相融合,如他在近几年新年贺词中运用了“蛮拼的”“点赞”等话语,直言“我们都是追梦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感性话语,直抵人民内心深处的精神诉求。我们要主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抵御各种渗透。亨廷顿指出:“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6]36-37,这种暗地蕴藏的西方意识形态,会通过消费、娱乐、文化等隐蔽化地渗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17],要善于主动设置引导话题,由原先的“问题来了政府告知”,转变到了风平浪静时“主动说”“国家引导一家人一起说”,在此间渗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13]14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经把意识形态建设同社会改革割裂,对其重视不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狠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法制建设日臻完善,更加关注公民权利自由与公平正义,而非局限于构建稳定秩序与保障经济发展,为意识形态深入大众提供了坚强的制度和物质保障。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提升了人民群众通过不断增加的获得感进而感悟、思索、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动性。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助推了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这样的自信所引导的人民的自觉、自立、自强,无疑更强力地助推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