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今医学观论昼寝与身心健康*
2022-11-27曹泽云彭嘉颖邓石峰
朱 盼 曹泽云 卓 越 彭嘉颖 邓石峰 何 可 赵 宁 张 泓
昼寝,最早出自于《论语》“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1],早期意为“白昼寝寐”,如今主要表示“午休”“日间小憩”。昼寝在很多国家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我国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生活习惯,我国一项关于睡眠调查的数据显示15岁~69岁有午睡习惯的居民占39.3%,且8.9%的人午睡时间维持在1小时以上[2]。对于部分中国人而言,午睡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需要,也是长久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加,昼寝是否有益于身心健康;昼寝的古今认识及发展如何;如何科学地进行昼寝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昼寝的溯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讨。
1 “昼寝”的词义溯源
“昼寝”最早出自于《论语·公冶长》的“宰予昼寝”,这是中国儒家经典《论语》中一个含有贬义的典故,宰予因白昼寝寐被孔子斥责“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说文解字》中“昼”字解为日之出入,与夜为界,即为白天;“寝”,卧也,意之为睡[3]。昼寝者,当昼而寐也,即意为日间小憩。昼寝一词在中唐之际开始延伸为午睡的含义,到宋代“昼寝”现象更是蔚为大观,昼寝即意为午睡、午休。
2 “昼寝”的传统中医理论
2.1 阴阳睡眠学说
阴阳睡眠学说认为人体阴阳消长出入的变化,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黄帝内经素问》言:“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4]自然界中的阴阳消长变化导致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阴阳消长出入与之相对应,也产生相应的昼夜节律,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
中医古籍《灵枢经》中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5]47睡眠与觉醒的过程是阴阳交替导致的。阴气盛人入眠,阳气旺人醒寤,子时是晚23时至凌晨1时,阴气盛极,阳气衰羸;午时为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阳气盛极,阴气衰羸。在中国传统医学的认识里,子午皆为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之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达到阴平阳秘。
2.2 营卫睡眠学说
《灵枢经》言:“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5]141人的睡眠和觉醒,是营卫的正常循行所决定的。营卫之气同源水谷之精微,分而为二:营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营卫之气循环不休,一昼夜周流全身,白日自然界阳气盛,营气运于脉内,卫气循经脉外,营气荣养于内,卫气温护于外,人体阳气充盛因而醒寤;夜晚自然界阴气渐涨,人体营气营运于脉内,卫气入里循行于阴经和五脏,卫营阴阳相会,人卧而入眠。《类经》言:“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6],即营卫二气互相杂糅,互根互用,互为依存。阳气盛为营气行于内卫气行于外,阴气盛则卫气入里使营卫相会,营卫之气受阴阳消长规律而昼夜循行。中医养生里倡导“午睡”,中午为午时宜午睡,以应阳气之升发,所以中医养生认为养成“午睡”的习惯有利于人体健康。
2.3 神主睡眠学说
张景岳[7]曾道:“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主睡眠说认为,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所支配,神的状态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与觉醒,神安人则寐,神不安则人不寐。神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自然界阴阳消长而变化。白日为阳,阳主动,故神营运于外,人醒寤活动;黑夜为阴,阴主静,故神归其位,内藏于五脏,人卧而休息。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睡眠-觉醒的过程即为阴阳交合,午时更是阴阳交替之时,此时休憩利于调和阴阳。
3 “昼寝”的现代医学认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是为适应外界环境的改变,睡眠-觉醒表现出了明显的昼夜节律现象。一项关于人类睡眠-觉醒节律试验中发现人完全醒寤的状态持续时间约4小时,每4小时左右便会犯困一次,最困的时间和人们感到最需要睡眠的时间是01:00时~04:00时和13:00时~16:00时,人体的睡眠以前被认为是单相位的,但有研究表明人的睡眠-觉醒节律是双相位,即一个主要和次要睡眠峰期分别位于02:00时和14:00时左右[8-9]。上述结论可以得出:人自然的睡眠-觉醒节律为双相位,人应有两个生理性睡眠时间,一为夜睡,二为午睡。
昼寝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流行率,国内外有许多关于昼寝对人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昼寝的利弊与否各有试验研究的支持,下面从精神心理及生理健康两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3.1 昼寝与精神心理健康
昼寝性能增强效应广泛发现在改善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上,包括情节记忆、精神运动表现、专注度和情绪调节等[10-11],昼寝也被认可,能提高人们的创造力、警觉性和认知表现[12-14],能缓解人们因轮班工作制引起的疲劳。
午间小睡可以改善认知功能、情节性记忆和警觉性,在广泛的客观和主观的嗜睡测量和认知表现指标上有明显的改善。一项有关中国青少年午睡的研究中指出,昼寝与认知的关系在持续注意的领域中表现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习惯性午睡者和午睡时间不长的人注意力有显著提高、空间记忆任务的反应时间更短[15]。McDevitt等[16]的研究中年轻健康的午睡者自我报告午睡后出现了知觉学习的改善,而未午睡者则没有表现出改善,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结果是由小睡和个体本身导致的,也就是事实上并非所有午睡都相等,午睡习惯者的午睡相对偶尔午睡者能获益更多。另外也有其他研究证明持续时间短至10分钟的午睡可以提高主观和客观的警觉性,提高活力感,减少疲劳,以及提高一些认知任务的准确性和速度[17]。
睡眠在稳定或增强新学习信息的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18]。在促进记忆的过程中,昼寝有时与夜间睡眠一样有效[19]。在Alger等[20]的研究中,发现了午睡的参与者比清醒者表现出更好的直接联想记忆保持力和更好的关联记忆形成,即午睡的过程促进了这两种形式的陈述式记忆。Laul等[21]研究发现大约30分钟的午睡会显著增强声明性记忆性能。良好的午睡可以提高和促进人们的记忆功能,特别是陈述性记忆,昼寝可能促进加工整合并巩固记忆。
很多研究表明昼寝对于认知及记忆功能是有益处的[22]。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证明昼寝存在其负面影响的一面,国外早期关于昼寝的研究中有发现部分非习惯性午睡者会在午睡后出现睡眠惰性。睡眠惰性是指午睡醒来后的从睡眠到清醒的一个过渡时期,主要表现为暂时性的认知和运动功能的下降[23]。睡眠惰性会影响人的工作状态,降低工作效率。其次关于午睡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与午睡持续时间较长和每天午睡次数较多有关[24]。但另一项有关抑郁和午睡相关关系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25],这项研究指出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与午睡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联的强度因年龄和性别而异;长时间午睡(≥90分钟)与中年女性的抑郁呈负相关关系,短时间午睡(<30分钟)与老年男性的抑郁呈负相关关系。
上述的各研究采用了多种措施,大部分表明了昼寝在心理层面能改善主观的困倦和疲劳程度,还能改善行为上的认知能力。这对于执行一些诸如逻辑推理、反应时间和符号识别之类的任务特别有利,其次午睡可能在养成习惯后才能产生可测量的增强效果。另外,过长的昼寝可能会产生睡眠惰性,导致暂时性的消极影响。总体而言,习惯性午睡及短暂适合的午休对认知功能的提高更为明显。
3.2 昼寝与生理健康
3.2.1 昼寝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Mohammad[26]研究发现有午睡习惯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相对无午睡习惯者降低,与多份研究报告评估午睡在冠状动脉疾病中作用的结果是一致的。例如,在希腊进行的一项前瞻性纵向研究中,Naska等[27]证明了午睡对冠状动脉疾病有保护作用;Häusler等[28]在瑞士进行的一项队列研究中也发现每周午睡一次或两次的受试者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较低。而一项在哥斯达黎加进行的研究表明,每日昼寝会增加患心肌梗死的风险[29];以色列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午睡与患心肌梗死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有关[30]。不同地域的午睡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在午睡普及率高的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国家、拉美国家,以及热带地区,午睡对心血管疾病是有益的,这也与上述地区心血管疾病的低发病率一致[26]。在一项全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与夜间睡眠6小时~8小时且未午睡者相比,每日睡眠时间≥6小时的人中,午睡与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存在相关性,而夜间睡眠<6小时的人则没有这种关联;其次夜间睡眠不足的人如果午睡,似乎可以减轻心血管疾病严重结局的风险[31]。我国的一项研究还发现长时间(> 30分钟)或频繁(≥5次/周)的午睡可能会增加中风的风险[32]。
在通常实行午睡的国家中进行的研究显示出对心血管疾病的有益作用,而在不经常进行午睡的地区中进行的研究则显示出有害作用,午睡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可能是存在种族特异性或者地域特异性的。且午睡的时间长短不同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不同,短时间的午睡可以减少心血管压力,而长时间的午睡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2.2 昼寝对内分泌疾病的影响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涉及午睡和糖尿病之间的相关关系。部分研究报告白天午睡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且长时间的午睡与糖尿病的流行和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我国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白天午睡超过1小时与绝经后妇女的糖尿病发病率有关[33]。另有研究也表明,除绝经前女性外,中国成年人午睡习惯与糖尿病患病率呈正相关[34]。Izci Balserak等[35]在研究中观察到孕妇的高血糖水平与妊娠早期自我报告的较长小睡持续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长时间的小睡还会增加身体制动的持续时间,这与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一项关于午睡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Meta分析中显示了在横断面和队列研究中,午睡者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长时间午睡(≥1小时/天)与糖尿病的流行和发病有关;与之相反,另一项研究中短时间午睡(<1小时/天)的个体没有发现这种关联[36]。中国的一项大样本量研究提供了流行病学证据,证明白天午睡时间较长(≥90分钟)与高尿酸血症风险增加有关,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37]。
午睡时间的长短差异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影响也存在不同,长时间的白天小睡会增加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而短时间的午睡暂时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
3.2.3 昼寝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欧洲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每天午睡时间少于1小时或每天1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和32%,这种关联对于死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受试者和中老年人更为明显[38]。英国另一项针对中老年成年人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发现[39],午睡与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每天午睡≥1小时的人患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比不午睡的人高70%以上。而一项有关于睡眠特征和肺癌相关性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表明白天小睡与肺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0]。总的来说午睡习惯者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相对不午睡者增加。
3.2.4 昼寝对其他生理健康的影响
昼寝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还涉及其他方面,如孕产妇晚期死产、肥胖等。Heazell等[41]研究发现每天午睡与孕产妇晚期死产的几率增加有关;一项Meta分析也表明长时间的睡眠时间 (>9小时)和每天午睡是孕产妇晚期死产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没有午睡相比,每天白天小睡使孕产妇晚期死产的几率增加1.5倍[42]。另外有一项跨26国的横断面研究[43]表明<6小时的短夜睡眠与肥胖呈正相关,白天小睡不能逆转其风险,但它可能使个人更容易患上腹部肥胖;但中国成都的一项研究显示中青年午睡频率与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即良好的午觉习惯可以减少中青年发生肥胖的风险[44]。
4 结语
昼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两面性,短时间的昼寝习惯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不但能缓解疲劳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还能改善提高认知功能、陈述性记忆、情绪感知等,以及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但短时间昼寝习惯的性能增强效应的具体时间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长时间的昼寝会产生睡眠惰性,降低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另外长时间的午睡者患中风、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风险会相对增加[38];还有很多文献报道了关于昼寝的其他负面作用,但仍需更多前瞻性研究来证明,其作用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总体而言,<30分钟的昼寝有益于人体健康,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昼寝,防止影响夜间睡眠应有的时间和质量。养成昼寝的习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认知能力和记忆力,但可能也会增加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昼寝应因人制宜、因习惯制宜,例如,夜间睡眠质量不好或常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宜午睡,否则会加重晚间失眠,而白天工作学习太过紧张的群体,如学生、司机等,如能在午间小憩一会,则可达到缓解紧张、提高记忆力的效果。不同地域的昼寝也会有不同的影响,昼寝也应因地制宜,例如,在午睡普及率高的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国家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而在不经常进行午睡的地区中,昼寝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综上所述,昼寝并非人人需要,应根据身体状态、作息习惯等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