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科技馆:凝聚资源助推“双减”

2022-11-26刘晓峰

中国科技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技馆辽宁省双减

刘晓峰

为进一步推进“‘科創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丰富“5+2”课后服务内容,以“双进”促“双减”,更好地向青少年提供校外学习的阵地,发挥科技馆引领辐射作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努力探索新路径。

抓住政策契机,统筹多方资源,助推科技馆业务在双减领域发挥力量

政策引领,合作推动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开展契机和开放平台,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与省教育厅沟通,双方达成一致,在广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服务,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推动“双减”工作在全省开展。辽宁省科技馆还与辽宁省教育学院深度合作,向学校发出倡议,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要开设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全省科学教研员组织科学教师加入此项工作。

凝结资源,丰富内容

“双减”政策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为广泛凝结社会资源,辽宁省科技馆开展了如下工作。①联合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研究航空航天科普课程,开发活动资源包,每周定期在课后延时阶段走进学校免费讲授。②与沈阳师范大学合作,邀请专家组织编写课后延时科技课程。③邀请辽宁省人工智能协会专家参加送培活动,赴学校进行培训和指导。④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所开展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教育研学活动等,为学生配发资源包,请科学家走进课后课堂,带学生走进生态所科普基地,丰富“双减”科普专项内容。

师资培养,提高品质

为提高广大科技教师的辅导能力,科技馆举办了全省科技教育论坛,重点对“双减”后如何开展科技教育活动进行专项培训辅导;组建了科技教师讲师团,由各市推荐的骨干科技辅导员教师到各市基层学校作培训指导,先后下沉到沈阳辽中、铁岭昌图、抚顺清原、本溪县、辽阳灯塔市等地为基层辅导员作培训指导,并为当地农村学校带去科普活动实验器材,讲授科学示范课,培训科技辅导员近千人次。

自足立身,打造品牌

辽宁省科技馆抓住“双减”政策利好,迅速开展调研,将丰富多样的场馆资源按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形成循序渐进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以及基础教育终身学习的课程结构,将校内外科学课融为一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双重模式与学校对接,拓展馆校合作的内容与范围,打响“匠心课堂”教育活动品牌,全年累计开展品牌课程教育活动700余课时。

通过对科技事件和社会热点的研判,辽宁省科技馆围绕“中国古代智慧科技”“工匠精神”“筑梦航天”及“科技冬奥”等特色主题馆校合作展厅活动

开展10余项活动。深入挖掘、整理、凝练科学工作室课程的整体发展脉络,开启科普系列主题课程新篇章。精心打造出150个优秀教育活动资源包,充分发挥科技馆独特的平台作用。在第7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东北赛区的资源包课程设计比赛中,辽宁省科技馆自主研发的3门新课全部获得一等奖。

开展“展厅深度讲解”抖音直播活动,围绕辽宁省科技馆六大常设展厅和互动展项,开展丰富的线上直播活动;发布线上原创科普视频,包括居家实验、科普微课堂、聊聊科技等系列节目百余期,在云端共享科普资源,实现科教资源共建共享。

举办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科普实验暨作品大赛,受众青少年近7万人次。以首届科学节为引导,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科学影像节、航天科普及海洋科普系列活动。以创新教育资源融合为手段,以拓展服务内涵为主旨,推进科普资源普惠共享,助力“双减”。

实现馆区、馆会合作,分别与沈阳市浑南区、苏家屯区,以及气象学会、环境生物学会等多家部门签订合作协议,良性互动,优势互补,通过资源链接、活动链接等方式为推动科普教育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共同助力“双减”。

纵向延伸,步调一致

积极带动各市推进开展特色活动。鞍山市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组织航天科技、无线电等专场科普活动进校园;抚顺市充分发挥科学工作室的科普阵地作用,开展机器人教育培训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辽阳市建立学校试点基地,派出科技辅导员参加课后延时授课,辅助学校研发校本课程,参加青少年科技活动;盘锦市举办青少年科技节,开展多项科普活动和赛事,搭建互学平台。

整合馆外资源,组建专家团队,扩大科技馆科普教育平台影响

人才为本,建设队伍

令联合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重新组建科普报告团,统筹科研院所、高校专家资源。目前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沟通组织专家团队赴学校进行教育指导;与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沟通在高校建立培养基地,搭建科普教育—专项提高—拔尖培养的人才成长链条。

令加强科技教师科学素质提升。通过设立多维度、有针对性的评价考核指标,衡量场馆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课程质量;开展科技馆辅导员专业认证工作,从规范化评价、职责定位、科技辅导员专业发展方向等维度指导人才培养。一是充分利用线上培训的优势,扩大培训覆盖面,有效整合各种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效率。二是培训形式多元化,将传统的集中讲授过渡到参观、考察、案例研讨、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例如通过开设“科学教育工作坊”,以课题为载体进行教学探索,以工作坊为依托进行教师培训,采取研究与培训相结合的做法,使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三是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培养锻炼一支自身科学素质过硬的科技教师队伍。每年通过举办馆内科技辅导员大赛、资源包评比,让科技辅导员集合赛事和行业标准打牢根基,补齐短板,强化自身全面发展。

制度保障,联盟带动

令继续发挥政策制度调节作用,与辽宁省教育学院深入合作,开展科技馆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目前,辽宁省科技馆与省内多个市县教育部门进行对接,组织各地科学教研员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教研活动,形成信息资源交流共享机制。

辽宁省科技馆牵头组建辽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发挥联盟作用,带动各地协同推动科普教育职能,助力“双减”。

搭建科普数字平台,发挥科技馆科学工作室“匠心课堂”“科技馆大讲堂”“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团”资源,拓展馆校合作服务范围,利用云课堂扩大教育活动的参与度、覆盖面,加强活动品牌建设,提升影响力。

作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将继续真抓实干,创新发展,辐射带动“科创筑梦”落地落实,为提升全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助力。

猜你喜欢

科技馆辽宁省双减
科技馆一日游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深圳科技馆新馆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