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罗织造技艺的演变和工艺
2022-11-26戴煜雯黄羽茜许承成陈佳雯章吟
□戴煜雯 黄羽茜 许承成 陈佳雯 章吟/文
“罗”是中国传统丝织品之一,因主要产自杭州,又称“杭罗”。2009年9月30日,杭罗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现代技术的冲撞下,杭罗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因此对其研究和保护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对杭罗织造技艺的起源、发展和织造工艺进行了研究。
1 历史渊源
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绚丽而悠远的华夏服饰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已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服饰文化渊源深厚,其中丝绸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中国已出现了种桑养蚕、蚕茧抽丝等民俗。至西汉时期,丝绸的织造工艺炉火纯青,而后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和蚕桑养殖技术也逐渐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其他国家,华美轻巧的丝绸在异国他乡得到了极高的赞誉[1]。古往今来,丝绸之路上留下无数先人的脚印,曾经的商贸运输线路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与异国文化的沟通纽带,丝绸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与民族精神,向世界递出了一张夺目的中国名片。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也为丝绸的传承与发展开拓了一番崭新的天地。
2 现今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进步与时尚风向的变迁,流水线生产的化学纤维凭借成本低廉、款式多样等优势逐渐取代了杭罗,成为当代人主要的服饰材料。而杭罗制品则多用于特定场合的正装或是满足礼赠所需,市场不断缩小。换而言之,在现代纺织业的冲击下,实用性较弱的杭罗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日常生活脱节,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另一方面,由于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杭州本地的桑园大面积减少,许多蚕农也转行投身于收入更高的二、三产业,致使杭罗所需的原料严重不足,杭罗生产陷入停滞。尽管其他地区也有蚕桑的生产基地,但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其缫丝工艺与所供应的原料无法满足杭罗对原料的高要求。杭罗产业在供给端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除此之外,杭罗织造工艺的传承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熟练掌握该项技艺的匠人都年事已高,杭罗工艺复杂、学习周期长、就业难,大众对杭罗的了解也甚少,因此鲜有年轻人前往学习,杭罗织造工艺后继乏人。该技艺历代都为口口相传,缺少详细的文献资料记载,随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对此,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杭罗的传承困境出现了转机。2009年9月30日,杭罗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江苏的云锦、苏缎并称为中国的“东南三宝”。其传承单位为杭州福兴丝绸厂,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使用传统工艺生产“杭罗”的厂家。杭罗纺织工艺传承人邵官兴在厂内保留了目前全国仅存的八台木制传统织机,用织机继续唱响属于杭罗的瑰丽篇章。近年来他打造了“杭罗文化园”,并被作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点,吸引了大批年轻一辈前来学习。此外,他还与河南汴绣传承人张建淑合作,在代表南宋文化的杭罗上绣出带有北宋韵味的汴绣,通过创新使得杭罗更具魅力与人文底蕴。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都下订单选购杭罗,推广杭罗时尚,许多百姓也定制杭罗服饰,作为日常穿搭甚至是婚纱礼服。2016年G20峰会赶制杭罗衬衫,彰显了杭罗的中国特色与时代融合性。
3 制作工艺
杭罗之所以成为传统文化的象征,并被流水线生产的化学纤维取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缜密精细的杭罗织造技艺。该技艺不仅制作流程繁冗复杂,对生产者技能的要求极高,对原材料的选择把控也极为严苛。以杭州福兴丝绸厂的杭罗生产流程为例,可分为原料准备、上机准备、上机织造、后整理四大工序。各大工序下又划分了若干个更为细致的小工序。
3.1 原料准备
为织造出上乘的杭罗,蚕丝的挑选和加工处理必不可少,这一过程便是原料准备。杭罗的原料有厂丝和农工丝两种,前者在丝绸厂中的使用更为普遍,而杭州福兴丝绸厂则选择了后者。农工丝是蚕农手工加工的蚕丝,其细度比厂丝粗,均匀度比厂丝差,但以农工丝为原料可以使织出来的杭罗具有粗犷、挺括、悬垂性好以及透气性好的特点。
3.1.1 筛选和分类
虽然农工丝的细度和均匀度不及厂丝,但若要作为原材料,农工丝在这两方面仍需达到一定标准,因此厂里的师傅需要对其进行挑选、分类。该过程简要概括为看和摸:看蚕丝表面的均匀度;摸纤维的均匀度。因杭罗织造时有经纬线之分,用途各不相同,故质量较好的农工丝做经线,稍次的做纬线。
3.1.2 浸泡
制取经纬线前需先浸泡农工丝,使其进行脱胶处理,让纤维相互分散,增加丝线的光滑度。该工序的第一步是将农工丝浸入清水中,加入适量酸性溶液,煮沸二十分钟,除去纤维上附着的油脂和杂质。然后再将煮沸的丝线捞入清水缸中浸泡,微生物在此期间繁殖,合成蛋白酶和脂肪酶等,令丝线脱胶。浸泡的时间为十二小时至一周不等,主要根据微生物的繁殖速度而定。
3.1.3 晾晒
为使农工丝具有可纺性,浸泡后的农工丝还需进行晾晒,即将其捞出挂到竹竿上,再把竹竿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晒,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温度和空气流动使农工丝中的水分蒸发,而在太阳下曝晒则会导致丝素的老化。晾干后还需手动拉平丝线[3]。
3.2 上机准备
上机准备指对处理过的农工丝进行一系列上机前的操作,包括络丝、整经、摇纡、穿综、穿筘、打蜡。
3.2.1络丝
络丝就是将绞装的丝线卷绕到籆子上的过程。络丝工序离不开翻丝车和籆子,首先将晾干的丝线套到下方放着籆子的翻丝车的套丝架上,找出丝线的一端缠绕在籆子上,通过套丝架和籆子的同时转动,将绞装的丝线络于籆子上,以便后续操作。
3.2.2 整经
整经又称牵经,根据织物所需的总经丝数、门幅、长度等要求,将籆子上的丝线缠绕成经轴[3]。该工序常用到沙盘整经法,即先将籆子有序地放于沙盘上,使籆子得到固定。而后将籆子上的丝线头穿过经杆的溜眼,缠于牵经车的圆框上,等通经后,再将其卷成经轴。通经一般由三人合作进行,分别负责经轴、通经架和经绞棒上的作业。
3.2.3 摇纡
摇纡就是将缠绕在籆子上的丝线卷到纡管上,以便放入梭子中的操作。面料表层的品质很大程度取决于摇纡的好坏,摇纡时的张力越稳定,面料越光滑,因此福兴丝绸厂采用了传统的“水纡”,即将籆子浸入加有秘方的热水中八至九个小时,随后将丝线缠绕到纡管上,最后再将缠好的纡管放在冷水中,减少后续织造时的震动[3]。
3.2.4 穿综
将经线穿入综片的过程被称为穿综,在同一循环内,根据提升规律的不同,经线被穿入不同的的综片内,从而初步分类;而后再根据综片的提升,升起部分经线,形成组织。穿综时一般由三人协作完成,分别负责拨绞、穿综和夹调丝杆。拨绞之人位于机后,夹调丝杆之人位于机前,穿综之人则位于中间。穿综一般由女性负责,因为杭罗的织机比其他机器多一副绞综,需要该位之人格外心细,格外有耐心。
3.2.5 穿筘
穿筘与穿综的过程类似,即将穿完综的经线再穿入筘中,使打纬后的丝线更紧凑。杭州福兴丝绸厂作为独特的杭罗纺织单位,其杭罗织机的筘也与他厂不同,福兴丝绸厂根据所织造杭罗的种别和密度特别制作了不同型号的筘。
3.2.6 打蜡
为增加经面的平滑度,经轴和经面会均匀地上一层蜡,这一过程被称为打蜡,蜡实则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3],一方面减少投梭时梭子对经线的机械性损坏,另一方面使经线与绞综线在绞经时相互独立,避免粘合。
3.3 上机织造
在上机织造阶段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3.3.1 杭罗的织造步骤
“脚踏手拉”四个字可简单概括杭罗的织造过程,“脚踏”指脚踩机器的脚踏板,利用联动装置带动部分经线,使其升起,形成织口;“手拉”则指向左向右拉动飞梭上的手柄,装有缠绕着纬线的梭子从梭箱中弹出,并穿过梭口,实现引纬操作。为使制造过程更具连续性,以及使织物的结构更紧密,每织完一梭,就需要打一次纬,同时不断放经线补充[3]。
3.3.2 “水织法”
“水织法”是杭州福兴丝绸厂的特色工艺,“水织法”使织造的杭罗面料舒适度更高,手感更上乘。对纡管的处理是“水织法”的精髓所在,而精髓中的精髓则又在于水溶液的配方,该配方世代相传,不为外人道,摇纡完毕后的纡管长时间浸泡在其中,使纤维松散,丝线处于半脱胶的状态,软硬适中,以便后期绞经,省去上浆处理的工序。
3.3.3 打结法
为尽可能减少杭罗在织造时由于经线扭绞而导致的断经损失,打结法应时而生。打结法指对断裂开的经线打结。打结的方法如图1所示(断裂的经线分别为a和b):第一步,经线a持于左手,经线b持于右手,a在b之上,左手的姆指和食指捏住经线a和b的交叉点;第二步,右手持经线b绕左手姆指一圈,经线a位于经线b围成的圆中;第三步,经线b末端垂于经线a前,将经线a穿过经线b围成的圆内;第四步,同时拉动经线a和b,拉成一个小点,并剪去点周围多余的线头。
图1 打结法
3.4 后整理
后整理是所有织物织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后整理不仅可以对织物的外貌进行润色,还可以赋予织物一定功能性。福兴丝绸厂所制的杭罗(粗坯)也是如此,粗胚还需进行精练和染色。精练能使丝线进一步脱胶并除杂,增加其柔软度和光泽度。精炼的过程分为脱胶、漂洗和晾干三个步骤。
由于福兴丝绸厂织造的杭罗均为素罗,因此还需对其进行染色处理或其他装饰工艺,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染色包含三道工序:一,浸泡和出缸氧化;二,漂洗;三,晾干和熨烫。如今,为专注于杭罗织造技艺的研究和创新,福兴丝绸厂已将精练和染色这两道工序交给了专业的印染工厂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