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11-26王洪锋吕贤林
王洪锋 吕贤林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附属新昌医院耳鼻咽喉科,浙江绍兴 312500
慢性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CS)是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之一,多由感冒逐步发展形成,高发于秋季[1,2]。慢性鼻窦炎临床上多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和嗅觉减退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易发展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死亡[3]。近年来,CS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4]。目前针对鼻窦炎的治疗多采取药物和手术治疗,多数CS 患者可以治愈[5]。传统的手术治疗可能对CS 患者的鼻窦和鼻腔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在鼻窦炎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耳鼻喉动力系统对CS 的鼻黏膜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治疗CS 患者的实际疗效如何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CS患者76 例,分析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对CS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在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附属新昌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的CS 患者76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6]中的CS 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和妊娠期的患者;②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③既往有鼻部手术史的患者;④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⑤依从性差的患者。76 例CS 患者中,男42 例,女34 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5.99±13.11)岁。病程1~21 年,平均病程(9.74±5.24)年。76 例CS 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 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5 例;年龄21~61 岁,平均年龄(41.50±12.35)岁,病程1~21 年,平均病程(9.52±5.15)年。对照组男19 例,女19 例;年龄21~67 岁,平均年龄(39.39±13.63)岁,病程 2~20 年,平均病程(9.96±5.3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附属新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21-K-011-0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充分收缩鼻腔黏膜,扩大鼻腔视野,再置入鼻内窥镜,充分显示鼻腔结构,逐步切除钩突及筛泡,确定鼻窦开口方向及位置,疏通鼻额管,开放筛窦,扩大上颌窦窦口,彻底清除窦口及窦腔病灶;若患者鼻中隔偏曲影响鼻腔通气,实施鼻中隔矫正手术;若患者鼻甲肥大,可切除鼻甲部分组织,术后采用纳吸棉填塞鼻腔妥善止血,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CS 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方法及药物与对照组相同,实施全身麻醉后,置入鼻内镜探查鼻腔内部情况,将钩突切除干净,打开上颌窦口,采用动力系统扩大窦口,逐步开放筛窦、额窦、蝶窦,再采用动力系统去除黏膜及息肉。
1.3 临床疗效评价
①显效:治疗后,CS 患者的临床病症,如头晕、头疼、鼻塞等,全部消失,经内镜观察其下窦口开放良好,且术后6 个月未出现复发的情况;②有效:治疗后,CS 患者的临床病症有所改善,内镜下观察到有少量肉芽组织生长;③无效:治疗后,CS患者的临床病症未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内镜下窦口狭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黏膜恢复时间、鼻腔通气时间及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鼻出血、鼻腔粘连等。同时于治疗前后分别使用SF-36 记录其生活质量,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机体疼痛。每项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6 例,有效19 例,无效3 例;而对照组患者显效17 例,有效11 例,无效10 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和鼻腔通气时间分别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机体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机体疼痛的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机体疼痛的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0 例,鼻出血1 例和鼻腔粘连1 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感染1 例,鼻出血2 例和鼻腔粘连3 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4,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根据鼻窦炎的临床类型可以将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和CS 两种,急性鼻窦炎多是由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引起,临床症状与感冒相似,多表现为呼吸急促、咽喉肿痛和咳嗽等。而CS 多是由于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引起,多为双侧或多窦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鼻塞、精神不振、味觉和嗅觉的减退等[7]。近年来,随着病情的发展,CS 患者体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黏膜上皮细胞和T 淋巴细胞的介导下活化促炎细胞,导致产生炎性反应,促使生成鼻息肉[8]。鼻息肉的形成可以堵塞鼻腔,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患者呼吸不顺畅,机体内的血氧含量降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9,10]。另外,人的鼻腔和鼻窦中存在着与眼眶内和颅内相联系的丰富的血管网,因此,鼻腔和鼻窦中的病菌可能会破坏血管内膜,形成血栓,血栓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系统传至人体的其他器官,进而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11,12]。因此,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治疗CS 主要为清除不可逆病变,窦口开放良好、促进黏膜炎症的消退、恢复黏膜的纤毛清除功能和腺体功能,实现CS 患者的治愈。临床上,鼻内镜手术常用于治疗CS[13,14]。鼻内镜手术在鼻内镜的介导下可以尽可能的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鼻腔和鼻窦的通气引流功能,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在临床上进行验证并取得广泛的认同[15,16]。然而常规的鼻内镜手术在手术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手术器械的操作引起手术腔内出血,导致鼻内镜下的术野模糊,最后导致手术病灶切除不干净、术后感染等,从而影响手术效果[17]。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耳鼻喉动力系统作为耳鼻喉诊疗仪器之一,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8]。耳鼻喉动力系统的切削速度快,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组织,保护正常组织及功能[19]。耳鼻喉动力系统设计精密,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可以在轻松无痛状态下彻底清病灶组织[20]。此外,耳鼻喉动力系统可减少传统手术器械对鼻黏膜的损伤,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的鼻腔黏膜组织,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对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传统治疗疗效不佳的耳鼻喉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21]。
本研究选取76 例C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对CS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S 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传统手术治疗比较,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可以提高CS 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王诚富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CS 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黏膜恢复时间、牙槽骨吸收和鼻腔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S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与张旭阳[23]关于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CS 患者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减轻、恢复快和安全性高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观察者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可以提高CS 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手术治疗CS 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微创、恢复快,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