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齐鲁工业大学为例

2022-11-26孙翔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理工科理想信念思政

吴 会 赵 菁 孙翔宇

(齐鲁工业大学电子电气与控制学部 山东济南 250353)

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人生前进路上的灯塔,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1]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就是培养出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大学生,青少年作为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更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国际局势呈现新机遇新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对于还处于对知识吸收、建立独立思想学习阶段,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的00 后大学生而言,难免会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等“软骨病”。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平时侧重于对理工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对于政治、历史等思政、“四史”类学科背景较为薄弱,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相关理论基础淡薄,学生对现存的理想信念教育类课程兴趣度不高,教师又缺乏创新性教育方式,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深入了解分析理工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更有针对性、体系化的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才能够帮助大学生补足精神之“钙”,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本次调查以山东省的齐鲁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发放问卷并随机进行访谈,调查问卷以陈化水的研究为参考[2]进行设计。通过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525 份,有效回收率100%,调研大学生年级涵盖大一至大四,全部为理工科专业学生,抽样平衡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对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认可度很高,95.62%的同学都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很重要,且有93.7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需要加强对理想信念的专题教育;通过调查同学们爱党爱国情怀相关问题发现,同学们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高达91.62%,同时,97.71%的学生都表示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且高达95.62%的学生认为,未来,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传统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采取课堂上灌输式教育,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次调查和访谈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单一的思政类理论课程兴趣度普遍不高,88.19%的同学都希望将思政教育贯穿实践,高达96.38%的同学愿意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由此可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存在形式化、口头化等问题,缺乏创新性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因此,创新教育方式,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途径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的社会环境,作为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而言,理想信念很容易出现动摇等问题。调查发现,91.43%的同学认为其理想信念可能会被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其中甚至有35.05%的学生认为,面对竞争激烈、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可能会出现功利化、世俗化现象。由此可见,对于还处于对知识吸收、建立独立思想学习阶段,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的00 后大学生而言,社会环境的影响,难免会使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等“软骨病”。因此,净化社会环境,给新时代大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是时代赋予整个社会的历史使命,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家长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环节。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9.33%的家长会经常对孩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很少对孩子进行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或者存在家庭氛围的负面影响。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学生的教育全部寄托于学校,家长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因此,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四)理工科学生在思政、党史方面理论基础相对较薄弱

理工科学生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特点很容易导致学生“重理轻文”,接受思政类教育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生从高中选科开始,修读政治或者历史科目的同学仅有不到10%,反而80%以上的同学都是选择“纯理科”,同时,将近一半的同学对“四史”的了解程度不高。由此可见,理工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普遍偏低,提高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索理工科院校更有针对性、体系化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途径新方法迫在眉睫。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家校联合——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家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家长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加强孩子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正面引导。[3]学生一年只有40周是在学校度过,其他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都是在家里生活,有一部分家长可能会误以为孩子考上大学了,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这对刚经历完高考压力的大学生而言,很容易就出现贪图享乐、梦想斗志消磨、理想信念淡化等问题。所以,家长要在工作之余,给孩子订计划、做表率、讲故事。比如:制订假期计划和每日计划,督促孩子继续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和学习氛围;做孩子的表率,努力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邻里氛围,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讲励志故事,通过自己或者周边的实例,如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历程等,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同时,学生在校期间,也要保持定期电话或视频的沟通的习惯。另一方面,老师和家长都作为孩子教育的重要施教者,高校教师和家长应互相主动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学生教育成长问题,也可以采取个别家访等方式提高沟通效果。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入学前生活习惯等情况,如孩子在家存在打游戏上瘾的问题,那老师了解情况后可有针对性地多关注该生到课率、自习和在宿舍的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指正。家长也要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校课程安排,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发展。因此,深入加强家校联合,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家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家校共育模式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础。

(二)优化社会环境——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社会

作为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而言,社会环境的两面性也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状态。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就业压力增大、各种文化不断碰撞等情况的出现,政府、公司等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出台完善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如大学生就业帮扶、应届生就业政府生活补贴等,让大学生在面对竞争的社会环境时,感受到社会对年轻人的温暖,给下一代人发展的机会,构建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社会生活中的事例(榜样、偶像等)也会对大学生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减少控制没有“营养”的公众人物或者节目,加大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和事的宣传报道,将对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当代大学生见证了勇于奉献的医生、敢于逆行的护士、冲锋上前的志愿者,还有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的国家和团结一致的人民,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自己也加入到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来。调查发现,97.52%的学生认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榜样深刻地影响着他们,使他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将生活中伟大抗疫人物、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更容易拉近大学生与国家的“距离”,坚定理想信念。[4]因此,优化社会环境、宣传社会生活中的榜样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时代赋予整个社会的历史责任。

(三)丰富第二课堂——将理想信念教育付诸行动

走出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中开展实践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坚定信念。调查发现,88.19%的同学希望将理想信念教育付诸实践,另外,高达96.38%的学生都想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如:在校园内,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社团活动、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会、辩论会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走出校园,积极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宣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拜访老党员等,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意识,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5]因此,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将理想信念教育走出课堂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构建网络矩阵——将理想信念教育打入网络

网络空间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教育资源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级各类高校要积极构建理想信念教育网络平台,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官网等,搭建网络教育新矩阵。如通过学校、学院官方媒体定期发布理想信念教育相关微电影、微课堂、党史故事等,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线上碎片时间,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发挥国家、政府教育平台的作用,如号召中共党员积极参与学习强国的学习、共青团员定期完成青年大学习等团课学习等。搭建多维多渠道的理想信念教育网络平台,将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碎片化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理工科专业大学生而言,更是提高思政理论基础的最佳选择。

(五)加强师资建设——发挥理想信念先行者作用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6]各级各类高校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召开专题培养培训。一方面,打造一支具备政治强、情怀深、人格正等优秀品质的专职思政教师队伍,优化授课模式,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学生课堂互动性和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才能真正让学生受教育。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课教育,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如,开展广覆盖、常态化、立体式的教师思政培训,搭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研讨交流平台,通过学科组讨论、优秀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指导等,着力培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只有引路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开出理想信念之花。通过不断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师授课方式,提高各科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出课堂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结语

面对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授课方式等存在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淡薄的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很容易出现“软骨病”等理想信念问题。各级各类高校要勇于分析探索新时代下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体系化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帮助大学生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减少甚至避免大学生出现“软骨病”。

猜你喜欢

理工科理想信念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不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培育研究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