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母猪饲养管理及饲粮要点
2022-11-26解希娟
解希娟
(梁山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梁山 272600)
高产母猪产仔数量增多,需要与之相应的泌乳量,这需要高产母猪饲养管理技术提供保障。对高产母猪繁殖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应制定饲养管理方案及营养供给标准,采取全繁殖周期的针对性饲养与饲粮管理,以维持高产母猪的高水平健康,奠定高产母猪饲养管理的技术基础,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实现高产母猪饲养管理的提质增效。
1 高产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1.1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1.1.1 高质量引种 后备母猪引种关系到高产母猪培育的结果,引种的最基本原则是健康无疾病的优质母猪。(1)外形把关,体型匀称,体重在55kg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5kg,肌肉丰满、背膘厚度适中,以及四肢有力粗壮、被毛顺滑、鼻端湿润;(2)行为表现,精神活泼、叫声清亮、采食迅速、行动敏捷;再次,繁殖能力,乳头对称排列整齐,数量超过6对,阴户发育正常;(3)后备母猪未感染过严重疫病,日龄在90~120d,经过体检合格后才可引种,以提高引种的质量,为高产母猪培育奠定基础。
1.1.2 注意隔离驯化 采购的后备母猪不可直接混养,应按照动物疫病防疫要求,对其进行1~2个月的隔离驯化,避免后备母猪携带疫病,同时逐渐适应新的养殖环境。为了保证隔离驯化的安全,(1)后备母猪隔离猪舍应距离养殖场超过150m,防止疫病空气传播;(2)减少环境应激,在后备母猪进入隔离猪舍后,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及用于提高后备母猪抗体水平的免疫增强剂,饮水中还需添加电解多维;(3)进行1个月的接触驯化,在后备母猪活动区域堆放养殖场健康母猪的粪便,使隔离后备母猪熟悉气味;(4)在后备母猪进入隔离猪舍后,立即接种蓝耳病疫苗、伪狂犬病疫苗,隔离1~2个月后,在正式混养之前,检测接种疫苗的抗体,确定抗体水平符合要求后,才可放入猪群。
1.1.3 饲养管理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以配种为目的,配种前需做好后备母猪膘情控制、免疫接种等工作。配种前如果后备母猪体重小于100kg,母猪可自由采食,饲养管理侧重于调膘情、促发情。后备母猪在7月龄之前,严格控制体重增长量,每天保持在300g~400g,有效控制母猪膘情,背膘厚度约19mm,体重控制在130~140kg;7月龄开始实施配种,密切关注母猪是否发情。针对地区常见的流行疫病,完成疫苗接种程序,注意疫苗接种的时间,后备母猪配种之前完成2次猪细小病毒疫苗接种,配种前20d接种猪瘟疫苗,15d接种猪口蹄疫疫苗,以建立后备母猪的免疫屏障,保证配种与妊娠期的安全。为了防止免疫应激,接种前及接种后的10d,在母猪日粮中添加免疫增强剂。还需注意母猪驱虫,通常是在配种前1个月开展,以及提前1周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后备母猪饲喂采用优质饲料,饲喂之前检查饲料有无发霉、变质,保证营养的充足供给。在完成配种后密切关注母猪表现,确定配种是否成功,以及在配种后的7d内,应停止药物预防或保健工作,避免药物影响受精卵着床。
1.2 妊娠期饲养管理 妊娠期高产母猪营养需求增加,体重逐渐增长,整个妊娠期将母猪控制在微胖状态,即可满足胎儿成长发育需求,还可为产后哺乳储备营养,避免母猪过瘦,影响胎儿成长质量,防止过肥导致的生产困难。
1.2.1 妊娠前期 该阶段为配种后1个月内,注意饲喂优质饲料,并减少精饲料量。饲料中添加母猪专用驱霉剂大壮素,添加量为0.5%,起到防霉脱毒的作用,修复免疫损伤、排出毒素,治疗母猪便秘,防止母猪霉菌毒素吸收引起的死胎、弱胎等问题。在配种后的前1周,为受精卵着床的关键时期,饲喂量适中,并防止母猪受到应激,以此增加受精卵着床数量,实现母猪的高产。配种后10d内,使用母猪健康包,主要包含了牲命1号、奥得曼A和母猪大壮素等,提高妊娠母猪的健康水平,改善胚胎着床数量与质量,并有助于母猪分娩。高产母猪整个妊娠前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优质的饲料供应,保证睡眠充足,以及适量的运动,保护母猪顺利渡过妊娠前期,为后续的胚胎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1.2.2 妊娠中期 配种后的1~3个月为妊娠中期,在妊娠1个月后,使用B超进行妊娠检查确定母猪是否怀孕,确定怀孕后做好中期的保胎工作,开始饲喂妊娠母猪饲料。该阶段母猪采食量增加较少,饲喂量以喂饱为准。至妊娠80d后,母体营养水平对胎儿生长状态及出生后的成长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开始逐渐增加其采食量,不可过于限制饲喂量,以保证母猪产下健康的仔猪。
1.2.3 妊娠后期 母猪妊娠进入90d以后,开始对母猪进行精准营养,加快胎儿生长速度,并为产后哺乳做好准备。在妊娠后期的前期,也就是1/3期,胎儿生长速度开始加快,母猪需要更多的营养,增加精料在日粮中的占比,少食多餐,并在饲料中添加高蛋白、脂肪粉等;在妊娠的最后阶段,胎儿生长速度更快,应适当减少饲料供给量,控制胎儿体重,防止母猪胎大难产。分娩前准备,产房温度维持在18℃左右,分娩母猪产前14d驱虫,产前7d进入产房,并在产房喷洒护舍安,改善产房微生态,抑制或杀灭有害微生物,并可吸附产房中的有害气体,为母猪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还可将其涂抹母猪全身,杀灭母猪携带的有害菌。
1.3 哺乳期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后期,在日粮中添加母猪健康包,可增加母猪产力,缩短分娩时间,并有利于母猪泌乳。在母猪分娩过程中,人工辅助母猪生产,观察母猪分娩状况,如果发现母猪产力下降,立即补充能量,如果母猪生产时间过长,则要进行人工助产,保证母猪分娩的安全。母猪产后自由采食,饲料需营养均衡,料槽中饲料要保证新鲜充足,使母猪的泌乳量可满足哺乳的需求,确保仔猪吃好、吃饱,增加仔猪的断奶体重。在仔猪进入断奶期后,饲喂干预减少母猪的泌乳量,利用1周的时间逐渐减少精料、多汁饲料占比,并给仔猪饲喂专用饲料,顺利完成断奶工作。
2 高产母猪饲粮要点
2.1 后备母猪饲粮 后备母猪饲粮以提升健康水平与繁殖能力为目标,(1)由于后备母猪处于生长期,并且还要为后续的配种做准备,饲粮应和育肥猪有所差异;(2)后备母猪营养水平要高,应在饲粮中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的合理添加,储备充足的营养;(3)促进后备母猪钙吸收,增强体质水平,饲粮中应添加钙、磷元素,预防猪肢蹄病。当后备母猪体重达到50kg后,增加钙磷添加量,需超过育肥猪大约0.1%;(4)后备母猪的饲粮中还应注重以下营养物质的添加,包括了铜、锌、铁、钠、镁、胆碱、生物素、VB等。其中矿物质的添加有利于母猪产后泌乳。
2.2 空怀母猪饲粮 空怀母猪如果是刚结束断奶,需注重营养的补充,加快膘情恢复,为接下来的配种做好准备。该时期的饲粮应达到高营养水平,注重高蛋白、高能量饲料的运用,通过短时间的优质饲喂,促进母猪发情,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缩短高产母猪生育周期。饲粮中粗蛋白质占比15%,粗纤维6%,酸性洗涤纤维小于120g/kg,赖氨酸8.0g/kg,钙7.0g/kg,磷5.0g/kg,钠2.0g/kg,饲粮净能为9.3MJ/kg。
2.3 妊娠母猪饲粮 母猪的妊娠期大约为114d,分为妊娠前期,主要是受孕形成胚胎阶段,妊娠中期为胚胎着床阶段与成长发育阶段,妊娠后期是胎儿发育及母猪乳腺发育时期,每一阶段对饲养管理与饲粮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对妊娠母猪的不同阶段,进行日粮配方的设计,同时结合妊娠母猪实际的健康水平与膘情,进行灵活的调整控制。
2.3.1 妊娠前期与中期饲粮 母猪妊娠前期饲粮情况影响着胚胎存活率,在配种后3d内的胚胎死亡率最高。在配种后的前7d,不建议采用高饲喂量饲喂方式,需使用低饲喂量进行保胎。妊娠中期胚胎着床进入生长发育阶段,初产母猪在前期完成了营养储备,营养水平较高,而经产母猪上次妊娠及哺乳,健康水平下降较多,在妊娠中期需增加饲粮营养水平,达到增重、增脂的目的。一是饲粮中粗蛋白质占比13%、粗纤维7%、净能8MJ/kg,相对大麦能量值1.0MJ/kg;二是饲喂量要保证母猪吃饱,控制在2.5kg~3kg,保证母猪分娩前达到微胖程度。
2.3.2 妊娠后期饲粮 妊娠后期母猪饲粮影响着乳腺组织发育与仔猪成长,决定着产后泌乳量与仔猪强弱。因此,在妊娠后期饲粮营养水平需达到以下标准,净能9.0MJ/kg,相当大麦能量值1.0MJ/kg,粗蛋白15%,粗纤维9.0%,酸性洗涤纤维小于160g/kg,赖氨酸8.0g/kg,钙6.5g/kg,磷5.5g/kg,钠3.0g/kg。具体饲喂方式如下,(1)在妊娠70~90d,饲粮以妊娠母猪料为主,增加饲料量大约3kg,满足该阶段母猪乳腺发育及胎儿成长需要;(2)分娩前7d,采用哺乳母猪料,增加能量与蛋白营养供给,以为产后泌乳储备营养;(3)妊娠后期胎儿成长速度加快,营养需求旺盛,在保证饲粮搭配科学的基础上,注意维生素、有机微量元素、矿物元素等的添加,为母猪及胎儿提供全价营养支持。
2.4 哺乳母猪饲粮
2.4.1 饲粮营养标准 哺乳母猪饲粮营养供应,不但要满足母猪体质恢复的营养所需,还需满足分泌母乳的需要。处于哺乳期的母猪采食量明显增加,该阶段的饲粮目标是:注意哺乳减重问题,饲粮搭配在满足哺乳所需的同时,还需考虑到缩短发情间隔问题;为母猪提供充足的饲粮,确保泌乳量完全满足仔猪所需;促进母猪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量,为下次高产做好准备。高产母猪的产仔数量在12头以上,母猪每天摄入的营养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同时,还需满足每天10kg泌乳需要。影响母猪泌乳的因素主要有母猪本身的泌乳功能,以及与泌乳相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赖氨酸、钙、磷等。哺乳母猪饲粮标准如下,净能9.5MJ/kg,粗蛋白1.0%,赖氨酸10.0 g/kg,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8.3g/kg、蛋氨酸2.4g/kg,钙8.0g/kg,磷6.0g/kg,钠2.5g/kg。
2.4.2 饲粮供给注意事项 哺乳母猪饲粮需求量大,按照其饲粮标准进行计算,要想泌乳量达到10kg,普通日粮饲喂量将达到7kg/d,饲料量过多,母猪无法全部吃完,母性差的母猪,则泌乳量及质量下降,仔猪吃不饱,获取不到充足的母源抗体,影响生长质量,甚至是引起腹泻;而母性好的母猪,会消耗身体中的营养物质分泌母乳,体重下降幅度可达到50kg,不利于断奶后繁殖能力的恢复。所以,在实际的饲粮供给时,应控制饲粮营养精确度,充分满足哺乳期母猪泌乳对于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注意母猪专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添加,解决母猪哺乳减重问题,缩短母猪繁殖周期。
3 结语
高产母猪的繁殖周期短,通过饲养管理的加强,以及饲粮的合理科学搭配,充分满足高产母猪后备时期、配种时期、妊娠时期、哺乳时期、空怀时期的营养需求,提升高产母猪的健康水平,加快母猪断奶后的恢复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体质恢复,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使每头高产母猪的年产仔数量超过30头,实现母猪真正的高产,为生猪养殖带来可观的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