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2022-11-26贾炜
贾 炜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青岛 266109)
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小学生通常具有鲜明的创造思维特征。培养小学生的自由创造力,能够增强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本文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出发点,探索和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旨在通过多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影响,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还存在很多问题。美术教师不能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美术教学。大部分美术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的作用和意义,仍然按部就班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灌输式”授课,枯燥地讲解美术理论知识、传授绘画技巧。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显露出一定的局限性,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教师只关注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程度,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由创造能力发展给予更多关注。
二、培养自由创造力的意义
以往的小学美术课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采用语言教学模式授课,利用黑板、粉笔等工具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各类教学环境,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对教学的硬件设备要求不高。但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的新基础美术教育理念。小学美术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适当摒弃之前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发展,积极为学生搭建自由创造力的桥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自由创造力的措施和思路
面对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一予以解决。教师要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实际,创新知识讲解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美术的魅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表现的鲜活性,从而使学生在小学美术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培养,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自主投入到美术知识学习中。
1.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开启学生的想象世界大门
真实的生活情境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巨大的推动力,能够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积极自发地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以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为启发点,充分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使美术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相适应,尝试让学生运用美术来表达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自由创造力[1]。
以《精细的描写》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尝试通过美术来表达生活,教师可以设计“放学的路上”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想象一下在放学的路上自己都看到了哪些风景,路上的行人都是什么穿着打扮,背了什么包,手里拿了什么东西。结合本篇课文的主题,着重让学生回忆其中的细节,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关联,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还能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同学针对问题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有的学生说,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人人都戴着口罩,有白色、黑色、红色的口罩,还有彩色的口罩。有的口罩上印着五星红旗,有的口罩上印着“加油”;有的学生说,我看到路边有很多小麻雀在蹦跶,小麻雀都是咖啡色的,有人走过去,小麻雀就呼啦啦地一起飞走了;有的学生说,我放学路过步行街,看到人们在逛街买东西,有的人斜挎着背包,有的人把包拿在手里,包的样式和颜色都是各种各样的。因为设计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都能积极踊跃地发言,经过一轮热烈的发言后,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如何才能将这些自己看到的有趣的事和物记录下来呢?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图画册,图画册主要是用图画来描写和表现自己在放学路上经历的事情和看到的事物,着重描写其中的细节,让学生充分启发想象力,学会有效捕捉事物的细节,从而提高学生的自由创造力,也有效达成了本节的教学目标。
2.巧妙利用生活素材资源,促进学生自由创造力形成
语言是表达生活的有效途径,而美术是展现生活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要多多利用生活中丰富的素材资源,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根据丰富的素材资源天马行空地进行创作,从而发掘学生的美术创作潜能,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和感知生活[2]。
艺术创作的源泉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不断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素材资源,并不断在创作过程中积累艺术经验,提高自己的自由创造力。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提高自己的艺术知识库,丰富自己的艺术思想,进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更加游刃有余地自由进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接触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和感受大自然的过程中激发其对美术的兴趣,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以《让色彩动起来》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探析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还有掌握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主题对此进行表现。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颜色丰富多彩的树叶、五谷杂粮等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让学生利用这些自然素材大胆地想象、大胆地进行自由创作。比如,学生可以从五谷杂粮中挑出黑色和白色的豆子创作一只大熊猫,黑色豆子可以用黑豆,白色豆子可以用白芸豆,大熊猫身上的颜色就是强烈的对比色,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充分体会对比色的概念和对比色的运用。接着,学生给大熊猫的手边放一根树枝,树枝的两边错落交叉一些绿色的树叶、黄色的树叶和红色的树叶。让树枝和树叶整体替代熊猫喜爱吃的竹子。这样的创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整幅作品中黑白色的熊猫和彩色的竹子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生动的颜色立刻使作品变得动感十足,生活素材的运用又使作品拥有了立体的质感,豆子和树叶的质感提高了作品的立体感和形象感,一个要吃竹子的大熊猫跃然纸上。当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开办一期作品展,展示学生自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交流探讨,在交流的过程中吸取他人的创作技巧,弥补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提高创作表现力和自由创造力。
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生活知识点动手绘画一些事物,比如街道、路口、立交桥等等。马路上有快速行驶的公交车,街路两遍的人行道上有行色匆匆的行人,十字路口中央的安全岛上有交警叔叔,还有红绿灯和一些交通标志指示牌等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绘画的素材。一幅幅想象力十足、充满夸张而又浪漫气息的作品呈现时,就证明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自由创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学生发展自由创造力,还让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得以有效培养[3]。实践证明,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注意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动态的观察和对生活细节进行记忆,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丰富和培养学生的原始生活素材是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的重点之一。
3.开展动手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由创造兴趣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其本身是一个劳动创作的过程,而劳动是创作生活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基于此点在教学中开展动手实践活动[4]。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够得到充分激发,使学生创作出许多新奇的作品。
以《提袋的设计》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手提袋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立体思维能力。手提袋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其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一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手提袋,在观看各种各样手提袋图片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还知道哪些手工艺术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学生进行分组,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制作家庭小摆件,有的学生喜欢制作布艺娃娃,有的学生喜欢捏泥人,有的学生喜欢做香绣。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分类,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做手工需要用到的材料,比如布料、丝线、剪刀、手工泥、糖果纸、易拉罐等等,让学生仔细考虑和观察要用到的物品的颜色和形状,使其能够与自己要制作的内容关联起来,进行搭配创作。通过开展这样一场极具趣味性的动手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创新思维,尽情发展学生的自由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还能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技能和美术理论知识装扮自己的生活,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又充满艺术气息。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需要教师丰富和创新美术教学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可以自由发挥创造能力的空间,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5]。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一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问题的特点,这使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产生不同的认识,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即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科学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好奇心重,想象力十分丰富,这些是他们初始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学习特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才会推动学生自由创造美术能力不断提升。
4.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创作,提升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自由创造力是指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美术创作是一个自由创造的过程,是一个从想象到表现的过程,它能将学生内心丰富的想象用具体的美术作品呈现出来。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创造力与想象力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关键因素就是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掘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主动去联想,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由创造力的发展。
在美术课堂上,有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而有的学生却只能习惯于模仿,不具备自由创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美术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多关注这方面问题,运行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美术创作,大力培养他们的自由创造力。例如,在教学《有特点的人脸》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先让学生初步学习人脸的基本比例。接着,教师出示一张只有上半部分人脸的图片,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创作,自行想象图片的下半部分可以拼接什么内容。在拼接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奇怪的想法,无论学生要在下半部分拼接一只蝴蝶还是半张海绵宝宝的脸,教师都要肯定他们的想法,通过激励让学生在创造中产生自信心,从而有效培养其自由创造力。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用美去表现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设计生活情境、利用生活素材、让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等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更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