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为血之帅”理论在脊柱结核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的研究进展
2022-11-26赖金铃石仕元胡胜平
赖金铃 石仕元 赖 震 胡胜平 章 鹏
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约占骨结核的70%。“HRZE”[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丙嗪酰胺(Z)]化疗方案是治疗脊柱结核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副反应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约为11%,利福平引起的占其87%[1]。近期文献数据表明,长期及联用抗结核药物是加剧白细胞减少的重要因素[2-3]。脊柱结核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常予骨髓生长因子[(常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伴有肌痛、关节痛不良反应[4],且此法诱导增殖的白细胞其免疫力多低于正常白细胞[5]。中医治疗脊柱结核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侧重调补营卫,益气养血,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费用低,作用持久[6]。“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秉承“气为血之帅”理论,目前多种中医药疗法在脊柱结核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发挥治疗优势。
1 病因病机
白细胞属血细胞,其免疫防御是卫气功能的部分体现,白细胞减少程度越重,卫气虚损越重[7],证实了卫气与白细胞免疫的密切联系。脊柱结核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症的机制[8]:(1)抑制骨髓造血;(2)阻碍造血物质的吸收、利用;(3)白细胞的裂解、损伤。《素问·生气通天论》:“筋脉合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器官,骨髓抑制则造血不足。脊柱结核患者正气虚、先天不足,痨虫侵入,卫气受损,气不能生血,血虚随之。中医认为结核化疗药物为毒热之品,耗气伤阴,还导致胃肠道反应,脾胃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
2 辨证与治则
白细胞减少症主要症状为乏力、头晕、易复感邪,属“气血虚”“虚劳”范畴,治宜益气补血。脊柱结核属“龟背痰”“骨痨”范畴,治当补虚培元杀痨。脾乃后天根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乃先天根本,主骨生髓,为气之根。“气为血之帅”来源《内经》“营卫相随”的说法,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是其具体应用。《灵枢·邪客》:“营气者,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气是血化生的动力,气盛则生血功能强。研究认为,防卫系统直接调控代谢信号通路及营养物质的配送[9]。代谢免疫学也指出,被激活了的免疫细胞其转运、增殖需消耗更多营养物质及能量[10]。营血是抵御外邪的物质基础,卫气是导向及动力,脾、肾分别为气血之本、之根,所以脊柱结核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症治宜补气养营,健脾益肾。
3 “气为血之帅”指导下的中医药疗法
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主要靠T 细胞,近年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参与了早期结核病的免疫应答及后期适应性免疫诱导和调节[11],因此提升外周血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或者T 细胞计数都可增强对于结核菌的免疫防御。中医益气补血法可改善骨髓抑制,提升外周血白细胞数量[12],而临床上指导中医益气补血的理论依据是“气为血之帅”。
3.1 中药治疗
3.1.1 单味药 中药黄芪为补气圣药,人参大补元气,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有研究基于代谢组学,发现黄芪注射液主要调节亚油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物质的代谢合成,使白细胞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显著增加[13]。高石曼[14]通过对党参的多种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及通路进行研究发现,党参苷为主的化合物可促进造血干细胞表面的CD34+表达,从而促进造血细胞增殖,维持造血干细胞干性,还可调节免疫。人参二醇组皂苷可以对骨髓细胞里蛋白激酶的表达产生作用[15],直接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单味补气中药机制研究佐证了代谢免疫学的理论,卫气为造血打开通路。
3.1.2 中成药 目前,多种中成药因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芪胶升白胶囊可治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还可改善头晕、乏力、纳差等症状[16],方中黄芪、人参主要补气;升白合剂能有效提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且能明显改善乏力[17],方中淫羊藿、黄芪共为君药补气助阳以益血。有临床研究证实,地榆升白片可预防和治疗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白细胞减少症,满意率高,可用于Ⅲ度白细胞减少症[18],方中地榆主要起益气养血、健脾补肾功效。
3.1.3 中药复方 气血双补法的方中常含黄芪、人参等补气药,当归、枸杞、熟地等补血药。八珍汤是经典的气血双补方。有临床研究报道,144 例常规抗结核化疗患者服用八珍颗粒,4 周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T 淋巴细胞亚群改善[19],且CD4+与CD8+比值升高,机体免疫功能得以增强[20]。参芪十一味颗粒具有补气滋阴功效,临床研究显示,采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2 周后总有效率达94%,高于利可君片治疗组的74%[21]。生脉饮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功效,研究发现服用生脉饮的骨结核患者血清中GCSF 升高,中性粒细胞、血白细胞计数显著提高[22]。有研究在不停止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21 例抗结核治疗中的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用脾肾双补汤,发现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快,有效率高,作用持久[23],通过健脾益肾法调养气血之根本,还辅以黄芪、当归增强补气血功效,使气血生化有源。中药复方通过补气,辅以滋阴、生津、补血等可为造血提供原材料,气能生血,因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有效提升。
3.2 穴位刺激 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督脉为阳气之海。脊柱结核常伴有脓肿形成使督脉、膀胱经经脉之气血瘀阻。根据气为血之帅理论,疏调局部壅滞的经络气血,气行则血行,气旺则血充。主要取穴于督脉及膀胱经,同时联合补气要穴足三里,滋阴要穴三阴交等。Jin 等[24]荟萃分析发现,针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安全、显效。
中医针灸(主要取穴足三里、大椎、膈俞等)升白的主要机理为血清G-CSF 数量增加,从而改善骨髓造血[25]。有基础研究证实,针灸可促进受损骨髓细胞DNA 修复基因的表达[26]。此法应用到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2%,且向脊柱侧斜刺,可通督脉之气,加强了白细胞的噬菌能力[27]。中药穴位贴敷法是以药物外敷于特定穴位上,可激发经气,气行则血畅。石燕等[28]用附子、干姜等温阳化气之中药敷于足三里、三阴交等,达到扶正培元,健脾益气,发现骨髓造血功能显著改善,升白总有效率达96%。
4 小结与展望
白细胞减少症是脊柱结核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脊柱结核化疗周期较长,白细胞减少症的早期干预和防治是脊柱结核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气为血之帅”是补气养血的代表性理论,此理论结合临床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气能生血,但“卫气”升白作用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脊柱结核常规化疗至少6 个月,需要延长实验随访周期,有助于分析其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