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民间文学观

2022-11-26张文诺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民间劳动

张文诺,刘 静

(1.商洛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2.天水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传统。民间文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主要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民间文学样式主要有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与谜语、民间史诗、民间曲艺、民间小戏等。民间文学是其他一切文学的源头与基础,是随着劳动人民劳动能力的提高在劳动过程中逐渐产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民间文学具有不同的文学样式,民间文学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但反映民族生活,同时也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符号。民间文学与劳动人民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民间文学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历代进步作家都重视学习借鉴民间文学,并从其中吸取艺术养料;一些进步的学者重视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使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得到很好的保存与流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非常重视民间文学,他们虽没有专门论述民间文学的著述,但在他们论述文学的相关文献中,包含了很多关于民间文学的精彩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间文学观。马克思主义对民间文学的起源及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并对其艺术品格与文学地位给予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中国民间文学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愿望,艺术地呈现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国民间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活泼、思想深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宝贵的文学与文化遗产。马克思主义民间文学观是对民间文学的产生与发展科学认识,对研究我国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民间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从文学的起源上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起源于劳动,民间文学是一切文学样式的源头,直接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劳动。劳动是包括文学活动在内的人类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类只有满足吃喝住穿的需要之后才有从事其他活动的需要。人类通过劳动改变了自己身体的功能,变得更加灵活。人体更加灵活之后,可以从事日益复杂的劳动。“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自己控制。”[1]复杂的劳动促进了人的意识的萌发,人们单靠本能无法完成复杂的劳动过程,必须依靠自我意识对劳动过程的先在规划,控制这种力的动机慢慢推动了自我意识的产生。由此,人类劳动慢慢从本能劳动变成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突出特征是在劳动过程开始前,劳动成果就已经在头脑中存在着。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跨时代的巨大进步,标志着人与动物的真正脱离。“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2]510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与成熟,劳动的繁重与自然力的可怕使人们产生了利用想象的方式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在想象的基础上就逐渐产生了文艺的萌芽。“原始人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了感情(美感的萌芽),自发地流露出来,在表达感情时往往模仿劳动动作或自然界的声响,赋予美的感情以形式,这就是艺术,即是艺术的起源,也即是民间文艺的起源。”[3]75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最早的文学类型,是在人类劳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劳动本身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2]515。从最早出现的民间文学样式来看,最早的民间文学是一些劳动号子与劳动歌,比如打夯号子、船工号子、拉纤歌、织布歌、打铁哥、樵歌、田歌、渔歌、牧歌等。这些劳动号子与劳动歌反映了具体的劳动内容,甚至是为了完成劳动过程而作。比如流传于甘肃庆阳地区的《抬硪号子》:“使起劲,往起闪,再往高的抬,再往高的闪。劲儿要鼓匀。端个溜溜上,上下溜溜端。”硪是一种重量很沉的工具,建造房屋时用来砸实地基,一般石制或铁制,周围有若干绳子。这项工作需要几个身强体壮的壮年男子才能完成,如果配合不好,地基就砸不结实。这首歌谣实际上就是指挥抬硪动作的号子。劳动号子就是对劳动过程的直接描述,实用性较强,但还缺乏劳动者的情绪宣泄与情感书写。

民间文学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劳动是民间文学重要的表现内容。打夯号子、船工号子、拉纤歌、织布歌、打铁哥、樵歌、田歌、渔歌、牧歌等劳动号子或劳动歌谣直接反映了劳动动作与劳动程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与丰富,人们在实用意识之外又产生了审美意识。当人们在进行或完成某种生产劳动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创造、智慧和力量,开始歌颂劳动的美,抒发劳动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并引起情感上的某种愉悦和满足,就有了审美感觉。民间文学开始反映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情绪、心情、思想等情感性的东西,表现劳动者的愉悦与满足,表达对自己智慧与力量的赞美,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经》中十五“国风”中直接反映劳动过程的作品明显减少,大部分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与愿望。《七月》中描写农事与典礼,表现劳动者白天与夜间的不同劳作,更重要的是流露了劳动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与追求天人和谐的意识。《魏风·伐檀》从一个劳动者的立场谴责了不劳而获的统治者,表现了对理想乐土的向往。北朝乐府民歌《敕勒川》表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劳动与生活,歌颂了敕勒川大草原的壮美与富饶,表现了那里的人们对家乡的无比热爱。民间小戏《小放牛》《打猪草》《五哥放羊》《刘海砍樵》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开始把劳动与爱情融合起来,表达了一种朴素、健康的爱情观。这些作品既与劳动生活有关,又超越了劳动生活,表现了艰辛而又愉快的劳动感受。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社会生活的丰富,民间文学也逐渐摆脱了对劳动过程直接的表现与模仿,开始以想象的方式反映自然与社会,或总结自己的生产与生活经验,或歌咏自己的劳动与生活,由实用性向认识性、教育性、审美性、娱乐性、休闲性的转变。民间文学的题材也逐渐复杂多样,开始反映劳动者多方面的生活,并出现了神话、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与谜语、民间长诗、民间曲艺与民间小戏等体裁。劳动号子与劳动歌是对劳动过程的反映,而民间歌谣是对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反映,民间谚语与谜语是对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总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谚语与谜语在形式上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审美性。神话是劳动人民对世界进行探索、认识世界的成果,中西都有创世神话与洪水神话,汉民族的《盘古》《女娲补天》是对世界起源的探索,《女娲造人》是对人类如何产生的追问。洪水神话《伏羲和女娲》是对人类战胜自然的想象。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已经开始具备鲜明的文学性与审美性;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情节曲折离奇,富有传奇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文学性很强,逐渐脱离了实用性成分,开始向审美性、娱乐性过渡,明显具备了文学性特征。“当他辛苦地做完一天的工作,晚上回来疲惫不堪的时候,娱乐他,恢复他的精神,使他忘掉沉重的劳动,把他那贫瘠砂砾的田地变为芬芳的花园。”[4]诸葛亮的故事、长工斗地主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刘三姐的故事、张飞的故事、武松的故事、白娘子的故事、包公的故事等以紧张曲折的情节冲突、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程式化的结构契合人们避苦趋乐的生存愿望、满足了人们自我完善的本能,带给人们愉快、喜悦、轻松、和谐,吸引着人们陶醉其中,达到宠辱偕忘的境界。“和其他任何一个艺术家一样,拉斐尔也受到他以前的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社会组织、当地的分工及与当地有交往的世界各国的分工等条件的制约。”[5]文学虽然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也会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民间文学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有的民间文学类型比如神话与史诗可能会消失,而大部分类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推陈出新出现新的形式。新的民间文学样式如新故事、新相声、新评书、新快板书、新歌谣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它们适应了新的时代,反映了新的时代内容,适应了新的生活,抒发了现代人的情感,受到广大劳动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民间文学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民间文学虽然是由那些不识字的下层劳动人民所创作,有的作品甚至还比较粗糙,但也涌现出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经典作品,具有不可企及的艺术品格与永恒的艺术魅力。马克思认为:“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6]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是按照美的规则进行创作的,是美的产品。个别民间艺人的创作才能可能不是很突出,民间文学是一种独特的集体性创作,凝聚了很多人的生活体验、情绪情感与艺术技巧,经过了很多人的不断加工、不断充实、不断提炼之后的艺术性是不可低估的。“只有集体的绝大力量才能使神话和史诗具有至今不可超越的、思想与形式完全调和的美。而这种调和也是因集体思维的完整性而产生的……数十世纪以来,个人的创作就没有产生过足以与《伊利亚特》或《卡列瓦拉》媲美的史诗,个人的天才就没有提供过一种不是早已生根在民间创作里的概括,或者一个不是早已见于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的世界性典型。”[7]一些民间文学作品由于特殊的创作过程与构思方式,塑造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艺术典型。“由于在流传变异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琢磨和淘汰,集中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爱憎情感,融会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还运用了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传统艺术和高度熟练的技巧,民间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不断的提高,达到高度精美的境地。”[3]14从整体上看,民间文学作品多运用比兴、夸张、对比、叠韵、复沓、谐音、双关等艺术手法与艺术技巧,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风格刚健,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马克思主义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出现在任何历史阶段。从文学上看,某些艺术品类只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因而,民间文学的有些类型是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艺术珍品。“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8]112比如神话、史诗只能产生在科技不发达的人类童年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一旦离开童年阶段,就不可能再产生神话与史诗作品了。某些民间文学体裁达到了很高的、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实现了对那种文学体裁所包含的美学因素的最大释放。马克思在评论希腊神话时说:“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8]112希腊神话不但影响了希腊的文学创作,而且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文学创作。“希腊神话,丰富美丽,影响深远,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性的艺术魅力。”[9]就中国民歌来说,《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也是四言诗艺术成就的顶峰。“国风”不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而且在艺术上也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原则,重章叠句的形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哀而不伤的抒情模式奠定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体系,为文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10]中国古代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哪吒闹海》等想象大胆丰富、情节曲折完整、形象鲜活生动,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表现了人们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探索精神。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孟姜女》《牛郎织女》《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构思奇特、情节曲折、想象瑰奇,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劳动人民的价值观与道德伦理,温暖了劳动人民的心灵,为后世文学提供了难得的艺术资源与艺术营养。

民间文学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劳动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具有蓬勃的活力与广泛的开放性,是其他一切文学的根基。民间文学接近劳动人民的生活,以灵活简便的艺术形式、灵动的形象、鲜活的语言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在广大劳动人民中间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和重要载体,民间文学不仅哺育了作家的成长,给作家以多方面的艺术熏陶,而且直接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生动优美的语言和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11]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不是随意产生的,都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审美状况出现的。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源出民间文学的土壤。楚辞产生于楚国民歌,中国的五言诗有一个在民间长期孕育的过程,词产生于唐代的敦煌曲子词,长篇章回体小说直接来源于民间的说书话本,中国戏曲来源于民间小戏。从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来看,多次文学创作高潮都与当时作家对民间文学的学习借鉴有紧密联系。民间文学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中了多数人的智慧,他们并不刻意追求体裁与形式的创新,也不在意他们的创作是否符合文体规范,目的是反映普通民众的劳动与生活,抒发他们的情感,因而,他们的创作往往就突破了文体的某些规范,形成一些新文体的萌芽。而作家在创作中,有时感到旧文体难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也需要寻找新文体,他们往往从民间文学中寻找灵感,新的文体与体裁就逐渐产生并形成了。屈原从楚辞中吸取灵感,创作出了离骚;曹操、曹植、曹丕父子,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从乐府民歌中吸取了营养。他们对民间文学的吸取,既让他们的诗歌具有文人诗的典雅与优美,又保持了民间文学的鲜活与生动气息。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它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愿望,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特征。当然,民间文学中也不乏小私有者保守、自私的思想偏见,但是,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现实仍赋予了民间文学强烈的反抗性、叛逆性,传达了劳动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精神与智慧。“每个民族里面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12]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文学,它不是代言式写作,而是立言式写作,因而一定会反映劳动人民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表现劳动人民真实的思想愿望。《长工斗地主》的系列故事通过长工与地主的斗智斗勇,表现了长工的机智勇敢与地主的贪婪愚蠢。陕北民歌表现了陕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纯真爱情的追求。神话《炎帝》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民间传说《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纯真自由爱情的向往与对恶势力的斗争。民间传说《孟姜女》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暴政的谴责。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反映了藏族人民与自然搏斗、与各种恶势力斗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统一的生活的崇高精神。民间小戏《寻功夫》《葛麻》《打面缸》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揭露剥削者与压迫者的罪恶,反映了广大民众朴素的阶级意识和斗争智慧。民间文学的主人公“却是穷人和受轻视的阶级了,而构成小说内容的,则是这些人的生活和命运、欢乐和痛苦”[13]594。民间文学之所以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既是因为民间文学的审美愉悦作用,也是因为民间文学的人民性特征。列宁说:“这才是真正人民的创作,……因为许多世纪以来人民的创作反映了各个时代他们的世界观。”[14]人民性也使民间文学与劳动人民天然地保持了情感上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在地性。民间文学的人民性是民间文学的突出特点,表现了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奋斗的民间精神,是一种完美健全的人性展现。

三、民间文学的价值向度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文学活力的重要源泉,也是表现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重要文化载体,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但历史不是由劳动人民书写与表达的。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统治者书写的历史,劳动人民的功绩与声音往往被遮蔽了。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学,客观记录了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真实地呈现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记录了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与创造历史的伟大功绩。“古代歌谣是他们(日耳曼人)的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西班牙人在定居的印第安人中也发现过古代歌谣。”[15]235也就是说,民间文学记录了劳动人民的历史,是劳动人民自己书写的历史。“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惟一永不涸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还是就创作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的历史。”[16]54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炎帝》记载了炎帝的传奇性经历,其实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农业的历史,炎帝教会人们种植庄稼,发明了农具,订立了日历,教会人们织布、制作陶器、发明弓箭、发明医学、建立集市等,实际上是对汉民族农耕文明发展过程的形象反映。从生活实践来说,任何个人都难以在其一生中完成如此多的创造,劳动人民通过想象把很多代人的智慧、功绩聚集到炎帝身上,实质上是劳动人民创造历史进程的一种隐喻。谚语是劳动人民日常引用的语言材料,它没有作者,也没有具体产生的时代,它是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生活知识和道德教化的总结。比如“晒不死的棉花,下不死的南瓜”“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这些谚语所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真实的生产生活经验,是劳动人民经历过几代人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总结。“如果不知道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那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正历史。”[16]112我们从民间文学里可以看到劳动人民艰苦的劳作过程,也可以体味到他们的心灵歌哭,看到他们的形象,感知他们的情感,民间文学是一部形象的劳动人民创造世界的历史。阅读民间文学,不但可以了解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艰难过程,同时也可以厚植读者的人民性情怀。

民间文学对一个民族的民族性传统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在过去学校教育缺乏的情况下,民族精神始终不断,民族精神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是民间文学。一个孩子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包括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在内的民间文学,然后是民间神话、童话、寓言、民间戏曲等。孩子们在摇篮里听民间故事,听大人们讲说民间谚语、民间童话、民间寓言,听民间艺人说唱民间歌谣、民间戏曲,这些民间文学深刻影响了孩子们幼小而纯洁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塑造了他们的民族性格。“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与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15]55我们不难看到,在那些不识字的农村百姓面前,他们对民族传统的了解与理解都不亚于一些文化水平高的人,原因就是他们接受的民间文学传播了民族传统文化。“由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戏剧又具有很强的仪式性,戏剧的服饰、道具、程式以及营造的某种氛围,都具有强烈的仪式化味道。通过戏剧的仪式化的舞台情景,同样可以感受到上下尊卑的秩序,领受传统礼仪的魅力。”[17]民间戏曲《秦香莲》教育人们要有朴素的善恶观念,夫妻要相濡以沫。《杨家将》《呼家将》《三国故事》等民间传说教育人们要有朴素的是非观念:忠君爱国、爱护百姓。《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樊梨花》等民间传说表现了勇于担当、巾帼不让须眉的思想。好人有好报、勤劳者幸福、动物报恩、穷书生巧遇仙女等故事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善良、忠贞不渝,歌颂英雄、扬善惩恶、扶危济困的民族精神。民间文学根植于深层的民族生活与民族精神,参与并建构了文学的民族形式。比如,中国文学所追求的大团圆的情节模式,哀而不伤的抒情方式,比兴手法、押韵、重叠,重视故事性的艺术手法都在民间文学中有具体体现。这些艺术形式与艺术手法在“五四”以后的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历经或显或隐的变化,但仍暗暗影响着现当代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

民间文学积淀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建构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民间文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18]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文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艰辛劳动过程中的情绪,呈现了人们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缺少变迁会使感官迟钝,没精打采,感官的东西与理性的东西不一样,人与机器不一样,他需要休息和变异,他要求新鲜活泼的刺激,才获有继续生存、活动的生命力。新的刺激使感知得到延长,甚至紧张,从而使知觉专注于对象,不至于因‘习以为常’而‘视而不见’这样才能不断地得到满足。”[19]过去,人们的娱乐形式及审美形式比较简单,接受民间文学是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与审美方式。在劳动过程中或田间休息时,人们可以哼唱民间歌谣,聊聊民间谚语;晚上回家,可以听说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在岁时节日中,人们可以欣赏民间曲艺与民间小戏。他们由此获得新的感知与新的刺激,他们的心灵世界也变得充盈起来。从艺术民主化的意义来说,民间文学使劳动人民具有了艺术审美、艺术鉴赏的权利,让劳动人民体会到艺术世界的美好。“只有在审美中,人所独有的本质力量才能充分地显露出来;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作为与动物根本不同的完整意义上的人而自由地实现着自己;也只有在审美中,人才能把现实与理想、内在与外在、个人与社会完全统一起来,从而充分体验到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尊严和价值。”[20]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精神家园,他们把自己的精神追求与生活愿望、理想都凝聚在民间文学之中。

马克思主义民间文学观认为,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中多数人集体创作的文学,是劳动人民的文学,我们应该重视民间文学,正确认识民间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恩格斯在《大陆上的运动》一文中指出:“近十年来,在小说的性质方面发生了一个彻底的革命,先前在这类著作中充当主人公的是国王和王子,现在却是穷人和受轻视的阶级了,而构成小说内容的,则是这些人的生活和命运、欢乐和痛苦。”[13]594民间文学的主人公都是穷人、普通人,或是具有平民性质的英雄,表现的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与命运,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因而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民间文学构成了一个作家的重要的文学传统,向民间文学学习借鉴是许多当代作家的创作自觉。“倘若不是前辈的全部诗歌都还在人民口头上活着,在他的摇篮旁唱着,他在儿童时代就在这些诗歌的陶冶下成长起来,作为他继续前进的有生命力的基础,彭斯怎么能成为伟大诗人呢?再说,倘若他自己的诗歌在他的民族中不能马上获得会欣赏的听众,如果不是在田野中唱着的时候得到收割庄稼的农夫们的齐声应和,而他的好友们也唱着他的诗歌欢迎他进小酒馆,彭斯又怎么能成为大诗人呢?”[21]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有一个从民间到作家的发展过程,一些文学手法与技巧也都从民间文学中产生的。文学传统既包括作家文学传统,也包括民间文学传统,二者是互相包含的。《诗经》中“国风”所开创的比兴手法影响了历代作家的诗歌创作,同时也影响到当代诗歌、歌曲的创作。屈原学习楚地民歌,创作出了楚辞体诗歌。曹植借鉴古乐府民歌,创作出成熟的五言诗。唐传奇的崛起与繁荣与唐代民间文学有密切的关系,唐代民间传说、故事、歌谣、逸闻、趣事是唐传奇丰富的资源,民间文学的艺术技巧为唐传奇提供了艺术营养。李白借鉴了乐府古体写诗,创作出堪称经典的民歌体诗歌。关汉卿、马致远、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蒲松龄都学习借鉴了很多优秀的民间文艺。鲁迅非常喜爱浙江绍兴的民间故事与民间社戏,他的小说中包含了不少民间文学因子。刘绍棠的小说有河北民间文学的鲜明印记。莫言的小说创作与山东民间文学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檀香刑》就直接写到胶东民间小戏“猫腔”。贾平凹的小说借鉴吸收了商洛地区的民间文学资源,呈现出浓郁的商洛民间文化意蕴。高尔基说:“不懂得民间文艺的作家是不好的作家,无穷无尽的财富隐藏在民间文艺里。有良心的作家必须掌握它。”[22]作家与民间文学的紧密联系让作家的创作根植于劳动人民的土壤,因而具有很强的在地性与烟火气息,容易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所以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地绞死它。譬如《楚辞》罢,《离骚》虽有方言,倒不难懂,到了杨雄,就特地‘古奥’,令人莫名其妙,这就离断气不远矣。词、曲之始,也都文从字顺,并不艰难,到后来,可就实在难读了。”[23]在当下,躲进书房、远离生活、关起门来写作已成为比较流行的创作方式,导致一些作品远离时代、脱离生活、疏离群众,甚至一些作品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24]。文学作品一旦远离时代与群众,就会失去读者,就难以实现作家的创作意图。“无论怎样复杂的艺术样式,只要不想脱离大众、一味孤芳自赏,你就不能不留意于原生态的民间叙事,特别是它的模式、母题之类,因为那里不但有取之不竭的素材源泉,而且它始终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因而是你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25]广大作家应该自觉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学习民间文学与劳动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诀窍,增强创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创作出能反映时代、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的文学作品。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民间劳动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