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6吕倩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设备

吕倩

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和顺分局 山西 晋中 032700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一直在不断地提升,而且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消耗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被利用的程度加深,各种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影响我们的空气质量,从而进一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评中的环境监测工作对于解决环境问题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工作中现存的一些消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改良环境质量的有效对策,进一步做好保护环境的相关工作。

1 做好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环评又能够在环境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做好环评中的环境监测工作非常有必要。环评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评价,环评的重要主体是环境监测部门,主要的工作是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并且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保护环境的对策。在工程和项目建设过程中,整体流程中都贯穿着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工作是保护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让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够与大自然和谐地相处,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通过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为相关项目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数据,能够进一步做好相关的环保工作。并且能够在此过程中检查出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这样使得环保的措施更加真实有效,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通过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对一个项目进行评估,决定这个项目是否能够实施,可以确定这个项目是否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伤害,是否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通过环境监测工作也能对施工领导者的行为进行约束,进一步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 环评中环境监测工作现存的一些消极现象

2.1 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机制不够完善

环评中的环境监测工作在工作时也有一套完善的、系统的流程,并且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工作,这其中的每一道工序都非常重要,在每一道工序中都不能出现失误,因为这些工序是紧密相连的,能够互相影响,如果其中的一道工序出现了失误,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对项目开始之前各项数据的监测,并且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验证,最后的实施方案就是由这些数据和指标共同决定的。方案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据监测的结果,根据监测的严重程度确定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但是因为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所以后续监测工作也没有办法完成,而且部分监测工作的数据缺乏真实性,而且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脱离了实际情况,所以后续的一些工作和方案就没有办法进行完善,导致在后续工作中会出现很多不足,甚至有可能进一步伤害到周围的环境,进一步加大环境的污染程度。所以监管不只是在项目之前进行监管,在项目中和项目后都需要进行监管,监管的掌控范围必须要进一步扩大,相关监测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握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做出保护环境的措施。

2.2 监测过程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没有使用现代软件和技术

监测工作在进行之前需要涉及相关的工作方案,在正式工作之前会与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设计一个科学性的方案。但是很多工作人员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确定一个完善的方案,而且很多方案并不符合实际的要求,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缺乏一定的可实施性。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项目的地点、项目的总体要求,项目所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等,但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可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甚至有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制定出来的方案比较笼统,缺乏详细的规划,而且这个方案也缺乏一定的可行性。监测工作对监测的次数也有具体的要求,而且也要对于监测的对象,对监测的各项数据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但是因为监测方案缺乏科学性,所以就导致整个检测流程没有办法顺利进行,而监测到的数据也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所以导致提前制定的监测方案并不可行。监测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而且监测的数据非常庞大,监测工作要求监测过程必须要细致,对于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细节处都需要注意到,如果仅仅是依靠人工很难完成这个要求,所以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还需要用到一些高科技的设备和技术。但是相关部门在设备采用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而且设备更新的速度也非常慢,整体设备的使用频率也非常低,所以就会导致监测出来的数据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整体工作效率也偏低。而且其中一些细节也没有办法注意到,这样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且也没有办法在出现了环境污染的情况时提前进行预防[2]。

2.3 环境监测工作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现在对于环境监测工作,人们已经开始重视起来,人们开始渐渐地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但是这种重视程度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低的,相关的工作完成程度和完成质量都依旧偏低,对于环境保护这项工作,人们还需要持续发力,还需要逐步提升。环境保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项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相关工作人员持续努力。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环境,才能够提升我们生活的质量。虽然在项目开始之前就会进行环境监测工作,就会制定相应的方案,但是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后,这些方案却并不一定能够得到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所以保护环境的措施是否能够得到项目负责人的重视这一点是存在着不确定性的。甚至有一些项目负责人为了减少资金的使用,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会减少相关的措施的落实,而且会瞒报,会降低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质量,经常会偷工减料,这样反而会使得环境问题更加凸显,甚至会使得周围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国家现在已经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这方面的措施还是比较少,而且投入的资金也不是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先进技术也比较缺乏,先进的设备也比较缺乏。在环保这方面的人才也比较少,很多工作人员都缺乏专业型,所以在工作中也没有办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没有办法为环保工作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3 在环评中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对策

3.1 增加监测机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不同环境监测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工作问题以及管理问题有所不同,不同工作人员所采取的实际监测形式以及技术操作模式也存在诸多细节差异。面对此种情况,则需要工作人员以及管理部门立足于环境监测工作体制机制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与研究,立足与顶层设计视角,快速整改原有体制机制以及工作规范的主要问题,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调整环境监测工作主体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独具特色的环境监测工作实际体系以及工作机制,严格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依照具体的工作规范以及管理标准,快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避免在环境监测工作之中,反复多次出现原则性工作问题以及体系化管理问题。要想做好环境监测工作,首先要保证监测机制的有效性,要对监测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监测的工作需要包含施工的整个流程,不能仅仅在施工之前进行方案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多次监测,对施工的流程和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根据情况调整方案,调整环保的措施。而且监测一定要全面,保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并且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这些数据做出一个分析报告,根据分析报告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为了保证措施的科学性,在提出措施之前相关部门需要招聘一些专业的人才,要组织专业的人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探讨,根据专业人才的意见给出解决方案。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就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根据问题进行探讨,然后给出解决的方法。此外也需要加强监督的力度,在项目的全部开展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监督,要保证项目工作人员的所作所为都符合国家的规定,保证项目的施工流程符合之前的规划。最重要的是要保证项目负责人能够将之前的环保措施都进行一一落实,对于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严格要求负责人对措施进行执行,绝不能出现阳奉阴违的情况,落实的过程必须要精确,不能有任何的疏忽[2]。

3.2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是相关联的,在一定程度上工作人员的穿越水平能够决定监测工作的水平。因为工作人员是监测工作的主导者,对整个监测的流程都会进行控制。而且工作人员会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所以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的高低能够决定这些数据的使用率的高低,能够决定数据的有效性。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也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报告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而且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制定一定的考核制度,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上岗。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严格检查每一位工作人的从业资质以及相关技能资格证书,必须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均可以持证上岗,必须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均可以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专业化工作能力。而且在上岗之后也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定期召集全体工作人员主动参与职业技术培训活动以及主题教育活动,从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意识等诸多方面,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现代化工作团队,快速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引导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极强的责任意识以及工作意识。因为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和设备,那么数据的真实性都得不到保障。所以在上岗之前也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地应用监测工作中所需要使用的设备,并且也要具有一定的调试设备的能力,这样如果设备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对这些设备进行维修。在培训时一定要注意工作人员的操作,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保证操作的精确性,这样才能够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此外也要注意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使工作人员能够真正的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3.3 加强对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资金的投入

伴随着现代化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更加全面化的环境监测工作体系以及技术应用体系已经逐渐形成。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必须要在环境监测工作之中,合理应用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相关工作技术,逐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凸显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应用现代化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相应设备,不仅仅可以进一步减轻工作员的工作压力以及工作负担,也可以逐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整体质量与水平,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协调、智能、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研究的资金的投入,就加强相关的资金投入,才能够激励专业的人才对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创新,才能够进一步做好环保工作。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对大气中的一些分子、粒子等进行监控,而想要对这些物质进行监控就需要用到高清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这是提升工作质量的基础。因为这些物质是我们肉眼难以看到的,所以只能借助设备对此进行监控,由此可见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使得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使得监测到的数据更加的真实,更加的可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证最后的方案的有效性,也能够保证解决方案的科学性。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设置专门的研究部门,并且要加大对研究部门的资金的投入,并且要加强人才的引入。因为技术和设备研究部门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所以相关部门在招聘时需要更加的严格,要对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工作经验这三个方面都进行认真的评估。高水平的人才是高质量设备出现的前提,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人才引进的工作。而想要吸引人才就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利用资金利用好的福利待遇去吸引人才,给人才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晋升途径[3]。

3.4 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数据的重视程度

环境监测工作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环境监测工作监测的就是数据,所以对于数据的要求会比较高。相关的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监测的数据的重视程度,必须要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拒绝弄虚作假。而且要保证数据的数量,尽量多的收集数据,那才能够保证数据更加精确,而且样本足够多也能够在之后的制定方案工作中提供更多的参考。当然在收集时就要保证数据的数量,同时也要保证数据的质量,高质量的数据才是正确决策的前提。环境监测这项工作专业水平和难度都比较高,所以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也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所以在使用之前就需要对数据的实用性进行一个大体的评估,这样在处理时只处理那些具有实用性的数据即可,可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要尽量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中间达到一个平衡,既要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做到在发展经济时依旧能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成功
夏季高血压的困惑及自我监测管理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调试新设备
学习监测手环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