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举措
2022-11-26曹珍
曹 珍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考工记》中的“百工与居一焉”等无不反映匠人精神的创新内涵和价值。所以,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能够确保学生从思想的源头保有匠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初心,在其踏入职业生涯中凸显工匠精神的职业觉悟,不断沉淀,主动创新,成为真正的能工巧匠。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核心概念自提出以来,其重点就在于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精神内核和高职院校其他课程的核心内容相融合上。在此背景下,数学课程作为公共通识课之一,必须坚定课程改革信念,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上全面实现二者间的融合和统一、“创新创业过程与育人过程的统一”,保持创新创业之“技”和数学培养之“能”的同向同行,以全面夯实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一)持续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诉求
高职院校以培养综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其核心要义在于为国家输送大国巧匠,在锤炼“匠技”“匠能”的同时,塑“匠心”。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之下的数学课程实践教学能够将课程教学三维目标从以往的“重技能”转向重“技和心”,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延展到综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品质、集体观念、国家公民责任等综合素质之上;同时,数学教师通过持续革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以培养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使得数学课程的育人目标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同频共振,为国家壮大、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不断革新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信念的必然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其对高职院校而言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其政治立场、价值观的塑造对未来从事职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影响显著。所以,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一改往日标准化数学知识的讲授,严格甄别教学内容,做好数学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做好价值把关工作,深度挖掘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革新高职学生的从业观,坚定其创新创业信念,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从而在“大国制造”背景下走向勇于创业、敢于创新的成才之路。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制约因素
在2021 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职应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自此,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的深度问题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已逐渐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但是其重技能训练轻过程育人的思想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其人才培养体系仍以技能学习、实操为主,以专业课程的教学为重,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中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放在首位。加之,高职数学课程具有系统性强、逻辑严谨、理论性强的显著特点,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学教学内容的高度融合、全面契合。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的高度问题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队伍是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养的主力军,其整体水平决定着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决定着创新创业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但是高职数学教师并不能厘清创新创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只是一味照本宣科,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组织课堂教学,对于创新创业融入数学课堂的机制、环节、时机等几乎没有慎重思考。加之高职学生大部分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较弱,对抽象、晦涩难懂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低,导致目前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关注意识不强,出现职业认知不清晰、职业素养偏低、职业道德要求不高,职业奉献态度不主动等问题,影响了创新创业融入数学教育教学的成效性,制约着融入数学课堂的高度。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的宽度问题
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度不高、各部门配合协调性较差,制约着创新创业融入数学教学的宽度。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融入基础课程的任务下发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数学教师各自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没有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高度一体化的管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学课程教学严重脱节,与数学教学内容的结合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教育效果无法衡量,使得创新创业的融入成了形式化的硬性教学任务,失去了创新创业本身的教育意义。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对策
创新创业融入高职数学教学要求坚持从整体到要素、从结构到功能的融合,要将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协调统一,凸显高职数学学科特色和专业发展诉求,在顶层设计和统筹协力方面做到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和外部机制,为创新创业融入高职数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条件保障。
(一)以专业为抓手,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高职数学教学中要全面浸润和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站在理性而长远的角度思考二者协同育人目标融合的机制。所以,高职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数学作为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的定位,了解不同专业的社会岗位需求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现状,以此为切入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如对于机械类专业而言,数学教学以空间思维的讲解为主,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建模,激发高职学生利用计算机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鼓励学生选修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和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
(二)以数学文化为切入点,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要以双创精神的培养为核心要点,合理利用数学知识、数学文化等开发创新知识点,鼓励高职学生主动体验创新思维、感知创新精神对自身的影响,从而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如在讲授某一数学知识点时,可将该知识点、定律被发现的过程、重要数学人物故事融入,利用数学家们敢于突破桎梏、勇于探索人类数学知识空白区,启发高职学生明白没有先驱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就没有现代科学的诞生,体验每一次创新对人类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使得数学这一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变为启发诱导高职学生主动求变、积极思考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
(三)塑造学生主流意识,形成创新创业思维
思维是指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对某种活动、想法展开的分析、归纳、判断、总结等的一种认知活动。理性思维有助于个体打破常规,促进其全面发展。所以,对于创新创业思维正处于理性思维形成“孕穗期”的高职学生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思维的培育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要以此为重,引导高职学生养成换位思维、发散思维等创新创业思维。首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不断通过数学例题讲解、典型数学主题案例的宣传,使得创新创业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触及学生灵魂。其次,突破传统数学教育教学的桎梏,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将数学思想主题报告、个人数学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主动学习“数学匠心人物”,主动向榜样靠拢,丰润创新创业思维内涵,塑造学生主流意识。
(四)构建教育新阵地,锻炼创新创业能力
第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成“校内—校外”横向协同育人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应顺应时势,因势利导、因时利导,高瞻远瞩探索校内外教学新模式,将其作为锤炼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阵地,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知行合一、学用同一、道术统一。一方面,要深入实践基地,了解其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充分吸收企业在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深度挖掘企业中蕴含的创新创业能力资源,将企业中典型彰显创新创业精神的真实案例融入数学教育教学之中,实现理论课程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拓宽合作方位,与企业联合开发协同教育内容,建立校企导师库,联合举行“课赛融合”“项目培育”等双创活动,协同开展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活动,实现校企育人的“双主体化”。
第二,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延展高职数学教学空间。“大国制造”“大国智造”背景下的高职教学改革不是单一要素的“一刀切”,而是对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高标准、高精准、高复合的要求。此时如果数学教师仍一味说教,并不能真正引导高职学生改变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所以,高职数学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渗透不能只拘泥于数学课堂或常规活动上,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渗透创新创业内容,合理规划“创新创业资源”和“生活资源”,建好资源网,确保数学知识育人和文化育人信息的实时性,不断充实数学教育内容,延展高职数学教学空间,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数学素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创新民族精神。
再次,强化高职数学的课后实践。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提出学习建构等核心概念,后经布鲁纳、维果斯基等人的发展、完善,逐渐成为学科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理论关注学生学习实践,认为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形成通过学生共同体的组建以建构在特定知识教学情境下的图式结构,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更高知识水平的框架图。所以,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离不开高职学生的主动参与,尤其是积极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参与。所以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才能真切发挥出数学教师知识导学、文化助学的作用。如,高职院校可为高职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微信号、微博或直播账号,将管理、运营等工作交与高职学生,在此过程中,高职学生不仅能够灵活运用习得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在实践中感知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价值和独特时代价值,从而丰润其创新人格、增强其民族敬业精神、坚定其未来职业自信。
结语
在“十四五”新征程起航之际,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勇于创新的社会主流风尚和求真求实、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新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教学中,应以专业为抓手,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以数学文化为切入点,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塑造学生主流意识,形成创新创业思维;构建教育新阵地,锻炼创新创业能力,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民族大业开拓者、新时代的奋进者、社会主义建设的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