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对话,才能引导有效的阅读
——对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的剖析
2022-11-26杨玉玲
杨玉玲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 山东东营 257000)
对话教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重心,着重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保证对话教学的公平性、平等性。确保对话教学理念能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重要的引导作用,促进教学效果的展现。
一、对话教学的教育改革背景
(一)对话教学概念
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教学科目,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语文主要探究语言的形成和语言的应用。如何正确表达及语言的合理应用是其探究核心,在探究过程中,也必然会突出语文的多维对话。在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要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相容,也要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模式。语文的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教学属于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这足以见得,平等对话在当下新课程改革深化进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对话教学是当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对话教学涵盖的内容有很多,其基本内涵在于要求实现课程进展过程中借助有效交流来探索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从而加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了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真正促进良好的优化教学。结合不同的对话教学模式,在实现分享与体验的过程中,创新教育价值。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改革必要性
当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以考试分数为核心,展开极端化的机械训练,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积极性,这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深刻认识到的问题,也应当认真考虑如何进行调整。对话教学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只得到形式化的教育运作,这造成语文课堂缺乏活跃性,也难以促进师生之间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在开展对话教学过程中,也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以学生为评判标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和学习,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指引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展开思考,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用已学的知识来支撑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让对话教学得以继续,让对话变得更能体现效果。这样,在具体阅读过程中,对话教学会变得更为融洽,也能体现更强的生命力。通过语文课堂上的对话教学,学生深入学习,加深了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思维的启发。在语文课堂的互动环节中,学生实现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个人学习潜力得到了有效挖掘,充分调动个人主体性,也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当学生思维空间得到有效开放,更能产生思维认识,也会涌现更多的创新想法,这正是开展对话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的最佳表现。
为了突破传统模式下语文教学的枯燥局面,扭转语文教学局势,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要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提炼出对话教学的全新概念。要求以平等对话的模式,形成学生和同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让他们在良好的交流过程中相互获得理解,从而获得更大的快乐,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采用对话教学有其必要性,也能够体现有效价值。
二、对话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领导性更强,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弱,班级氛围较差,也自然难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话教学的有效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这种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快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帮助学生及时解释有疑惑的问题。特别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存在年龄差异,认知层次也各不相同,这自然导致了师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沟通鸿沟。要跨越这道鸿沟,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筛选合适的教学方案。许多在教师眼中非常简单的问题,学生却百思不得其解,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通过开展对话教学,能够有效解决此类现象。长远来看,不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体现,也能帮助学生提升个人成绩,这样有利于教师减轻负担,也能让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进行课后反思,在日后制订教学方案时,会更加全面思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促进教学改革实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既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也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得到有效优化,使教学流程更加完善化。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师能够深刻了解到学生在认知层面的差异,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比如,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很难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维持他们的专注力。但通过融入对话教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发现无法融入学习状态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他们的想法来带领他们融入实际学习过程中,使他们能够保持全神贯注。在此过程中,真正实现平等交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这样他们能够重新回到课堂中去,这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改革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单一层面来说,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上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但从宏观角度来说,当下的社会发展模式证明了单一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要开展全方位的素质培养,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对话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效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让他们产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充分实践过程中寻求正确答案。通过这种有效交流方式,学生不但能够获取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能增强他们自身的交流能力。在交流对话中,学生能够产生共鸣,也能在寻求整体和谐的基础上存在一定异议。这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也满足了群体共性,在当今的教学工作中,这种综合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是一门要求较为广泛的学科,要求学生有理论方面的充分储备,也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向来以严谨而著称。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对话教学,能够更好地在严谨的语文课堂中注入活力。通过应用对话教学,开展有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话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贯彻的思想理念,要与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材的整体要求一致,也要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这意味着,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更能帮助初中语文教学走上新的台阶。
三、初中语文中对话教学的案例剖析——以课文《背影》为例
(一)形成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开展阅读对话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实现全新的阅读体验,产生新的思维意识,也有更加丰富的个人感受,这足以见得学生个体的主观意愿影响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并得到新的扩充,读者经验也会给文本带来新的内涵。在如此背景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意味着基于个人经验的自主创造。所以,在开展对话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完整感受所教内容,提出自己的感受,然后由教师给予指点,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达到师生融洽的最佳境界。[1]文本是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依据,也是学生需要深入贯彻和有效体会的内容。脱离文本的语文学习,就像鱼儿离开了水,缺乏了实质意义,也并非真正有效的阅读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文本内容的理解,真正深入到文本内容之中。
比如,在开展《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背影”,然后从文章主题再衍生到文章内涵的思考,这个主题背后能够体现什么内容?学生可能会感到好奇:“背影所说的是谁的背影呢?又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的背影呢?”接下来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探索,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课文,通过深入到文本内容,与文本内容进行“交流”,来加深认识并且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阅读过程中,课文会让学生有所认识,了解到作者朱自清在描写父亲背影时抒发的是对父亲的感谢与缅怀之情。“背影”中体现的这似乎只是父亲一个微小的举动,但也凸显了父亲对他的关怀,以及他对父亲的思念。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阅读文章,寻找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文段。学生很快就探寻到了“父亲买橘子”的这段描写内容,他们会真正产生认知,了解到父亲对作者的疼爱之情。教师可以点明这段内容,也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父亲是要送作者去车站,买了橘子寓意“买吉”,希望作者能够一路平安吉祥。这也体现父亲的良苦用心,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深入到文本之中,与作者和作者的父亲展开深入对话,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爱子之心。
(二)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互动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有效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创设民主自由的对话环境。教师要以真诚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心中的疑问和想法毫无保留地倾诉给教师和同学。教师也要打开自己的胸怀,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去科学引导学生。要想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交流,就要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前布置一定的预习安排。[2]可以采用不同以往的预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融入课文内容中,提前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中的思想境界,为正式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比如,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从自身的真实体验来思考父爱的存在。教师可以构建几个不同的思想情境,在课前让学生尝试进行自我情感代入:一是,如果看到父亲在暴晒的阳光下,挥洒汗水辛勤工作,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二是,如果父亲要远行工作,只能独自一人,看到他远去的单薄背影,又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三是,在周日的下午,自己将要返校,爸爸送自己到学校门口,看到爸爸迟迟不离开的身影,又想到了什么;四是如果不经意向爸爸的背影瞟了一眼,又会发现爸爸什么方面的变化……这四个不同的场景会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学生也会主动进行思考。许多学生和爸爸的关系非常微妙,既相互惦念,又有一定距离。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父爱的细节,也能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
(三)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很少注重学生与周边同伴的交流,但如果能够保证学生之间也能实现有效交流,才能更好地体现动态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对话教学的应用使学生的自由得到最大化开放,学生能够自由交流,也能形成和周边同学的有效交流,产生更多的思想认识,共享情感体会,也可以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辩论。在开展《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父亲给作者买橘子这段内容时,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朱自清不自己买橘子呢?”可能会有学生反驳他的看法说:“朱自清如果自己去买橘子,就没有这篇文章的存在了。”这两种理由看似能相互抗衡,但又并非最直接的理论依据。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细节,可以了解到朱自清最开始也是认为父亲不必去买橘子的,并且“两三回劝父亲不必去”,但父亲依旧要求去。[3]这可见父亲放心不下朱自清,这并不是因为朱自清无法自力更生,而是因为父子二人就要分别,父亲对孩子实在是不舍。朱自清认为父亲要给自己送行的方式大可不必,也认为父亲的一些做法过于老套,但是在他发现父亲给自己买橘子后,顿悟感受到了父亲的父爱。因此,情不自禁流下来感动的泪水。经过教师的疏导,学生就会了解朱自清让父亲买橘子的缘由,也了解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的情感主旨。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已经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形成了思想碰撞,即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争执,也是为后续的学习探索提供发展空间,摆脱课堂的巨大束缚,实现思想的自由交流。足以见得,对话教学为我国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展现了灿烂而广阔的未来。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对话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创新思维,形成多方的平等对话。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在交流过程中形成有效的课堂对话,才能引导有效阅读,也才能更好地向语文课堂灌输新的动力。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根据当下的教学需要调整教学模式,真正注重动态教学模式的应用,做好课堂对话的有效设计,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