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2022-11-26虞海静
虞海静
(安徽省天长市炳辉中学 安徽滁州 239300)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看重知识灌输,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同时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加习惯于死记硬背,课堂教学效果极差,严重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思维导图指的是一种可以将抽象记忆、思维具体化的有效思维工具,将其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知识的层次和脉络,把握课本中的重点,从而激发大脑的潜能,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见,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一种放射性思维模式,能实现思维从抽象转换为具象,达到拓展思维、加强知识记忆的目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思维导图通常是围绕一个核心内容,采用科学的方式,分割、延伸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框架的形式表示出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加深记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开展历史学科教学,全面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改善历史课堂教学现状。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效应用思维导图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零散知识以系统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发散思维,形成联想记忆,对后续历史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二)深化学生历史认知
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零散教学为主,忽视了知识的延展性和系统性。历史是一门系统性学科,知识构成复杂,且内容枯燥乏味,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机整合零散、分散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记忆特征,灵活绘制出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学习中的具体内容,为学习历史知识打好基础。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新鲜感。学生对新鲜事物会产生好奇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在轻松、有趣、自由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误区
(一)思维导图构建与应用目标模糊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环境良好,这为思维导图的具体构建及应用创设了良好的条件。但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理念对整体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从一定意义上说,促进学生历史成绩的提升也成为整体教学中的基本目标。虽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思维导图的构建及应用尝试,但在缺乏相应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并不会明确相应的应用目标,单纯将提升学生历史成绩作为目标也成为常态。这一问题影响下,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目标达成状况来逆向评价实际教学状况。更为严重的是,缺乏相关的目标时,思维导图构建及应用的盲目性会大大提升,久而久之,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很容易流于形式。
(二)教学主题不明确
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时,一些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然而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由于未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未标注学习重点和难点,导致他们经常把握不住教学重点。众所周知,学生之间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他们通常会按照自己的思路绘制不同的分支,如果没有把握重点,将会丧失学习的方向,这对于学生深入学习历史极为不利。
(三)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
一些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这样的现象也时有出现,一些教师常常将自己的思想、意愿强加给学生,学生往往在教师的指令下绘制思维导图,久而久之,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沦为学习机器。显然,这与当代教育理念是相悖的。
(四)学生群体的思维导图应用能力偏低
中学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构建及应用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教师对其进行的应用,第二个层面则是广大学生对其进行的应用。“教”与“学”本身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思维导图的应用也应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个层面的同步应用。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对思维导图较为陌生,教师下发相应卡片等资源,学生借助其进行历史知识学习成为常态。教学实践中,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的体系性认识较强,且具有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但大部分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并对其予以有效应用的能力也明显不足。总的来讲,倡导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构建、应用,目的之一便是让学生养成对其予以应用的良好习惯。但学生的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等情况也表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存在很大不足。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具体措施
(一)确定思维导图主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当教师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后,通常会要求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重难点,再确定思维导图的主题,这样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思路就会更加清晰,最终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例如,“中华文明的起源”这部分知识,主要分为3 个模块,分别是“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和“华夏之祖”。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教师先强调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这部分的重点是掌握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生产状况,难点是掌握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原始的农耕生活”这部分的重点是掌握河姆渡时期、半坡时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是掌握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如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华夏之祖”这部分的重点是了解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区分禅让制和世袭制以及掌握夏朝建立的标志性结果及评价,难点是掌握氏族、部落、流域等历史名词的含义。在理清重难点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结,如“中华文明的起源”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延伸出“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以及“华夏之祖”这3 个分支,再按照各分支的重难点完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回顾以往所学的历史知识,有效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二)结合学科素养培育应用思维导图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灵活应用,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有很大帮助。以历史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为例,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中,是按照历史发展时间顺序进行内容编撰的,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须了解到历史发展的时序。但是,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弱,在学习中需要将具体生动的素材与史实结合起来,这样才会形成相应的时序观念。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将碎片化的历史事件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深层次剖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这对学生时空观念提升有极大帮助。又如在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直观化、体系化地表达出来,通过对历史信息、史料内容进行整理,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史料与历史结论直观地呈现出来,促进学生素养发展。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契合自身认知的知识框架体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内容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感知。
(三)做好笔记,提高学生实践力
记课程笔记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知识的重要辅助形式。教师可在学生记笔记的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使学生逐步完善思维导图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解决课堂时间不足和学生思维导图绘制兴趣不高的问题,还能够降低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难度。只要学生明确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历史课堂思维导图的绘制就十分简单。此外,引导学生在记笔记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三大改造”的课程内容时,可以先细化农业合作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农业合作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并分节讲解每一部分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绘制出相关的思维导图,轻松地掌握本章的所有知识,体会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从而改变对思维导图的看法,并积极将其应用于课堂知识的预习和复习环节。
(四)在板书设计中应用
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优化教学板书、课件,借助形象直观的思维导图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知识探索中,促使其能更加高效地获取历史知识,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己根据获取的历史知识来制作思维导图,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中强化知识,促进学生历史综合水平提升。
如在“鸦片战争”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鸦片战争的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以鸦片战争的背景、爆发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为次级标题,要求学生完善思维导图。在这样的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也会在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的内涵,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帝国主义的唯利是图、蛮横霸道,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提炼重点学习信息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主要是为了将原本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系统、清晰,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相关知识,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了解历史的本质,寻找问题的答案。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适当提供资料,引导学生将其中的重点信息提炼出来,有效避免思维导图过于烦琐这一情况,使思维导图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提前准备大量关于三国历史的资料,包括《三国志》《三国演义》等文学著作。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试着就上述资料归纳关键信息,并围绕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在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三国鼎立时期,有的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所以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将其体现了出来,并且注明了战争发生的时间。接着,教师又抛出引导性的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要全方位掌握战争的情况,还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呢?”学生受到启迪,说道:“需要明确战争双方、战争的原因和地点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如有的学生认为战争发生的原因和结果非常关键,因此将其画了进去。如此一来,思维导图的内容就会更加精准、细致,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有裨益。
(六)灵活应用思维导图并贯穿课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需要在特定时机进行,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及教学预设。思维导图可以是教学导入的工具,也可以是课堂总结的手段,或者是复习的工具。初中历史教师要注意,思维导图的应用需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不能局限在某个环节。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将思维导图与小组合作活动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合理分组,让各个小组就学习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这样既能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学习知识,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绘制深化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拓展学生历史视野、培养学生良好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这要求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思维导图对学生历史知识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把握思维导图的优势,指引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获取历史知识,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