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2-11-26张晓鹏
张晓鹏
(正定县子龙小学 河北石家庄 050800)
伴随基础教学改革进程的加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侧重于应试技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研究将结合教学实践,使用课堂观察法,对本人所在小学五到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识别,并提出具备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及建议。
一、核心素养的相关论述
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来看,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实现学生全面提高并获得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掌握语言能力是人们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读、写、说,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积累,形成语感,梳理语序,才能使用语言更加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直接决定了其解决各项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利用语文教学,创设真实情境,由学生判断事物发展的方向与对错,掌握独立的思考能力,提出自己新的见解与想法,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抽象、联想、辩证、直觉等思维。
(三)审美感知与鉴赏
审美感知与鉴赏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通过与文本、教师、同学沟通进行感知的丰富,学会感受生活、大自然、情感、生命中蕴含的美,拥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面对生活与学习,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及展现的正是伟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数千年以来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念,记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小学生身心还未发育成熟,尤其是五到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青春叛逆期阶段,如何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是该阶段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西方文化入侵的大背景下,要通过语文教学强化学生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对国家永葆一颗赤子之心,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有朝一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围绕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所在小学五到六年级10 名语文教师进行了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发现,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几项问题:
(一)阅读教学目标的功利化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法及内容的选择,教师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及素养,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向标。在对阅读教学目标设定的调研中得知,有50%的教师选择了“完成教学任务”,有10%的教师选择了“培养阅读速度”,有20%的教师选择了“培养审美能力”,仅有10%的教师选择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由此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设定阅读教学目标时体现出明显的功利化特点,将完成教学任务放在首位。阅读教学起点就已经存在偏差,后续教学活动必定难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部分教师没有对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加以解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过于注重语文成绩的提升,只是关注教学任务是否能够按照预期完成,这必定会导致阅读教学中缺乏对核心素养的渗透。
(二)阅读教学方法的单一化
教学方法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方法及手段,其中包括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及能力发展的方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来看,教师传授知识时不应单纯使用灌输式方法,而是要让学生依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巧妙地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关于教师是否能够基于核心素养运用教学方法的调研中,仅有20%的教师表示“经常用”,有20%的教师表示“有时用”,其余教师均表示“从不”或“很少”。在关于教师经常使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中得知,有60%的教师选择了“讲解法”,选择“问答法”和“小组讨论法”的教师各占20%,其余仅有10%的教师选择了“多种方法结合”。结合课堂观察,发现所在小学中五到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单一,注重的是对知识的讲解,也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在培养学生语言、思维、文化感知及审美的核心素养方面作用十分有限。
(三)阅读教学内容的肤浅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不单纯是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就教学内容是否满足核心素养需要,我对教师是否能够有效落实听、说、读、写多方面教学内容展开调研。其中,有10%教师选择了“从不”,有50%教师选择了“很少”,有30%教师选择了“有时”,仅有10%的教师选择了“经常”。结合课堂观察结果,发现部分语文教师暂时还未在阅读课堂中有效落实听说读写内容。依据新课标的内容来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体现出肤浅化的特点,教师对听说读写的整合运用不足,知识学习仅局限于课内,缺乏文化知识的熏陶及个性化的体悟。
三、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建议
(一)围绕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在确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时,必须要重视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理解方面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正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应当是围绕核心素养进行确认。
1.促进语言积累及运用
根据课程标准对小学五到六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应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诵,创设语言情境,提升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的教学中,应设定教学目标为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四季美丽景色的词语(就是在满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文章内容,利用生动的语言,仿写自己家乡不同季节的美景。
2.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新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小学五到六年级学生思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教师在此期间应加以引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深度挖掘教材,确定文章的难点及空白,巧设问题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文章中的问题。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中,应设定教学目标为掌握古诗含义,幻想出古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让学生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幻想月落、乌啼、霜等画面,身临其中,感受作者张继在清凉的夜色下的羁旅之愁与家国之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3.促进审美感知与鉴赏
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鉴赏美的能力,教师应利用文本分析、评价及欣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善于发现身边的美。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的教学中,应设定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中第4 个自然段中的6 个问句,感受语句中蕴含的美,感受作者朱自清想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不甘与惋惜。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应拓展课本之外的知识,对课本内的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应设定教学目标为强化学生爱国意识,勿忘屈辱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拓展一些中国抗战历史,深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现实,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未来要报效祖国的种子,知晓今日国家繁荣昌盛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当下。
(二)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填鸭式”教育会对学生学习带来枯燥感,这就需要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贯彻核心素养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根据不同文体确定教学方法
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要使用朗读及默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说明文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还能提升语言及思维能力。例如五年级上册《太阳》中,让学生多次朗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从数字中感受太阳与我们之间的遥远距离,掌握说明方法,体会文章语言描述的严谨性。在记叙文的阅读教学中,要使用讨论法和探究法。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落生花》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讨论何为有用之人,感受文章主旨的同时,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要使用朗读法,并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含义和画面,拉近古代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从军行》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边塞战争的视频,根据诗句的描写,感受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
2.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教学方法
小学五到六年级阅读课型主要分为精读与略读。其中,精读课需要教师着重引导,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应讲透彻,围绕教学目标启发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素养。略读课更加注重知识及阅读方法的使用,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略读课文,可以尝试将课堂的主导权赋予学生。例如设置提问课,由学生进行提问,其他同学进行解答,营造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思维及语言能力。再例如设置赏析课,学生在略读完文章后,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语句,讲解自己为何喜欢,对文章内容进行赏析,提升学生对文章中所蕴含美的鉴赏能力。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应用,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展开阅读教学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内容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
阅读教学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其与识字、写作、口语及交际紧密结合,需要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听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升“听”的能力。阅读教学中,教师语言要丰富,不要仅局限于规范、严谨的词语,而是要学生接触与理解更多的词汇,掌握词汇更多的含义。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学会思考语言中所表达的意思,经过有组织的语言熏陶,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说
学会听,还需要学会说,学生要使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语言情境,在相互讨论、转述及讲述的过程中,让学生“多说”。说得越多,掌握的语言逻辑就越为清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语言的方式向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3.读
阅读教学中的读分为朗读与默读。在朗读中融入感情,能够让学生与我产生情感共鸣,感知文章中的美。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学生掌握默读能力,默读能够提升阅读速度,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学生集中思考文章中的内容,持续性更强,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写
阅读教学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写”的能力,其中有仿写、续写、扩写和默写。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时,对于阅读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续写、扩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当依据文本内容及单元主题,开展阅读拓展。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拓展相关历史情节,让学生感受到烈士们在抗日战争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感知与鉴赏、文化传承与理解,以此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合理的教学内容,提升阅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