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
2022-11-26李智腾
李智腾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五实验小学 福建漳州 363701)
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黄金时期,道德与法治学科不仅仅具有学科引导作用,对于学生的三观、品质、法治素养形成更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偏理论基础的学科而言,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道德与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二者的融入与结合,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深刻的思考,来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学生思维与行为的积极影响。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首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内容不仅仅涉及理论,同时也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各项内容息息相关,包括资讯的高度发达、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等,这些都是学生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并且社会、时代、生活的这种变化,是一天比一天更好,学生的感受也是直接的。这就意味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更多,素材更丰富,路径更宽广,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情感共鸣。能够让学生在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懂得生活的规则,了解基本的法治常识、国家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以及社会的持续变化。比如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可以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就爱国主义的话题进行交流,从生活中、学习中,挖掘爱国主义元素。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所生活与学习的环境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与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性特征相符合。并且,在这种前提下,学生对于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国家的成就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二者的作用性一致,都是为了夯实学生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道德养成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实现良好法治效果的基本前提,唯有在良好道德观的影响下,学生才会更好地规范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在日常的生活中自觉地践行道德观,遵守法律的规则。所以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相一致,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一致。
所以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利用多元化的爱国主义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形式,打造高效课堂,营造浓烈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良好教学质量的实现。其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渠道优势、主场优势来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将法治的理性与爱国主义的感性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爱国思想,以及道德素养。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场优势与情怀的渗透优势,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模式,养成学生高尚的品质,立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并将理想与追求切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成长为新时代的好学生,凝结成新时代的建设力量,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征,来对爱国主义教育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实施方法、路径、时机来进行科学的计划、精心的组织,以及合理的安排,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有启发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时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与表现,来对爱国主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并结合评价与总结结果来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得爱国主义教学与道德法治学生的结合更深入,效果更显著,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开发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促进国家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强大的国家、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才是学生健康成长、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社会发展会经历不同的时期与阶段,学生们也肩负着不同的任务使命。很显然,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在思想与思维上也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无论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融入与实施,都需要结合大环境,以及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实施。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时,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至关重要。在开发的重心上,要结合当下学生爱好追逐新鲜事物与热点话题的特点,来选择有启发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比如,北京冬奥会、太空出差三人组都是极具话题热度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无论是从冬奥会的开幕与闭幕式上,还是中国健儿在冬奥会上的精彩表现,以及太宫出差三人组探索太空的伟大壮举,以及太空中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都是极具话题性质、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二)增强小学生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
培养小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学生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果学生们连最基本的我国政治制度都不了解不认同,更何谈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逐步向学生讲授我们国家公民的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拥护共产党领导的意识,引导学生们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太小,他们对政治了解得很少,政治认知能力也不高,政治的认同感也没有正式建立,因此,老师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将培养小学热爱祖国作为教学重点,树立小学生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比如在进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这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看一下有关于中国发展过程的影视片段,由视频进一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展开教学内容。再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融入课堂中去。给学生们讲讲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现状,讲讲这些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壮举,和海外同胞心系祖国,从各个渠道购买口罩、防护服邮回祖国,给国内同胞提供物质支援的举动,剖析里面蕴含的浓浓爱国情怀。在讲述抗“疫”情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着重给学生们介绍国家政府积极面对疫情的措施,面对疫情,国家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抗“疫”胜利。由此帮助学生们认识到国家的伟大,产生浓浓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进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产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营造生动情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情境和道德与法治的有机结合,能够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入。情境,在调动学生热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利用情境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促进学生投入到爱国主义氛围之中,思考相关问题,获得个人感受,爱国精神便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自然接受。情境的创设,可以由爱国教育相关的事件创设,也可以围绕一个爱国人士开展。在课堂中,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创设元素,促进学生感受爱国情怀的伟大之处。
像在学习《大家排好队》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小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认识到守规则、懂礼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在公共场合排好队,是个人素质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人们不遵守排队规则的案例、小视频,让学生感受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讨厌之处,让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大家都在排队聚餐时,有人无故插队、态度蛮横,教师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中评价,有的小学生说“这个人真没素质”“怎么可以这样?大家都要排队”“怎么不懂得排队规则呢”。当小学生出现如此反应,证明他们已经在内心接受公共场合应当有秩序排队的规则。再给学生展示中国人在外国不排队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个人不遵守公共场合规则损害国家名誉的道理,激起小学生的愤慨,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中国,只有自己成为遵守公共秩序之人,才能更好地爱护国家、维护国家。爱国主义教育,不一定要从民族英雄故事入手,生活中的平常小事,都彰显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对国家名誉的维护。
又如在学习《家乡新变化》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中,结合小学生所在区域,收集丰富多样的资料,让小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为自己的家乡骄傲,为自己的国家骄傲。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二十年前相比,任何一个城市、乡村在建筑、交通、工业、商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用图片、文字资源的对比,促进学生产生“哇”的感受,通过语言引导,让小学生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社会和谐,才给这些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机会。让小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各国中地位的提高,促进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感受每一个社会人的付出,感谢国家的力量。
(四)利用多媒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深入使用,让现代化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特征。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全面开发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着眼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比如在教授《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一课时,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屈辱历史,如何从晦涩难懂的历史中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影视资料、人物故事、图片等大量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所了解,再通过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近代初期我国遭受列强侵略和欺凌的根本原因,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又如在学习《我们当地的风俗》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学习各个节日的风俗和传说故事。像在讲解端午节时,教师可以利用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个人对国家的热爱程度,以及可以为国家献出生命的精神。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介绍屈原的视频。视频观看后开展屈原人物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拥有更多见识,产生更多想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成为具有自主思考能力与自我表达自由的学习者。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立德树人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强化我国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并从小开始培养起道德素养,让青少年成为更加全面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进而实现中国新教育制度的全面落实,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新中国强盛的力量,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创造美满幸福的明天而奋斗。针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要始终立足于学生们的长远发展,坚持以德树人的方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师们也要不断改革创新授课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养成爱国主义情怀。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育成长,以便更好地顺应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