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研学发展研究
——以溪口镇为例

2022-11-26丁佳怡宣晓岚李培芬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溪口文旅研学

丁佳怡,宣晓岚,郭 旭,朱 琳,李培芬

(衢州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新冠肺炎疫情下,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文旅融合的发展,相关政策的提出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乡村旅游和研学旅行都离不开目的地乡村的特色历史文化这一吸引物,所以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研学旅行的热潮更是不断兴起。

1 文旅融合与研学旅行的概念

1.1 文旅融合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承认差异、尊重行业主体特质基础上的“有限融合”[1]。文旅融合是建立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元素的“旅游+”产业模式,同时也是新时代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孙镇等[2]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归为提高文旅融合水平的重点,缺乏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已不再满足旅客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所以乡村旅游要主动作为,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系统开发,并融入到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之中。《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的表述明确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影响至今[3]。要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文化同旅游深度融合,努力突破限制,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有效结合,让新源泉充分涌流。

1.2 研学旅行

在国家发布的各大文件中,关于研学旅行的定义主要围绕以下关键词:旅行活动、中小学生和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将“学”与“行”结合在一起,具有自然性、体验性和课程性三大显著特点[4]。丁运超[5]总结出具有丰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及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三大价值。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6]。研学旅行是对传统的、结构性的课堂教学的超越[7],从而增强我国学生的见闻和实践能力。

2 溪口镇研学发展的条件优势

2.1 区域优势

作为浙江省古镇之一,溪口沿灵山江而建,是龙游南部山区经济、文化中心。古镇邻近杭州、金华和南昌等地,是浙西地区通行浙东南地区的咽喉之地,交通便捷,区域优势明显,为其发展乡村研学旅行创造了可能性。

2.2 文化优势

溪口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村”“市级小康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并于2020年4月入选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著名历史人物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期间多次经过并夜宿于此,留下了不少赞美溪口的诗词,现在溪口的古建筑里还随处可见汤显祖的题诗,供后人缅怀。溪口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还有特色的商帮文化、酒文化、竹文化,素有“竹海古镇,偃王故里”的美誉。

2.3 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良条件

溪口富含厚重的历史韵味,秀丽的风景让其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向往之地,被誉为“中国笋竹之乡”,竹笋和各种竹手工艺品是地方旅游特色之一。随着电商行业迅猛发展,溪口镇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利用短视频推广和电商直播实现农产品的新模式销售,通过“短视频+村播”提升了地方知名度,推动了溪口镇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2.4 具有广阔的研学发展空间

作为全国第一个乡村版未来社区,溪口一直积极配合开展研学活动,并于2021年建立四省边际研学研究院。为实现乡村振兴,溪口借助未来社区的优势,不断做强做大农产业及旅游业,注重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产业的有效融合,努力将未来社区优化成乡村研学基地。

3 溪口镇研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研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3.1.1 基础配置不完善

研学基地是经过教育系统认定,具有一系列研学课程和符合一定硬件标准的场地,多为博物馆、景区和各类军事拓展营地等[8]。教育基础配置是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9]。溪口虽然有着良好的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并且积极与高校进行合作,但是仍然没有专注于服务青少年研学活动,实现对参与者教育和启发作用的研学基地,总体上还是“游”大于“学”。

3.1.2 基地运营不成熟

研学旅行基地设施和运营服务要相辅相成,有序的运营是研学活动成功举办的关键。研学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促进青少年进行交流学习,所以基地的营运必然不同于企业。目前溪口研学基地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研学服务体系,规范化的管理是研学基地持续运营的必要条件,溪口缺乏该方面的运营人才,导致学生在溪口进行研学的体验感较差,所以溪口的研学项目鲜有提升。

3.1.3 文旅融合落实程度低

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不能忽视旅游和研学任一点,因此在其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将文旅融合的概念充分体现出来,但溪口的研学大多仅仅停留在学习浅层的民俗文化上,甚至有一些研学活动只让学生体会到了游玩的乐趣,不够深入,文化内涵有待提高,远远没有达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效果。

3.2 研学产品开发问题

由于研学旅行市场行业标准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研学旅行产品供给有很多“粗制滥造”的现象,使研学旅行的推进举步维艰。研学虽然是以游玩的形式学习,但其核心仍在于“学”上,研学产品应该更注重研学主题的内容,将知识文化融于产品之中,这是目前的研学产品开发最容易弱化和忽视的。

3.2.1 研学产品与旅游产品难以区分

并不是在现有资源中加点教育元素点缀就能成为合格的研学产品[10]。当下溪口大部分的研学产品都存在有名无实的问题,它们打着研学的名号,但本质上还是市场上的旅游产品,这使得研学产品越来越不具有特色和优势,两者也越来越难区别开来。

3.2.2 研学产品没有保障

研学旅行生态圈最重要的消费者是学生[8],他们通常对钱的概念并不强,不能准确判断产品的品质。溪口对于研学产品的品质和价格没有明确的规定或统一的标准,存在商家乱喊价的情况,甚至常常与旅游产品混在一起,损害学生的利益。

3.2.3 研学产品单一

研学的活动形式可以涉及各方各面,随着探究主题变化,研学产品的内容、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研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必须以各地优质多样的旅游资源为依托[10]。但目前溪口研学产品单一匮乏,以竹手工艺品为主,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缺乏当地的特色。

4 解决对策

4.1 研学基地建设的创新性发展建议

4.1.1 依托未来社区,建设研学基地

未来社区的设施是最贴近研学需求的,溪口可以在未来社区建设的基础上,对硬件、场地和服务体系等进行完善升级,提供相应的研学教室和探究课题,保证溪口研学活动的质量和可行性,以便于强化青少年在研学过程中的文化认同。

4.1.2 强化运营管理,建立有效方案

溪口镇主要通过教育局和旅游机构2个途径与学生取得合作,所以研学基地需要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寻找有针对性的校外学习模式,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青少年研学旅行方案。同时做好前期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青少年研学旅行的必要性,得到支持。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引进相关的人才,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与系统的培训方案,确保所有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实现溪口研学基地成功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

4.1.3 利用好溪口的文旅资源

溪口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遗存着许多特色文化元素,只有利用好本土优势,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研学基地的建设才可能实现创新。

溪口是乡村旅游的开发圣地,不仅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竹林资源,更要发挥好自己首个乡村版未来社区的优势,将“溪口公社,快乐老家”定为主题,融合共享理念,建立便民的基础设施,在提升当地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改善溪口乡村旅游的服务,也提高了溪口的知名度,从而带动溪口乡村研学的发展。

4.1.4 融入乡愁,体现文旅融合

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要把握好当地的文化特色及研学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溪口镇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传承的发展情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溪口研学的文化教育内涵和意义。

溪口研学的发展一定要注重当地的文化教育意义,融入乡愁,以此来提高溪口镇乡村研学游的质量水平。研学基地建筑整体形态、尺度、色彩应体现江南的传统风格,与溪口现有的建筑形式相呼应,添加竹编、竹雕等地方传统手艺,融徽派和地方文化特色于一体。基地内也应该留存溪口的历史人文故事、发展过程和传统手艺传承等内容,以此将溪口的本土文化渗透到乡村旅游和研学中去。

4.2 研学产品开发的未来趋势与建议

4.2.1 体现教育特色,实现产品价值

乡村研学旅行产品应该重点突出产品的教育涵义,让青少年从中学习到知识,才是一个研学产品的价值所在。溪口的民俗文化和手工艺技术都是从古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溪口研学产品便是以现代的形式再现历史记忆,其背后的故事才是价值所在,在文旅融合产品的基础上附加一个故事背景是溪口研学产品独具意义的创新方向。

4.2.2 加强研学产品品牌建设

在大量信息交杂的环境下,人们的决策总是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因此研学产品应该建立品牌,以此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并在无形之中对消费者做出承诺和保障。溪口可以利用好“溪口公社,快乐老家”的主题,建立当地的品牌,在品牌的支撑带领下,扩大影响力,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从而占据有效的市场。最重要的是,研学产品有了品牌,能保障学生的权益,让家长放心。

4.2.3 推动研学产品的多样化

溪口研学产品的设计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努力推出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研学产品,让其变得更加多样化、科学化。在文旅融合下,溪口可以根据当地的商帮故事、采茶文化、竹海古镇及快乐老家主题等文化内涵进行分类,进而开发出多样的研学产品,让青少年从这些研学产品中了解到溪口深厚的历史底蕴,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

另外,溪口在提供基础的研学产品之外,还可以推出研学产品按需求定制,去掉边界让研学产品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实现多元化、精细化。

5 结束语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溪口具有良好的乡村文化旅游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但其乡村研学旅行才刚刚起步,主要的参与群体还是当地的学生,且都是小规模的活动,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有序的管理运营来服务大型的研学活动,缺乏自身的特色、知名度,缺乏多样化、科学化的研学产品,更缺乏当地研学品牌的建设。但溪口具备良好的资源,存在广阔的研学创新空间。总体来说,溪口镇正在不断落实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研学游的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教育+旅游”的形式会在溪口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溪口文旅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雨花·艺术 崔海作品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西浦廿题之聚仙亭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