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 年机器人行业十大新闻

2022-11-26本刊编辑部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宇宙机器人人工智能

本刊编辑部

时光匆匆,新的一年来临。回顾过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依旧是全球的最大焦点,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空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空前,对机器人行业的影响空前。去年,本刊梳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总结出十大新闻是:1 智能基础研究得到突破性发展;2 机器人柔性技术多样化;3 泛在--机器人技术融合边界消失;4 医疗行业机器人应用大发展;5 智能汽车落地元年;6 智能应用在检测与预防中显神威;7 工业互联网实现从局部智能到全局智能;8 网红机器狗Spot 商用;9 全自动口罩机走俏;10 送货机器人“大白”入国家博物馆。今年,本刊梳理出新的事件,记录机器人与智能历史发展的脚步。

1中国机器人“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

去年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共15 个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共同推动机器人发展。

该规划把握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到2025 年,中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并明确具体目标: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 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到2035 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在具体任务方面,该规划部署了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拓展应用深度广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五项主要任务,推动“十四五”发展目标落实落地。

在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方面,提出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研发仿生感知与认知、生机电融合等前沿技术,推进人工智能、5G 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应用设。

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方面,提出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开发机器人控制软件、核心算法等;建立国家机器人标准化组织,健全机器人标准体系,加快急需标准的研究制定及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加强试验验证能力建设,增强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检测能力,推进中国机器人认证体系建设。

在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方面,提出面向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农业等行业,以及家庭服务、公共服务、医疗健康、养老助残、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需求,集聚优势资源,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重点产品的研制及应用,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在拓展应用深度广度方面,提出鼓励用户单位和机器人企业、整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展技术试验验证;推动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开发细分领域解决方案;支持搭建应用推广平台,组织产需对接;推进机器人应用场景开发和产品示范推广;加快医疗、养老、电力、矿山、建筑等领域机器人准入标准制订、产品认证或注册,鼓励企业建立产品体验中心;探索建立新型租赁服务平台,发展智能云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

2“元宇宙”来临

2021 年,“元宇宙”一词从科幻小说、游戏圈放射到整个现实世界,并火速在网络上盛行,成为网络十大流行语之一,2021 年亦被称为元宇宙元年。

元宇宙英文是“Metaverse”,其前缀“meta”意为“超越”或“元”,词根“verse”源于 “universe”(宇宙),直译为中文便是元宇宙。 “Metaverse”出自尼尔·斯蒂芬森 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是作者虚构的一个脱离于物理世界、始终在线的平行数字世界,人们能够在其中以虚拟的身份自由生活。

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5G 通信、人工智能、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突飞猛进,科幻小说中的元宇宙在现实世界有了生长的土壤,例如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等等。因此,当前的现实世界已经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实现与现实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虚拟世界,即打造真实世界的元宇宙。

在人们的设想中,元宇宙是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其本质是对现实世界进行虚拟化、数字化,而且相比真实世界,元宇宙需要对虚拟的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等进行大量改造,由此也诞生了许多元宇宙的分支与子概念。

2021 年初,社交网站“Soul App”提出构建“社交元宇宙”;3 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罗布乐思(Roblox)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计划打造的是一款元宇宙游戏;5 月,微软公司表示正在努力打造“企业元宇宙”;8 月,海尔集团发布智造元宇宙平台,英伟达公司宣布推出为元宇宙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10 月,Facebook 公司宣布更名为“Meta”,将元宇宙概念推向高潮;年底,“元宇宙”一词入选《柯林斯词典》2021 年度热词、《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智库年度十大热词等。

3人工智能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去年4 月,欧盟发布《人工智能法》,6 月,美国政府GAO(问责局)推出《人工智能问责框架》,9 月,中国公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发布《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种种举措标志全球的人工智能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全球对人工智能伦理的探讨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从最初的概念、学术探讨到目前形成明确的法案。2019 年美国发布《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标准》,但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此次GAO 出台人工智能问责框架,为今后创设相关立法、出台政策设定了原则和方向,是美国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一个比较重要的进展,也体现了美国上下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关注。2020 年欧盟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提出逐步发展人工智能的若干举措,去年公布的法案强调维护欧盟的技术领先地位,采取基于风险的监管思路,加强对人工智能系统权利和安全的管理治理,确保欧洲公民从人工智能中受益。中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去年相继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旨在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提出了增进人类福祉、促进公平公正、保护隐私安全、确保可控可信、强化责任担当、提升伦理素养等6项基本伦理要求,同时提出人工智能管理、研发、供应、使用等特定活动的18 项具体伦理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是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首份全球性规范文书,是目前全世界在政府层面达成的最广泛的共识,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共同纲领,将为进一步形成人工智能伦理有关的国际标准、国际法等提供强有力的参考。

4协作机器人开启工业机器人新时代

协作机器人英文简称cobot 或co-robot,是设计和人类在共同工作空间中有近距离互动的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机器人,让机器人彻底摆脱护栏或围笼的束缚,其开创性的产品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开启了新时代。

经济高效、灵活部署、安全和简单易用是协作机器人在市场立足的前提保证;力传感器成为关键器件,是协作机器人区别其他工业机器人的主要特征。中国是机器人销售的最大市场,协作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尤为醒目,2021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78 万台,市场规模将突破16 亿元。据相关预测,到2025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6 万台,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

2021年也是中国协作机器人企业壮志凌云的一年。虽然国内企业的起步略晚于外资厂商,但从产业化应用的角度看,国内协作机器人厂商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导力量,市场份额接近70%,这与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形成较大反差。其中,在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市场份额排名中,《2021 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遨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0 年超越优傲公司登顶国内协作机器人销量榜首,优傲退居第二。2021 年遨博智能产销量增长100%,销售收入近4亿元,在国内市场领先。

5建筑机器人—不容忽视的蓝海

建筑行业可细分为房屋建筑、土木工程、管线铺设、建筑装饰、园林绿化等诸多领域,这一行业的主要特点是体力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对建筑体细节的平整度、水平度、垂直度等要求高,处处需要精准测量、调整、修补。从理论分析看,建筑行业是最适宜发展机器人的,机器人可以替代工人在环境污染、危险的场所精准工作,改善用工难、用工荒等劳动力缺乏的境况,这是一片不容忽视的蓝海。

仔细分析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可替代的机器人应用数不胜举。例如喷涂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外墙体防火层要喷涂,外墙内墙的平面找平打磨需要喷涂腻子,墙体表面美观度要求需要喷涂乳胶漆涂料等,这些工作都可以用机器人替代,在汽车行业喷涂机器人就是最早应用的生产设备之一;其他如瓷砖铺贴、墙纸粘贴、地面找平、材料分配运输、工程质量检测、管线安装等等,都有机器人替代的空间。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建筑业生产方式更新需求,已经有一些建筑公司开始采用机器人技术,这代表建筑行业机器人应用开始描画增长曲线,未来建筑行业将大力使用机器人以获得更高速、更高效率、更可靠的安全性和更高利润成果,有机构预计到2025 年,机器人取代人工的建筑工程价值将达到2.26 亿美元。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建筑业总产值目前约26 万亿元,而传统建筑业正面临施工手段和方式落后、工人老龄化、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对此,中国市场去年已有多家公司宣布推出建筑机器人产品,其中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公司报道在研建筑机器人46 款,已有18 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截至年底,该公司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468 项,获授权1670 项,而且公司首次完成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验收,示范完成了“建筑信息模型+机器人协同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的全链条建筑流程智能化管理,8 款施工机器人、6 款运输及上料机器人、5 款集中工作站开展多机协同装修施工作业,初步构建了完整的全周期施工闭环,为建筑施工智能化带来示范效应。

6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进入全球前十

机器人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自动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将机器人密度定义为:以机器人使用数量除以该制造业万名员工人数,也就是每万个员工中使用机器人的数量。根据IFR 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机器人密度从2015 年49 台/万人,增长至246 台/万人,已经进入全球前十,排名第九。

2020 年全球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26 台/万人,同比与2015 年66 台/万人,提升了两倍。分地区来看,亚洲工业机器人密度如今达到134 台/万人,欧洲工业机器人密度123 台/万人,美洲工业机器人密度111 台/万人。

7中国空间站拥有可移动机械臂

太空机械臂是空间站在轨建造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智能程度最高、规模与技术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可用于空间站组装建造、维护维修、辅助航天员出舱活动等。去年,中国空间站迎来自主设计的智能机械臂,该机械臂可以在太空抓取物体,帮助实现设备的对接、安装、变轨、分离等操作,特别是能头尾互换在空间站舱段上自主爬行,代表着中国航空航天技术达到智能新高度。

目前能够拥有太空机器人技术的国家不多,技术实力集中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国际空间站如今正在使用的机械臂有加拿大2 号遥控机械臂SSRMS、欧洲机械臂ERA、日本希望号实验舱机械臂、加拿大灵巧号(Dextre)专用机械臂等。

在太空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宇航员进行舱外活动都十分困难,体力任务更是难以完成,因此,拥有高科技的机械臂,空间站若虎添翼,可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太空机械臂的成功使用,也标志着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跨入新层次。

8医疗机器人发展强劲

去年持续的疫情继续带来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然医疗机器人领域却持续前年的发展势头,更加受到资本亲睐,发展势头不减。

2021 年,仅中国医疗机器人相关领域就超过30 起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30 亿元。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智能医疗机器人重要发展方向,资本对产业追逐加剧,相关技术研发进展不断加快,产品向更多应用场景延伸。

在产品方面,手术机器人是10 年前最先流行的医疗机器人产品,其代表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是一种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品。如今,腔镜类手术机器人发展出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另外有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等等,其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产品也日益成熟与多样化,例如假肢机器人、可穿戴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靶向治疗微型机器人、辅助活检机器人、抗菌纳米机器人、陪护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康复训练机器人、配药机器人、送药机器人、智能诊断机器人、远程医疗机器人、临床培训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机器人等等。

9复合机器人市场看好

复合机器人严格意义上属于应用层面的产物,是应客户需求而生的机器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复合机器人市场向好,供需旺盛。

从技术上看,复合机器人是将两种以上的智能技术融合在一台设备上。例如传统的多关节工业机器人不会走,AGV 没有手,复合机器人可以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可以移动的智能手臂,完成特定市场需求。

当前,复合机器人应用多在航天、3C 电子、仓储、医疗、日化品、机加工、商业服务等行业。例如,火星车可以说是最复杂的复合机器人,其具备行走、探测、挖掘、摄影、搬运等功能,独自具备在火星上完成科学工作任务的全部能力。在医学方面,检测复合机器人实现在实验室等区域内的自由移动作业,并配合智能冰箱、样本处理自动化模块、核酸提取仪等设备实现样本、试剂等物料的快速取放和移载,将大部分重复、易出错、易感染、高污染、劳动强度大的检测工作包揽在身。其他大多数的复合机器人则是集合智能移动机器人、通用工业机器人等工作单元,采用视觉误差补偿等技术,满足企业智能化数字车间对整个机械结构运动精度的苛刻要求,解决因多个运动单元的误差累积而造成精度不达标的问题,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适应性。

10机器人概念扩张

机器人的概念一直被纠结,因为相关技术发展太快。目前ISO 组织和中国相关标准[GB/T 36530-2018]对机器人的定义是:具有两个以上可编程的轴,以及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定任务的执行机构。对此,专业定义与市场俗称有明显差异。

最明显的是软件虚拟机器人。近年聊天机器人软件日益成熟,特别是许多企业的客服电话都变成客服机器人在问答,第一句问候语就是:“我是客服机器人……”,如此以来,大众心中已经默认此为一种机器人。再者,结合大数据、虚拟现实、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在数字世界或者真实世界映射出的智慧大脑、数字人、虚拟人,和机器人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元宇宙概念的渲染,人们不自觉地将与真人对应的“非真生物”与机器人划为一类。

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分析中,自动驾驶汽车是不属于“机器人”统计范畴的,但是,因电影等媒体的文化宣传,普罗大众心中的汽车人、变形金刚,却恰恰是最理想的机器人。

智能技术与生物技术、医学技术相结合诞生出来的各类医学机器人,有很多也是不符合专业定义的。最奇异的是一种称为活体机器人的技术:“Xenobots”是美国一研究团队创造的一种全新的生物,其生物模样由超级计算机的进化算法设计,由取自非洲爪蟾早期胚胎的皮肤细胞和心脏细胞组成,可以自我繁殖,能存活7-10 天。这种被称为“活体机器人”的“异形机器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装置机器人,其本质仍是生物体。

在消费市场中,当智能感应灯、智能空调、智能窗帘、智能冰箱、智能洗碗机、炒菜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智能产品进入百姓生活,再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智能管理软件等将各类智能产品有机连接并管理起来,实现在家中仿佛有一个全能机器人,智能调节屋内亮度、温度、湿度,智能做饭、洗碗、购物。因此,目前消费市场中,具有智能的产品,很多都冠以“机器人”的称谓。

猜你喜欢

宇宙机器人人工智能
宇宙第一群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这宇宙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