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双重预防机制强化电厂安全管理

2022-11-26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南桠河水电分公司

电力设备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重排查电厂

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南桠河水电分公司 党 伟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电厂运行的过程中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且安全评价规则也在逐步完善。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电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对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视力度。分析当前影响电厂安全运行的因素,并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电厂生产运营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龄的机械设备,不同的设备操作步骤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机械设备的特点,制定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方案,降低设备运行时存在的问题。

电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专业技术能力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关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有助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降低。双重预防机制要求,管理人员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构建安全风险风机管控和事故排查隐患治理的机制,做好风险的防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 双重预防机制目前面临的问题

1.1 安全风险辨识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电厂运行的过程中要求双重预防机制必须能够全方位、全过程识别出生产工艺以及设备设施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当前双重预防机制运用时其安全风险辨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严重影响电厂的稳定运行,企业对安全风险把控的力度严重不足。

1.2 风险辨识方法仍存在不足

风险辨识的方式有很多种,在具体运用时须根据电厂运行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辨识方法才能提高风险防控的水平,但就目前电厂的实际情况看,当前选择使用的风险辨识方法运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使用的风险矩阵评价方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需工作人员参与的工作较多,但有些工作人员工作经验欠缺,从而导致风险等级评估不准确[1]。

1.3 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不能有效结合

在电厂运营的过程当中会根据自身运转的情况综合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但辨识的工作深度不足,从而导致管控措施运用不当,直接影响隐患排查的效果,不能准确有效的将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2 建设思路

某电厂融合国家标准规范及华能集团的有关要求,制定双控的工作流程、实施指南和工作手册,完善健全配套管理制度,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保证电运行的安全性,电力企业须对建设思路进行明确,保证各个阶段的工作能够落实。

2.1 教育培训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的基础是加大电厂所用工作人员的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教育培训活动。同时,电力企业可以构建网络教育培训平台,鼓励员工综合运用网络教育培训平台,落实好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时排查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2]。

2.2 制定双控标准规范

融合国家标准规范以及华能集团的有关要求,做好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与分析,并且对电厂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综合有针对性的双控工作流程并制定工作指南,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加大对安全配套管理制度的完善力度,全面做好风险辨识以及隐患排查工作,降低安全风险对电力企业发展的影响。结合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可以制定有针对性隐患排查方案,并严格落实风险排查制度,建立风险和隐患预防机制,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由于人为不良操作引起的事故,最大限度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

2.3 双控平台+终端辅助实施

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结合电厂发展的总体情况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风险的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双重预防和控制,提高风险防控的智能化水平及信息化程度。制定电厂运行的动态化和统一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实现对电厂风险和隐患的高效排查,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电厂生产运营步骤的程序化程度,对各个环节的共组进行量化管理,最大限度提高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此外,将门禁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设置在电厂的适当位置,能过提高风险管控的能力[3]。

2.4 固化双控成果

结合当前电厂运行的实际情况,电厂必须建立双控考核标准,并综合分析电厂运行的情况建立评定和奖惩机制,鼓励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控工作,对双控成果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电厂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效果实现信息化。

3 电力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相关措施

3.1 应用信息技术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电力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过程中应综合实际情况科学规范的应用信息技术:完善电厂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人员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数据进行高效的整合与分析,并建立数据资源库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电厂内部设置智能监控设备。为降低员工操作不当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在电厂内部安装智能监控设备,通过智能监控设备提高风险防控的水平;以智能化的操控技术实现对生产设备的控制,减少人工工作的压力,提高生产的质量以及效率。

3.2 建立风险管控制度

电力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构建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可以从安全风险管理控制制度建立的角度分析,对电力企业所有的岗位进行分析,了解岗位的职能,综合运用风险管控措施规范各个岗位工作的开展。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要求进行分析并完善双重防范机制构建,发挥双重预防机制运用的最大效果。制定电厂风险管控方案并建立领导小组,对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发挥管理人员带头作用,保证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复核各项要求。加大对风险管控的能力,做好生产各个阶段的风险评估,将电厂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涵盖到风险管控范围内[4]。

3.3 完善内部监管机制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求电力企业必须从内部出发,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提高监督与管理的总体力度:电厂内部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并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做好机械设备以及生产原材料的管理,优化电厂生产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以分级管理的方式建立责任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时找出不良因素;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鼓励员工提高对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力度。

3.4 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级管控

一般情况下风险水平越高其管控水平越高,针对低风险级别在对其进行控制时应该由岗位控制。针对一般风险电厂团队应担负起主要责任,较大风险的防控其责任应由电厂部门落实,重大风险其责任应划分给电厂管理层人员。不同的风险等级选择使用的风险防控措施有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各个级别的工作人员做好风险分析,提高风险防控的总体水平。

3.5 建立动态的风险管控模式

电厂运行的过程中影响电厂安全运行的因素有很多,电厂开展风险辨识活动时应提高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学习使用新设备及新技术,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确保工作的过程中员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电厂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使用要求电厂安全管理人员须加大对风险防控措施的优化和改进,保证风险防控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提高风险防控的总体水平。制定定期风险防控方案,对生产经营中潜在的风险进行排查,将隐患扼杀在摇篮,提高电厂运行的稳定性。

3.6 采用合适的危险源辨识法

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求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应采用合适的危险源辨识法。针对电厂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电厂常见的风险等级及危险源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不同风险等级分析方法及危险源辨识方法的使用效果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更合适的方法,提高危险源辨识的总体效果。应做好工作记录,如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危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指定合理的防御措施[5];加大对电力设施的分析并对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发挥安全检查表法使用的最大作用。安全检查表法在项目静态检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运用效果比较突出。同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提高危险源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电厂工作人员还应积极主动学习新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全面维护电厂运行的秩序。

3.7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网格化分布图

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企业须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网格化分布图。以多级页面的形式提高安全管理的总体效果。结合电厂运行的特点对网格化分布图进行分析与整理,并且单独展示网格区域,提高网格化分布图应用的效果。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流程的分析,在网格化分布图中模拟生产系统设备,并对各个设施的分布进行模拟,然后对不同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等级进行分析,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表格并将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为电力企业编制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管理表、检修维护安全风险管理表及运行操作安全风险管理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电力生产现场工作人员须具有较高风险防控意识,做好生产现场的动态分析与管理,减少生产作业中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借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网格化分布图,自动计算出风险值以确定风险的级别。

3.8 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分级管控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做好隐患排查和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力度。规范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秩序,并对不同生产阶段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针对当前使用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工作人员应做好优化和改进,最大限度发挥安全管理措施运用的作用,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水平。

3.9 形成动态安全风险管控模式

电力企业定期开展风险辨识活动,针对企业内部的设备、工艺和技术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能够形成完善的动态安全风险管控模式。电力企业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能了解当前电力企业中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安全性能,结合分析评估的结果制定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时解决已存在的安全风险。有条件的电力企业可在企业内部安装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的监督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的系统统计、系统查询、系统分析及系统预警实现更加完善的动态安全监督控制。

4 结语

总之,随着电力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持续上涨,基于此,电力企业须对双重预防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双重预防机制运用的总体效果。同时,明确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思路,提高管理人员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规章制度,加大对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把握电厂安全管理的重点以及难点,提高电厂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双重排查电厂
某660MW电厂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管径选择分析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BIM技术应用与问题分析——以南通某垃圾焚烧电厂为例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运用分析
电厂电气调试方法的改进及新方法的探析
美国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如何排查并改错